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97  2021-02-19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7]
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课后检测题
《齐桓晋文之事》课后检测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气势磅礴( páng) 觳觫(hú) 孝悌之义(dì)
B.设喻取譬(pì) 褊小(biǎn) 以畜妻子(chù)
C.君子远庖(páo) 便嬖(bì) 鸡豚狗彘(tún)
D.放辟邪侈(pì) 不赡(shàn) 莅临寒舍(wèi)
2.下面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A.以小易大,彼恶知之轻暖不足于体与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弱固不可以敌强
C.欲辟土地,朝秦楚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D.权,然后知轻重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3.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①无以,则王乎? ②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B.①盖亦反其本矣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①皆欲赴愬于王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愿夫子辅吾志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度: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恒;长久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②莅中国而抚四夷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
A.故民之从之也轻 B.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C.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于是:在这件事上
B.对曰:“然则废衅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C.夫我乃行之 ,反而求之 反而:反过来却
D.德何如 ,则可以王矣何如:为什么
9.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不聪慧。
B.俯不足 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 故。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②臣请为王言乐
①若无罪而就死地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若”字不同 B.两个“请” 字相同,两个“若”字相同
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相同 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不同
11.“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②牛何之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④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⑤未之有也⑥莫之能御也⑦王之不王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⑥/④/⑤/⑦
12.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夫子说的话,让我的内心产生了伤感。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统治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浏览完整试题C.奚暇 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端的事,没有不做的了。
13.与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A.若无罪而就死地 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C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4. 翻译句子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分)

参考答案:
1. C (A.“悌”应读为“tì”;B.“畜”应读为“xù’;D.“莅”应读为“lì”)
2. B 3. D (A①“以”通“已”,止。②“颁”通“斑”。B①“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反”通“返”。②“刑”通“型”,做榜样。C①“愬”通“诉”,申诉。②“罔”通“网”,张开网罗捕捉。D①无通假现象。②“涂”通“途”,道路。)
4. B.“超”在文中是“越过”的意思。
5. A.“固”: 副词,相当于“本来”。B.“以'’:①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②连词,同“而”。C.“于”:①介词,“对”。②介词,引出对象。D.“而”:①连词,相当于“却”。②连词,连接递进关系的词组。
6. B (A.“无道”:古,不说;今,暴虐,没有德政。C“无异”:古,莫怪;今,没有不同。D.“无伤”:古,没有关系;今,没有受到伤害。)
7. B (A、C、D三项“之”字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出。B项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8. D.“何如”,疑问副词,相当于“怎么样”。 9. D.“是故”:因此。
10. A “请”:请允许我。“若”:①代词,如此,这样;②连词,如果。
11. B(①③④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往、到⑤⑥代词\⑦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12. A.“戚戚”是心生共鸣的意思。
13. B.“若”是“如果”。
14.(1)重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 顶东西了。 (2)我不是吝啬那财物因而用羊换牛,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了。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