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89 2020-12-1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合计36分)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合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置身事外,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位,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将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有的人甚至还亲自扮演。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如果我们把这几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提升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众所周知,昆曲从文词的典雅生动、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配器的齐全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使昆曲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这些自然都与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有关,也与高层文化界对它的精工细磨分不开。高层文化人把他们的全部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都投注在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种种舞台景象。因此不妨说,离开了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是很难办得到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层文化界按捺不住,介入世俗艺术,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
浏览完整试题
B.上层文化人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因此昆曲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
C.昆曲的审美格调不仅体现在唱词、唱腔和表演上,编剧的高超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欣赏和迷醉。
D.离开精英文化的大幅度聚合,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的审美格调就很难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提出在社会普及的原生态阶段很少有上层文化界的涉入。
B.文章将昆曲和北杂剧进行对比,突出昆曲和上层文化界的紧密联系。
C.《清忠谱》《长生殿》《牡丹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组合在一起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D.文章指出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昆曲对上层文化界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昆曲的很多唱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
B.昆曲是一种世俗艺术,有一定的社会普及性,因此这一艺术吸引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参与人是世俗观众。
C.社会性痴迷对昆曲所造成的激励和高层文化界对昆曲的精工细磨使昆曲成了一门复杂的技艺。
D.昆曲在唱腔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合计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如果人类无法安全地驾驶,那么就不要人类来干这事儿。”这是近年来全世界开始兴起的无人驾驶风潮的逻辑。百度、Alphabet等巨头正在大力投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更加安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感知车距功能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增加驾驶安全系数,有利于道路通畅。人驾驶汽车,从看到紧急情况到踩下刹车再到刹车发挥作用,平均总共需要1.2秒。而未来无人车有机会在0.2秒内紧急制动,这比有人驾驶的平均1.2秒快了整整1秒,1秒的时间往往可能是救命的时间。此外,驾驶员的安全视距一般在50米左右,而自动驾驶汽车能实现200米以上的超视距扫描观测。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车不会累、不会受情绪干扰、不会出现酒驾醉驾和开车时发短信、打电话等问题。无人车也更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摘编自余建斌《无人驾驶,也许更安全》)
材料二 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于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三 随着一些新科技,诸如物联网、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生物科技、神经科技、新材料科技、纳米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汇聚融合,人类既为这些科技蕴含的巨大的变革性力量感到振奋和鼓舞,同时也为人类在自己所创造的技术社会里的角色、地位和状况有一种混合着现实与想象的担忧、焦虑甚至恐慌。人工智能的崛起,尤其是Alpha系列的人机围棋大战,使得人们对技术的这种复杂心态变得更加突出和醒目。
当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缺陷,或者被以不正当目的进行利用时,它会对人类的个体和社会的不同方面造成威胁或危害。例如,通常的“弱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因程序故障或人的恶意操控而造成导航错误、电网瘫痪、金融市场崩盘等。
而习惯了旧有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变革感到“不适应”。例如,人工智能造成的“技术性失业”甚至会广泛波及高级智力劳动者,如翻译、医生、律师等。
随着人机融合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将人工智能嫁接乃至无缝地融合到自身的自然智能中,实现人机融合的智能。这样,人不再是纯粹自然演化意义上的生物人,而是一种人机混合物。这会对人类的一整套观念——尤其是伦理的、法律的、教育的观念——构成威胁。
更严重的威胁是,当通用人工智能完全实现,人工智能体将不仅有与人类一样的智能系统、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而且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比人类更强的能力,因此它们有可能凭借自己的超级能力控制、奴役甚至灭绝人类。
(摘编自李恒威、王昊晟《人工智能距离“威胁”人类还有多远?》)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大约是2014年的7倍,预计该产业将得到巨大发展。
B.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长率将在2019年回落,该产业的发展大致退回到2017年的水平。
C.从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分布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众多公司的首选驻地。
D.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即使是一线城市,其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人车的迅速紧急制动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无人车更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B.无人车能使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获得更舒适的体验,这成为其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
C.北京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最为集中的城市,这与北京的首都地位是直接相关的。
D.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安全,它的威胁远远小于它的贡献。
6.材料三列举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威胁,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合计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皮克休的公事包
[法]都德
十月的一个早晨,我正在用早餐,一个人走进了我的家。一身陈旧不堪的衣服,罗圈腿,满鞋帮的泥块,佝偻着脊梁,两条长腿强支着身子直哆嗦,活像一只拔了羽毛的鹭鸶。原来是皮克休。是的,那个又凶狠又可爱的皮克休。
这位著名的皮克休直走到屋子中间,撞在我的桌上,然后用悲哀的音调说道:
“可怜可怜一个穷苦的瞎子吧……”
他模仿得那么像,我不禁大笑起来。
“你以为我闹着玩……看看我的眼睛吧。”
他跟着就转过来让我看他两只白的没有光的眼珠。
“我瞎了,我的亲爱的,这一辈子都是瞎子了。用硝镪水写字,就落得这个下场。干这个好行当,把我的眼烧坏了;你看,烧穿了底……连眼边都烧坏了。”一面说一面让我看他那被烧得眼睫毛影子都没有的眼皮。
我感动得什么话也想不起来对他说。我的沉默使他不放心了。“你正在工作?”
