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6  2020-11-2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闻涛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开展以“漫游中华,品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各班同学为此设计了一些学 习任务。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积累(21分)
L阅读新闻,完成(1) (2)题。(6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尤其影响了旅游业。 随着国内防疫形势好转,人们终于盼来了史上最长的8天假期。今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合一, 这被业内视为今年国内旅游业复苏的转折点。
“双节”期间,公路、铁路、航空旅客发送量与疫情前基本持平。全国各大旅游城市和著名 景点,纷纷开启了久违的“人从众模式。一个又一个复苏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一些地区精心策 划了一批特色旅游项目,zhàng ( ▲)显地域文化魅力,景区中琳琅满目的特色纪念品,游客们看 得眼花liào( ▲)乱,他们纷纷发出由zhōng( ▲)的赞叹,意趣àng( ▲)然。调查结果显 示,在“双节”的加持下,旅游市场恢复持续加速,国内各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 80%以上,部分省份甚至达到90%以上。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zhàng ( ▲)显 眼花 liào( ▲)乱 由 zhōng ( ▲) 意趣 àng ( ▲)然
(2) 请给这则新闻拟个合适的标题(15字以内)。(2分)
2. 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从山水画和山水诗中可见一斑。多数山水画,在层峦叠嶂之间,细 看总有曲径通幽。故宫博物院收藏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 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五代人所绘《雪渔图》中的渔父,在水滨竹林间,冒雪瑟缩,画 家却把他的衣服衬以彩笔着色,立刻使人感到寒中有暖, ▲ , ▲ , ▲。正如王维隐 居于“终南别业”时,虽然“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但是仍然邀约好友“不妨饮酒 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这样的隐入山中,是十分感性的。
【甲】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自许之中仍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乙】说明尽管文人雅士向往隐逸生涯,却并不是真的厌恨人间
【丙】这渔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善意与爱惜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3.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游历天南地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诗文。(12分) 白居易骑马游西湖,见“(1) ▲ , ▲ ”,赞早春花草;王维单车出边塞,借
“(2) ▲ , ▲ ”,叹身世飘零;苏轼漫步承天寺,赏“(3) ▲ , ▲ ”,绘竹
柏疏影;季白乘舟渡荆门,以“(4) ▲ , ▲ ”.思蜀地故乡;王绩登临东皋地,望
“(5) ▲ . ▲ ”,慨秋之萧瑟;曹植徒行梁甫山,察“(6) ▲ , ▲ ”,惊野
兽出没。
二、阅读(54分)
(-)名著阅读(7分)
4, 延安,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延安的红色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见 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现如今,延安正利用独特的文旅资源,阔步走在 发展红色旅游的大路上。请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和他的夫人住 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
我曾几次同旗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 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_A_和林彪 来一次合唱。


浏览完整试题我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
【注】保安,今延安市志丹县,为纪念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1) 选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 ▲ 》,美国记者 ▲ 在这里见到了文中人物A ▲ 。
(2) 本书作者曾评价说:“A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其 “深邃 感情”的体现。(4分)
(-)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长江“三峡”以其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在其名声的背后还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三峡”,而 文学“三峡”更是其中最闪耀的部分。
初冬过三峡
萧乾
①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 用出峡入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仞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 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下一匹轻纱。
②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巅积 雪跟云絮几乎孱(chàn,混杂)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 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 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③ 初入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慄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 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 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 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帯黄,像煞三堵 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④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 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 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 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⑤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能预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了。从那以后,江 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 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 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 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警。 水浅的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给来往船只报告水位。
⑥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 皱绞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 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 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⑦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 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自然“三峡”】
5.萧乾与郦道元笔下所描绘的三峡有很大不同,请填写下面表格,并说说不同的原因。(6分)
不同之处 《初冬过三峡》萧乾 《三峡》郦道元
太阳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瀑布 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总体特征 着力渲染云彩的妩媚,两岸山峰的 险峻,水势的险,突出三峡庄严秀 丽、气象万千的特征。 ③
原因 ④
【文学“三峡”】
6. 品味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1) 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
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斫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2) 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 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请分析写水手的表现有何作用)
【文化“三峡”】
7. 请结合补充材料,谈谈你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4分)
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补充材料】萧乾在《三峡》第一部分中感叹:“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 也比过阿尔卑斯山穿过的多瑙河,越比越深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 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材料一】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壮游” 一词广泛认为出会唐代杜甫的自传式诗歌《壮游》。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向来抱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故土情结,然而,在古代文人中,还有“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历传统,这样的传统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20岁那年, 父亲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到广阔的社会中实地考察,饱览壮丽河山,了解各地风俗,进 行收集史料、古人遗迹的学术旅行。司马迁遍游九省,圆满完成这次旅行,学术界称之为“二十 壮游”。
对于文人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总也比不上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得鲜活,要想著书立说,仅靠埋 首故纸堆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匂然的山水,地方的风土人情,坊间的野史旧闻,才能为文人的“千 秋文章事”奠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代文人,都跋涉千里,不辞辛苦,将 自己投入到自然山水和人文社会的怀抱之中,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到了盛唐时期,文人的游 历活动更是蔚然成风,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诸多骚人墨客都有过许多非凡的壮 游经历,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不朽篇章。他们以诗文辞赋记录了所到之处秀丽的山川美景、独 特的民族风情,让读者如临其境,身虽未动,心却已远。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各种游历和记述,五 岳、黄山、西湖、滇池、滕王阁、鹳雀楼等才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二】
历史上经典壮游事例
时期 人物 事迹 路线 历时 目的
汉 司马迁 二十壮游 先沅、湘、窥九疑,然后上会稽,旬 是北涉汶、泗,过楚及梁而归。 1-5年(尚未定 论) 获取史料
唐 玄奘 赴天竺取 经 西至西域,途経哈萨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抵达印度。 17年 弘扬佛法

