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7  2021-04-22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
2021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精品练习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基础素养巩固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求之靡途 途:门路,途径。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期盼。
D.眷然有“归欤”之情 情:想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 B.抚孤松而盘桓
C.既窈窕以寻壑 D.悦亲戚之情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 B.门虽设而常关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C.感吾生之行休深愧平生之志 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乐琴书以消忧”中的“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眄庭柯以怡颜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悦亲戚之情话
5.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寓形宇内复几时
C.乐夫天命复奚疑 D.遂见用于小邑
6.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并序》选自《陶渊明集》,作者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还乡的畅快心情。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素养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8~12题。
8.下列对课文中语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9.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长吏:指县丞、县尉,是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
B.尝从人事 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C.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也指父母及兄弟或内外亲属。
D.问征夫以前路 征夫:出征的士兵。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本文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陶潜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浏览完整试题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了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11.把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中的“三径”“松菊”有何特殊用意?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注】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
【注】 黾勉(mǐn miǎn):努力。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B.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C.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D.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古:指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后成为诗体之一。陶渊明、李白等均有拟古之作。
B.桑榆:指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后喻指隐居田园。
C.冠:帽子,指代成年。男子 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D.先君:已故的父亲。先,用来尊称死去的人。
1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
17.分析“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甘薯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丰厚,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展开余下试题(三)语言表达
18.请联系作者心境,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句扩写成50字左右的文段。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项,惮:害怕,担心,忧虑。
2.答案:B
解析:B项,古今义均为徘徊,逗留。A项,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C项,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D项,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族外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3.答案:B
解析:B项,都是连词,虽然。A项,分别为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把;C项,分别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项,分别为介词,被/介词,为了。
4.答案:D
解析:D项和例句都属于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C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
5.答案:C
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D两项是被动句。B项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6.答案:D
解析:D项,作者是东晋诗人。
7.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3)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D项,征夫:指的是行人。
10.答案:D
解析:D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上文接二连三的反问中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11.答案:(1)世事的一切跟我的志趣相违背,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2)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
12.答案:“三径” 是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作者用其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松菊”是托物言志,借松菊的意象寄寓自己的隐逸情趣,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人格。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作者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径中的松菊,又使他欣慰自己本性的犹存。
13.答案:D
解析:原文标点应是: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14.答案:B
解析:B项,“桑榆”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15.答案:C
解析:C项,“性刚才拙”非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
16.答案:(1)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丰厚。
(2)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17.答案:①运用比喻,形象地将苏轼的学问日益长进比作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②表现了作者苏辙对兄长的欣赏崇敬之情。③引出下文效法兄长追和陶渊明,也写出了一些和诗的事实。
18.答案:(示例1)我独自站立在船头,尽享着这归途的惬意:船儿飘飘摇摇地前行,如小鱼般轻灵自在;风儿凉凉爽爽地拂来,吹得我衣袂飘飘,神清气爽。
(示例2)回家的船儿轻快地向前摇荡着,船桨和水嬉闹着,发出欢快的声音。微风吹拂着我的衣服,抚摸着我的脸颊,感觉好不惬意!
19.答案:(示例)我在不经意间抬起头,那薄暮时分的南山层峦耸翠,郁郁葱葱,让人心旷神怡。山中雾气缭绕,仿如人间仙境;空中盘旋的飞鸟啼声婉转悠扬,大概是在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吧,我已深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词语。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字数要求。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