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295  2020-12-0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5]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五)文言文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五)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系列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浏览完整试题(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劢字敬德,渤海蓚人也,齐太尉、清河王岳之子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年七岁,袭爵清河王。十四,为青州刺史,历右卫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性刚直,有才干,甚为时人所重。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及后主为周师所败,功举太后归邺。时宦官放纵,仪同苟子溢尤称宠幸,劢将斩之以徇。太后救之,乃释。刘文殊窃谓劢曰:“子溢之徒,言成祸福,何得如此!”劢攘袂曰:“今者西寇日侵,朝贵多叛,正由此辈弄权,致使衣冠解体。若得合日杀之。明日受诛,无所恨也。”文殊甚愧。后主弃邺东遁,劢恒后殿,为周军所得。武帝见之因问齐亡所由。劢发言流涕,悲不自胜,帝亦为之改容。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那侯公父子忠良闻邪佞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高祖甚器之,拜楚州刺史、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劢叹曰:“子胥贤者,岂宜损百姓乎?”乃告谕所部,自此遂止,百姓赖之。七年,转光州刺史,上取陈五策,又上表曰:“叔宝肄其昏虐,毒被金被。数年以来, 荒悖溢甚。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民神怨愤,灾异荐发,天时人事,昭然可知。臣以庸才,猥蒙朝寄,频历藩任,与其邻接,密迩仇雠,知其动静,天讨有罪,此即其时。”高祖览表嘉之,答以优诏。及大举伐陈,以劢为行军总管,从宜阳公王世积下陈江州,以功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羌卜相率谐府称谒。前后至者,数千余户。后卒于家,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隋书•高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
B.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励/亡齐末属/恩幸已多/
C.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
D.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郊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府常指古代高级官员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的待遇。
B.后主指后代的君主,即嗣君;也可称一个王朝的末代君主,如三国蜀国刘禅、南朝陈国陈叔宝、南唐李煜等。
C.烽燧也称为烽火台,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烟火报警,被认为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D.臣的本义指奴仆,因臣与君如同奴仆与主子一样,因此可引申指官吏,臣也是古代官员面对上级时的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高劢内外兼美,备受器重。他自幼容貌风度出众,仁义孝顺,受到齐显祖喜爱,继承清河王爵,也因此被当时人看重,尤其受到斛律明月器重。
B.高励不惧祸患,忠心报国。在宦官专横、敌寇侵逼、朝中权贵叛国投敌的危难局面下,他不顾个人安危,要将仪同苟子溢杀头示众,大义凛然。
C.高劢体恤民生,治理有方。担任楚州刺史期间,他废除过去滥祭伍子胥庙的做法,节省了民众财物,百姓得到实惠,生活安定。
D.高劢洞悉形势,勇担重任。他向隋高祖上书灭陈的策略,分析用兵的有利形势,深得高祖赞赏,讨伐陈国时担任行军总管一职,并立下大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主弃邺东通,劢恒后殿,为周军所得。武帝见之,因问齐亡所由。
(2)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羌卜相率诣府称谒。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虞悰,字景豫,会稽余姚人也。父秀之,黄门郎。悰少而谨敕,有至性。秀之于都亡,悰东出奔丧,水浆不入口。初,世祖始从官,家尚贫薄。悰推国士之眷,数相分与;每行,必呼上同载。上甚德之。升明中,世祖为中军,引悰为谘议参军,遣吏部郎江谧持手书谓悰曰:“今因江吏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悰治家富殖,奴婢无游手,虽在南土,而会稽海味无不毕致焉。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豫章王嶷盛馔享宾,谓悰曰:“今日肴羞,宁有所遗不?”悰曰:“恨无黄颔臛,何曾《食疏》所载也。”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永明八年,大水,百官戎服救太庙,悰朱衣乘车卤簿,于宣阳门外驱打人,为有司所奏,见原。