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3  2020-12-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6日下午2:30—5:00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
这类病毒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把它们引到人身上的祸源,与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直接关系。而事实上野生动物在营养上没有什么优势,吃了还可能致病。“人类历史上夺走近2500万欧洲人生命的黑死病,祸首就是来自野兔、旱獭的鼠疫;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源自蝙蝠,并以果子狸为中间宿主……”虽然吃的时候烧熟、煮透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但在捕捉、运输、储存及销售过程中,相关人员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动物活体或冻货,依然有很大的概率被各种细菌、病毒感染。这些野味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检疫,一旦携带可传染人的病原体,后果不堪设想。17年前的SARS,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是惨痛的教训。
(改编自人民网《善待野生动物,别让舌尖上的疫情重演》)
材料二:不论细菌还是病毒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但人体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
人类保护自己的方式首先是防御,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接下来,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总是有着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以溶菌酶来举例,它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结合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当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反攻才刚刚开始。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的免疫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粘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最终暴露在细胞间的病原菌会被杀灭。但入侵了细胞的病毒是否安全了呢?非也!人体可以精妙地识别哪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了,进而派出“杀手”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内部的病毒,供抗原消灭。
然而,人体的反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病原体就会通过这样的时间间隙大肆入侵,占领人体。细菌感染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比如当年鼠疫在欧洲叫做“黑死病”,曾经三年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我国现在还将鼠疫和霍乱列为甲类传染病。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改变内部代谢、阻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进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由于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所以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而对人类副作用很小。但是,病毒没有细胞壁,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它所有的功能都依靠宿主细胞来完成。所以抗生素并不能杀死病毒 。


浏览完整试题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是既能作用于病毒增值周期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予以干扰或阻断,又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如常见的药物病毒唑,提供了大量核苷酸类似物,偷梁换柱取代了正常的核苷酸,使病毒失去了复制能力,起到了抑制病毒扩增的作用,但对人体也有很大副作用。
针对这次的肺炎疫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也在细胞水平上初步筛选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但面对病毒的治疗,人类始终没有找到像抗生素一样普适性特效药,积极的治疗都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抗病毒,因为只有生物本身才真正懂得如何对抗生物。
(改编自光明日报《专家详说细菌和病毒》)
材料三:传染性疾病即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疫病。人类经历了无数恐怖的传染病,诸如天花、鼠疫、1918年甲型流感等;动物疫病中也有牛瘟、口蹄疫、禽流感等。技术革命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清洁饮水、免疫接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拯救了无数生命。 但是生物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可以带来人类文明,也可以威胁人类生存。生物技术被人谬用,将对人类健康、农业、环境造成威胁。可能被谬用的生物技术,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改造与合成、基因编辑、种族基因武器、仿生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只要是一个懂生物技术的人,随便在实验室就可以人工合成病原。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可以通过大家熟识的“糖丸”预防。美国纽约大学的实验室,就成功的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加拿大学者人工合成了更大的类似天花的马痘病毒。先进的DNA合成和基因编辑技术让科学家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使有害细菌变得更致命。可以“白手起家”,从头开始合成那些已经绝迹的病毒,甚至可以将随处可见的微生物制造为武器。经过特定基因修饰的微生物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快速产生致命毒素。2016年美国国家情报部门已将“基因编辑”技术列入了“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清单中。
(改编自赵启祖《<生物安全法>对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意义》)
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流程,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染性疾病规模式暴发,是人们通过乱杀乱吃把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引导自己身上造成的。
B.目前的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来杀灭细菌,但对没有细胞壁、核酸酶以及核糖体的病毒是无效的。
C.在没有找到普适性特效药之前,人们只能暂时借助某些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以及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合成病原体的难度大大降低,懂得生物技术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致命病菌。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病原体会利用人体反击需要时间来入侵人体,科学家如果能找到相应办法,或许能提升人体防御能力。
