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609  2020-12-1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9]
浙江省嵊州市剡城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提前提)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2021年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35分)
1.一个人,一轮月,一卷诗,一幕宋词,一本文集,便开始了我们的文化之旅。这里有赵师秀笔下“(1)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的乡村池塘;这里也有苏轼定慧院寓居时“(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寂寞清冷;这里更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上“(4)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乐观豁达。这里有着永远的 “诗和远方”。(每空1分,共5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侃侃而谈的滥调文字,而是科学的结论。
B.阅读杰作可以让我们领略人类的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休戚相关的生动联系。
C.你暑假作业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初三往事》还算差强人意,有些真情实感。
D.围观的市民对男青年的做法不赞一词,纷纷指责他骑马上下班是“搞噱头”“哗众取宠威胁交通安全”。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是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统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流的书法家是从法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③①⑥②⑤④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⑤④②⑥
4.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选出相对应正确的一项( ) (3分)
翻开历史沉重的页码,它似乎总是在唐诗宋词的一页中停留。 ① 的李白, ② 的杜甫,清扬优雅的白居易,③的孟浩然,④的李煜,凄怜体弱的秦少游,⑤的苏轼,⑥的辛稼轩,悲愁孤独的李清照....他们一 一从发黄的诗词中翩翩走了出来,演绎着永远的唐诗宋词。
A.①洒脱豪放②满腔孤愤③凄婉优雅④风逸飘洒⑤激昂顿挫⑥休闲安静
B.①激昂顿挫②洒脱豪放③满腔孤愤④凄婉优雅⑤休闲安静⑥风逸飘洒
C.①洒脱豪放②激昂顿挫③休闲安静④凄婉优雅⑤风逸飘洒⑥满腔孤愤
D.①风逸飘洒②激昂顿挫③休闲安静④凄婉优雅⑤洒脱豪放⑥满腔孤愤
5.下列对《相信未来》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A.诗中“蜘蛛网”“炉台”“美丽的雪花”“凄凉的大地”等意象可以看出描写的是一个动荡黑暗的社会。
B.诗歌前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象征的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C.第三节采用比喻手法,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抒发了一-种惊天动地的豪迈情怀。
D.三节诗歌均以“相信未来”结尾,一唱三叹,如歌曲中主题句反复出现,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浏览完整试题6.阅读下面这两段文字,选出埋解不正确的一项 ( ) (3分)
对“左”“右”两个方位的尊重,历代不尽相同。夏商周,朝官尊左,宴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查阅古代史籍,也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说法。《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对此,颜师古作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为左迁。”宋代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另外,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说唐代应以左为尊,但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代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中写道:“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A.单纯说古人“尊左”或者“尊右”,都是不全面的。要根据不同的朝代而定。
B.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C.在古代书籍中,也发现以“右”为尊的记载,更有“无出其右”的说法,如汉代、元代尊右。
D.《史记》中记载“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便赢的尊敬,以此可以断定古代左边的位置为上座,古时以左为尊贵。
三、语用题
7.班级举行名著对联大会,请你来参加活动,按照对应的名著对出下联,即可得分、过关。(6分)
第一回合(1分)
上联:好诗彰显爱国心 (《艾青诗选》)
下联: (《傅雷家书》)
第二回合(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旁观讽俗世(《儒林外史》)
下联: (《朝花夕拾》)
第三回合(3分)
上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水浒传》)
下联: (《西游记》)
8.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架构,请把这个构思写出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4分)





9.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学院拟举行“秀我书画,爱我中华”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学校决定成立“墨韵”书画兴趣小组。下面是九(4)班A同学写的加入该兴趣小组的申请书,请你帮助完成。(5分)
申请书
校“墨韵”书画兴趣小组:




申请人:九(4)班学生A
2019年X月X日
四、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10—12题。(20分)
胭脂河边的追忆
缪远熙
①夕阳西下,早春的大山,浑然一派苍青。暮霭四起,山根陷入墨色,山沉默,我们这些路人也沉默。车在胭脂河畔的山道上溯行,车窗外,冒芽的树干枝杈一一闪过。
②胭脂河发源于五台山,流入河北平原,易名潴龙河入白洋淀。当年,晋察冀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就在胭脂河畔。这里也是晋察冀人民日报所在地。1948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河畔城南庄,喝过胭脂河水。
③黑暗中,看不见河,但我们却熟悉它。在哗啦啦的水声中,我想象得出,清澈的春水,在跌宕的河床欢快飞流,花白卵石、巨大砾石间,细浪飞溅,夹岸桃杏,落英春水。遐想中,车停马兰村。村在椅圈山坳里,人家不多,房屋错落在胭脂河边,灯光犬吠。接待我们的白玉存大姐,老远喊着笑着过来。白大姐是当年晋察冀日报领导人邓拓的房东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妇,也如她父亲当年接待“同志们”一样,热情地为我们准备晚饭,邻居们也来帮忙。
④河声灯影里,吃着农家饭,把酒话桑麻,白大姐给我们讲述邓拓当年在她家住的故事,又讲邓拓的女儿,还常常来看望乡亲们,帮助村里改建厕所的故事。我们问起老两口的生活,大姐说:四个儿女,有在天津卫的,有在省会的,都很孝顺,衣食无忧,就是为吃水发愁,开矿的越来越多,河水浑浊了,河底沉积着一层黑东西,都快吃不得了。她家有二百多棵树,也被开矿的逼着砍了。
⑤山乡的夜,黑得沉厚,河水声声入耳,雷溪一般,听得震悚。细细小小的胭脂河,会有这么大的声响,它到底是怎么了?
