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223  2021-0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新题型专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特快专递(11月版)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概览】
题号 类别 题材 试题类型
1 2 3
一 诸子百家 《君子人格与道德实践》 筛选 论证 概括
二 《儒学中的“武”》 概念 论证 概括
三 前沿理论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筛选 论证 概括
四 《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筛选 论证 概括
五 学术论文 《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 筛选 论证 概括
六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绪论) 概念 论证 概括
七 文化符号 《壶文化》 概念 概括 论证
八 《甲骨文考释的四个维度》 筛选 论证 概括
九 社会热点 《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 《区块链发展尤需“以人为本”》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一 文艺理论 《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创作实践》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二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三 书评 《<礼记>中的礼乐制度与“生活政治”》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四 《周易》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五 文化传承 《竞渡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研究》 筛选 论证 概括
十六 《手工艺传承》 概念 论证 概括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其中“君子”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如“君子义以为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个人修养,都体现出对君子和君子人格的肯定与强调。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君子人格?“君”,在商朝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本意是发布命令。“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合称,是对当时贵族统治者的尊称。“君子”较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除《尚书》外,《易经》《诗经》中也有关于“君子”的记述。在这些典籍中,君子一词已经涉及仁、义、礼等概念,但此时君子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不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的内涵。完成君子内涵的建构并设定其人格特征的是孔子。孔子对君子做了品德、情感、行为甚至生活情态等多方面的界定,赋予君子以近乎完美的人格意义。此后,君子成为儒家理想的人格典范,并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目标和道德实践的标准。
君子人格首先表现为内在品德。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在儒家看来,道德自觉主要表现为情感,如孔子所言“仁爱”,孟子所言“四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在道德情感基础上,认同社会普遍的核心价值与行为规范,形成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是君子人格构成的基本条件。儒家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强调道德自觉的重要,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对仁的追求中。《论语•颜渊》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仁的道德自觉并非只是个人的道德冲动,还体现为社会责任。
其次,君子人格表现为一种能力。儒家把这种能力称之为中庸或絮矩之道。君子人格中不但有德性认知,还有应对具体事务的能力,保证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所以,君子人格既有自发性,又有规定性;既有原则,又有权变。孔子一方面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另一方面又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再次,君子人格表现为境界。君子人格是人生修养所至一定境界的表现。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上达”为提升生命境界提供了空间。君子通过“修己”“安人”的实践功夫,让自然生命逐步纯化为德性生命。


浏览完整试题可见,儒家的君子人格有三个特点,分别为内在性、实践性和超越性。君子人格的道德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内外兼修,“内”是注重自我省察,确立道德根本;“外”则是遵循礼仪规范,形成良好品行。内外兼修追求的目标是“知行合一”,所呈现的气象是“文质彬彬”。二是下学上达。《论语•宪问》中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为“反己自修,循环渐进”。“下学”可以不断扩充生命的广度和厚度,为人生意义的显发提供条件。“上达”则是在这一条件基础上,以超越的方式打破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与天地精神的内在统一。儒家的君子人格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以超越的方式提升生命的高度。
(摘编自冯晨《君子人格与道德实践》,《中国教育报》2020年7月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商朝甲骨文中首先出现“君”,“君”“子”合称,以示对当时贵族统治者的尊敬。
B.孔子完成了君子内涵的建构,设定君子的人格特征并赋予君子完美的人格意义。
C.仁的道德自觉不是个人的道德冲动,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应该注重对仁的追求。
D.儒家把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以及应对具体事物的能力称为中庸或絮矩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由习近平总书记高频引用“君子”一词,引出何为君子和君子人格的论题。
B.文章主体部分从内在品德、能力和境界三个方面来论证君子人格的表现,主次分明。
C.第四段运用例证法,证明了君子人格既有白发性,又有规定性;既有原则,又有权变。
D.文章基于对君子人格的表现和特点的论述,提出内外兼修和下学上达的道德实践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易经》《诗经》《论语》等文化典籍来理解君子和君子人格的内涵。
B.孔子的“仁爱”和孟子的“四心”都是道德自觉的理论提炼,是君子人格形成的基础。
C.儒家的君子人格认同社会普遍的核心价值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仍然适用。