唐 杜甫 壮游 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 约9年 志学、交友
清 袁枚 晩年壮游 67岁游浙江天台山、雁荡山;68岁 游安徽黄山;69岁游岭南;71岁游 福建武夷山;80岁游东南山水;81 岁过吴江G 约14年(断续) 寻幽探胜
民国 潘德明 徒步环游 世界 经柬埔寨、泰国、过马来西亚、新加 坡,先后到达叙利亚、埃及、意大利、 英国、美国、巴拿马、新西兰、印度 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口 8年 雪东亚病夫 之耻
【材料三】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的旅行大志° 1608年,22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 长距离的徒步跋涉,直到54岁逝世。他以一介布衣,孤飾双履,踏遍万里河山,留下一部熠熠生 辉的《徐霞客游记》。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 翁危险,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成就了在地理上的五大重大发现,如南、北盘江之源流,澜沧江、 潞江之出路等。他以无可辩驳的史实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経典 的《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此外,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 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很多谬误°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 貌的系统考察,给出了符合现代科学的合理性解释,比欧洲人早一个多世纪。
他撰成的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 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字佳作。他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 景乃至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在地理学、生物学、文学乃至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的价值,无怪乎人称《徐霞客游记》是“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七
徐霞客与13世纪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分别被尊称为东、西方“游圣。《徐霞客游记》开 篇之日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气
8. 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壮游”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9. 下面是徐霞客纪念馆中的展品。结合【材料三】,请说出纪念馆展出这张示意图的目的。(4分)

10.结合古今名人的壮游经历,谈谈你对“壮游”意义的认识。(4分)
(四)古诗文冋读(21分)
超然台:北宋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修筑,登台可眺 望全城。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是在此台上一气呵成的。
超然台记(节选)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砚,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膽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 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②不登③,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 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④予 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 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⑤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 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働酒,渝⑦脱粟而食之,曰: “乐哉游乎! ”。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 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③登:丰收。④安:以……为安,这里是习惯的意思。⑤葺:修整。 ⑥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⑦滝(yuè):煮。
1L用“/”为【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12. 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2)稍葺而新之
(3) 时相与登 览 (4)适在济南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2)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14. 文中点明“超然台”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 (2分)
15. 《超然台》以“乐”为主线,《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探究苏轼内心追求的“乐”有何异同。(4分)
16. 完成古诗赏析任务。(5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气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②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咨嗟zījiē:叹息、慨叹。②新火: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从这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
(1) 苏轼登上超然台望到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2) 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三、写作(45分)
17.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5分)
目前,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眼球,进行了夸大事实的宣传,网络中的景区照片变“照骗”。 比如,浪漫“樱花花海”,现实情况只是路边摆放的盆栽树木,而且这些盆栽基本是“残花败柳”, 毫无花色可言。网上的“高大上”瞬间变成了 “卖家秀”,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的宣传着实扫了公众的兴致。针对景区虚假宣传的现象,你作为一个普通游客,你应该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并如何制止呢?请发表你的观点。(100字左右)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当我们走近名川大山时,壮观的景致、雄奇的风光很有看头;当我们迈入博物馆时,珍贵的 文物、厚重的历史很有看头;当我们欣赏中外名著时,跌宕的情节、深邃的思想很有看头;当我 们参加运动会时,激情的瞬间、青春的活力很有看头
要求:请以“很有看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 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