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87  2021-03-1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7]
2021学年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yǒng yuè),三四人径奔船尾。
B.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jiān mò)。
C.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qián chéng)而愚蠢。
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chí ché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到处呈现一片哀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奋痛恨。
C.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D.所以我们一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
3.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句一项是( )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②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⑤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①②③④ D.⑤①④②③
4. 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B.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C.自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D.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5. 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可以这样说( )
A.这件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
B.这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
D.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二、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10分 )
6.(6分) 综合性学习。
家风,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

(1)写一写: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7. (4分) 清明节,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登山游玩,在接近山顶的一块山坡上,发现了几棵刚刚开花的桃树,同学们一阵惊呼,老师让同学们解释这种现象,你会怎么说?


浏览完整试题
三、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45分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你从说明文语言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词“凡是”的表达作用。

(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雁归来
利奥波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
②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③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④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⑤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
⑥在4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待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听到的只是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⑦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
⑧自更新世以来,每年3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⑨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2)文中很多地方都说明大雁这种鸟类机警、富有灵性。联系第②③段中的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3)“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第⑦段“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中的“我们”指的都是谁。有人说“我们”也指其他鸟类,为什么?请在本段中为“我们”也指其他鸟类找到依据。


展开余下试题
(5)读下面的句子,说说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2)文章第②—⑥段重点分析了台风的哪些“功”?这些段落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3)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四、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11.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根据你对自然或者生活的观察,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写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一种自然生物或者自然现象。譬如“燕子作窝”“蚂蚁搬家”“蜻蜓点水”……
根据上面的提示作文。题材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低于600字。建议同学们在有目的观察与思考后进行写作。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D
2.C
3.B
4.C
5.B
二、 综合读写
6.
(1)示例: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2)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7.
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三、 现代文阅读
8.
(1)“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清晰。
(3)作诠释。
(4)因为地势的高低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山寺一般都建在山上,与平地的温度不一样。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地势高的地方出现越迟。
9.
(1)开篇点题,说明大雁是春的使者,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引出下面对大雁的迁徙习性的介绍。
(2)示例:第②段写到“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大雁知道……”,说明大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到了猎雁者猎雁的规律,由此看出大雁像人一样有灵性。第③段写大雁归来后到玉米地搜寻玉米粒之前还“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才“终于”向下滑翔,说明了大雁的机警。
(3)列数字。说明1946年的春天来的大雁多,是富足的一年,从中透露出作者的自豪之情。
(4)“我们”指作者、鸟类、大雁(白头翁花、沼泽地等)。本段写“红翅黑鹂”“黑脸田鸡”“白头翁花”“大雁”等都是这块沼泽地的成员,“我们”生活在这块沼泽地,我们是自然共同体。所以这里的“我们”包括一切,当然也指其他鸟类。
(5)“有益无损”是指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里用它强调大雁在迁徙过程中,能考虑到人的情绪,能够和其他鸟类、乃至大自然和谐相处,寻找食物也是到收割后的玉米地里捡食,还能帮助人类把玉米种子撒播到全球。强调大雁的野性带给人类的都是好处,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0.
(1)D
(2)①带来降水。
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的紧张程度。
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
⑤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不能互换,因为这些“功”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所以不能互换。
(3)不能去掉。“主要”在这里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打比方。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5)逻辑顺序。全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来安排结构的,第①段“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是总写,后面依次分写台风的“功”。
四、 写作
1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