D.通过下学和上达,可以不断扩充生命的广度和厚度,实现生命与天地精神的内在统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近代以降,国人反思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人归咎于儒家文化,以为其缺乏或限制了勇武精神,难于造就阳刚的国民性格、坚定的国家意志。其实,这种认知主要是由于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在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应该而且必须矫正这些认识的偏失,理解和发扬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第一,仁者必有勇,“文”“武”相反相成。文武双全、文成武德、“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些习语无不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两大范畴之间相反相成的密切关系,显示了文武并举对于修齐治平、公共治理的重要意义。诚如《礼记》所言:“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后世意蕴丰富的“文”“武”两大概念,其含义的源头便脱胎自孔子所尊崇与追慕的古圣先贤——周文王与周武王。而孔子及儒家作为周代文明的自觉传承者,我们对其认识却明显地偏重于“文”的一端。
第二,“文”优于“武”,先“文”后“武”。相比于具体的政治功业,孔子所开辟的儒家学说,更为长久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文化。以“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定位而言,儒家强调在道德理性统摄下的“文”优于“武”、先“文”后“武”,这正是中华勇武精神的基调。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为精神核心,始终对人性的后天可塑性抱有乐观的期待,对人世的温情和道德充满信心。因此在“修仁德”与“修甲兵”的抉择中,儒家天然即持反战的立场而首择前者。
第三,“武”之德要求智、仁、勇的统一。智、仁、勇是早期儒家最为着力提倡的君子所应具备的三种德目。“仁”作为儒家的精神核心,也应当统摄暴力活动的始终。以“仁”为根柢的规定性力量,既为行武的前提,又是行武的目的与归宿,唯其如此,“武”的使用才有意义。“智”与“勇”是扩张暴力效能的重要方式。在烽火连天的东周之世,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愈发深入,人们谋求以最少物质投入取得最大效果,“智”与“勇”之德便愈发受到世人的推崇。孔子则超脱出当时实用主义的时代风气,指出“智”与“勇”本身并不具备单独构成美德的条件。
孔子身后的儒家学者中,孟子更加强调“仁”的核心地位,标举“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王道政治理想。孟子将直接性的暴力置换为王霸之辩、天爵人爵之辩、批判与抗议精神、大丈夫人格与浩然之气,面对冲突和矛盾,拒绝苟且或残暴而指出向上一路。学说特质偏重经验与推证的荀子,则更为关注解决现实中具体的暴力问题,将刑罚提高到与文教同等重要的地位,正视武力与战争在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必要性,进而对其进行细致分梳。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诸方面的矛盾冲突同时加剧。中华武德精神强调以“文”为先而不忘战、智、仁、勇统一的特质,根本上起到了划定边界、协调冲突、规训具有破坏性力量的暴力为人类文明发展所用的导向性作用。重新重视与传承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武德精神,以其智慧化解矛盾冲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不仅必要,而且正逢其时。
(摘编自杨甜、杨传召《儒学中的“武”》)
4.下列对于“文”和“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相反相成,“文成武德”等词语便是印证,显示了文武并举对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
B.因为儒家强调在道德理性统摄下的“文”优于“武”,所以儒家思想始终对人性的后天可塑性抱有乐观的期待。
C.儒家着力提倡的智、仁、勇的统一也是“武”之德所要求的。以“仁”为根柢的规定性力量,是行武的目的与归宿。
D.孔子身后的儒家学者,不再重视“文”的核心地位,他们提高了对“武”的认识,正视“武”,在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必要性。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驳后立,先指出近代以来国人对于儒家文化的认知偏误,接着分析了原因,然后表明观点。


展开余下试题B.本文以“文武并用”为中心论点,采用了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式结构,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C.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引用《礼记》来论说“文”和“武”相反相成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结尾总结了中华传统勇武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和作用,呼吁人们更加重视和传承这种精神。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中华民族落后挨打是几千年来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造成的,因为他们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
B.儒家思想以“仁”为精神核心,始终对人世的道德充满信心,比如孟子就标举“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王道政治理想。
C.早期儒家着力提倡君子应具备智、仁、勇三种德目,孔子指出“智”与“勇”本身不具备单独构成美德的条件。
D.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崇尚中华勇武精神,就能化解矛盾冲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求同存异,着眼于摆脱因科技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人类整体性困境。
B.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杜绝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纷争和冲突。
C.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是以中国文化渊源和历史经验为支撑而提出的。
D.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精神,这是它同其他强势文化最为本质的区别。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别从“本质”“特征”和“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多角度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特点。
B.文章以未来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为立论前提,重点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
C.第四段指出了全球交往中强推“普遍性”价值的弊端,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D.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先提出理念,然后分析理念特点,最后总述其可行,层次分明。
9.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的全球观,不利于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必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B.如果我们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不加以反省,建立国家之间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就难以实现。
