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49  2020-12-2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甘肃省镇原县庙渠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一)
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模拟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狭隘( yì) 灼热(zhuó) 坍塌(tǎn) 拈轻怕重(niān)
B.突兀( wù) 怂恿(yǒng) 诅骂(zǔ) 参差不齐(chāi)
C.匍匐( fú) 热忱(chén) 禁锢(gù) 骇人听闻(hài)
D.庇护(pì) 蜷伏( quán) 嗔怪(chen) 神采奕奕(y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炫耀 决别 怪诞不经 兴高采烈
B.辨别 爱慕 麻木不仁 畏罪潜逃
C.殉职 原委 大相径庭 喜出望外
D.惩戒 纯粹 迫不及待 妄下断语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青春是五彩斑斓的,绝不能因为思想被禁锢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创新的活力。
B.首条直达景区的旅游专列的开通,为游客们畅游多彩贵州提供了更轻捷的服务。
C.在马拉松比赛中,虽然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一个人都全情投入、坚持到底。
D.旅居国外的王爷爷回到贵阳,看到家乡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禁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哪吒之魔童降世》别具匠心地解读传统的神话故事,“逆天改命斗到底”的主题,也获得各年龄层观众的共鸣,这是其创造票房奇迹的根本原因。
B.《故宫•口袋工匠》的成功上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在科技的助推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而且让故宫再次登上热搜榜。
C.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一上线就因访问量巨大而引发网络瘫痪,并成为QQ音乐历史销售额最高的数字单曲之一。
D.观看《流浪地球》后,谁也不能否认,刘慈欣不是一个优秀的有着终极幻想的科幻作家。
5.“可以肯定地说,读‘无字书’比读纸本书、电子书更艰难”一句放入下面文段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①精读、略读、快读三种读法可以交错地用于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这三种书。②并不是纸本阅读都是“深阅读”,没有浅阅读;也不是网上阅读都是“浅阅读”,没有深阅读;更不是说“无字书”皆为游山玩水,浮光掠影,没有学问。③老子和孔子观水就读出了许多名堂。④老子的“上善若水”论,从水的七种善性悟出了人的七种德性。⑤孔子的“水的德性”论,从水的品性悟出了人的十种德性。
A.①一②之间 B.②一③之间 C.③一④之间 D.④一⑤之间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0分)
(1)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同山下》)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秋风,是诗人的宠儿。曹操在《观沧海》中写的“_______”,不免有些凄寒之感;而谭嗣同在《潼关》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则让我们体会到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7.(10分)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片段,回答问题。
“哥啊,你晓得,师父哪里会降妖?我和沙僧复去与战。不想A那妖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妖怪变做个俊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B____夜间现身,去寻师傅。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妖怪在银安殿饮酒。B变一宫娥,与妖怪巡酒、舞刀,欲乘机而砍,不料反被妖怪打伤。就是B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师父一命!”


