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4  2021-04-1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
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经网络(ANN) 等仿生大招, 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浏览完整试题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好孩子
吕斌
嘭嘭嘭,有人敲门。
陈小东睁开眼睛,看见窗户上有了亮光。他连忙从炕上爬起来,走过去拉开门。门外站着个老大爷,眼神里透着愤怒、焦急,说:“有人偷我家牛粪。”
陈小东脑子清醒了一些,这是他到这个派出所遇到的第一个案子。他问:“你家住在哪儿?”
老大爷说:“就在西边。”
陈小东问:“啥时候丢的?”
老大爷说:“不知道,早晨起来看见粪少了。”
所长去县局开会,王敏娜和李宝庆虽然住在乡政府所在的这个村,但八点半来上班。现在才五点多。陈小东说:“你领着我去看看。”回身锁了门,跟着老人走出乡政府院子。
老人腿脚不好使,走路一瘸一拐。牛粪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烧柴,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丢了牛粪,冬天可怎么过!走到村西头,老人指指前面说:“这就是我家的牛粪。”
大门口前左侧有个榆树棍子扎成的障子,装着牛粪,一边陷了一个大坑,少了大约一驴车粪。大门口坐着一个老太太,愤怒地对陈小东说:“老头子捡了一夏天和一秋天的粪,才捡了这么多,不知道哪个没良心的一下子偷走了那么多!”
陈小东刚大学毕业,当警察不久,还有点像个孩子,却对破这个案子很有信心,他脑海里出现了在警察学院学过的痕迹学。他说:“二老放心,我一定找到这个人,让他把偷你们家的粪送回来!”
两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见这个新来的年轻人说得坚决,又有了些许安慰。
陈小东仔细观察地上的痕迹,这是一辆当地农民常用的毛驴车,是两头驴,一个男人的脚印。他跟随着印迹走出村庄。印迹上了石子铺面的公路,就看不清了。陈小东顺着公路朝南边望,四里地处是鲍家店,再远处是县城。他思量,虽然冬天临近,县城南边的人时常来这边买牛粪,有顺手牵羊的可能,可是,远处来买牛粪的人都是开着汽车的。这是驴车的印迹,应该是附近的人干的,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是鲍家店的。
他顺着公路朝鲍家店走,边走边想,抓住这个人不但要他把牛粪送回来,还要拘留他,最次也要罚款。又想起他到局里报到时,局长对他说:“那个乡地处边远,你到那里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也要关心爱护老百姓。”他愉快地说:“我家就住那一带,小时候常到那个乡捡粪割草,对那一带的风土人情很熟悉。”
陈小东顺着公路走到鲍家店,进了村街,边走边望村街两旁的人家,不久就看见一个院子里停着一辆驴车,两头驴拴在车轱辘上,两间砖平房的窗户前堆放着牛粪,显然是新卸下的。陈小东一阵激动,案子破了!
他走进外屋,看见东屋站着一个男人,背对着门口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是黄梅戏,男人听见声音转过身来,吓了陈小东一跳。他穿得很肮脏,脸上有厚厚的污垢。陈小东认出来了,这人应该叫王荣,外号王傻子。他来所里报到时,所长介绍全乡情况,提到过这村有个王傻子,脑袋有些问题,谁家的东西都拿,谁家的活儿都干,谁家的饭都吃,是个吃国家救济的独身户。


展开余下试题陈小东事先想好的询问技巧一下子全乱了套,于是他直截了当地问:“院子里的粪是你偷来的吧?”
男人理直气壮地说:“谁偷来?是我拉来的!”
陈小东顺嘴说:“那不是一样吗!你凭啥拉人家的粪?”
男人说:“冬天我没有粪烧,不去拉一车咋整!”
陈小东想给他讲,你偷了老人的粪,他们怎么过冬……可是,跟他讲道理,和跟木头讲道理有啥两样!
处罚这样一个傻子没有意义,拉走粪也不可能,这个男人也需要救济,可不拉走粪怎么向两位老人交代?他看看窗外,院子里的驴车上有捡粪用的背筐,他有了主意,对男人说:“我借你驴车用一上午,行吧?”
男人说:“驴车在院子里,你用去吧!”