上以悰布衣之旧,从容谓悰曰:“我当令卿复祖业。”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字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與太官鼎味不及也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鲭鲊一方而已。郁林立,兼大匠卿。起休安陵,于陵所受属下牛酒,坐免官。隆昌元年,以白衣领职。明帝立,悰称疾不陪位。帝使尚书令王晏赍废立事示悰,以悰旧人,引参佐命。悰谓晏曰:“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不敢闻命。”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众议乃止。悰称疾笃还东,诏赐假百日。永元元年,卒。时年六十五。
(节选自《南齐书•虞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栅/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B.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C.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D.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庙是天子的祖庙,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谥号,如某祖、某宗。
B.卤簿是古代帝王外出巡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后也用于后妃、太子或王公大臣。
C.白衣,古时指平民,也可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这里指受处分官员的身份。
D.废立,古时指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诸侯,也可以拍大臣废除旧君、拥立新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悰浮朴至孝,能够慧眼识人。父亲于京城去世,他前往奔丧,悲伤得水浆不曾入口;他在世祖贫寒时就推崇其为国士,不仅资助钱财,面且出行同乘。
B.虞悰治家有方,精于研制美食。他持家时财货充足,奴婢没有游手好闲之人;他不仅擅于烹制佳肴、调配口味,甚至在宴会上谈美味时能够引经据典。
C.虞悰为人率性,做官恣意行事。他对饮食方秘而不宣,在世祖醉酒不适时才献了一个醒酒方:他因在阳门外驱打人和修陵时接受属下牛酒而受到处罚。
D.虞悰深受倚重,不肯趋承逢迎。明帝即位,他称病不去辅佐,也不接受朝廷任命;徐孝嗣称赞他古之遗直才避免了朝臣弹劾,他最终还是称疾而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因江吏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
(2)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熊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也。远有志尚,县召为功曹,不起,强与衣帻,扶之使谒。十余日荐于郡,由是辟为文学掾。远曰:“辞大不辞小也。”固请留县。
元帝作相,引为主簿。时传北陵被发,帝将举哀,远上疏曰:“园陵既不亲行,承传言之者未可为定。且园陵非一,而直言侵犯,远近吊问,答之宜当有主。谓应更遣使摄河南尹案行,得审问,然后可发哀。即宜命将至洛,修复园陵,讨除逆类。夫修园陵,至孝也;讨逆叛,至顺也;救社稷,至义也;恤遗黎,至仁也。若修此四道,则天下响应,无思不服矣。”属有杜弢之难,不能从。
时江东草创,农桑弛废,远建议曰:“立春之日,天子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以劝农功。《诗》云:‘弗躬弗亲,庶人不信。’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时议美之。
转丞相参军。是时琅邪国侍郎王鉴劝帝亲征杜弢,远又上疏曰:“伏以古今之霸王遭时艰难,亦有亲征以隆大勋,亦有遣将以平小寇。今公亲征,文武将吏、度支筹量、舟舆器械所出若足用者,然后可征。愚谓宜如前遣五千人,径与水军进征,既可得速,必不后时。”会弢已平,转从事中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左丞、散骑常侍。帝每叹其忠公,谓曰:“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到,可谓王臣也。吾所欣赖,卿其勉之!”
及中兴建,帝欲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百姓投刺者赐司徒吏,凡二十余万。远以为“秦汉因赦赐爵,非长制也。今案投刺者不独近者情重,远者情轻,可依汉法例,赐天下爵,于恩为普,无偏颇之失。可以息检核之烦,塞巧伪之端。”帝不从。
累迁侍中,出补会稽内史。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敦至石头,讽朝廷征远,乃拜太常卿,加散骑常侍。敦深惮其正而有谋,引为长史。数月病卒。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B.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C.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D.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与常见的除\荐\授等词语类似。