B.抗生素与溶菌酶在杀死细菌的机理、过程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灭病菌。
C.人们常见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虽然有副作用,但是对病毒宿主的正常代谢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D.当前针对没有细胞壁、核酸酶以及核糖体的病毒进行防治的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其找到宿主前将其杀死。
4.请简要阐述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根据有关内容,谈谈我们对生物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态度。(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朵早醒的桃花
刁永泉
⑴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⑵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⑶我想念一朵小花。
⑷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⑸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⑹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⑺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⑻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⑼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⑽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⑾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⑿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⒀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高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⒁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⒂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散文咏写的对象是一朵早醒的桃花,“早醒”即在恶劣环境下最先开放,突出了桃花的勇敢、开拓,也表现了它的孤独。


展开余下试题B.早醒的桃花开放、灿烂、隐没、消逝的生命历程,桃花的精神、遭遇,具有象征开拓者、引领者的意义,寄托了赞美、惋惜、同情、不平的感情。
C.早醒的桃花开得“浓艳”、“沉醉”、“无忌无讳”、“不遮不掩”,但又是“孤独地灿烂”,表现了它的清高自傲孤芳自赏的特点。
D.观赏者极力赞美后来开放的众多花朵,这些赞美其实应该是早醒的桃花得到的赞美,这种奋斗与荣誉的错位,能够引人深思。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的思绪变化是一条线索,早醒的桃花的生命历程也是一条线索,双线并行,使文章脉络清晰,有利于表现主体形象,还便于议论抒情。
B.文章主要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来刻画早醒的桃花、表达主题,既生动形象又含蓄隽永。
C.文中反复出现“孤独”、“新鲜”等词语强调突出桃花的形象特点,通过拟人化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桃花的特点。
D.文中的环境、蜂蝶、观赏者都对桃花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后来开放的花朵既能衬托早醒的桃花,也与它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8.第一段所描写的环境与第五、六、七段所描写的环境,有什么不同的作用?(4分)
9.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哪些意义?根据有关内容,分别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遂定河东。承制拜李文为河东太守,悉更置属县令长以镇抚之。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策曰:“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着。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禹时年二十四岁。……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重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于是引军北至栒邑。禹所到,击破赤眉别将诸营保,郡邑皆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诣京师。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B.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C.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D.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甲,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六竖行的开头,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分别领起一竖行。“六甲”也可表示日、月。
B.大司徒,官名,周代有大司徒之职,掌管国家的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
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
C.五教,也称五常之教,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尚书•舜典》中记载:“敬敷五教,在宽。”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以及高等嫔妃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的去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禹审时度势,作战进退有方。在安邑之战中,敌军全军出击时,他下令不妄动;敌军到达军营下时,他下令击鼓并进。
B.邓禹深谙政治,注重时局调控。在平定河东后,他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重新安置太守并委任各县官吏以稳定局面。
C.邓禹德才兼备,深得百姓爱戴。听闻邓禹军队纪律严明,百姓都携老扶幼来归附,他所到之处,老人小孩都挤满他的车下。
D.邓禹内尚文明,做好家庭示范。他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教育子女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各自掌握一门技艺,值得后世效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
(2)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
14.邓禹不同意直接攻打长安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请简要说明。(3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9分)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想象奇特,把泰山兴起的“云关”轻轻推开,便恍如进入神仙的世界之中。
B.诗歌五、六句写黄河从西方流淌而来,又远远流入大山,“窈窕”二字表现其状态。
C.“凭崖”两句写诗人凭崖远眺,天地悠然以宽阔的天空反衬登者的渺小与无奈。
D.诗歌描写了诗人登泰山的经历,从登山到凭崖观景再到遇见青童等,充满故事性。
