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04 2020-12-0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第十模拟(逐题解析)
2021年名校试题重组
语 文(第十模拟)
(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里值得珍存的部分。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其结果是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贪恋于高速交通工具和钢筋水泥的森林,就难以驻足花前月下,感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再好酒的人,也领略不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处。科学的去魅,使人类心灵里的形象世界日益干瘪无味。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但在传承过程中,前者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后者却一直保留着。
B.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的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同时也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浏览完整试题
C.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D.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传统节日与文学相同之处谈起,接着论述两者的产生与传承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述七夕节的相关故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D.文章第四段列举了李白的诗句和有关月亮的传说,论证了中华传统节日是值得珍存的民族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带有的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B.清明节扫墓祭拜,中元节送河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C.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D.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促使文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1.【答案】B
【解析】 A项,“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后者却一直保留着”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并非同时产生的;另外,原文只是说“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实用功能或丢失,或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却向审美作用转移”,选项中说“后者却一直保留着”的表述有误。选项说法曲解文意。C项,“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说法错误。由原文“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看,传统节日应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D项,“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说法错误,原文是“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选项说法因果关系颠倒。
2.【答案】C
【解析】 C项,“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说法错误。原文中第三段论述了“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这个观点,所以阐述的是“文学作品对传统节日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
3.【答案】B
【解析】 B项,“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可见这些活动与文学在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方面非常相似,而非“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大多数人将不再需要拥有或驾驶汽车,而是依靠安全便捷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服务,前往想去的地方。出行服务公司将提供全方位的交通服务,我们不用再操心停车、清洁、保养和充电。拥有汽车后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麻烦都将消失。我们不再需要买车、按揭和投保,也不再需要花时间开车、停车或加油。交通也不会再令人头痛。我们可以选择乘坐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共享车辆;也可以选择支付更多费用,拥有专属的自动驾驶“服务员”,不仅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提供门到门服务,还可以派出去跑腿或接送家人朋友。
只需点一下手机,就可以召车。召来的车辆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大部分都是舒适的两座电动汽车,因为通常我们都是一人或两人一起出行。所有这些都将大大缩减我们的交通成本。
(摘编自《自动时代:无人驾驶重塑世界》2020.6)
材料二:
(摘自《2018 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环境分析》《中国产业信息》2019.12)
材料三:
6 月 30 日,北京市发布通告,开放海淀区 49 条道路作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合计 195.9公里。至此,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累计达到 200 条,总长度 699.58 公里。与此同时,消息显示,截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北京市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超过 145 万公里,测试里程全国领先。目前,除北京、上海外,全国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城市中,已开放载人测试许可的城市还有广州、长沙、武汉和沧州。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显然,自动驾驶有望成为自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对我们生活方式最具革命性的改变。
7 月 3 日深夜,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组织 3GPP 宣布冻结 5G R16 版本。作为 5G 技术标准首个演进版本,R16 的发布,在推动 5G 汽车加速产业化的同时,将 5G 时代 V2X(车辆与外部智能互联)全方位的应用场景在我们面前铺开,距离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历史时刻,也许不会太遥远了。
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对于集合一系列新生技术的5G,负责开发其通信标准和技术的3GPP在2018年形成了首个技术标准 R15,使得 5G 低时延、网络覆盖增强等特点在规范意义上被确定下来。而此次发布的 R16,作为 5G 第一个演进版本,成为了 5G 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加速包括车联网在内的多个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进展。
每版标准的冻结,都代表全球通信行业在相关技术上达成共识,也意味着相关技术已经全部成形,可以初步投入商用,这是 5G 相关应用真正走向产业化的基石。
(摘编自《5G 新标冻结无人驾驶再近一步》《广州日报》2020.7.11)
材料四:
目前,针对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不能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条件,人与车的法律责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民事、刑事、保险责任认定、违章处罚等还没有全国性的立法依据。无人驾驶汽车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缺失,目前车企难以获得无人驾驶汽车生产资质,即便是对传统车辆进行智能改装,《道路交通安全法》亦明令禁止。虽然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上路牌照落地有了新进展,但还面临不少法规方面的难题。
展开余下试题
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平台牵头部门多,资源不聚焦。目前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为代表的多家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别牵头,主导相关企业成立了多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车企及其他关联企业也在多线投入,整个产业链资源投放分散,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容易导致形成无序竞争的不良格局。
低级别的智能汽车可以较好的实现高速及郊区道路的辅助驾驶,但对于城市道路的辅助程度依然有限,无人驾驶在这方面的挑战更是巨大。城市道路与其他道路相比,环境更为复杂,车辆数量多且种类复杂,不同路段车速差异大,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道路交叉点多且密集。城市环境对无人驾驶汽车的首要挑战是技术上的挑战。在硬件方面,相关的传感器是否能够精确无误的进行判断和操作,目前较大的技术难点就是感知。在软件方面,在保证传感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对数据做出准确预测和判断,除了基本逻辑判断,更多是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不仅需要程序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计算速度,还需要更加高级的计算机智能算法和技术。
当前智能道路设施的普及率并不高,大量在建基础设施缺乏对专用路测通信系统等网络设施的顶层设计与部署,车、人、路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无法满足路测和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要求。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数据交互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不同车辆、企业、行业管理之间的平台数据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
