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81 2020-12-3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1]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1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0年10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存,以备讲评)。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这种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说明了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相对狭隘的自信,或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野菊花长在都市
宫 佳
接到房东的电话时,正好是黄昏,菊正站在顶楼的小阳台上。阳台很小,三四步就能走到头。倚着护栏,她看到落日隐在云层里,始终没露面,云彩先是镶了橘红色的边儿,渐渐变成淡黄色。
几只不知名的小鸟飞在不远处一小块菜地的上空。菜地的铁栏杆上,竟然攀爬着一丛野菊花。就在眨眼之间,那丛野菊花开始疯长,长长的藤蔓越过栏杆,闯过小路,又攀到一楼。快了,快了!它开始爬到顶楼,她的阳台上,那野菊花就像长了腿,迈进她的小阳台,无视她的存在,从阳台的铝合金小门,登堂入室。
她从没见过这么泼皮的野菊花,简直是太奇异了。野菊花围着门框转了一圈,开始沿着墙角攀爬,绿绿的叶子中间夹杂着淡紫色的、淡黄色的小花,阵阵清香扑鼻。这是久违的田野的味道。
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起了在乡下,野菊花长在沟壑里,长在地沿上,长在山坡上。薄薄的白霜打在枝叶上,本以为野菊花会受不住白霜的寒冷,可是,太阳一出来,那些白霜就变得湿漉漉的,化作甘霖在枝叶上滚动着。
菊睁开了眼睛,室内那些野菊花已经攀爬到浴室,甚至到了客厅的门上,在门上转了一圈,把门围成了一个花架子。她四处张望,野菊花简直把逼仄的空间改造成了一个野菊花的花园。
正当她陶醉其中时,一个女人惊讶的声音如炸雷般在耳边响起:“这些野菊花怎么会占领城里的菜地?”
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她把头探出去,只见一位穿着得体的女人正站在菜地的一角,瞅着长得没边没沿的野菊花皱眉头。她手里拿着一把锄头,扒拉开野菊花的枝叶,看到了野菊花的褐色根部,一锄头下去,把野菊花的根部挖了出来。她拎着一大丛野菊花,想不明白,为什么野菊花会在城里的菜地里撒泼?
菊站在阳台上,看到蔓延到楼区的野菊花迅速枯萎,它们把触角一寸寸收回。室内,野菊花一点点回抽,最后全部撤退。屋里,再也看不到野菊花盛开的影子,那丛活泼的野菊花,最后只变成那个女人手里的一小簇野菊花。
“不!不要!”菊大喊着,大汗淋漓地从噩梦中醒来。
“原来只是一个梦!”
这个梦带着她像在海洋中行驶,波浪起伏不定,从波峰到波谷,一路跌宕不已。
她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搬家了。昨晚接到房东的电话,说是租期到了,打算把房子出售,这意味着她又要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今天,她又要去看房子。要是运气好的话,能顺利签上合同;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她是不是要露宿街头呢?转念一想,那倒不至于。只是又要收拾物品,不搬家哪里会知道其中的辛苦呢?
她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屋内,毕竟在这里住了整整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足以对屋内的一切产生浓厚的感情。她的目光游离着,定格在一盆野菊花上。这盆菊花的栽种纯属意外。
有一次,她去郊区挖野蒜,顺便挖了一袋子泥土回来,没想到那泥土里竟然生发出野菊花的枝叶来。恰好,她也没想好要在泥土里种什么花,就索性养上了野菊花。此时的野菊花又抽出了一截枝条,嫩嫩的,上面还缀了几朵小黄花。
“砰砰砰……”菊打开门,心里一沉,是房东。她把微笑堆在脸上说:“姐姐,我今天就搬走。”
房东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屋内,目光落在那盆野菊花上。
菊笑了笑说:“姐姐要是不嫌弃,这盆菊花就送给你吧!”