16.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新婚、意气风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真诚急切的心情,他化用《诗经》中女子仰慕男子的诗句来表达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诗中,借年华衰老、停止饮酒来写自身困境与时局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振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展开余下试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拟人 比喻 夸张 B.排比 拟人 比喻
C.借代 对偶 比喻 D.排比 夸张 拟人
19. 按照要求赏析词语与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都比括号里的词语表达效果更好,选择一处简要赏析说明。
(2)画横线的句子,用“小睡”来写“虽然是满月”但“不能朗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说明。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开着的或打着朵儿的白
花”。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4分)
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在全国七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600份。③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该院发布了“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④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⑤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⑥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22.下面是有关“智能花卉”的一段报道。请将有关英国科学家发明“智能花卉”的主要过
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超过60个字)(5分)
英国科学家发明了“智能花卉”,这种花卉跟人一样通过自己的颜色的变化来向人表达它是否缺水、缺肥、有无虫害等。科学家从寻找植物遇到外来威胁时能放出化学报警信号的基因入手,然后对花卉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让这些花卉遇到威胁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变化。科学家们最终从太平洋的一种水母的身上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基因,被植入这些神奇基因的花卉的颜色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负责寻找能表现植物营养不良的基因的福德说:“我们的托尼教授负责寻找到了当马铃薯缺水时能发出‘干渴报警’的基因。”苏格兰的同行们则负责研制一种手持式装置,人们只需把这个装置发出的紫外线照在某种植物上,就可以查出这种植物是否缺水。还有的英国科学家正试着改造植物基因,以实现让花朵永不凋落、开出特别的颜色,能禁得起风吹霜打、四季芬芳的梦想。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给人类带来巨大危机。但是危机也是转机,我们的国家、
各个地区、不同行业、众多的人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在疫情缓解复工、复建、复学等过程中,更新观念,改变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寻找新的机会,以新的面貌和姿态继续创造美好生活。
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也经历了这次疫情,也在疫情缓解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你是怎样看到转机、抓住转机,努力行动的?你所了解的地区、行业、其他人呢?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对象,从生活、生产、学习、工作等方面选取一定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体裁,自定立意,做到真切具体,有真情实感。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C(“选项比较,舍同辨异”与“查找信息,文项比对”两种方法结合。首先,观察选项第三方框A与C是“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与D是“溶菌酶”,内容不同,第四箭头A与D是“吞噬、分析”、B与C是“识别、粘连”,内容不同,此两处是分析重点。其次找到材料二中第二道防线的核心内容是“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而“溶菌酶”只是所举的个别性例子,因此排除B、D项。找到第三道防线中,“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别的免疫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粘连在一起......病原菌会被杀灭”,可见“吞噬”和“分析”是产生抗体的过程、条件,抗体“识别”、“粘连”才杀死病毒,因此排除A、D。)
2.A(材料一有两点信息:人类把病毒引到自己身上,“与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直接关系”;在捕捉、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细菌、病毒可能传播、传染。即乱杀、乱吃野生动物的是“一些人”,除了乱杀、乱吃,在捕捉、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有关的人也可能被传染。A项与原意不吻合)
3.A(B项,“在杀死细菌的机理、过程上是一致的”错,原文是说都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杀灭病菌。C项,“对病毒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没有任何影响”错,材料二说“但对人体也有很大副作用”。D项,“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其找到宿主前将其杀死”文中无据。)
4.先指出人类的免疫系统有防护和预警功能;然后从三道防线介绍人体的防御;接着指出人体防御的局限和抗生药物对病毒无效;最后阐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自身抵抗能力的重要性。
5.(1)生物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文明,曾拯救了无数生命,对人类意义重大;(2)目前的生物科学技术仍具有局限性,需要我们深入、持续研究;(3)要提高生物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素养,加强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避免其威胁人类。
6.C(“表现了它的清高自傲孤芳自赏的特点”错。“浓艳”、“沉醉”、“无忌无讳”、“不遮不掩”表现了桃花开放时的生机、活力、勇敢、自信,“孤独”表现它在环境恶劣、世界一片死寂时的孤独、无助。)
7.C(没有心理描写。)
8.(1)第一段写的是眼前(这个冬天)的小院环境,其作用主要是:表现眼前残冬没有亮丽色彩的颓败景象,(1分)引出桃树,触发作者对曾经在桃树上早醒的一朵桃花的想念,引出下文(1分)。(2)第五、六、七段写的是过去(某个冬天)的小院环境,其主要作用是:交代早醒的桃花所处的恶劣环境,衬托早醒的桃花的形象特点(太小、太轻、太微弱而且孤独,但勇敢、自信、鲜艳),为桃花开放后环境的变化做铺垫。(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9.(1)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美丽自身)(2)独自营造春天,使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美化环境)(3)追随者摹仿它,拥有和分享春天。(引领群花)(每点2分,意思相当即可)
10.B(“比较选项,舍同辨异”与“结合语境,结构句子”的方法结合。D项,“受业长安时帝亦游”“学京师”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孝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