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216  2021-02-2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下)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隐匿(nì)   惩戒(chénɡ)
剽悍(biāo) 转弯抹角(mò)
B.恐吓(hè) 缄默(jiān)
绮丽(qǐ) 面面相觑(xù)
C.冗杂(rǒng) 胆怯(qiè)
慰藉(jiè) 越俎代庖(zǔ)
D.涟漪(yī) 汲取(xī)
褴褛(lǚ) 吹毛求疵(c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迸射  疮痍  唯唯连声  无精打彩
B.祈祷  沧茫  销声匿迹  诚惶诚恐
C.絮叨  烟囱  迫不急待  鞠躬尽瘁
D.狂澜  污秽  一气呵成  一泻千里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_____(保证 保障 基础)。
(2)最新数据显示,网络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遇到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侵权行为,只是_____(自怨自艾 妄自菲薄 聊以自慰),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善良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②如果需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请务必选择善良。③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出卖善良,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记善良;可以偶尔犯错,但不能利用善良。④善良_____________可有可无的,_____________灵魂深处的一盏心灯。⑤善良的人经常造福他人,付出终有回报,爱最终也回馈了善良。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心的选择 B.人的天性
(2)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4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表现了诗人对抱负终能施展的坚定信念。
(6)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尚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会不为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          ,          。”
6.学校开展的读名著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诸多特征鲜明的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
  在火焰山,面对一心复仇的罗刹女,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表现了其       的性格特点;火烧瓦罐寺,怒杀肆意妄为的恶人,体现了鲁智深     的性格特点;经过战火的洗礼,保尔•柯察金成长为时代英雄,我们要学习他     的意志品质。
7.综合性学习。(8分)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4分)


浏览完整试题(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以内。(3分)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1分)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可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 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 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有删改)
8.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2分)
9.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4分)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            →②            →太阳烤焦地球
10.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 分)
11.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4分)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明年我回家
何建明
  ①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回到那座围墙内的小楼里。母亲一人独守这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②然而,母亲总是隔三岔五地要回老宅去。“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往老宅跑了,尤其不能开那“碰碰车”(后来改成电瓶车),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屋,走在乡间小路上,观现忆往,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③到了自家院子,母亲掏出钥匙,很用力地将“铁将军”拉开——那大门很重,母亲用力时整个身子都往上“跳”了一下,有点“全力以赴”。我忙伸手帮忙,却被母亲阻止:“你挪不动的!”她的话,其实更让我心痛:我一个大男人挪不动,你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怎么能挪得动呀!
④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
⑤“阿爹,小明回来看你了!”父亲含笑地看着我们,只是那笑一直是凝固的——那是他相片上的表情。呵,十年了,只是一转眼的工夫!那一年,我带着去采访华西村吴仁宝的任务,顺道赶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当时他无力地朝我挥挥手,说:“你的事不能耽误,快去写吧。吴仁宝是我熟人,我们都是干出来的……”这一年,父亲走了。
⑥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像少时在外受了委屈后回到家的孩子。
⑦“走,看看你的房间。”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
⑧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所有的房间,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地放在原位,且整齐而洁净。“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
⑨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岔五回家就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⑩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而陌生的黑底花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和姐姐亲手织的,摸上去尽管有些粗糙,但它令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与姐姐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书桌,上面的相框内,是父母引以为自豪的他们的儿子在部队时当兵、当军官的照片,以及与他们的合影。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好像有我这个当小连级干部的军官就知足了!
“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看,这是你爹让你从部队拿回来的解放鞋,还是新的,他都没来得及穿……”快二三十年了,母亲竟一件不少地将我曾经用过和我孩子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好!
“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你们第一次春节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呢!”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久远的感动再现,我的眼睛很快模糊了……那一年冬天,我带女儿回家探望父母,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的,母亲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


展开余下试题 “倒上热水还能用。啥时你带我孙儿们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他们都回来你也不用担心,我这里啥都有……”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用物品,应有尽有。我吃惊地张大嘴巴。母亲喃喃道:“你们要回来,这些都能用上。”她抱过一床棉被和床单,放在我手上。
柔软软、绵温温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觉有一股巨大的热流涌进我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
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
母亲惊诧地看着我:“你懂啥了?”
