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72 2021-01-11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2]
宁夏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分条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气象
杨义
毛泽东诗词的数字表达法,与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相关,如《唐诗纪事》卷七所载初唐四杰的轶闻:“骆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人号为‘算博士’。”毛泽东诗词用数字用得多,用得圆熟流转,有的地方简直达到化境。他多用“万”“千”等大数字,顾盼生风,相当出彩。数字可以使语言凝练、声情并茂、气度恢宏地囊括大千世界,有道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又有道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如此苍茫的境界,使《世说新语》记述的谢道韫的“咏絮才”佳话,简直成了小儿女把戏。
以数字写战争,战争的规模、目的、民众基础和行军速度,都写得气势淋漓。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如“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又如“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反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军区的“围剿”,既有战争氛围的渲染,又有战争气势的张扬,其强烈的审美效果多与数字相关:“万木霜天红烂漫……雾满龙岗千嶂暗……二十万军重入贛,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反“围剿”中那种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被一组数字表现得动人心魄:“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数字的使用,在特定战役中呈现出统计学的具体性,在大规模的战争过程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呈现出审美学的概括性,比如长征胜利,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的概括;解放战争攻克南京,取得历史性胜利时,大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由于这些数字出自大怀抱、大手笔,又与鲜丽独特的意象进行多姿多彩的组合,在运用手法中又呈现具体性和概括性、空间延展和实践飞跃的多样性及疏密有致的节奏感,因而颇有一些数字句成为全篇的警策所在,成为千古妙句。比如《七律・登庐山》在“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之后,又有数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七律・答友人》在“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之后,又有数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些数字或为地理方位,或为江流走势,或点亮神话物证,或对天象进行人间剪裁,都令人联想到“李白文章,锦心绣口”,展开了一番别有情致的天上人间的精神畅游和文化对话。(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毛泽东诗词的数字表达法,与中国语言表达方式相关,而这可谓渊源有自,在古籍《唐诗纪事》中可寻到例证。
浏览完整试题
B.毛泽东写诗词用数字,创作具有数量多、质量优的特点,有一些使用数字的诗(词)句简直臻于化境,艺术效果非凡。
C.毛泽东在写诗词时多用“万”“千”等大数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水千山只等闲”等皆可为证。
D.毛泽东以数字入诗词,语言凝练、声情并茂、气度恢宏地囊括大千世界,使得诗词形成了一种大的怀抱和境界。
2.下列诗(词)句,不符合用数字写战争而写得气势淋漓的一项是(3分)(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C.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D.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毛泽东在写诗词时使用数字,是为了展现战争的规模、目的、民众基础和行军速度,甚至写出了战略战术的灵活机动。
B.毛泽东写战争时使用一些数字,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有的诗词渲染了战争的氛围,有的诗词则张扬了战争的气势。
C.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和鲜丽独特的意象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组合,在具体性、概括性和节奏感等方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D.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涉及地理方位、神话物证和个人想象等内容,使人感受到其独有而鲜明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志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历代典籍及先贤在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均重视宏观体察、整体思维,将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社会境况、精神意志等进行关联探究,从而促使该学科在发展中能够屡屡契合时代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如仲景先师立足临床而大展六经辨证之精妙;宋金之际为消除《局方》温燥之弊而产生了河间丹溪的寒凉育阴诸法;金元之交历经战乱饥困而出现了易水东垣甘温补虚诸方;明代薛己、景岳诸家立足脾肾而善扶正气;清代叶桂、吴塘诸贤突破伤寒而专擅温病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固本”原则;二是“强基”原则;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四是“出新”原则。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症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样一门优秀的科学技术,党和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曾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直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保护,在组织、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都予充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学并没有按照自身规律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科本质上,“继承、发展、提高”三步战略的第一步都没能得到有效落实,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优秀人才已经呈现窒息、萎缩、失传、流失的势态。对此,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有效保护。今年我国已将中医药学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规划,因此更加需要厘清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这一优秀遗产。
