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73  2021-03-31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3]
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阿Q正传(节选)》《边城》基础知识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妇孺皆知,“精神胜利法”已成为阿Q性格的代名词。但“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阿Q还有其他品性。如他盲目自大,狭隘保守,“我们先前——一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是他的口头禅。
鲁迅刻画阿Q时,是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着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遭遇是悲剧性的,他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_____)。例如,他同小D扭打时,双方抓住对方的辫子,时进时退,显得那样滑稽可笑;他到尼姑庵偷萝卜,遭到大黑狗的追赶,吓得连滚带爬,显得那样狼狈不堪……所以在人们读《阿Q正传》时,被阿Q可笑的言行常常逗得忍俊不禁;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被压迫者的地位、他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要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景况的愿望等,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欺软怕硬、狡猾无赖,他的盲目自大、狭隘保守,他的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的忌痛护短、以丑为美等,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这些都是恶劣的、“无价值的”。鲁迅把他“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把他“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的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心酸,令人战栗,同时也更催人醒悟。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B.“我小时候怕黑,夜里睡觉需要一直开着灯——啊,那只大狗冲过来了!”他高声喊道。
C.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这一切又导致了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的发生。
B.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在这里表现出来。
C.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把这一切表现出来。
D.但这一切又是通过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在人们读《阿Q正传》时,常常因阿Q可笑的言行而忍俊不禁。
B.所以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常常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
C.所以在人们读《阿Q正传》时,常常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
D.所以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被阿Q可笑的言行常常逗得忍俊不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繁忙的事务中偶得片刻闲暇,于是寻一方静隅,再次捧起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循着沈老先生优美文笔的指引,不知不觉便走进了湘西那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瓦蓝的云天下,翠翠在不断地成长,她多舛的命运也已到了最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 。可她最终选择了固执地等待,等着那个年轻人回来,同他一起去采她最喜欢的虎耳草。翠翠对爱情的渴望,是何等的平凡,她只想嫁个心爱的人,_____________地过一辈子。那个年轻人究竟回来没有呢?《边城》里没有说,只是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猜想,去补充,去久久地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读《边城》是一种享受,( ),久久不能散去。我们如果把《边城》比作一杯白开水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那么各种书籍就是各式饮品,入口的感觉虽然总是淡淡的,但你不会厌倦,反而会在一次次品饮中体会到它_____________的风味。《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像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从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的风格。这座边城,是翠翠心灵的归宿,她一直留在溪边无尽地等待。我们每个人心里也有一座边城,它既是我们的枷锁,也是我们的归宿。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转折点 踏实 品味 与众不同
B.出发点 踏实 品味 不同凡响
C.出发点 结实 品位 与众不同
D.转折点 结实 品位 不同凡响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山歌悠长,旋律朴素,但嘹亮的音调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B.悠长的山歌,旋律朴素,音调嘹亮,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C.一首旋律朴素而音调嘹亮的悠长山歌,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D.如听悠长的山歌,虽旋律朴素,但嘹亮的音调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把《边城》比作一杯不含任何杂质的白开水,透明、纯粹,那么各种书籍就是各式饮品
B.如果我们把《边城》比作一杯白开水,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那么各种书籍就如同各式饮品
C.如果我们把各种书籍比作各式饮品,那么《边城》 就是一杯内开水,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
D.我们如果把各种书籍比作各式饮品,那么《边城》 就是一杯不含任何杂质的白开水,透明、纯粹
7.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沈从文的《边城》,以真挚的情感,语言的优美,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民风淳朴、青山碧水,具有湘西风情的沈氏理想世界。
B.在《边城》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起伏的故事,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
C.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淳朴民风。
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湘西至真至美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的描写,抒发了对现代文明的含蓄批判这一深刻主题。
9.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曾经是一名企业高管,因为经济犯罪而落马;在他炙手可热之时,大家都要怕他三分。
②老张经常会出现一些危言危行,让人觉得他特别怪异,正因如此,很少有人和他打交道。
③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得利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
④他们这些人撸起袖子努力干,胜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这真是三人成虎,人多力量大啊!
