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B.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 “治大国若烹小鲜”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D. “大河无水小河干 4.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5.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D 3. B 4. 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页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子担当。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主观臆断,“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材料二的第三自然段,原文为“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强调“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不是“不可践行”; B项,强加因果,“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错,材料一第三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二者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是阐述的两个不同方面; C项,正确; D项,不合文意,“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所以不是转变的问题,因为二者并不矛盾。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项,“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错,材料二使用引用,侧重强调证明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尚未谈及“太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是观点。 本题材料三的观点是在第二自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强调的是家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A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强调家国之间的关系,先齐家,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