我说:“明年我就回家来!”
母亲有些不安地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
(有删改)
12.通读全文,完成填空。(3分)
事件 “我”的心情
在父亲的遗像前为父亲敬烟敬香 ①  
② 惊喜
③ 感动
看到母亲收放着一年四季所用的物品 吃惊
13.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第⑩段加点的“日夜穿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第 段中写“妈,我现在懂了”,请你说说“我”懂得了什么。(2分)

14.结合文章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的角度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5.本文第 段和【链接材料】中都有“衣服”的细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安排对塑造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链接材料】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契诃夫《变色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3分)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 ①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与越平              
(2)必为吴患        
(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        
(4)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
B.
C.
D.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2)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9.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2分)
21.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走向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你会收获更深入的认识;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略更独特的意蕴;走向社会、文化深处,你会感悟更深刻的内涵。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走向深处,是一种精神的成长;走向深处,是一种行为的担当。
请以“走向深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第二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1.C A项,biāo—piāo。B项,xù—qù。D项,xī—jí。
2.D A项,无精打彩—无精打采。B项,沧茫—苍茫。C项,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3.(1)保障(1分) (2)自怨自艾(1分)
【解题思路】 第(1)题,保证:作为担保的事物。保障: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根据句意,此处应选择“保障”。第(2)题,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根据句意,此处应选择“自怨自艾”。
4.(1)B A(1分)
(2)第一个善良后的“,”应改为“;”(1分)
(3)不是 而是(1分)
【解题思路】 第(1)题,结合后句可知,接下来讲的主要是关于善良的选择的问题,因此应重点强调选择,而“是……也是……” 的句式一般强调后者,所以“人的天性”在前,“心的选择”在后。第(2)题,原句“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出卖善良”“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记善良”“可以偶尔犯错,但不能利用善良”构成排比句,它们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且各内部已有“,”,所以第一个善良后应用“;”。第(3)题,根据日常认知“善良”和“可有可无”的关系,大致可以确定第一空可填“不是”;而善良可以说是“灵魂深处的一盏心灯”,再结合上空所填的“不是”,可确定第二空可填“而是”。
5.(1)天涯若比邻 (2)一览众山小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俗子胸襟谁识我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0.5分)
6.勇敢机智 疾恶如仇 顽强拼搏(每空1分,共3分)
7.【答案示例】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1分)其一,国家稳定可以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1分)其二,个人的成就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1分)所以,维护国家利益也是维护个人的利益。(1分)
(2)鲁迅在日本课堂上看到日本人枪毙中国人的影片中,围观的国人麻木不仁,他认识到要改变国人的麻木,医术是不行的,从而弃医从文。(3分)
(3)弃医从文彰显爱国热情(1分)
【解题思路】 (1)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本段文字的论点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开头,就要摆明观点,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等。然后论证论点,可以是“有大家才能有小家”或“国家富强了,才能更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尊严”等,最后总结。(2)作答本题要能写出鲁迅弃医从文的前因后果。鲁迅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先生就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思想。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即可。(3)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等原则结合材料内容拟写即可。
8.【答案示例】 从人们熟悉的《流浪地球》说起,以问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解题思路】 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用传说故事、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本文也不例外,作者首段写了广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流浪地球》,目的就是引出“地球流浪的原因”这一话题,引出下文对“恒星”的相关介绍,同时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9.【答案示例】 ①新的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 ②太阳不断膨胀,成为红巨星(每空2分,共4分)
【解题思路】 此题是对第②段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根据“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可概括出①处的答案;再根据“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可概括出②处的答案。