⑥鸡鸣炊烟起,白大姐的老伴老梁,领我们去了苇沟——当年的晋察冀日报旧址。越野汽车溯河十里,拐进一个山坳,曙色中,见荒莽羼杂的草木,有几块几十立方米的大石头。最大的一块,侧歪着,下面成一个天然洞屋,周围用石块垒垒,可钻进20余人。这就是当时办报人员的宿舍兼办公室,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他们以这些巨石为屏障,冒着危险采访写稿印刷,为抗击侵略的中国人民发出正义的声音。这里有邓拓同志和战友们边啃干粮边趴在石上奋笔疾书的身影,这里的青松白草胭脂河,都可见证。
⑦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胭脂河。河水已是灰绿的浊汤,岸边有一堆堆黑黄的矿渣。老梁指着伤痕累累的山体,指着乱填乱挖过的河道说:开矿的扒了山,将矿石运到河边,粉碎取铁,废石矿渣就扔到了河里。河水从填高处陡落到挖低处,难怪有那么大的响声。胭脂河在呜咽,胭脂河在呼救。老梁的手指抖动着说:那些黑心的人发了财跑了,可我们祖祖辈辈都得守望在这山坡薄地里呀!
⑧我回望着“旧址”的巨石,巨石沉默。当年,巨石边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们,一定吟过“国破山河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如今,扒山挖河取铁粉的人们,搞得“国在山河破”!巨石边的英魂若见此状,定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
⑨归途中,我看到一株山杏,已被大堆的矿渣埋过了半截树身,却依然盛开着一树花。矿渣是黑的,杏花是白的,一阵山风,花树摇曳,落英飘飘拂拂,轻烟淡霭般落到我们的车窗上。细看这轻尘弱蒂,那莹白的瓣尖上有淡淡粉晕,哦,这是大自然抚慰、净化人心的恩泽。我不知道那些被铜臭迷了心窍的人,怎么不能感受这自然的恩泽?离别了胭脂河,我远远望见那株山杏,仍旧摇曳如月,明洁似雪。
10.简要分析本文第一段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分)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插入介绍胭脂河有关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在作者心里,过去的胭脂河与现在的胭脂河有什么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3.结合全文,探究文章结尾处作者描写那株山杏的意图。(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阅读文章,完成14—16题。(12分)
焕发自省的力量
何 聪
“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而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教训殊为惨痛。
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周处射虎杀蛟三日不见,乡人以为周处死了互相庆贺,周处回来后听到乡邻相庆,才知被乡邻憎恶,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 , 。”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1日 04 版)
14.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5.结合文章,你认为最合适填到结尾段空白处的一项是(3分) (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C.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作者认为,自省可以力己,可以达人。请结合生活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子女不饬⑤,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同饰”,修饰。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C.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满。
D.尊贤使能 贤:贤明。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B.何以战 可以为师矣
C.战而不胜 潭西南而望
D.肉食者谋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20.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五、写作(40分)
21.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0年流行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打工人”“内卷”等词语上榜。这些词语或其中一个流行语让你想到了什么?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叙写经历或发表议论。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嵊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