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58  2020-12-2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本部)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部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演员用油彩或水彩在脸上勾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依照乐谱一样,故名脸谱。
脸谱的来源历史悠久,主要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大约在12至13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块白斑的丑角脸谱。至于净角脸谱的源头,则出现更早,远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的乐舞节目里,就有了“假面歌舞”,戴着假面具进行歌舞,当系戏曲脸谱的最早源头。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兰陵王恐自己面貌秀美,威猛不足以慑敌,故戴狰狞假面,使敌军恐惧)。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就是历代相传脍炙人口的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
脸谱来源于假面具的说法,只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面颊上直接涂抹色彩的化妆方法,应该是脸谱产生和逐步发展的第二个来源。翁偶虹先生对于脸谱的来源和发展,有一段概括而精辟的论述:“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从面具到涂面,又发展到脸谱,从戏剧舞台的需要来看,是一种进步。面具是用纸板或是别的固定物品制成的,如果面容是个笑脸的话,它就永远是个笑脸;如果是个狰狞面目的话,它就永远是个凶恶可怕的模样,机械呆板,缺少变化,不利于戏剧表演。画在脸上的脸谱就大不一样了。人的肌肉是活的,在脸上涂上色彩,尽管夸大了眉毛、眼睛、鼻子及嘴的形状和部位,但由于面部肌肉的自由活动,因此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因剧情随时改变、变化。所以说面具和涂面两种化妆方法,在长期交叉使用和互相影响中,最后形成了脸谱。
戏曲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脸谱是表示忠勇义烈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颍考叔、常遇春等。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或鲁莽的人物,如包拯、张飞、李逵、牛皋、姚刚、项羽等。黄色脸谱表示凶狠残暴的人物,如宇文成都、典韦等。蓝色或绿色脸谱是表示刚强、猛烈、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青面虎、倪荣等。还有一些金色、银色脸谱,主要用于神仙、妖怪一类角色。白色脸谱是带有贬意的。凡用粉白或油白色彩勾画脸谱的,一般不是好人。用水粉勾抹白脸,表现为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的人物,最典型的是曹操。用油白色勾画脸谱,纯属坏人的,如《艳阳楼》中的高登;还有一种不一定是坏人,但刚愎狂妄,致招杀身之祸,如《空城计》中的马谡。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吴同宾《脸谱》,《名家讲中国古典戏曲》中华书局2016年1月版)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说“脸谱”形象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中的张驴儿 B. 《白毛女》中的黄世仁
C. 《野猪林》中的鲁智深 D. 《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
2. 下列概括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戏曲脸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可能是南北朝和隋唐乐舞节目中的“涂面”,另一个可能是演员在面颊上直接涂抹色彩来表演的做法。
B. 面具、涂面、脸谱都是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演员表演时使用的化妆方法,其演变过程呈渐次进步累积发展状态,首先出现的是面具,而后是涂面,这两种方法长期使用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了脸谱。
C. 在戏曲发展之前,面具已经开始流行;戏曲发展之中,面具、涂面交叉应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遂彻底代替了面具、涂面,成为中国戏曲舞台上极具民族特色 艺术创造。
D. 面具演化发展到脸谱的过程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面具自身的局限性,面具一旦制成,机械呆板缺少变化,人物的喜怒哀乐无法灵活动态呈现,不利于演员根据剧情的改变而进行相应变化性的表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戏曲角色看,脸谱主要运用于净、丑两种角色,其中净角脸谱要早于丑角脸谱的出现,丑角脸谱的特征为面部中心画一块白斑,净角为“花脸”,脸谱的式样色彩相对往往会繁杂一些。
B. 从历史记载看,《旧唐书•音乐志》中关于兰陵王入阵曲的内容,为推溯中国古典戏曲净角脸谱的来源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因此兰陵王成为中国戏曲表演第一人。
C. 从舞台效果看,脸谱的可变性要优于面具的固定性,因而“地戏”、“傩戏”、“藏戏”、“南昆”这些仍旧大量使用面具的剧种就注定无法像京剧一样精彩。
D. 从脸谱颜色看,不同颜色表示的人物性格类型也不同,红色代表忠勇义烈,黑色代表刚烈正直勇猛或鲁莽,黄色代表凶狠残暴,蓝色绿色代表刚强猛烈粗豪暴躁,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原文脸谱为中国古典戏曲脸谱,而《白毛女》为现代京剧。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C项, “戏曲形成之后,脸谱遂彻底代替了面具涂面”混淆是非,原文为“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
B项,“兰陵王成 中国戏曲表演第一人”无中生有,原文为兰陵王“常著假面以对敌”,并未进行戏曲表演。
C项,“这些仍旧大量使用面具的剧种就注定无法像京剧一样精彩”说法绝对,由“面具是用纸板或是别的固定物品制成的,如果面容是个笑脸的话,它就永远是个笑脸;如果是个狰狞面目的话,它就永远是个凶恶可怕的模样,机械呆板,缺少变化,不利于戏剧表演”可知原文并未说明“无法像京剧一样精彩”;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可知,选项表述同时对“南昆”戏原文也并没有说明其“大量使用面具”。
D项,“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以偏概全,由“白色脸谱是带有贬意的。凡用粉白或油白色彩勾画脸谱的,一般不是好人。用水粉勾抹白脸,表现为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的人物,最典型的是曹操。用油白色勾画脸谱,纯属坏人的,如《艳阳楼》中的高登;还有一种不一定是坏人,但刚愎狂妄,致招杀身之祸,如《空城计》中的马谡”可知,原文说的是“一般不是好人”,“白色”脸谱中既有坏人也有不是坏人的,“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原文中也仅是说用水粉勾抹白脸像曹操这一类人物的。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选择题3分,简答题每小题6分)
阅读这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定 风 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展开余下试题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日: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日: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
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日: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定风珠本是神话传说中的除妖降魔的法宝神器,作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人回味。
B. 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里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屠夫人品 信任。
C. 老者看屠夫杀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D. 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蜈蚣断了猪血喂养,定风珠被毁,也怕被了解实情的屠夫敲竹杠。
5. 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 小说中的“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特点:建筑古色古香,富有情趣;不通公路,少人来往,环境闭塞(封闭)。
作用:写自然环境封闭,是为了表现小镇乃世外桃源,为下文刻画屠夫古朴的人物形象、凸显民风淳朴的主题提供背景。
6. “老者”乃是一名中医。①有见识,有私心,有心计。经过观察,他知道杀猪案桌内有蜈蚣,有定风珠,但怕被“敲竹杠”,便不动声色地要出钱去购买杀猪案桌。②坦白爽快,能自省,颇具风骨。见杀猪案桌已毁,便告知屠夫案桌秘密,且自剖“偏狭”、“心不达、艺不精”;在屠夫言行的感召下,更是“摘牌罢医”,表现出对做人境界的极高追求。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内容和赏析小说语言、人物形象的能力。