(摘编自王旭东《中医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材料四: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带领下,“家庭医生在线”副总裁麦延认为中医药行业未来的机遇肯定是非常多的,不过就目前的情况,首先得要让老百姓认可中医药,所以他认为针对青少年和大众人群的中医药教育尤为重要。他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直倡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可以结合青少年人群喜欢创新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的特性,通过动漫、短视频、歌曲等形式推广,效果会更好。”他还表示:“中医药行业可以尽早利用中医药的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其中,在中医药行业的健康新媒体、专业健康服务和连锁机构以及电子商务都充满大量机会,‘家庭医生在线’也可以给中医药企业和服务机构提出更多的建议或者参与合作。”(6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健康热潮又将掀起,中国中医药行业将如何布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举金元之交历经战乱饥困而出现了易水东垣甘温补虚诸方为例,说明中医注意将人类健康与社会境况关联研究的特点。
B.从材料二可以了解到,中医诊断是一个运用“四诊法”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辩证分析,作出诊断的过程。
C.因为我国已将中医药学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规划,所以我们才要保护好这一优秀文化传统。
D.继承、发展、提高中医药学,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创造”和“创新”不同,创造的概念或事物是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创新更强调对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推陈出新。
B.中医药创新要坚持“四原则”,其中“守恒”原则最为重要,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之心,是难以创新的。
C.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思路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D.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优秀人才呈现不良态势,既有中医药自身的原因,也与老百姓对中医的认可度不高有关。
6.如何才能振兴中医药事业?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展开余下试题
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
沈从文
我有一点习惯,从小时养成,即对音乐和美术的爱好。从四五岁起始,这两种东西和生命发展,即完全密切吻合。
初有记忆时,记住黄昏来临一个小乡镇戍卒屯丁的鼓角,在紫煜煜入夜光景中,奏得又悲壮,又凄凉。春天的早晨,睡梦迷糊里,照例可听到高据屋脊和竹园中竹梢百舌、画眉鸟自得其乐的歌呼。此外河边的水车声,天明以前的杀猪声,田中秧鸡、笼中竹鸡、塘中田鸡……以及通常办喜事丧事的乐曲,求神还愿的乐舞,田野山路上的唢呐独奏——一切在自然中与人生中存在的有情感的声音,陆续镶嵌在成长的生命中每一部分。这个发展影响到成熟的生命,是直觉的容易接受伟大优美乐曲的暗示或启发。
到都市中来已三十年,在许多问题上,工作方式、生活取舍上,头脑都似乎永远有点格格不入,老是闹别扭。即勉强求适应,终见得顽固呆钝,难于适应,意识中有“承认”与“否定”两种力量永远在争持,显得混乱而无章次。唯有音乐能征服我,驯柔我。一个有生命有性格的乐章在我耳边流注,逐渐浸入脑中襞褶深处时,生命仿佛就有了定向,充满悲哀与善良情感,而表示完全皈依。
音乐对我的说教,比任何经典教义更具效果。也许我所理解的并不是音乐,只是从乐曲节度中条理出“人的本性”。—切好音乐都能把我引带走向过去,走向未来,而认识当前,乐意于将全生命为当前平凡人生卑微哀乐而服务。笔在手上工作已二十六年,总似乎为一种召唤而永远向前,任何挫折均无从阻止,从风声、水声、鸟声中,都可以得到这种鼓励与激发。从隔船隔壁他人家常絮语与小小龃龉中,也同样能够得到。即身边耳边一切静沉沉的,只要生命中有这些回音来复,来自多年以前的远方,我好像也即刻得到一线微光,一点热,于是继续摸索而前。
社会给我的教育太多了,一切由都市文明形成的强制观念,总在迷乱我,压迫我。只有一件事给我生命以力量和信心回复,即具启发性的音乐。对于生命的欢欣,死亡的肯定,一个伟大作曲者必然能理解,并理解到这种生命皈依的庄肃,把它当成创造的动力。音乐教育我,实在比任何文字书本意义都重大得多。
我爱美术有相似而不同情形。认识我自己生命,是从音乐而来;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就记忆所及,最先启发我教育我的,是黄蜂和蟢子在门户墙壁间的结窠。工作辛勤结构完整处,使我体会到微小生命的忠诚和巧智。其次看到鸟雀的作窠伏雏,花草在风雨阳光中的长成和新陈代谢,也美丽也严肃的生和死。举凡动植潜跃,生命虽极端渺小,都有它的完整自足性。再其次看到小银匠捶制银锁银鱼,一面因事流泪,一面用小钢模敲击花纹。看到小木匠和小媳妇作手艺,我发现了工作成果以外工作者的情绪或紧贴,或游离。并明白一件艺术品的制作,除劳动外还有个更多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小市民层生产并供给一个较大市民层的工艺美术,色泽与形体,原料及目的,作用和音乐一样,是逐渐浸入寂寞生命中,娱乐我并教育我,和我生命发展严密契合分不开的。
我对于美术的理解,明显即比普通美术理论大不相同,也容易和一般鉴赏家兴致异趣。加上十年流亡转徙生活教育,自然景物与人生万象,复轮流浸润于生命中。个人生命在这种错综繁复人生中发育长成,即缺少美术史的严格训练,爱好与理解,自然和普通人已经大不相同。和音乐关系二而一,我能从多方面对于一件美术品发生兴味。有一点还想特别提出,即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种真正“人”的素朴的心。
