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08 2020-11-2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8]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南外2020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应用(25 分)
1. 用正楷或行楷书体把下列短语临写在方格里。(3 分)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2. 用诗文原句填空(第 3 句需填作者)。(12 分)
(1) 牧人驱犊返, 。 (王绩《野望》)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 ,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
(4)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
(6) 柴门何萧条, 。 (曹植《梁甫行》)
(7)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8) 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9) 一轮明月,照亮了夜空,也启迪了诗人。苏轼承天寺夜游,发现了月下美景“ , 水中藻、荇交横”(《记承天寺夜游》);李白泛舟出游,看到了“ ,
”的奇幻一幕(《渡荆门送别》)。3.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4 分)
杀 lù( ) dān 精竭虑( ) 胆怯.( ) 踌躇.( )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B.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 长江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街头作画、手工制作、民间美食……各种摊位摩. 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D. 《昆明的雨》作者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浓.墨.重.彩.,饶有趣味。
5. 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部分,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全过程。
B. 夸张可以是缩小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小、少、慢、短、弱等方面说。例如: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C.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D. 《背影》一文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如父亲最后决定送自己之前的踌躇,与脚夫讲价,关照茶房,自己穿布棉袍却给儿子做紫毛大衣等。
二、阅读与探究(4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6-7 题。(5 分)
春 残
【宋】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时平①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②苗侵官道③合,芜菁④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释】①时平:本意为时代升平,此处是反语,有讥讽朝廷之意,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是南 宋朝廷苟安求和的结果,并非真的太平。②苜蓿:草名,又名金花菜,为马饲料的一种。
③官道:大马路。④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开黄花。
6. 古人讲究炼字,往往会使用一些奇妙生动的字眼来形容所见景物,使其立体、生动。比如本诗颈联中的“侵”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 ”字流露出一丝寂寥之感。(2 分)
7. 根据诗歌内容,揣摩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8-11 题。(13 分)
【甲】答谢中书书吴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浏览完整试题
【乙】右溪①记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③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 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⑤香草, 以裨⑥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曾对它进行修葺。②营溪: 谓营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③抵:击拍。④俾:使。⑤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⑥裨: 补助,增添。
8.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悉.皆怪石( ) (4)此溪若.在山野( )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 分)
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 林 亭
10. 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11. “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点?(3 分)
(三)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和链接材料,完成 12-16 题。(16 分)
①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②“你改悔罢!”
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 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A爱国 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
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④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 “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
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⑤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 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⑥B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 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⑦“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⑧C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
那时那地,D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鲁迅《藤野先生》节选) 12.选段③“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是指前文所述的哪件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3 分)
13. 品味选段⑧加点词“酒醉”的表达效果。(3 分)
14. 对选文中各处划线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划线句 A 讽刺了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的青年。
B. 划线句 B 道出了“我”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当然”一语传达出强烈的愤慨。
C. 划线句 C 写欢呼声“刺耳”,表现了“我”观影时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D. 划线句 D“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作者想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去。
15. 选文所写内容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3 分)
16. 阅读以下两则链接材料。请你谈谈【材料二】所言“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在选.文.和【材.料.一.】中的具体内涵。(4 分)
【材料一】
“武汉又活过来了!
黄金周假期,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在数个月后再访武汉,对眼前的景象感到不可思
议——黄鹤楼景区里人头攒动,游客们戴着口罩有序地参观这座地标性建筑。长江两岸,还 有很多游客驻足欣赏武汉的美景。……在《华尔街日报》看来,武汉现在的繁荣,正是几个 月来中国实行严格防控手段取得卓越成效的实证。爆发疫情后,武汉先是下令封锁城市。在 76 天里,武汉人民以牺牲正常生活为代价换来了对疫情扩散的有效控制。
(腾讯网 2020-10-23)
【材料二】
在 10 月 23 日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说,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 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此言说罢,掌声雷
动。
(央视新闻 2020-10-24)
(四)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 17-20 题。(11 分)
①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 叫做泸定桥。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 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 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 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 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 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 献的钱财”。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 就是这样做的。
②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 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展开余下试题
③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 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
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 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④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唿:“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 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⑤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 在共军蜂拥渡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⑥安顺场和泸定桥的英雄由于英勇过人得到了金星奖章,这是中国红军的最高勋章。我 后来在宁夏,还会碰到他们几个,对他们那样年轻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的年纪都不到二十五 岁。……
⑦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这包括从班长直到军长的全部军官,尽管这些人很年轻,平均都有八年的作战经验。所有的连长以上的军官都有文化,虽然我遇见过几位军官,他们参加红军以前还不能认字写字。红军指挥员中的伤亡率很高。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的。一位外国武官曾经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这就是红军官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 “弟兄们,向前冲!”在南京发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最后清剿”中,红军军官的伤亡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但红色军不能经受这样的牺牲,因此后来采取了多少要减少有经验的指挥员的生命危险的战术。虽然这样,但在第五次江西战役中。红军指挥员的伤亡率还是平均在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关于这一点。在红区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证据。通常可以看到,二十刚出头的青年就丢了一只胳膊或一条腿,或者是手指被打掉了,或者是头上或身上留有难看的伤痕——但是他们对于革命依然是高高兴兴的乐观主义者!