浏览完整试题①根据语境判断,“那妖怪”是指____________,“B”是指___________。(2分)
②以上语段《西游记》的哪个情节之后?( )(2分)
A.唐僧收服了孙悟空,师徒路遇强盗打劫,孙悟空一怒之下打死强盗,反被唐僧赶走。
B.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宝象国,唐僧被妖怪施了法术,不得脱身。
D.悟空再五庄观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四处寻访医树之方。
(2)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乙]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丙] “去拿你的书来二”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①[甲]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丙]文段中从强迫“我”背《鉴略》一事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质彬彬、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成语都是出自_______《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等都出自古希腊寓言集________。(2分)
8.(10分)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班内开展“走近书法”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有文采的宣传标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三条你从中获取的与书法相关的结论。(6分)
材料一:调查数据显示,各学校积极开展书法课,书法教师中,书法专业教师占15%,语文教师兼任占56%,美术教师兼任占29%。
材料二:蒋勋在《汉字书法之美》中写道:“写字时,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让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材料三:书法练习者称:柔软的毛笔,可以写出有力的线条;一个个不同的汉字,都有优美的结体;写字还是自己心情的记录,真是太有趣了!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品鉴赏]活动中,老师想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书体特点,特意选了几幅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作品与书体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一) (二) (三) (四)
A.第一幅是隶书,蚕头雁尾,古朴厚重。
B.第二幅是行书,收放结合,潇洒飘逸。
C.第三幅是小篆,圆劲均匀,平衡对称。
D.第四幅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夜雨寄北》一诗,完成9-10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下列选项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B.“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不能更好地形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10.“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蜀鸡与乌鸦
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①。有群雓②周周鸣。忽晨风③过其上,鸡遽④翼诸锥,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锥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锥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失巫峡之险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羊肠之曲不能仆⑤车,而仆于剧骖⑥。此无他,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
(选自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注]①翁:鸟颈上的羽毛。②雓(yú):鸡雏。③晨风:鸟名,一种猛禽。④遽(jù):立刻。⑤仆:倒下。⑥剧骖(cān):七面相通的大道。
11.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一狼径去 去后乃至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国人道之
C.有文而赤翁 与儿女讲论文义
D.夫巫峡之险不能覆舟 险躁则不能治性
12.下列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苫蔽成丘 B.狼不敢前
C.一狼洞其中D.鸡遽翼诸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展开余下试题(l)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甲][乙]两文,理解“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一句的意思。屠户的“畏”指的是①____________,“福”指的是②____________;蜀鸡的“忽”指的是③____________,“祸”指的是④____________’。(第①②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③④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登“天眼”的老人
马步升
①一路有雨,雨不大,一路有风,风亦不大。这是春雨春风,正好不热不冷。从贵阳出发,颠簸几个小时后,到达中国天眼广场。先是参观南仁东纪念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身影,穿行在风雨中,跋涉在崇山峻岭中,震荡在人们心目中。
②要去观摩中国天眼了,公告牌介绍得很清楚,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668级台阶。抬望眼,一道木质台阶如天梯,一阶阶盘旋而上,直达云雾深处。平地观山,视角所限,阶梯如一块块木板,搭在陡坡上,看不出阶梯之间的层次。
③依旧是风,依旧是雨,在春雨春风中,在绿树掩映中,映山红围绕阶梯,挂满山坡。前天,我的腿部肌肉严重拉伤,平地行走已是勉力而行,这么高,这么陡,还有这湿滑的阶梯,能够攀登上去吗?我心里不禁嘀咕起来。
④吵吵嚷嚷中,一个旅行团出现了,全由老年人组成,有男有女。看样子,年纪最轻的也是古稀之年了。他们在阶梯前集合完毕后,女领队介绍了阶梯的情况,无非是有多高,有多陡,有多湿滑。她建议大家自由选择,量力而行。话外音很明白,“在下面看看,不要上去了”。有几个老人不假思索大声说:“上!这么远的路,专门为看中国天眼而来,干吗不上?”一些老人互相商量一会儿,表示也要上去。还剩几个老人,抬头望几眼阶梯,低头思量一会儿,畏葸再三,摇摇头,摆摆手,显然是放弃了。
⑤这时,率先表示要登山的一位老人往前几步,站在这几位老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点着他们说:“你,今年才76;你,今年刚满80;你,在我面前,还是个小毛头,才71。我都86了!千里迢迢来是为什么?这个团队我年龄最大, 我落下过一场活动吗?”