⑤有人说耿老二不学无术,是个胸无城府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大智若愚。
⑥老师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有如沐春风之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二、语言表达
10.下面是《阿Q正传》的插图。请分别概括图1、图2对应的事件:并比较两幅插图,简析阿Q前后遭遇发生变化的原因。

11.天保死了,傩送走了,爷爷死去,《边城》结尾这样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每天都在希望中等待着。请根据你的想象,描写图片中翠翠的心理。要求:语言准确、得体,不少于60字。

12.某网站的“文学天籁”论坛以“我最喜欢的课文”为话题向大家征集感言。请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几句感言,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13.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主语的单句。(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
①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②阿Q是个破产农民。
③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
阿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以“我最喜爱的课文”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感言。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要求:内容中肯恰当,80字以内。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答:初读《 》, ;再读, ;多次阅读, , 。
15.请根据小说《边城》的情节和人物经历,仿照例句,以“翠翠,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90个字。
示例:别里科夫,我想对你说:你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像一只多疑的老鼠,战战兢兢,于是你编了一个严实的套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你能大胆地撕破套子,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开阔。
翠翠,我想对你说:
16.下面是某校的一封家长会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定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召开家长会,希望您准时聆听校长报告,然后与犬子的任课老师碰头,不得缺席或迟到。


展开余下试题17.下面语段中的各句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错误,请修改(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并说明原因。
①因为冬天游客少,各个店铺很早就关门打烊停止营业,古城便早早恢复了平静。②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就隐藏在一扇扇门板掩映的小巷里,“边城”也好,“萧萧”也罢,都是从这间屋子的大理石桌面上流淌出来,一直流进沱江氤氲不绝的水里。③老城楼边可以坐船,在撑船阿哥的歌声中,穿过虹桥,小船顺流而下。④虹桥上有个书摊,买一本《边城》,老板就给你盖上个细致的书章,书摊生意红火,恐怕是沈先生的书卖得最好的地方。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D
3.B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题干中“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中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A.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换;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具体分析,前文说的是阿Q的遭遇是“悲剧性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选项中所填句子主要讲“喜剧性的事件”,据此可知,前后文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故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A项中的“……导致了……”的表述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
故选D。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具体分析,画线句子存在两种语病:一是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把“在”放到“人们”之后,排除A、C两项;二是语序不当,应把“常常”放到“被”前面,排除D项。
故选B。
【答案】
4.A
5.D
6.C
【分析】
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转折点: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出发点:①旅程的起点。②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语境强调的是随着翠翠的成长,她的命运将要发生改变,应用“转折点”。
踏实:①(工作或学习的态度)切实;不浮躁。②(情绪)安定;安稳。结实:①坚固;牢固。②健壮。形容“过一辈子”,应用“踏实”。
品味:①尝试滋味;品尝。②仔细体会;玩味。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④格调和趣味。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语境强调《边城》留下空白留待读者去仔细体会,应用“品味”。
与众不同:指人或事物比较特殊,与一般的不一样。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语境强调《边城》与别的作品风格不同,应用“与众不同”。
故选A。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考查情境补写能力。
前句主语是“读《边城》”,是人的行为,A、B、C三项突然转到以“山歌”为主语,表达突兀,故排除。
故选D。
6.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先说“把各种书籍比作各式饮品”,再说“《边城》就是一杯白开水……”;二是语序不当,分句前后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故应把“如果”调至“我们”前面。A、B两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D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
故选C。
7.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能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来传递最大的信息,即用语要简明;同时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和衔接,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一般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较为简单。本题中,选择②放在首句,很关键,因为要承接上一句,所以,还需要联系下文,排除法需选择,至于⑤,则完全需要考虑关联词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A.语序不当,形容性短语“语言的优美”应改为名词性短语“优美的语言”,这样才与并列短语“真挚的情感”“诗意的情绪”句式一致。
C.搭配不当, “塑造”和“爱情故事”动宾搭配不当,应把“塑造”改为“描写”。
D.搭配不当,“抒发……主题”搭配不当,可将“抒发”改为“表达”。
故选B。
9.C
【解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合乎语境,正确。排除A项、B项。②“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中“让人觉得他特别怪异”。③“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又指丑态毕露。与原形毕露不同。合乎语境,正确。排除D项。④“三人成虎”:指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不合语境,错误。⑤“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⑥“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10.(1)图1:阿Q说自己姓赵,与赵太爷家攀转折亲,遭到赵太爷的责打;图2:阿Q大叫“造反了”,受到了赵太爷的主动逢迎。(2)底层人民地位的低下;封建地主阶级对革命的恐慌和投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图1,根据阿Q抱头等动作,及边上的人物分析,应该是阿Q说自己姓赵,与赵太爷家攀转折亲,遭到赵太爷的责打。原文中有相关的语句,如“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等。
图2,明显是阿Q走在门口,有人出来迎接的,应该是阿Q大叫“造反了”,受到了赵太爷的主动逢迎。