“哦,养得真不错!我可喜欢野菊花了。我记得小时候野菊花长满地沿,那叫一个泼。你找到住的地方了吗?我一个朋友家的房子要出租,我把名片给你,你去联系一下,就说是我推荐的,一个人在外地打拼不容易……”
她听着,笑着,点着头,仿佛看到梦里的野菊花又一次把根部牢牢地扎进泥土里,正越过沟渠,在蔓延。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落日隐在云层里,始终没露面”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主人公面临再次搬家的境况时沮丧、压抑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
B.房东对主人公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主人公送了一盆野菊花给她,让她感受到了善意,从而表现了小说与人为善、于己有益的主旨。
C.小说设置“穿着得体的女人”这一人物,将主人公从梦境拉回到现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以对比手法强化了主人公的形象。
D.文章最后一段写野菊花“又一次把根部牢牢地扎进泥土里”,以花喻人,写出了主人公倔强的性格特征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5.作者为什么要给文中主人公命名为“菊”?试分析这一主人公的形象特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描写梦境,如《边城》中翠翠梦境中的歌声,《老人与海》中老人梦见的狮子。本文花了近半的篇幅描写了一场梦,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场梦?试联系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6分)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钱库粮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廪”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官记载历史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是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用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担心别人会受到损害,便退钱领回了牛;他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引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地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贤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①,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
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有删改)
[注]①渊圣,即宋钦宗赵桓。其弟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遥尊赵桓为“孝慈渊圣皇帝”,宋人因以“渊圣皇帝”或“渊圣”称钦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以杜金人窥间之意 杜:拒绝 D.礼有隆杀 隆:兴盛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B.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项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C.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D.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廖刚仁厚爱民,颇有信义。邻郡出现盗贼,官吏都逃走,百姓听命于廖刚;盗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听从规劝散去。
B.廖刚深谋远虑,胸有大略。他认为皇帝应该挑选建立自己的亲兵,并提醒皇帝会稽非久驻之地,应该建设好建康,以防后患。
C.廖刚坚持原则,注重礼法。高宗带领群臣遥拜钦宗,廖刚劝谏说不但要向兄长行君礼,更要行兄长之礼、家人之礼才合礼仪。
D.廖刚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蔡京当权,他奏事议论无所避忌;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
展开余下试题
1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
(1)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秋 风 辞
刘 彻注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泛舟河上,赏景设宴,与群臣饮酒,即兴作《秋风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泛舟宴饮的热烈场面描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16.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开凿蜀道的艰难过程。
(4)杜甫《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深秋猿悲、鸟旋的悲凉图景。
(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自然界的多种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19年,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①_________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而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可能承担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得以很好地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②_________,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③_________,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④_________,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荣升 ②交融 ③顾影自怜 ④脱颖而出
B.①荣升 ②交叉 ③孤芳自赏 ④锋芒毕露
C.①荣膺 ②交叉 ③顾影自怜 ④锋芒毕露
D.①荣膺 ②交融 ③孤芳自赏 ④脱颖而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有点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2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
(1)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邴吉是西汉宣帝时一位贤能的丞相。一日外出,碰上有人群斗,死伤惨重。邴吉经过时却不闻不问,掾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邴吉向前走,碰上有人赶牛,牛喘气吐舌,邴吉停下来,派骑吏问:“赶牛走了几里路?”椽史认为丞相前后失问。有人因此指责邴吉。邴吉说:“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我作为丞相只一年一次检查他们的政绩优劣,上奏皇上或赏或罚而已。宰相不过问小事。但春日未热,牛喘气吐舌,恐季节失调,又有什么灾害,好预先防备,这是三公要管的大事,因此过问。”掾史才心服,认为邴吉识大体。
班级要举行一场辩论赛,辩论双方需对邴吉做法持赞同或反对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辩论陈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符合文体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1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B项,“把‘他者’融入‘自我’”错。“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错。 C项,“君子这种理想人格塑造了中
上一篇: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重庆市西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