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73 2021-01-0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3]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新闻与报告文本阅读
专题02 新闻与报告文本阅读
【最新课标】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l)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向分析】
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2017年以前,新闻文本虽然属《考试大纲》规定的4种实用类文本之一,但课标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没有选用新闻文本。从2017年开始,新闻阅读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且将新闻和时评、报告搭配,材料体裁具有多样性,但各卷均按照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
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从考查的趋势看,选材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注重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新闻阅读考查题型明确,一般为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材料合理搭配,相得益彰。从题干上看,没有直接考查文体特征的分析、文本表达技巧的鉴赏、文本社会价值的探究,但是各卷的选择题和简答题的解答均涉及上述能力,这些能力依然是新闻阅读考查的重点。
一、整体阅读指导
(一)新闻的基本知识
1.新闻的一般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的基本类型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专指消息。高考主要考查消息文本阅读。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3.新闻的构成要素
新闻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4.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2)准确性。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很少主观评论。
(3)新鲜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4)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5.新闻的基本结构
新闻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但并非所有的新闻都包括这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一般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特别是简讯,更不要求结构的完整性。
(1)标题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引题(也叫“肩题”“眉题”),或在后面加副题(也叫“辅题”“子题”)。一篇新闻,可以没有引题或副题,但不能没有正题。
浏览完整试题
引题(引标)一般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如2018年4月6日《 人民日报 》 的一则标题:
(引)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全球发现细胞命运密码与小分子解码技术
(主)多种细胞类型能够“返老还童”
(副)标志中国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世界领先
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对文章标题的分析或鉴赏,参见学案四。
(2)导语
导语是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它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告诉读者,突出重点,概括性强。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
导语的作用:
①内容上,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奠定感情基调;
②结构上,总括新闻事实,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具体叙述;
③表达效果上,凸显新闻的价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体
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围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4)背景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在联系。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强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常见的作用有:
①从不同类型新闻背景材料看:对比性背景材料可形成对比衬托,加深印象,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强度等;说明性背景材料可提供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背景,便于读者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注释性的背景材料只是对有关疑难生僻问题做解释和补充。
②从背景与主旨角度看:背景材料的运用,可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突出新闻的价值。
③从内涵角度看: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内涵,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增加新闻的厚度,使其更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5)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6.新闻的语言特色
新闻的语言是用来叙述事件、表现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新闻语言是新闻写作的规范化语言,其基本要求是:简洁、准确、通俗、生动。
简洁,即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以适应新闻报道篇幅短小、时效性强的特点。
准确,即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程度、分寸上把握得当,不夸大,亦不缩小。
通俗,即明白如话,使“从大学校长到文化程度很低、智力有限的一切读者都容易理解”(美国著名记者道格拉斯•伍德•米勒语)。
生动,即有动感,有形象,有文采,有表现力。
新闻语言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叉融合的结晶。它兼有理论文章的精警凝炼和文学作品的形象逼真等诸多优点,是最易为受众所接受、最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可听性的语言。它高度概括,但不抽象、艰涩;它鲜明具体,又不过分铺张、渲染。它直截了当地陈述事实,以确切有力的动词表现处于运动状态的事物,朴实无华,新颖别致。
(二) 报告的基本知识
1.报告的一般概念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2.报告的基本类型
报告有例行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如调查报告等),就报告考查文本来说,一般选用调查报告,叙述方式惯用第三人称。
3.报告的一般特征
(1)社会性。调查报告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反映社会情况和问题,调查报告所总结的典型经验,对社会各方面具有指导、警戒或鼓舞的作用。
(2)针对性。调查报告总是针对某一种思想倾向、具体实践或实际问题而写作的,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倾向。
(3)真实性。调查报告的生命在于用事实说话,材料的真实和准确是首要的。调查报告采用的材料应是经过科学处理和认真核实鉴别的,是具体而真实的。
(4)典型性。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总结某项经验,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写作的,因此需要恰当地选择典型,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5)新闻性。调查报告要求尊重客观事实、记述真人真事、反应迅速及时。不仅要介绍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且还要进行分析、评价,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基本经验,指明发展方向。
4.报告的文本结构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
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新闻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2)主体
调查报告中关于事实材料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横式、纵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一是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
展开余下试题
二是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三是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3)结尾
结尾可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以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5.报告的语言特色
(1)朴实。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因此语言应该平易,直白,切忌堆砌华丽辞藻,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和滥用专业术语。