“不,皮克休,我在用早餐。你也吃点?”
展开余下试题
他不回答,只是扇动着鼻翅。我抓住他的一只手,让他坐在我的身边。
在人们给他端吃的的时候,这个可怜虫不住地嗅桌上的东西,面带微笑地说:
“这些都像是好吃的东西。我要好好地饱餐一顿,有好多日子我没坐下来用早餐了!每天早上带着一个铜子儿的面包在各衙门奔走……你知道,这成了我目前唯一的职业了。我总想弄个公卖烟店在手里……有什么办法呢!一家大小都要吃饭。我不能画了,不能写了……我的职业原是看了巴黎的种种鬼脸,把这些鬼脸描摹下来;现在是办不到了……我因此想到公卖烟草的小店;我只想弄一个外省的小卖烟店,远远的,不管在哪儿,伏日山中的一个偏僻地方也行。到那时候,我嘴里叼着瓷的大烟斗,改名换姓叫汉斯,用我的同代人的著作一包一包地包烟叶,来安慰不能写作的苦闷。”
“这便是我的余生要求。所望并不算太奢侈,是不是?……不过要想到手却比登天还难……按理说人情势力可不应该缺少。当初我是红得发紫的人。经常在元帅、王爷、各部部长家里做座上客;因为我能叫他们开心,或者叫他们害怕。现在谁也不怕我了。哎哟,我这一对眼睛呀!我的可怜的眼睛呀!现在无论在哪儿也没有人请了。饭桌上坐着一个瞎眼人是多么凄惨。请把面包递给……啊,这些狗强盗啊!为了这个倒霉的公卖烟店,不知他们要叫我吃多少苦头呢!六个月来,我夹着呈文跑遍了所有的衙门。一清早,他们生炉子的时候,他们在院子沙地上让部长老爷的马遛弯儿的时候,我就到了。走呢,非等到黑夜,人们送来了大的高脚灯,厨房里开始发出香味来,才走……”
说到这儿,他低下头,鼻尖几乎碰到盘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再开口。伸手摸酒杯,就找不着面包或叉子,每分钟要来这么一次。这个可怜的人呀!他还没有习惯瞎眼。
过了一会,他又开了口:
“你知道吗?还有更惨痛的事情呢!那就是再也不能读报纸了。不干我们这行是体会不到这个的。有时候,回家的时候,我买上它一张,不为别的,只为闻闻这种油墨未干的纸香和新鲜新闻的味道……可是没有人替我念一念。我的老婆是会念的,但是她不肯……我的女儿如果在家,她是会给我读报的,但是自从我眼瞎以后,为了少一个人的吃喝,我便把她送进了‘美术圣母’修道院。”
“提起她,这又是个叫我伤心的人儿。到世上来还没有九年,所有的病痛她都得过了……又愁眉苦脸,又长得奇丑……有什么办法呢!我从来就只会创造废物……啊,我老给你讲我家庭的琐事。算了,不谈了,你把那烧酒再给我一点。我需要打打气。从这儿出去,我要到教育部去,那里的传达,是不容易叫他们露笑脸的。”
他向我打听了时间,告辞的话都不说,就匆匆走了……
在瞎子坐过的椅子旁边留着一个东西。弯腰一看,原来是他的公事包,一个油光光、四角磨坏的大公事包,他从来也不离开这个包,常常笑着称它为他的毒药囊。这只毒药囊,在我们的圈子里,很出名。据说这里面有很可怕的东西……这只旧公事包装得太满,拎起来的时候裂开了,里边的所有文件都撒在地毯上,我只好一张一张地拾起来。
先是一束写在刻花纸上的信,每封信的开头都是“我的亲爱的爸爸”,末尾具名是“塞丽娜•皮克休,寄自马利亚孤儿院”。
还有许多是医小儿病的陈年药方,什么病都有:支气管炎,抽风,猩红热,麻疹……
最后是一个大的信封,封着口,有两三根黄色打着卷儿的硬头发,跟女孩子软帽下面露着几根发似的支出在外面。在信封上有瞎眼人写的字,颤颤巍巍地写着:
“塞丽娜的头发,剪于五月十三日,进那儿去的那一天。”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卷(上)》,有删节)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头对皮克休的外貌描写和“又凶狠又可爱”“著名”这样的介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读者营造了悬念。
B. 小说的主人公皮克休是一位不留情面地揭露批评丑陋现状的漫画家和讽刺作家,曾经让那些达官贵人又开心又害怕。
C. 原先元帅、王爷、各部部长家里的座上客,现在为了一张公卖烟草小店的许可证疲于奔命,体现了世态炎凉和官僚的势利嘴脸。
D. 皮克休把女儿送进孤儿院,谎称是“美术圣母”修道院,还说女儿是他创造的废物,表现了他贫困潦倒后的厌世心理。
8. 结合情节,简要分析皮克休的生活状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个传说中装着“很可怕的东西”的“毒药囊”,里面竟然全是关于女儿的东西。请探究小说结尾(最后5个段落)的表达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合计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B.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C.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D.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 “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
C. “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展开余下试题
D. “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敌未灭,何以家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些言论,成功地塑造了岳飞高大的形象,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
B. 岳飞不仅治军从严,严格训练,严肃军纪,而且有情有义,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部属,朝廷颁发下的犒劳,也都分给部下将士。
C. 岳飞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发挥众人的智慧,有勇有谋,因此有胜无败。就连他的敌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 虽然岳飞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但是他性格过于正直刚烈,争论时不给别人留情面,最终因此蒙受灾祸。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合计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观胡人吹笛①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②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 ①天宝十一年,诗人春游广平等地,旋又北游蓟门,秋抵幽州。一路上目睹了安禄山骄横不轨的情形。次年秋天,诗人由北方来到南方,写下此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②梅花:即《梅花落》,笛曲。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点题,胡人所演奏的笛子曲中,有一半是秦地的曲调,叙写感慨的由来,为下面的叙事抒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B.颔联侧重写景,“十月”点明时间,“敬亭”点明观胡人吹笛的地点,“吴山晓”是写秋季肃爽,吴地的山丘更为疏朗。