(摘编自《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痛点分析》搜狐新闻 2020.1.25)
4. 下列对“自动驾驶”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崭新的意义和价值,它能够验证技术的力量,为我们节省交通成本,将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B.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人们都将告别驾驶员身份,以乘客的身份去享受这种技术带来的便利,并且完全摆脱日常开车的各种烦恼。
C.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自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对于我们当下生活方式的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了,它在深刻地介入和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促进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D. 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将大大缩减我们生活中的交通成本,这些交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保养成本、道路建设成本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从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规模及发展环境出发,我们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前景,这就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必将实现智能驾驶的进一步发展。
B. 目前,北京市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超过 145 万公里,测试里程全国领先,这一亮眼成绩的取得,证明了自动驾驶在北京得到了超常发展,即将成为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当下取得的成绩证明了每一个新标准的提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将会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比如自动驾驶的大力发展,引发无人驾驶行业的全新变革。
D. 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组织 3GPP 宣布冻结 5G R16 版本,这意味着我们在自动驾驶技术设计上存在巨大的优势,意味着我们距离自动驾驶又前进了一大步。
6. 根据上述材料,针对“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6分)
4.【答案】A
【解析】 B 项“我们都将”错,原文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部分变成整体。C 项“已经成为”错,原文是“有望成为”,或然变成了已然。D 项缩减的交通成本中不包括道路建设成本。
5.【答案】B
【解析】 B 项虽然数据表明,北京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最多,“即将成为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过于主观,他们没有必然的联系。
6.①健全法规:制定针对性法律,进行有效支撑。
②聚焦资源:整合产业资源,营造良好竞争氛围。
③提高技术:在硬件、软件上,创造更好技术,有效应对“城市环境”。
④丰富配套: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智能道路设施的普及率,实现互联互通。
⑤不断创造:研制智能驾驶舱产品。
(【评分标准】每点:概括1分,分析1分。任答3点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①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②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③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④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⑤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福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⑥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⑦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⑧城里外科医生不多,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鵪鹑!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⑨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⑩去年、今年,他就办了两件傻事。
⑪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者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暗里都象了一层眼泪。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展开余下试题
⑫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⑬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王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⑭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⑮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⑯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⑰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⑱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⑧段详写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
B.小说第⑤屡2中提到“急公好义”这块匾的独特,第2段中交代了这块匾的来历,这是一组伏笔和照应,体现了作者构思的严密。
C.小说第⑧段中写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人不付现钱且送来的东西“华而不实”,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弱点的讽刺。
D.小说中写王淡人给汪炳治“搭背”,不但不收钱还供他吃住,主要是因为汪炳是他儿时的玩伴,这一情节体现了王淡人念旧情、重情义的品质。
8江曾祺的小说中往往会有一些看似与主要内容关系不大的“闲笔”,但这些“闲笔”其实不闲。请分别结合文中两处画线的地方加以分析。(6分)
9.汪曾祺曾谈到自己所追求的语言风格是“淡而有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淡而有味”的理解。(6分)
7.【答案】B
【解析】A项,小说第③段写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表现他洒脱、随性的性格,而且这一段也算不上“详写”。C项,作者没有讽刺之意,这种付酬方式是当地的习俗,而且可以体现王淡人与患者之间关系的融洽。D项,王淡人给汪炳治病不全是因为“汪炳是他儿时的玩伴”,根据文中“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一句可以看出,这一情节主要是要表现王淡人的医者仁心。
8.①第一处画线的地方交代王淡人名字的来历,并提到古人“人淡如菊”的名句,看似闲笔,其实在暗示王淡人淡泊名利的性格特征。
②第二处画线的地方写王淡人专门从外地找来瓢菜种子和扁豆配对,以应郑板桥对联的意境,看似闲笔,其实在体现王淡人情趣高雅的性格特征。(每点 3分,其中分析1分,性格概括2分)
9.①“淡”是指语言平实,多用口语,不事雕琢,不堆砌华丽辞藻。比如第③段写钓鱼,第⑥段写种花,第①段写救人等情节,都是以平实自然的语言为主。
②“有味”是指善作景物的点染,情景交融,形成古典诗词般的意境。比如第③段中“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一句,生动传神,以景写情,可见此处氛围之宁静祥和,从而映衬了王淡人的恬淡闲适。又如结尾“一庭春雨,满架秋风”,寥寥八字,以景作结,呼应前文,既可以体现王淡人的淡泊高尚,又形成了余韵无穷的艺术效果。(每点3分,其中对“淡”和“有味”的合理解释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没有分开,把“淡而有味”合在- -起写,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授知伊阙,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徽之讼曰:“举正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举正亦自求去,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累迁左丞。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居半岁,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B.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C.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D.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一甲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B. 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
C. 友婿,同门女婿之间的称谓,也叫“连襟”,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互称或者合称。
D. 赠,古代朝廷对有功绩的大臣或其先人死后追封官职或荣誉称号,所赠官职通常比其生前官职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举正以荫入仕,屡获升迁。他先入仕,考中进士后担任过地方知县、馆阁校勘、国史编修官等职,后经调转又逐渐升至左丞。
B. 王举正为人正直,议不避亲。在他任给事中时,他的友婿李徽之被御史台推荐为御史,但他却认为李徽之不适合此职不予通过。
C. 王举正治理有方,保州平安。他任许州知州时,光化叛军侵扰临近州境,有本州士兵准备响应,他暗中逮捕并斩杀了罪魁祸首。
D. 王举正心系国家,积极进言。他新居在家时就张尧佐重任宣徽史一事共上奏七次,他每次进宫必定再三委婉劝说治乱之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入谢
上一篇: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第十二模拟(逐题解析)
下一篇: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第十一模拟(逐题解析)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