(2)准确。选词造句要恰当、贴切和严谨,应少用修饰词、形容词,尽可能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排斥语句模糊、含混的字句,例如“可能”、“也许”、“大概”、“由于各种原因”等。要注意把握表示程度的词语之间的差异。例如“有所反应”与“较大反响”、“反应强烈”,“有所变化”与“很大变化”等。还要注意含义相近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发展”与“增长”、“加强”,“翻番”与“倍数”,“效率”与“效益”等。
(3)庄重。调查报告主要用于指导现实,文字以说明为主,兼及叙述、议论,这就决定了其语言表达要严肃、沉稳,防止花哨、轻佻的倾向,而且尽量使用书面语言,减少口语。
(4)修辞。调查报告的语言表达虽然以朴实、庄重为基调,但并不意味着不需文采。和其他类型的文章一样,调查报告也必须避免冷冰冰说教的所谓“零度风格”。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修辞方法,使之鲜活、生动。
(三)新闻与报告的阅读方法
就近两年实用类文本阅读来看,新闻报告文本为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以不同文章、统计图表甚至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有的是新闻材料、有的是调查报告,它们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
不管是新闻还是报告,都具有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可采用如下四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
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别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是情况调查报告还是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抑或是问题调查报告。
2.抓记叙要素
无论哪种文本类型,新闻的内容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同样,报告的内容也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3.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
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报告则要注意主体三种结构方式的不同作用。
【真题解析】
文本阅读 阅读导引
(2018•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①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③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①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②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①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②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③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④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第一步:速读原文,明确各材料内容。
材料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
第①段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②③段介绍了量子通信有关知识。
材料二:
出自《自然》(英国)杂志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
第①段报道了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及所进行的太空量子实验等内容。
展开余下试题
第②段介绍潘建伟以及他的宏伟计划。
材料三:
出自《读卖新闻》(日本)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
第①段是标题。
第②段报道“中国散裂中子源”实验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发展速度。
第③段报道潘建伟的重要影响以及团队实验重要成果。
第④段报道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
第二步: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共三个题目:
第一二小题为选择题,涉及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分析。
第三小题为简答题,要求简要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回归文本,逐题分析。
在速读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原文文本“扣”答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要求。
题干要求:一是理解材料相关内容,二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明确区间,比对选项。
选项 对应文本及分析 文本
区间
A 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选项与文本一致) 材料
一第
②段
B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潘建伟的话可以看出,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选项与文本一致) 材料
二第
①段
C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选项说“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还可参考第④段日本的研究人员的看法。选项与文本一致) 材料
三第
②④
段
D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选项说“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这些领域”按照选项的理解指的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从而把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范围扩大到整个“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范围扩大。“尚未涉足”与“难以涉足”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异。) 材料
三第
④段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 ________
【答案】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要求。
题干要求:一是概括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二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明确区间,比对选项。
选项 对应文本及分析 文本
区间
A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既然通讯安全是基本需求,量子通信又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安全通信方式,必然具有重要意义。选项与文本一致) 材料
一第
②③
段
B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选项与文本一致) 材料
一第
③段
C 潘建伟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一是中国的宏伟计划还未实施,欧洲的也只是交代了投资额,没有具体已投资数额。二是“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材料中并未提到,属于无中生有。) 材料
二第
②段
D 材料二摘编自《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英国)/材料三报道题目是《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日本)
(仅看题目就可看出中国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材料二、三都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力度。选项与原文一致) 材料
二/材
料三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 ________
【答案】 C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要求。
题干要求:一是《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二是为什么,讲明原因,三是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第二步,抓住关键,分析文本。
首先,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明白报道的侧重点。其次,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体现报道的侧重点的。
材料一出自《人民日报》(中国),从题目《“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来看,应该是一篇新闻。第①段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巨大成就),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领作用)。第②③段介绍了量子通信有关知识。
材料二出自《自然》(英国)杂志,从题目《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来看,应该是一篇人物报道。第①段报道了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及所进行的太空量子实验等内容(研究团队取得的重要贡献)。第②段介绍潘建伟以及他的宏伟计划(个人介绍和经费投入)。
材料三出自《读卖新闻》(日本)报道,从题目《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来看,应该是一篇新闻。第②段报道“中国散裂中子源”实验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发展速度(投入和速度)
上一篇: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传记类文本阅读
下一篇: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1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