(节选自本书第五、第八篇,有删改) 17.概括选文记述的主要事件(不超过 8 个字)。(2 分)
18. 赏析文中划线句。(3 分)
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
19. 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第①段开篇景物描写渲染了泸定桥凶险难攻的特点,烘托了下文红军战士夺桥的异常艰 难。
B. 第③段“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产生这样的心理,是因为难 以想象红军竟然在空铁锁、湍急河流、敌方机枪阵地这样的情形下过桥。
C. 第④段主要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红军战士进攻的迅猛。
D. 第⑦段写红军军官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主要是为 了解释下文红军指挥员伤亡率高的原因。
20. 孔子说:“勇者不惧。”请结合以上选段,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孔子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3 分)
三、写作(30 分)
21.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你有勇气克服它们吗?当我们做错事情, 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吗?在遇到两难的时候,你有勇气做出选择吗?……在未知的人生 路上,勇气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
【南外】2020 八上期中答案
一(25 分)
1. 【答案】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楷体字书写方法和要求的掌握,注意书写正确、规范与工整, 字形居中,有起行顿收的笔锋,尽可能美观,不要涂改。
2. 【答案】(1)猎马带禽归;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 大漠孤烟直;王维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攀条折其荣; (6)狐兔翔我宇;
(7)岂不罹凝寒; (8)猿则百叫无绝
(9)庭下如积水空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在学而思第八次课前测中已经出现了过四句。应该注意 易错及重点字词,如“啄”“攀”“罹”等。
3. 【答案】戮 殚 qiè chú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同学们在积累时可遵循“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普通” 的原则来提高记忆的效率。
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 项“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在此处使用对象是“中国”,这是不正确的。B 项“惊天动地”有两层含义:1)形容声音特别响亮;2)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在此处没什么问题。C 项“摩肩接踵”的意思是指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此处也是使用对象有误。D 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同样也是使用对象有误。在学而思初二秋季第六讲中就有有关的内容,同学在记成语的意思时,可以在记大概意思的基础之上,留意成语的使用对象和成语的褒贬等。
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文学常识。在学而思初二秋季第六讲中就有有关内容。A 选项中新闻特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故错误。B 选项中“列夫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属于放大夸张,这是学而思初二秋季第六讲原题。C 选项中律诗是近体诗而不是古体诗,故错误。
二(4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6-7 题。(5 分)
6. 【答案】茂盛;稀
【解析】“苜蓿苗侵官道合”指的是苜蓿盛长,把往日开阔的官道遮得颇为严实。既然
苜蓿苗能侵占官道,当然是茂盛的。“芜菁花入麦畦稀”指的是芜菁花在田陇中开放, 显得麦苗也有点稀稀疏疏,稀疏之景暗含某种寂寥意绪,故“稀”字流露出寂寥之感。
7. 【答案】①诗人写暮春时节野草蔓延、麦苗稀疏的田间景致,表达诗人伤春惜春之情和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②颔联“壮士无功老”表达自己报国无门之叹和对南宋当权者苟求偷安不思振作的不满,“乡远征人有梦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③尾联“倦游” “谁记”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英雄迟暮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情感分析方法在学而思暑秋课程中有 渗透,比如知人论世法,意境意象法,关键字词法,诗歌类型法等。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句等来分析,最后组织语言作答。作答时注意不要只写几个表现情感的词语, 要结合内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发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写出。首联“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写出暮春时节的美好景致。依依,是留恋不舍的样子,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大好春光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颔联“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根据“无功”“有梦”“征人”,从这些关键词上可看出诗人欲报国却无门的苦闷,“乡远”则代表思乡;颈联“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写岀苜蓿生长极为茂盛,突出在麦苗中稀疏的场面,紧扣“春残”二字选取暮春季节田间的典型景物,一方面透出恬静和平的意致,另一方面又暗含某种寂寥的意绪;尾联“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对官场的厌倦。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8-11 题。(13 分)
8. 【答案】(1)消散(2)坠落(3)全,都(4)如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义。(1)(2)为课内字词,在学而思暑假第一讲中有详细讲 解。(3)(4)虽然出自一篇课外文言文,但在学而思语文课程的“积累诵读”板块中 都有讲解。
9. 【答案】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的基本原则就是理解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它) 在人烟密集的地方,就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静者休憩的园林。断句的时候注意相似句式,前句为“在山野,……之……”,那该句可以顺接此句式进行断句。
