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51 2021-03-1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修辞手法辨析
专题突破练24 语言策略与技能(修辞手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吾民所系,吾土所宗。文化就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五色土。正如月饼的馅料不局限于五仁、百果、火腿、双黄一样,我国地域辽阔,风俗多样,各地的中秋文化① ,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应该深入发掘不同地域的中秋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树立起爱国爱乡的意识。
正如月饼花样不断翻新一样,文化也在不断演进,② ,就像大家互发的中秋主题微信表情包,每一款都在烘托团圆这一主线。创新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趣味的形式与内容,滋养文化的根系,这样的节日文化自然会持久而有生命力。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进步,单纯地把经典美食与传统节日挂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胃口”。而用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节日大餐,让文化这一最大公约数来涵育国人的家国情怀,必会培育更为深厚、坚定的文化自信。
1.对点题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夸张
B.比喻 排比
C.借代 对偶
D.借代 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让文化丰富群众的节日生活,以培养家国情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意温凉,信步款款。一弦一柱,古筝柔柔,① ,叶脉清晰风妩媚,叶随风转沙沙响,绕树三匝还恋树,迟迟不肯安逸躺,原是落叶也恋秋风,原是落叶也尽享秋意,舞出一点点迷离,舞尽柔美秋韵。此间谁敢与落叶争秋,此间谁敢与落叶媲美,自旋一圈伊人也沉醉,自舞一段飞蝶也羞怯,自吟一句任是旷世诗人也让三分,自描一笔即使绝代画师也惊叹于如此笔触。缕缕柔风,似是为落叶伴奏,倾国倾城此刻也不能描尽如此惊艳的一幕。雅俗,飘逸,清新,恬淡……便是我这凡夫俗子一见也倾心,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淌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潋滟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潺潺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闭眼这秋意竟让人如此沉溺,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② ,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
4.对点题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排比 比喻 比拟
B.排比 夸张 对偶
C.借代 对偶 比喻
D.借代 比喻 比拟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指尖点起如这水般轻柔,如这蜻蜓般清逸,如这睡莲般脱俗的古筝之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江南多垂杨翠柳,风过处,飞花飘絮,常勾起人① 。以前,最不屑最不忍顾的是万木枯槁的败落形状。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枯木林中时,得到的却是奋斗,是蓬勃,是死亦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激励。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树杈或曲或直,或散或收,不论何种形状都仿佛要够到天际一般。不仅如此,枯木并不都是枯黄,有的黄绿相间,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有的银白。也并不都是光秃秃,有的落了半边,有的只剩几片悬在那里,还有的拽着风干的果儿摇晃。树干也是不同的。有的皲裂了,脆皮已经卷曲了,仿佛一触即落;有的光滑如洗,白的泛着银光,绿的似卷了一层青苔。大树也好,小树也好,全都定格着夏日里郁郁葱葱、蓬勃向上的形状,只是剔除了那华丽丽的花与叶。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成堆成团地缀在林间,昭示着② 。枯木只是怕冷,酣眠去了。试问在这样昂扬向上的氛围中,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
浏览完整试题
7.对点题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 排比 夸张
B.比拟 排比 反问
C.借代 排比 夸张
D.借代 排比 反问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枯木除了枯黄色,还有别的各种颜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① ,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撞撞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兴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② ,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使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它们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10.对点题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待它们游戏得尽兴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即使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此时北京下的雨会把槐花打落,满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与解析:
专题突破练24 语言策略与
技能(修辞手法题)
1.B 解析 “文化就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五色土”等使用了比喻。“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进步”使用了排比。文段中没有借代、对偶、夸张。
2.原文承接上文“单纯地把经典美食与传统节日挂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胃口’”,结构上衔接更加自然;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更加形象生动。
3.①也各具特色 ②中秋文化同样如此
4.A 解析 “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等句子运用了排比;“叶脉清晰风妩媚”“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等句子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
5.“如这水般轻柔,如这蜻蜓般清逸,如这睡莲般脱俗”是修饰“古筝之音”的,原文将这些修饰成分放在了最后,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古筝之音的“轻柔、清逸、脱俗”的特点,使读者加深了对古筝之音的印象,而改写的句子则起不到强调突出古筝之音特点的作用。
6.①立于叶落风舞之中 ②陶醉于古筝的婉转弦调
7.B 解析 “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是比拟;“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是排比;“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是反问。文段中没有借代与夸张。
8.①原文每种颜色都单独成小句,有突出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更有气势;②原文表达出了作者所获得的具体感觉,色彩鲜明;③原文表达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描写生动形象。
9.①缠绵悱恻的情思 ②严冬过后的草木葱茏
10.D 解析 D项是通感手法,不是比拟。
11.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气味的愉悦感。③原文运用了叠音词“芬芬芳芳”,更有音韵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化抽象为具体,表述更为生动形象。
12.①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 ②但是北国没有雨季
上一篇: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标点符号辨析
下一篇: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补写仿写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1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