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B. 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C. 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3. 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当前经典“代读”火爆原因概括有错的一项是(3分) A. 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B. 知识分子渴望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为经典“代读”提供了阅读的传授者。 C. 大众精神追求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泛的接受者。 D. 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而“代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也更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 1.【答案】A 【解析】题干问是的“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而B、C、D三项都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概括,有的选项只涉及经典“代读”的缘起,有的选项只涉及经典“代读”的走向,并不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只有A项的概括最全面。 2.【答案】B 【解析】“引导”一词不妥。据原文第①和④段内容推测,应该是“《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而非“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 3.【答案】D 【解析】 “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曲解原文。根据原文第①段,“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可以推知,由学者单向传授,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 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 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科技日报》2019年01月24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材料三: 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张蕾)30日下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 (摘编自《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1日) 材料四: 2020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百感交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评》评论员说,“26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26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 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然属性”。为此,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摘编自【国际锐评】《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搜狐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陈芳允院士在1983年提出的。 B. 我国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C.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轨位,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标志。 D.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6—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 B. 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后,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 C.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发展都有意义。 D. 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进行了多项在轨测试,所有设备运行确认正常,开启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