陈小东到院子套上驴车,赶着走出了村庄,下了公路,让驴车在草地上走,他背着背筐捡粪,捡好一筐就倒进驴车里。
傍中午的时候,陈小东赶着驴车到了老人家门前,两位老人欣喜地走了过来。陈小东说:“粪给你们拉回来了,是鲍家店的王傻子偷去了。”
老大爷一愣,说:“早知道是他偷的,就不要了。”
陈小东说:“没关系,我给他送车回去的时候,顺便捡一车粪送去。”
老大爷眼里有了泪水,嘴唇哆嗦着说:“你,你真是个好孩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老大爷报案时“眼神里透着愤怒、焦急”,又写老太太“愤怒地对陈小东说”,可见牛粪对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B.小说写“两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见他们对陈小东的话有所怀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警察常常办案不力的状况。
C.小说写王傻子“穿得很肮脏,脸上有厚厚的污垢”,说明他独身一人,生活上无人照料,这也是促使陈小东转变念头的原因。
D.小说写老大爷得知牛粪是王傻子偷去的后,反应是“一愣”,又说早知道是他偷的就不要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王傻子的同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陈小东之眼,描写“老人腿脚不好使,走路一瘸一拐”,这既是为了暗示他捡牛粪的不容易,也间接表现了陈小东对他的同情。
B.小说写陈小东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有点像个孩子”,这就为结尾老大爷称他为“好孩子”做了铺垫,使结尾的称呼不至于突兀,自然可信。
C.小说注重心理描写,通过陈小东的所思所想,真实、细腻地展示了人物的心路历程,更好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讲述了一个新参加工作的民警“破案”的故事,故事并不复杂,涉及的人物很少,但由于作者善于叙事,因而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8.本文叙述陈小东“顺着公路朝鲍家店走”时,有一处插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本文以“好孩子”为题,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宫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会,表示霍光无罪。
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4分)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4分)
14. 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展开余下试题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时节,那山是绿色的,其中还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窝。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宽阔的河流。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错落有致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高大的青杨,绿了身躯。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而那丝丝柳枝,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①
,那么它在春夏时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梦似幻的温柔之色。到了秋天,它的画风发生了巨变,它借着秋霜的手,把山峦点染得一派绚丽,那灿烂的金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但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的频频入侵,落叶飘零,② 。但这种暗淡也不会让你的心灰暗很久,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我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借代、夸张、反复 B.夸张、比喻、排比
C.比喻、拟人、排比 D.借代、拟人、反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初春残雪消融的时候,矮株的柳树的枝条是红的,高大的青杨的身躯是绿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日前,①“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②展览以“文物的时空漫游”为主题展示,③围绕约百余件经典文物,④打造全新的数字文博空间,⑤将观众带入互动式的中华文明探索之旅。⑥展览构建了5个“时空舱”,⑦观众可以从全新的角度了解青铜礼器的特点、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体验曲水流觞的意境,⑧感悟古代工艺的智慧、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⑨本次展览融合了多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⑩摸索了全新的文化创意形式。(《人民网》有节选)
(1)语句: ;修改为 ;
(2)语句: ;修改为 ;
(3)语句: ;修改为 ;
(4)语句: ;修改为 。
22.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后,某班组织了一场辩题为“刘邦和项羽谁是真英雄”的辩论会。正方观点是“刘邦是真英雄”,反方观点是“项羽是真英雄”。下面是正方辩手A的一段陈词,请你作为反方辩手,也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与正方辩手的陈词大致相同。(5分)
正方辩手:刘邦知人善任,机警果断,这种将帅风范,岂是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项羽所能企及的?
反方辩手: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昨天,我们的党在红船上成立;昨天,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昨天,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昨天,四万多医护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逆行驰援武汉;2020年脱贫攻坚如期实现,82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亿人摆脱贫困。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天呢?将还有很多的困境,但我们的远景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回首昨天,你得到了什么?立足今天,你思考了什么?面对明天,你将何为?新兴中学团委准备组织一次青年团员“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的演讲活动,庆贺建党100周年。请你以一名青年团员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3ACC
1.A项中“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分析错误。由原文第一段“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可知前面是目的,后面是条件,选项因果倒置。故选A。
2.C C项中“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说法绝对。由原文材料二第一段“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可知,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
3.C 题干要求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回答此题,需要明确材料二的内容。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主义者做对比,列举人类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的现象,论证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破的观点。
A项中是关于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写诗歌的例子,是优点,不能作为论据。B项中“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取得“写作软件”的成就,不能作为论据。C项中的例子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代码和逻辑”无法模仿,可以作为论据。D项中“宫斗”神剧、武侠”神剧,“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举的是人工智能支持的写作类型,不能作为论据。故选C。
4.①对比论证,将人类智能和技术主义者做对比。②举例论证,列举人类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的表现。
5.(1)不认同。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人工智能的缺陷和不足,都鼓励人类去探索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的更深层面。呼吁人类提高警惕,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认为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地完全取代人类。
(2)同意。材料一承认人工智能的强大,会给人类带来威胁;材料二则认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无法超越人类智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6.B.“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警察常常办案不力的状况”于文无据。从小说前面的内容来看,两位老人不大相信陈小东能破案,是因为陈小东还太年轻,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办案经验。故选B。
7.D.“情节曲折”分析不当。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是直线发展,谈不上曲折。故选D。
8.①陈小东到局里报到时,局长叮嘱他“要关心爱护老百姓”,这对他处理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海南省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