赵太爷,在小说的描述当中,应该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最具有权势的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因为有钱、有权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严、有剥削他人的可能。赵太爷是小说当最能够反衬出阿Q形象卑微的一个人物。
在小说当中,赵太爷表现出了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的绝对维护,比如,讨厌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的假辫子表现出了反感;反对革命。但是关于革命,赵太爷在最初的反对过后,又为了赚取自身的利益而反而“投身革命”,这种腐朽的自保观念,也是赵太爷具有强烈封建意识的表现之一。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赵太爷却对革命深恶痛绝,而且内心非常明白,作为封建势力的残余势力,革命以及人民的觉醒,会给他的地位带来实质性的威胁。封建地主阶级对革命的恐慌和投机。
11.爷爷走了。我知道他是回不来了。可是傩送你呢?会不会回来?我每天撑船,过往的人很多,可惜没有你,甚至连你的消息都没有。没人过河的时候,我就坐在这里,守在这里。你真的不再回来了吗?(合乎人物性格、心理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力求简明连贯得体,生动鲜明准确。心理描写的常见方法有(1)内心独白:内心独自是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人物的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2)从旁叙述:从旁叙述中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在这种写法中,作者可以是“全知全能”的。因此,这种方式较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想法的需要叙述。用第三人称写人物心理时,作者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所以对人物的情感倾向会表现得相对鲜明些,甚至可以进行即时的议论。(3)梦境幻觉:作品中的人物由于现实中无法达到某种目标,于是会陷入空想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常通过幻觉或梦境的形式来得到表现。(4)动作暗示:动作是人物的体态语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动作暗示心理的手法。(5)神态暗示:一个人的神态变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态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引发脸部表情的变化,所以它始终和人物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和动作描写一样,成功的神态描写也应该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抓住最值得写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的神态来写。(6)环境烘托: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7)感官刺激:“心理学”中将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几类。在文学作品中只要抓住了人物瞬间的感受,任何一种感觉的描写都可以起到体现人物心理状况的作用。(8)语言暗示: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进行描写,就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时的翠翠心中对傩送充满牵挂,最期盼的就是他能早点回来。基于此,从心理描写的角度直接把相关内容写出来即可。
12.答案示例一: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示例二: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注意要求为“请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几句感言,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容应是一篇课文。
由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可知句式为“初读……,觉得……;再读,觉得……;多次阅读,发现……”,内容上应是经过多次阅读,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如课文《祝福》,初读可能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可能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也许会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如课文《范进中举》,初读可能让人忍俊不禁;再读,可能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也许会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总之体现出理解的逐层深入,言之成理即可。
13.(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出的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
【详解】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本题属于短句变长句。做此类题首先要从三个短句中选取一个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主干,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其他两句作为修饰成分加入新句,可适当采用代词衔接,但不能遗漏信息。本题中,阿Q已经作为主语给出,故这句话的主干应是“阿Q是形象”,然后整理其他信息:破产农民,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在《阿 Q正传》一书中。将这些信息按逻辑顺序排列充当定语即可。
14.示例一: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醉心于科举的封建文人的一个缩影。
示例二: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也是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E 级。此类题做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审清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主要是指题目中明确要求的。隐性要求,是题干没有明说,但必须按照那个来完成的,通常是指前后文或所给的示例句中所使用的句式和修辞。完成此类句子要平时多积累,培养文学功底,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15.那夜的暴风雨使你失去了爷爷,你像一只落单的小鸟,孤独无助,于是你坚定了对幸福的守望,如果你能坚持在梦中跟着歌声飞翔,一定会在对溪崖壁的半腰摘得属于你的那把虎耳草。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仿句要认真研读例句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内容上,例句前半部分“你害怕一切新生事物……把自己封闭起来”,紧扣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后半部分“如果你能大胆地撕破套子,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开阔”是针对前半部分内容从反面提出假设,以及以此为前提产生的积极结果。我们仿写时也要结合小说《边城》的内容,抓住人物翠翠的主要经历和行为特征,主要讲了翠翠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了大老天保、二老傩送,然后相知、相爱,可结局是悲哀的,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情窦初开的少女,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其次是形式上,例句的形式上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像一只多疑的老鼠”,仿句时也要使用这种修辞,比如“你像一只失群的孤雁”。所以做好这道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小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人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然后找到例句形式上有何特点,再选定做题需要的故事情节进行组合。
16.①“贵校”改为“本校”;②“聆听”改为“听取”;③“犬子”改为“您的孩子”;④“碰头”改为“交流”;⑤“不得”改为“请勿”。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这是学校向家长发出的邀请函,不能用“贵校”,“贵校”是对别人学校的尊称,可改为“本校”。
②“聆听”是敬辞,主语只能是说话人自己,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此处说的是家长,可改为“听取”。
③“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这里是校方称呼家长的孩子(也就是学校的学生),可改为“您的孩子”。
④“碰头”意为会面,短时间地聚会,为口语,用在邀请函里不够郑重,可改为“交流”。
⑤“不得”是不能、不许的意思,用在邀请函中语气过于强硬,可改为“请勿”。
17.
序号 改正并说明理由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高二选择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