B.江东,因长江在芜湖、南京间做西南-东北流向,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为江东。这里代指在江东建立的政权。
C.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首春、正月节、岁旦等。立春时节意味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农桑,祈求丰收。
D.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以求相见或表示祝贺。刺,指名刺或名帖,遂以投刺指投递名帖。后亦指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远不重官位,自请留县。当郡中征召他为文学掾时,熊远宁愿辞大职而不辞小职,坚决请求留在县中。
B.熊远面对传言,思考深远。他劝元帝应当在确认传言真伪,实地了解北陵的具体情况后,才可哀悼,派遣河南尹修复园陵,讨伐逆贼。
C.熊远谏言元帝垂范农桑。江东政权刚刚建立时,熊远提出天子应该装载耒耜,率先垂范,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D.熊远劝赏赐依例,避免偏颇。针对皇帝对官员百姓大肆赏赐,熊远表达不同意见,并未得到元帝的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有志尚,县召为功曹,不起,强与衣帻,扶之使谒。


展开余下试题(2)愚谓宜如前遣五千人,径与水军进征,既可得速,必不后时。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B.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琼,汾州西河人。幼事冯继业,以材勇称。太宗召置帐下。即位,隶御龙直,三迁神勇指挥使。从征太原,以劳补御龙直指挥使。雍熙初,改弩直都虞候兼御前忠佐马步都军头、领显州刺史。淳化中,李顺叛蜀,琼往夔、峡擒贼招安,领兵自峡上,与贼遇,累战抵渝、合,与尹元、裴庄分路进讨,克资、普二州、云安军,斩首数千级。诏书嘉奖,遣使即军中真拜单州刺史。至道初,召还共职。明年,徙知霸州兼钤辖。未几,改防御使,灵庆路副都部署、河外都巡检使。贼累寇疆,琼固捍有功。导黄河,溉民田数千顷。败贼于合河镇北,擒获人畜居多。贼骑五百掠城下,击破之,追北三十里。并赐诏嘉谕。咸平四年,召还,以鄜州观察使充灵、环十州军副都部署兼安抚副使。尝遣使谕旨,贼若寇清远及青冈、白马寨,即合兵与战。是秋,果长围清远,顿积石河。清远屡走间使诣琼请济师琼将悉出兵为援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曰敌近重兵在前继无以进不可悉往乃止寇鼓兵攻南门,其子阿移攻北门,堙壕断桥以战。琼遣钤辖李让督精卒六百往援,至则城陷矣。琼却师,退保洪德寨,寇威浸炽,未尝交一锋。事闻于上,传召琼辈,悉系御史狱,治罪当死。兵部尚书张齐贤等议请如律,诏特贷命,削官,长流崖州,继能、守规辈同坐,籍其家业。明年,移道州。景德初,起为右领军卫将军,分司西京。累迁左领军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知兖州。有州卒自言得神术,能飞行空中,州人颇惑。琼捕至,折其足,奏戮之。五年,卒,年六十七。
(节选自《宋史•杨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远屡走间使/诣琼请济师/琼将悉出兵为援/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曰/敌近/重兵在前/继无以进/不可悉往/乃止/
B.清远屡走间使诣琼请济师/琼将悉出兵为援/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曰/敌近/重兵在前/继无以进/不可悉往/乃止/
C.清远屡走问使诣琼请济帅/琼将悉出兵为援/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曰/敌近重兵/在前继无以进/不可悉往/乃止/
D.清远屡走间使/诣琼请济师/琼将悉出兵为援/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曰/敌近重兵/在前继无以进/不可悉往/乃止/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多为第二代帝王的庙号,文中指宋太宗赵光义。
B.迁,官职调动用词,可指平调、升迁、降职,文中为升迁,而“左迁”指降职。
C.刺史,官职名,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用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D.卒,指百姓的死。占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如天子死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琼少年有名,跟随太宗征战。他小时候跟随冯继业,以其聪明才智和勇敢为人称道;太宗即位后,他跟随征讨太原,因功授官。
B.杨琼讨贼有功,受到诏书嘉奖。当李顺叛乱时,他和尹元、裴庄分路进讨叛贼,杀敌数千名,得到诏书嘉奖并授任单州刺史。
C.杨琼捍卫疆界,关注民田灌溉,任防御使时,贼兵屡次侵犯疆界,他固守捍卫有大功;他关注民生,引导黄河之水,灌溉民田数千顷。
D.杨琼延误时机,被削职流放。贼兵围攻清远时,他没有派兵增援,导致清远城失守,因而被削去官职,长期流放崖州,抄没家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遣使谕旨,贼若寇清远及青冈、白马寨,即合兵与战。
(2)事闻于上,传召琼辈,悉系御史狱,治罪当死。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薛讷,绛州万泉人也,左武卫大将军仁贵子也。为蓝田令,有富商倪氏于御史台理其私债,中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