10.【答案示例】 举例子,列数字。(1分)用真实事例、具体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威力之强。(1分)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画线句的具体内容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此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分析其表达效果。画线句主要写了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内容,同时给出数据,可见运用的是举例子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恒星可以吞噬行星。
11.【答案示例】 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始于求知欲。对宇宙的好奇,让人类在智慧与实践的碰撞中不断探求,迸发出真理的火花。人类虽然渺小,却在一步一步认识宇宙。正是这种科学探索精神,让人类文明如此灿烂并不断向前发展!(4分)
【解题思路】 开放性试题,能结合材料和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比如这篇文章的末尾“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可见作者对这种探索精神的赞美,再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分析这种精神的伟大之处,以及人类探索的意义即可。
12.【答案示例】 ①伤感(1分) ②看到母亲收藏着“我”早期的书(1分) ③想起母亲在冬天半夜为“我”的女儿买暖水袋(1分)
【解题思路】 ①处,根据提示找出情节所对应的段落⑥段,从中搜索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我忍不住哽咽起来”,概括作答即可。②③处,根据“惊喜”“感动”的心情可知对应的分别是 段和 段,将段落内容概括即可。
13.【答案示例】 (1)写出了母亲和姐姐当年在织布机前忙碌(操劳)的情景,(1分)表现了她们的辛勤和对“我”的爱。(1分)
(2)“我”懂得了母亲回老宅的原因,因为老宅有一家人过去生活的回忆,(1分)母亲既思念过世的父亲,又想让孩子们在回到老宅时有家的舒服的感觉。(1分)
【解题思路】 (1)首先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然后分析这个词语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作用。“日夜穿梭”写出了母亲和姐姐的忙碌和勤劳,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对“我”的爱。(2)联系上下文内容可知“我”懂得了母亲回老宅的原因。
14.【答案示例】 插叙。(1分)通过写“我”顺道探望病重时的父亲的往事,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谅、理解和关心,(1分)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深痛怀念和对人世沧桑、时光无情的深沉感慨。(2分)
【解题思路】 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由“那一年”可判断出是插叙。插叙的事件是我看望病重的父亲,由父亲的动作和语言可得出父亲对“我”的体谅和理解。同时结合上下文也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深痛怀念。
15.【答案示例】 本文中母亲特意为“我”缝棉衣,并完好地保存家人的衣物,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家人的关爱。(2分)
《变色龙》中的“军大衣”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脱“军大衣”既揭示了他因判错案而胆怯的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2分)
《孔乙己》中的“破长衫”是孔乙己读书人身份的象征,既说明他生活贫困、性格懒惰,又说明他追求功名、自命清高,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分)
【解题思路】 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本题要求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 段关于衣服的描写,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家人的关爱。【链接材料】中的描写要结合所学课文的主旨来分析。
16.(1)议和 (2)祸患 (3)致力 (4)威慑(每空1分)
17.A 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项,于是,就/竟然。C项,答应、允许/赞同。D项,进攻,征伐/砍伐。
18.(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分。关键词:谓、尔)
(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2分。关键词:厚币、遗)
19.【答案示例】 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3分)
【参考译文】
过了五年,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吴王创伤发作,快要死的时候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去世。夫差继位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两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越国的军队,越王勾践就带着剩下的五千名士兵待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请求将越国以臣的身份隶属并侍奉吴国。夫差将要答应,伍子胥进谏说:“勾践很能吃苦。(如果)大王现在不杀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夫差不听,而采纳伯嚭的计策,和越国议和。
和越国议和以后五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权,新君软弱,就出动军队向北攻打齐国。伍子胥规劝说:“勾践一餐不吃两种以上菜肴,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打算将来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一个人得了心腹疾病。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夫差不听(伍子胥的规劝),(继续)攻打齐国,在艾陵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于是威慑了邹国和鲁国的国君而回国。从此,就越来越少地听从伍子胥的计谋了。
20.【答案示例】 运用环境描写(或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途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2分)
21.【答案示例】 对新生命的赞美;赞扬了落花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2分,写出两点即可)
22.【写作指导】 导语能给学生带来选材和构思的启示。可以写“走向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走向自然深处”“走向社会、文化深处”,可以说选材十分丰富,关键是要有独特的眼光,选取鲜活、贴切、个性的材料。从立意方面来看,对“走向深处”的内涵,导语也给出了明确的阐释——“深刻的理解”“精神的成长”“行为的担当”。我们可以从个人成长方面考虑,从学习的经历到生活的感悟,都可以体现精神的成长和行为的担当。当然,如能跳出小我层面,从社会、文化、历史、家国层面感悟理解,文章的立意无疑会更深刻。
具体写作时,可以用补充法打开思路,让文章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比如给“走向”补上主语,比如补上“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