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267  2020-12-1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7]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十)古代诗歌鉴赏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十)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①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岀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春意盎然。
C.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诗人的目的地。
D.描初春之景,如画;写友人之情,深厚。全诗一气贯注,似信笔挥洒,实勾勒甚密。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注)。
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虽然选择了“舞燕”“啼莺”两个意象,但呈现出的依旧是缺乏生机的萧瑟荒园之景,“懒追随”说明诗人无兴致。
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C.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D.这首诗描写景物,作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描写心境,只是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
赤壁
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蚊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中的“秋渺渺” “荻纷纷”“乌鹊寒声”等描写内容可以推测出,诗人登临赤壁的时候恰逢深秋时节。
B.“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这两句诗具体描写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开篇即气势逼人。
C.“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蚊龙竟得云”两句表明,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 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
D.袁枚作诗论诗崇尚“性灵”,而“性灵”的审美价值核心是彰显独特的个性,本诗体现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2).尾联所用的“吹箫客”和“乌鹊”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哪篇传世诗文?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①
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②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注】 ① 该诗作于作者贬官夷陵的路途中。②滮:水流的样子。
1).请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朝中措 送刘仲原甫①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②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浏览完整试题【注】①刘仲原甫:刘敞,字原甫。《宋史•刘敞传》载,刘敞“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②平山: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
B.杨柳本就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更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
C.“文章太守,挥毫万字”极写刘敞为文赡敏,可谓倚马之才,表达了词人对他的赞誉之情。
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所见之景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
2).有人认为,本词开了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词句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秋野五首( 其二)①
杜甫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秋风吹几杖②,不厌此山薇③。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诗人流离菱州之时;②几杖,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用以借指老人;③此山薇:商朝孤竹君之二子伯爽、叔齐,商朝灭亡后,两人耻而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在山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阐明道理,即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认识的,任何事物都难以违背其规律。
B.颔联意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旨在借鱼、鸟来表达思归之情。
C.衰老之人甘于过贫病交加的日子,荣华富贵之人也难免会有是非灾难发生。
D.围绕首联,后三联分别在景、议、叙中寓理,全诗说理但不枯燥,饶有兴味。
2).末句“不厌此山薇”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①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②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元和五年,元槙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②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诗写舟中夜读元九诗,读至灯残灯灭,眼痛暗坐,足见元诗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
B.白诗前三句蓄势,尾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烈效果。
C.元诗中景物描写渲染出了灰暗气氛,奠定了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D.元诗第三句和白居易的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两诗的尾句,诗人借用“风雨”表达了哪些共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兴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④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③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于秋天,身处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此时正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全诗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诗人以动衬静,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
2).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①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②对比。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
解析:“‘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错,数亩荒园指的是女王城东禅庄院,是饯别的地点。
2.答案:1).D; 2).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②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诗人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解析:1.)D项,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
2).“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意思是“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由“想见”可知,此联为虚写,诗人想象出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春水漫漫,疏篱如屏,柳丝垂挂,小舟荡漾,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意境,“小舟无伴”,那小舟似乎急切地等待诗人归来作伴,体现思归之情;“篱东”一词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这一联,不仅进一步渲染思归之情,而且这幅美好的暮春图,与开头那“萧条”的“荒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见诗人的爱憎和归意。“春涨动”、“柳丝垂”都属景,以景结情,可见融情于景。
3.答案:1).B; 2).第一问:“吹箫客”出自苏轼《赤壁赋》,“乌鹊”出自曹操《短歌行》。尾联的意思是说,我这次来赤壁并没有带着吹箫的友人为伴,所以只能听到安静的夜里有乌鹊在凄凉啼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也暗含着得不到英明君子赏识、才华无法施展的失落抑郁。
解析:B 项“具体描写”并不准确。本联属于概述。
4.答案:1).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描写大江的特有景色;②写景富有层次,远近结合,高低有序。从写“山浦”转到“大江”从写“滮田”到“霜日”等。③色彩丰富,白帆、黑夜、明星、丹枫等富有画面感;④寓情于景,把作者羁旅中的冷清与孤寂寓于景物之中。
2.)从夜里迷失方向的孤寂、迷惘,到观赏水田飞雁、秋日红枫的欣喜,再通过借用典故表现人生的开朗豁达。
解析:1).选取了船帆、北斗星、大雁、枫叶等意象描绘景物,展现了大江的特有景色。另外在写景时较有层次感,由远及近,远近结合,且高低结合,“北斗星”“大雁”等是高处之景,而船帆、枫叶等为低处之景。写景色彩较为丰富,有白矾(白)、黑夜(黑)、丹枫(红),色彩绚丽,很有画面感。另外作者融情于景,通过写景,传达出1诗人羁旅漂泊中的孤寂与冷落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2).“山浦转帆迷向背”写自己迷失了方向,此时是迷茫的;“夜江看斗辨西东”,通过辨别北斗星的方向来判断东西;而后“滮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诗人由欣赏美景,内心的孤寂之情逐渐消失,流露出欣喜之情;最后“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用张涵典故,又传达出一种豁达之情,诗人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5.答案:1).B
2).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词人把凭栏远眺之景描写得气势磅礴。③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气度豪迈的太守形象。③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积极生活、豪放达观的心态。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凄婉感伤”错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豪放”。写景境界开阔:“平山阑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下文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则有一股豪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抒情积极达观: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席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
6.答案:1).B; 2).①诗人并不讨厌在山上采薇而食,借用伯夷、叔齐首阳采薇的典故, ②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安贫乐道的思想,③也蕴含着诗人不为乱世所扰,坚守内心气节的人生志向。
解析:领联“旨在……表达思归之情”错。深水之处,游鱼会感到极其快乐;林木茂密之处,飞鸟便知道这是自己的归宿。诗人以自然现象为例,说明首联“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的哲理。
7.答案:1).A; 2).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②生活中的风雨带给人的悲凄寒凉;③人生风雨中对挚友前途深深的忧虑;④政治上的风雨带给人的悲痛愤懑。
解析:白诗字面上是“读君诗”,主题却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沦落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基调凄苦。诗人以“灯”字为彩线穿起一串明珠,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8.答案:1).B; 2).①被迫寄情山水的无奈。首联与颔联看似诗人悠闲自在,实则是诗人不被重用后的无奈之举;②追慕前贤、事不遂心的苦闷。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自己不减匡衡敢于上疏直言却因此被贬,故只能违背心志退而讲经;③功业无成的愤懑和颓伤。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手法,借“同学少年”的衣马轻肥,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④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
解析:B项“江楼坐拥在清翠的山峰中”错误,应该是诗人在江楼中坐看青翠山峰。首联的意思是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故选B。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