C项,“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错误,这两句只是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隐喻屠夫的职业特点,从上下文看,并未渲染悲凉气氛,全文也不是悲剧。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和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特点:由“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可知,小镇建筑古色古香,富有情趣;由“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可知,小镇不通公路,少人来往,环境闭塞。
作用:环境描写突出了小镇的古色古香与环境闭塞,表现小镇几乎与世隔绝,实乃世外桃源,为下文写屠夫“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爽快地为村里人捎带物品,以及赠人案桌等古朴的人物形象、凸显民风淳朴的主题提供背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可知,老者是一名医生。
由“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可知,老者有见识,有心机。
由“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日: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可知,老者坦白爽快,能自省,颇具风骨。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发:毛,文中指草木
C. 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 此亦飞之至也 至:最高限度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虽然,犹有未树也 B. 翼若垂天之云
C. 小年不及大年 D.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B.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D.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展开余下试题10. 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B. 生命极其短促的朝菌、蟪蛄,它们一个活不到一天,一个活不到一年,与冥灵、大椿相比,何足为道。
C. 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就如朝菌、蟪蛄同冥灵、大椿相比吗?他的寿命是很短的,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D. 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答案】7. C 8. B 9. C 10. D
11. (1)小聪明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2)人如果能够遵循宇宙万物 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C项,“绝云气,负青天”意思是: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绝:直上穿过。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却是”等词呼应。
B项,“翼”,古今意思一样,都是“翅膀”。
C项,“小年”,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D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一只鸟,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那展开的双翅就像云垂天边。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去往南方的大海。
“抟扶摇羊角”修饰“上”,“而”表修饰,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云气”是一个词,指云层,做“绝”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错误,是为了论证“小大之辩”。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知”,通“智”,智慧;“小年”,古今异义词,短寿;“年”,寿命;“奚以”,介词宾语前置,“以奚”,凭什么,为什么;“然”,这样。
(2)“乘”,顺应;“正”,宇宙万物的本性;“御”,驾驭;“辩”,通“变”,变化;“且”,将要;“恶乎待”,宾语前置,“待恶乎”。
【参考译文】小聪明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这是活得短的。楚国的南方有一颗叫冥灵的大树,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就是长寿。八百岁的彭祖是一直以来所传闻的寿星,人们若是和他比寿命,岂不可悲吗?商汤和棘也有过前面所讲的谈话。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那展开的双翅就像云垂天边。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去往南方的大海。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起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它打算飞到哪儿去?”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因此,那些才智胜任一个官职、能力在一乡中优秀出众、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时,其实也像斥鴳的见识。所以宋荣子就讥笑他们。宋荣子是那种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感到鼓舞,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已。这种人,世上不多吧。虽然这样,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轻盈美好,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有他这样福气的人不多吧。但他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人如果能够遵循宇宙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州送祖三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2. 题目点明了地点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题材_________
13. 本首诗中的表情词语: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填三个表情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还成泣”一方面表明友情是真挚、深厚的;另一方面短暂的“笑”对“泣”,又起了正面衬托作用。
B. “天寒远山净”表现出友人离去给自己造成的空虚感、落寞感,“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缭乱。
C. 颈联借景抒情,借寒天、远山、日暮、长河等凄清的景象,传达出诗人的感伤之情。
D. 这首诗运用了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内心的怅惘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15.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 “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答案】12. (1). 题目点明了地点(齐州) (2). 事件(送祖三) (3). 题材(送别诗)
13. (1). 本首诗中的表情词语:“笑” (2). “泣”“伤离” (3). “愁” 14. A
15. 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去,诗人仍然伫立在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不愿意离去,写出诗人对朋友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长河。“空”字侧重表现诗人失魂落魄的神情,更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惆怅、失落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题目的能力。
“齐州送祖三”中,“齐州”交代送别的地点,“送”交代了属于送别诗,“齐州送祖三”交代诗人在齐州送别朋友祖咏这一事件。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人物形象和关键词的能力。
诗歌首联和颔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中,“笑”字写朋友相逢的喜悦;“泣”写朋友分别的悲伤;“伤离”写作者为离别而感伤;“愁”写作者因朋友离别而内心忧愁孤独。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A项,“另一方面短暂的‘笑’对‘泣’,又起了正面衬托作用”错误,短暂的“笑”对“泣”起反衬、加强的作用。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明确认可的用字,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解答该题,既要扣住该字的意蕴,更要结合作用和效果来分析和判断。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延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