到都市来,工艺美术扩大了我的眼界。不仅对制作过程充满兴味,对制作者一颗心,如何融会于作品中,他的勤劳、愿望、热情,以及一点切于实际的打算,全收入我的心胸。一切美术品都包含了那个作者生活挣扎形式,以及心智的尺衡,我理解的也就细而深。
在小小作品中,作者注入崇高的理想,浓厚的感情,安排得恰到好处时,即一块顽石,一把线,一片淡墨,一些竹头木屑的拼合,也见出生命洋溢。这点创造的心,就正是民族品德优美伟大的另一面。
(取材于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自幼年起的各种声音记忆,使其日后从直觉上更加容易理解伟大优美的乐曲。
B.以小银匠、小木匠、小媳妇为例,文章意在说明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需全神贯注。
C.作者多年流亡转徙,积累了错综繁复的人生经验,其审美眼光不同于普通人。
D.作者充分调动感官来捕捉平凡生活之美,并借助生动的细节使之重现于纸上。
8.作者理解的音乐和美术分别包含哪些内容?请概括说明。(6 分)
9.音乐和美术对作者的成长及认识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创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 流涕,指流泪。古代的“ 涕”一般指眼泪,而“泗”则表示鼻涕。
D. 项羽,名籍,字羽。在古代,在别人面前自称时称字,称呼平辈或长辈时可称对方的名。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哙勇敢豪爽,粗中有细,和项羽、刘邦的对话又可以看出他擅于言辞,很有政治头脑。
B.选文与《鸿门宴》“樊哙闯帐”一节相比,言辞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展开余下试题
C.刘邦因患病不见朝臣,唯独樊哙敢入宫进谏,既表现了樊哙的忠贞,又可见两人独特的君臣关系。
D.选文最后,司马迁感叹道“及其素,异哉所闻”,表达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项 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中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 ,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 ”。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_______,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_______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演化的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了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脉相承 薪火相承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吸烟危害健康大家都知道,对青少年来说, ___①_____。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在这个时期各生理器官都没有成熟,其对外界的有害环境抵抗力比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正常生长。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 ___②_____。一些吸烟者主观上感觉吸烟可解除疲劳、振作精神,实际上这是尼古丁引起的暂时性快感,兴奋后的神经系统随即出现抑制。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设为1.00,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 ____③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从供应来看,全国绝大多数生活物资,特别是食品供应是有保障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称,市场监管总局采取超常部署,聚焦口罩等防护产品和米面油菜果等民生商品两个重点领域,加强价格秩序和质量安全的监管。截至2月1日,全系统共出动价格执法人员39万人次,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413件。对坐地起价发“疫情财”的情况,露头就打、坚决打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至今,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古代优秀作品,也认识了一些文章中的人物,比如烛之武、荆轲、张良、项羽,班级准备举行一场读书研讨交流会,你对这四人中的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800字以上。
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1.D 2.B 3.A 4.C 5.B
6.参考答案①从政策层面,给与保护和扶持,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②从中医药学自身方面,要有效落实“继承、发展、提高”三步战略,走创新之路;③从扩大影响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学申遗工作,使之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④从发展层面来说,要抓住机遇,结合“互联网+医疗健康”理念,做好宣传和业务拓展。
7•B (B项错在后半句,这几个例子跟全神贯注没有关系。)
8•答案:①作者理解的音乐包含:自然之声;日常生活之声;作曲家谱写的乐曲。②作者理解的美术包含: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民间工艺美术;都市工艺美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属于概括题,要点还是在于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抓住关键句。)
9•答案:①成长:自幼年起,音乐和美术丰富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他的成长密不可分,起到教育作用;进入都市后,音乐帮助他调和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及内心冲突;音乐作为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给他生命以方向感、归宿感;在他困顿时,音乐给他生命以力量和信心回复。
②认识生命:作者从音乐中认识自己的生命,从美术中认识其他的生命;美术使作者体会到微小生命的完整自足性;理解工艺美术中包含的制作者的素朴的心。
(解析
上一篇:
河南省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统编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卷(附答案)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宁夏平罗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