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45  2020-12-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5]
《过秦论》当堂检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爱珍器重宝 爱:喜爱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致
B.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
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
C.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
贏粮而景从 赢:担负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序八州而朝同 列:排列座次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⑧/②③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⑥⑧/④/⑤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A.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奋六世之余烈
B.
以致天下之士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C.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
叩关而攻秦
4.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合从缔交②约从离衡③威振四海④却匈奴七百余里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⑥百有余
年矣⑦制其弊⑧自以为关中之固
A.①③④⑤⑦ B.②③⑤⑦⑧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⑧
5.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连衡”,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B.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履至尊”即登帝位,“六合”,即天地四方。
C.“敲扑”,刑具。短的叫“扑”,长的叫“敲”。
D.“俯首系颈”中的“系颈”,意为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过秦论》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 , ”的外交策略。
(2)《过秦论》中,最能体现诸侯各国“合纵”政策失败的句子是“ , ”。
(3)在《过秦论》中,写出了秦始皇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使得北方的“胡人”不敢南下,勇士不敢动武来报复仇怨的句子是“ , ”。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
(3)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译文: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文: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过秦论(中)
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浏览完整试题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虚图圈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循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称帝”的“南面”,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
B.“以养四海”的“四海”,古人认为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后用“四海”指天下;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C.“夫寒者利短褐”中的“短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可指去官,或辞官。
D.“去收孥污秽之罪”中的“收孥”,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B.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C.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D.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这是因为长久没有统一的君主,如果此时秦始皇实行仁政,天下就可以长久安定了。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为灭亡埋下了隐患。
C.秦二世即位后,天下的百姓都期盼着他改变政策,但秦二世非但没有改变秦始皇的做法,
反而更加残暴。可见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陈涉虽然没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也不能凭借公侯那样的尊位,却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2)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

12.《过秦论》(中)主要论述了秦二世的过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秦二世的过失。




答 案
1.选C
【解析】A项,爱:吝惜;B项,制:统率;D项,抗:匹敌,相当。
2.选D
【解析】①⑦为名词作状语;②③⑥③为使动用法;④为名词作词;⑤为形容词作动词。
3.选B
【解析】A项中前者是动词,沿袭;后者是介词,凭借。B项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中前者是连词,来;后者是介词,凭借。D项中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承接。一
4.选C
【解析】①“从”同“纵”;②“从”同“纵”,“衡”同“横”;③“振”同“震”;
⑤“何”同“呵”;⑥“有”同“又”。
5.选C
【解析】C项,应为: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1)合从缔交相与为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7.(1)怀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统一四海的意图,吞并各国的野心。
(2)就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就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3)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
(4)可是一个戍卒发难,秦王朝就被毁掉了,(秦王子婴)自己也死
8.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释褐”指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9.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安民可与为义”与“危民易与为非”对举;“是二世之过也”是判断句式。据此断句。
10.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从文中的意思来看,“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即统治百姓的方法,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即“为仁”,实行仁政。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
11.(1)战争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始皇面向南称帝统治了天下,这是上天佑助天子啊。
(2)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兵革:战争。罢弊:疲劳困乏。南面:面向南称帝,古代天子理政时都是向南坐。王:称王。是:这。有:通“佑”,帮助。(2)嚣嚣:愁怨,愁怨声,指代劳苦百姓。资:资助,凭借。为政:统治。“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两句都是判断句。
12.秦二世暴虐无道,不顾百姓死活;残害百姓,滥用民力;法律严苛,官吏残暴,滥杀无辜;赏罚不当,赋税繁重;百姓穷困,不加救济。
【解析】相关信息在倒数第二段,“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是总领句,冒号后三个分句是具体表现从“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可以概括出秦二世残害百姓能力;从繁刑严诛,史治刻深”可以看出法律严苛官吏残暴,滥杀无辜;从“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可以概括出赏罚不当,赋税繁重。再由下文的“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可以概括出百姓穷困,不加救济。再联系倒数第一段“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可见,秦二世的过失正是他残暴无道,丧失了民心。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译文】
秦使周朝灭亡,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以四海供养一已。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互征伐,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争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始皇面向南称帝统治了天下,这是上天佑助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权威,稳定功业,是安定还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开始。假使秦始皇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当今秦二世登上皇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假使秦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那些没收犯罪者妻子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他们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并一直使它维持下去,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遵循正道,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用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就安定了。
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却比秦始皇更加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然后奸险欺诈之事一齐发生,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天下的人都认为这是苦难。从群臣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都不得安定,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助公侯那样的尊位,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是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下面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以说“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
这就是二世的错误。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过秦论》当”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