C.颈联直抒胸臆,笛声和现实交织在诗人心中,一个“愁”字概括出闻笛的感受,“泪满”则更是写出了诗人感慨良深。
D.尾联融景生情,言诗人闻笛以后,愁肠百转,遥望西入长安的大道,烟尘浩渺,不禁替主忧心。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合计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忽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章的句子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江月的词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最近举行的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启动仪式上疾呼:“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极度脆弱的人——数以百万计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开展对外援助70年来,中国始终本着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中国总是_______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绝不在朋友落难时袖手旁观,绝不在伸出援手时夹杂私利,这就是中国之义。
应当看清,西方一些人歪曲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抹黑中国善举,这些_______的言行,完全就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玷污,_______出他们狭隘的地缘政治算计和荒谬的傲慢与偏见。国际公认,为捍卫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选择勇敢“逆行”,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抗疫行动,彰显了人本精神和天下情怀,_______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内含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光芒。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仁不让 荒诞无稽 暴露 闪烁
B.责无旁贷 荒谬绝伦 显露 闪烁
C.当仁不让 荒谬绝伦 暴露 闪耀
D.责无旁贷 荒诞无稽 显露 闪耀
1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始终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B.中国始终本着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C.中国始终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D.中国始终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9.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和作用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坚强,纯洁,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D.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0.下面是《南方周末》记者对莫言的一段访谈。请根据访谈内容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南方周末:你说过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① ?
莫言:因为蒲松龄和我同乡,“聊斋”里的很多故事,小时候都听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很入迷。相对于其他作品,它对我的创作影响更大。
南方周末:法新社认为,你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② ?
莫言: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她从解放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到退休。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③ ,和创作其他作品一样,并不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个小说的挑战性也不仅在于题材本身,还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新华社消息: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据介绍,以“智慧新服务,引领新贸易”为主题的5G展区将以应用场景为特征,以人们的生活、工作轨迹为线索,设立SC生活、5C乐园、5G智行、5G新消费、5G新城市和5G新工业六大板块,融合智慧城市、家庭生活、健康医疗、金融消费、社交传播、教育娱乐、交通物流、生产制造等5G应用服务场景。展区将打造实景互动展示空间,注重身临其境的5G真实体验和沉浸式参与感,使参观者在近
上一篇:
江苏省启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西省南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