⑥所有的老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好似集体犯了错误。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好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回头嗔道:“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你那‘大男子主义’。别忘了,不管出门还是在家,都是我在照顾你!”刚才说话的老人马上改口高喊:“不到天眼非好女!”这对老夫妻的幽默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说话间,老人们开始登山了,那个自称年纪最大的老人,健步走在最前面。
⑦我想看看老人们到底能否爬上山头。俗话说,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八十黄忠不服老,让无数垂暮之人心生豪情。但不服老,只是态度,身体情况还是得实事求是,爬高争胜,毕竟是一桩体力活儿。起初,我跟在老人后面,上到大约200个台阶的平台时,大多数老人开始休息。刚才他们在决定上山与否时,我也在场,一路上,他们不时瞥我一眼。我估计他们要到此为止了,怕他们难堪,便甩开他们先往上走。
⑧台阶确实陡峻而湿滑,一脚踩上去,必须踏稳了再举步。爬到后来,每上一阶,都要举全身之力。漫山的青松翠柏环绕,细雨打在树梢,如旷野遥远的软侬私语;轻的风,细的雨,呵护着野花野草;最是那映山红,花枝轻柔,花朵潮红,似乎懂得自己正是人们心仪的美丽:被夹持在树木花草间的木质台阶,好似恢复了生命,风雨中,在脚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而传来人语,在风雨草木的过滤下,续续断断。到了500级平台,前后望去,此时此地唯我一人!切莫急,趁着这个空当,缓一缓,恢复体力,看天看地看花草,俯仰之间,体味一番天高地阔,清洗一下心中尘埃。
⑨不一会儿,脚下人声渐近,低头看,几位老人已到眼前,而走在最前面的依旧是那位自称最年长者。他气喘吁吁,边走边回头招呼同伴,而脚下看起来却相当轻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我知道他们要在此处休息,便离座而去。
⑩终于爬上了制高点。天上云雾缭绕,有篮球场那么大的一块蓝天刚从云雾中露出来,又迅速隐入云雾中。低头,一只巨大的“锅”镶嵌在更大的山坳中——这就是中国天眼啊,中国科学家的惊世杰作!所有的人都在低头观摩,举着各式照相机、手机,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使自己能与中国天眼同框。我一边欣赏着这科学家的杰作,一边想,那些老人能否到达制高点?究竟有几个人能够到达目的地?几乎是前后脚,一些老人已经上来了,率先到达的竟然又是那位自称年纪最长者!
⑪说实话,我心下有些愧怍,凭什么怀疑那些老人的体力?人老了,体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除了体力,驱动人的内核却是热情和毅力,也从来都是热情和毅力。今天游人众多,许多年轻人止步山下,或半途而返,最终爬上山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些老者看起来精力更旺盛,比他们年轻一些的人,爬上来了,看一看天眼,心事已了,便要返回了。也许,因为年事已高,出来一趟不容易,老人们兴致使格外高。他们在中国天眼前欢呼雀跃,转着圈儿从不同角度观摩,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他们观看着,游玩着,也不忘盛赞这盛世辉煌。他们都是经历过无数世事风云的人,他们有着漫长的纵向比较经验,他们更能体察到中国天眼后面所蕴藏的微言大义。
[选自2019年11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6分)
(1)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气喘吁吁,边走边回头招呼同伴,而脚下看起来却相当轻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②为什么要写“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668级台阶”?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分析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几乎是前后脚,一些老人已经上来了,率先到达的竟然又是那位自称年纪最长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⑥段这样写道:“人老了,体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除了体力,驱动人的内核却是热情和毅力,也从来都是热情和毅力。”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①、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展开余下试题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
“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盆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 pa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20.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启,翻捡行囊时我们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上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则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请以“_____________伴我远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1.C A.隘ài。B.差cī。D.庇bì。
2. A “决别”应为“诀别”。
3.B“轻捷”的意思是“轻快敏捷”,一般用于形容动作。此处修饰“服务”应该用“便捷”。
4.A B.语序不当,应该将“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在科技的助推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让故宫再次登上热搜榜”调换位置。C.不合逻辑,应删掉“之一”。D.否定失当,应将“不是”中的“不”字删掉。
5.B答题时,先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确定出核心话题——阅读方法及选用,由此可以确定第①句为总领句——点明阅读方法及所适用的书的类型,第②句中的“并不是”进一步阐明上句的“可以交错地用于……”,故排除A项;再按照前后衔接的要求,第④⑤句是对第③句“老子和孔子观水”的进一步解说,句与句之间密切相连,题干中所给出的句子不能插入,故排除C、D两项。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B。
6.答案:(1)俭以养德(2)海日生残夜(3)便引诗情到碧霄(4)夜阑卧听风吹雨(5)河流大野犹嫌束(6)落花时节又逢君(7)闻道龙标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镇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