C.天人一体”“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等中国哲学观念,对解决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很多问题仍具借鉴意义。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若能被广泛接受与实践,将对达成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实现地区合作共赢产生实质性影响。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明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类进入文明的时间,只占人类全部历史的千分之一多一点。文明之所以形成如此晚,是因为它需要诸多条件,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原始状态中人群之间的交流,迫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生存状态,形成地域性的社会组织,即早期国家。最古老的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河流是远古人类最便捷、最容易利用的交往通道,住在水边的先民们,最容易与其他人群进行交往。文明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水给人类带来文明,把散布在各处的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文明成长的中心。
欧洲最早的文明也出现在水边,只不过那片水是海而不是河。和其他地区的早期文明不同,古希腊文明以“城邦”为最显著特点,几百个城邦组成“希腊世界”,相互间有永远打不完的仗。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最终都发展出许多地区性的强大国家。但古希腊没有,结果很快就湮没了。古希腊情况很特别,可是近代以后却有人把这种独特现象说成是“普世”的。指出这些事实,只是想说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
在西方人眼里,最神秘、最难以理解的是古代中国。大约在5000多年前,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的广阔土地上,已经形成众多“酋邦”;这些“酋邦”渐渐融合,最终向统一国家方向发展。当欧洲尚处在荷马时代,周天子已经用分封制规范了土地分配形式和社会等级秩序,而类似的制度,要到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才在欧洲法兰克王国逐步形成。西周分封制造成社会严重解体,持久的动乱延续了数百年——正如同在西罗马解体、封建制形成后,西欧也经历了数百年动乱。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中国,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
中华文明是唯一自远古至今日未曾中断的一个文明,除了政治统一这个因素,还有一种强大的思想黏合剂,那就是孔子的学说。孔子生于轴心时代,他希望结束动荡,回归秩序,因而设计了一套关于秩序的学说。这套学说承前启后,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轴心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产生了人类多种文明的精神载体,后来各种文明的发展,多少都表现为轴心时代精神产物的继承与变异。孔子的学说与帝国的结构高度结合,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
相比之下,西欧的情况不是这样,思想与国家未能理想对接,对后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公元七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分离。这以后,东、西方文明拉开距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长期不变。西欧的封建制度使社会高度碎片化,缺少凝聚力。因此,西方想摆脱落后,就需要重新建立统一的国家;这一次,他们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国家以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支撑点,以民族认同感作为思想支撑点,在这种国家的扶持下,西方开始了它在近代的崛起。欧洲早期的民族国家从专制制度起步,西方崛起正是从这里开始。尽管现在有些人很不愿意说:专制统治也曾在西方“普世”过。人类文明从来就有多样性,它以时空的规定性为转移。这样,在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城邦”为显著特点的古希腊文明因为城邦之间的无休止的征战而直接走向毁灭。
B.孔子的学说作为一种强大的思想粘合剂,维系着中华文明从远古走向未来,源远流长。
C.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封建制都造成了社会解体和国家动乱,这不利于文明的传播。
D.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使孔子学说与帝国结构高度结合,并促进了各种文明的发展。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明产生的条件及地域特点说起,然后又谈到文明的多样性及文明发展的因素。
B.文章叙述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用事实论证了文明的多样性及具有的特定的时空背景。
C.文章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意在论证局面翻转的原因及西方”普世”之说。
D.西方早期的民族国家从专制制度起步,实现了思想与国家的对接,开始了近代的崛起。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因为水使人群交往更加便捷,也把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
B.孔子学说之后,意识形态领域蓬勃发展,可见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
C.中国历史上唐帝国的崛起和西方在近代的崛起,都体现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的完美对接。
D.随着东西方发展态势的变化,西方牵引着世界发展,但先进的西方文明并不能消解文明的多样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20世纪8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在。
始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更可贵的是,伴随着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纵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属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二是在“礼俗互动”的框架中理解民俗传统,关注在国家进程与地方社会发展中的民众作为。张士闪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提倡将国家进入乡村的历史过程、乡村对于国家的想象与运用等,纳入民俗学的研究框架之中,由此开启了许多新的话题,如国家礼仪对于民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礼俗社会”中国家政治与民间自治之间的联合运作机制,礼俗互动逻辑与乡村公共机制的形成,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的并置与连接,等等。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俗主体——民众的心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努力贴近。为此,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注意将国家历史进程、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但其侧重点却有明显不同。“家乡民俗学”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礼俗互动研究则试图提纲挈领地关注民众生活整体,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21世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21世纪以来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努力贴近民俗主体,对“民俗”理解更加宽泛,就要视“礼俗互动”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研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
六、阅读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备战2021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