10. 【答案】(1)从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由于小溪 在道州城的右面,我于是给它命名为“右溪”。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
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不 要写错别字。注意“与”“为”“遂”“命”等重点字词的解释。
11. 【答案】同:两文都通过对秀丽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美景的喜爱赞美以及沉醉于此 景的愉悦之情。异:《答谢中书书》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感,期待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并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
《右溪记》中作者为右溪的美景无人赏爱感到怅然,借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的抑郁不平。
【解析】本题考查古文情感分析。《答谢中书书》为课内文章,在学而思暑假第一讲有 详细讲解。《右溪记》中除美景之外,文中还提到“无人赏爱”“为之怅然”等关键词 句,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这些词句可以得出情感的不同之处。
(三)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和链接材料,完成 12-16 题。(16 分)
12. 【答案】“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是指前文藤野先生检查并修改“我”抄的讲义。 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且关心学生的人。
【解析】本题是对事件概括题和人物形象分析题的考查,学而思初一暑假曾进行专题讲 解回忆《藤野先生》原文,对应作答即可。
13. 【答案】“酒醉”本是喝醉酒之意,这些人清醒着却好似酒醉,这里用来形容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喝彩时的精神麻木不仁、幸灾乐祸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讽刺, 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当时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难过、无奈、愤慨,对国家命运前途深重的忧虑之情。
【解析】本题是对字词赏析题的考查。答题方法是:本义+(手法)+对象特点+情感。
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对于《藤野先生》内容的深入理解。“我的意见改变了”指的是 “我”打算弃医从文,而不仅仅指的是离开仙台,回到中国。
15. 【答案】选段不可以删去。选文主要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对探索救 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是鲁迅决心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根本原因。表达了作者 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同时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为下文和藤野先生的分别作铺垫。所以选段不可以删去。
【解析】本题是变相的句段作用题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对于此题, 内容上我们要先进行内容概括,指出选段对藤野先生的形象塑造的作用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深刻凸显;结构上主要是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的分别做铺垫。
16. 【答案】“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强大力量”在选文中指的是:在弱国弱民受歧视的悲 哀中、在国家饱受欺凌民众却麻木不仁的情况下,总有像鲁迅先生一样,拥有强烈的民 族自尊心、对国家命运和前途满含深重的忧虑之情的人,毅然踏上救国强民之路,拆下
肋骨当火把,竭尽全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拯救中国。在材料一中指的是:在肆虐的新冠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当机立断、应对及时,封锁武汉,以牺牲个人正常生活为代价控制了疫情,保证了更多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其中,蕴含的是应对危机的临危不乱的气魄, 以集体大义为重的精神,正是这些强大的力量使中国人民从容对抗疫情。
【解析】本题是对主旨理解题的考查。“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强大力量”,其实指的 就是当祖国面对不同的危机,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可贵的精神品质。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歧视与欺凌,国民却麻木不仁,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使命担在每个人肩头。而幸在有鲁迅先生这样的前辈,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国民精神,探索国家富强之路。而在新时代,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中国人民又展现了不同的精神特质。同学们针对选文和材料一,抓住中国精神,谈谈自己的理解即可。
(四)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 17-20 题。(11 分)
17. 【答案】红军飞夺泸定桥
【解析】本题是对信息筛选概括题的考查,此种题型曾出现在学而思初一暑假课第四讲。 方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经过(+结果)。提取文中主要人物红军,主要事件经过为飞夺泸定桥。
18.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敌军的飞机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战争的激 烈,也衬托出红军战士的英勇,让国民党束手无策;表达作者对于红军战士英勇善战的赞扬。
【解析】本题是对赏析题的考查。这道原题出现在学而思初二年级暑期课第十一讲精益求精。方法:点(手法+解释)、析(效果词+对象特点)、评(情感、品质、道理)。
1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对于选段信息的提取和理解。D 选项中“弟兄们,跟我来!”的作用是为了突出红军指战员们的英勇善战、身先士卒,而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下文红军指挥员伤亡率高。
20. 【答案】“勇者不惧”的意思
上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0-2021学年度秋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考试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