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分) (2)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4 分) 14.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请简要说明马援辞绝公孙述、归附汉世祖的原因。(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5-16 小题。 月夜二首 王守仁⑴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⑵! 去妾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⑶满太清。 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高尚疑朱仲晦⑷,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注释:【1】王守仁,即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儒家心学,其核心思想为“致良知”。 这两首诗是作者与弟子宴集时所写。【2】撄(yīng):干扰。【3】钧天:指天上的 音乐。【4】朱仲晦,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下句中的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诗首联都写到中秋之月,第一首意在描写富于变幻的山中月色,第二首作者由月色联想到了天下英雄。B.两诗颈联均通过议论来说理,第一首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第二首赞美了朱熹、 郑玄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C.两诗尾联各具特色,第一首描写作者月夜狂歌,歌声惊天动地,第二首作者引曾皙为同道,借典故明志。 D.两诗均融说理、抒情于一炉。作者用自然流畅、富有气势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以及对弟子的期望。 16、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7(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说他元嘉年间草草 出兵,目的是 ,结果却 。 (3)《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4)《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三、课内文言知识考查(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④草.行露宿 ⑤缇骑按剑而前. 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籍.吏民,封府库 ⑨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⑩雨泽下.注 A①/②④/③/⑤⑨⑩/⑥⑧/⑦ B①/②④⑨⑩/③/⑤⑥⑧/⑦ C①/②④/③⑦/⑤⑨⑩/⑥⑧ D①⑥⑧/②④/③/⑤⑨⑩/⑦ 19、下列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A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C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距关,毋内诸侯 D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②来吾道夫先路 20、下列各句中,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①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思厥先祖.父.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 B①吴之民方痛.心.焉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③凄凄不似向.前.声 21、下面句子中,“是”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唯利是图 A 是夕始觉有贬谪意 B 自言本是京城女 C 无乃尔是过与 D 是以见放 22、下文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 道.海安,如皋 B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C 项伯杀人,臣活.之 D 客逾庖而宴. 23、下文中“过”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无乃尔是过与 A 日过午已昏 B 且尔言过矣 C 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D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4、下面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璧有瑕,请指示王 C 夫晋,何厌之有? D 其势弱于秦 2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徒见欺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6、下列句子中“如”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沛公起如厕 A 不如因善遇之 B 如扬州,过瓜州杨子桥 C 劳苦而功高如此 D 其如土石何 27、下列句子中“固”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轻重固何如哉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C 乃辞谢固请 D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28、下列句子中“当”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北邀当国者相见 A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人君当神器之重 29、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几以捕系死 A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0、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为君翻作琵琶行 A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窃为大王不取也 D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1、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填然鼓之 A 李牧连却之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2、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 吾其还也 B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 其皆出于此乎 33、下列各句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九土,即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B 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