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52  2021-04-2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
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之际,一段视频在网上刷屏。长安街上,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抗疫英雄乘坐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网友纷纷留言:最高礼遇!以国之名,致敬!国家表彰的,是一种悬壶济世、舍己为人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②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推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一种难以预知的天灾,新冠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与这个“新型的未知病毒”作斗争,难度堪称前所未有:如何在对病毒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防控?如何在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春节假期阻断病毒?如何收治数目庞大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人形象地说,中国参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闭卷考试”。但超乎想象的困难,并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反而激发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伟大抗疫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战风斗雨凝结而成的,是无数人攻坚克难沉淀而来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
④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最艰难的时刻,伟大抗疫精神汇聚起强大力量。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的信念。“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铿锵;“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决心坚定。这是一种经历风雨时勇往直前的行动。年逾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挤上高铁餐车,星夜兼程,赶赴武汉;张定宇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的情况下,仍战斗在与病毒斗争的第一线。这是一种战胜风险时守望相助的温情。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发接送上下班的医务人员,并送上热腾腾的盒饭;一位“90后”项目工程师,瞒着父母奔赴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工作岗位,14亿人无所畏惧战病毒、齐心协力斗疫魔,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凭借这样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又有什么胜利不能赢取?
⑤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这是一个国家挺立于灾难的姿态,这是一个民族无惧于挑战的自信。现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从更大层面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当此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际,最需要激发精神的力量、坚定必胜的信心,伟大抗疫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激发起亿万人民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斗志,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


浏览完整试题⑥进入9月,武汉约14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开学,安静了许久的校园又重新响起“上课”“起立”“老师好”的声音。那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武汉又回来了。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顽强拼搏、不屈奋斗激荡在每个人心间,我们就一定能以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 05 版)
材料二:
汲取抗战精神的奋进力量
①“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胜利历史,追溯胜利根源,汲取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
②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顽强抗争、浴血奋战,谱写了全体中华儿女尽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战场上较量的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有民族精神和国民意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漓一个个大义凛然的名字,一个个血染沙场的忠魂,永远为历史和后人所铭记。
③回望历史,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让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
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战胜利75年来,从白手起家建设新中国,到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再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从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坷,靠的就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先烈永远值得后人缅怀,抗战精神永远值得后世传承。
⑤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情怀共同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定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04版,有改动)
1.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与空前绝后的“新型的未知病毒”斗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没有被超乎想象的困难压倒,反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B. 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战风斗雨中凝结,在攻坚克难里沉淀,为激发精神力量、坚定必胜信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C.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顽强抗争,浴血奋战,最终证明了正义会战胜邪恶,光明会战胜黑暗。
D. 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的标题都是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文章的论点,统摄了全文,使读者清晰明了文章的观点态度。
B. 两则材料均以丰富的经典的事例论证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 材料一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证主体部分并列式安排,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D. 两则材料都创作于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时代背景之下,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精神,使文章具有时代感召力量。
3. 根据材料二第④段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其论据的一项是( )
A. 中美贸易争端一直不断,中国政府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积极打赢贸易战。
B. 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根本上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胜利。
C. 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9小时完成,两地之间的运行时间由7个多小时缩短至一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创造了221天完成外海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这是中国的建设速度!
D.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4. “抗疫精神”与“抗战精神”都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
5. 材料二的论证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小学校长
金克木
本县第一小学请我的哥哥去当教员,教英文、算术、音乐、体育,于是他不在家中教我念古书,带了我去上小学。


展开余下试题学校门口除了校名牌子以外还有个横匾,上写三个大字,从右到左,“八蜡庙”,据说是一位书法家写的。进门又是一道匾,上写两个大字,右“勤”左“俭”。这是校训,大概是校长写的。入学,猫进校长室。我一抬头,看见一对好威风的大眼睛闪闪发光,连忙低下头。听到哥哥略略介绍我几句,随即是校长说话:“论国文程度可以上四年级,算术只能上一年级。好吧,上二年级。晚上补习一年级算术,一两个星期跟上班。”当晚哥哥便教我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及等号。
开学第一天校长对全体教员和学生讲话,讲“校训”。他说:“勤就是不懒惰。应该做的事情马上就做。俭就是不浪费,不毁坏有用的东西。要从小养成习惯,长大再学就来不及了。中国大人有贪图省事和糟蹋东西的坏习惯,所以受外国人欺负,被外国人看不起。一定要从小学生改起,革除坏习惯。教员也要这样。我是校长,是第一名,我如有不勤不俭的事,新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也可以当面对我讲出来。只要讲得对,我一定改。”我清楚看见他的威严的眼睛向全体人员一扫。
不久,县教育局将第一小学命名为模范小学,校长又召集全体人员讲话。这可不是庆祝会,县教育局来人宣布后,校长一个人讲话,说:“不是我们要给人家当模范,是人家要我们做模范。我们全校的人,从我校长起,挑上了一副重担子。从此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想到‘模范’二字,要当作馍馍稀饭一样天天离不开。讲错话,做错事,知道了就要改。不改就配不上‘模范’二字。”
那时,“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各年级都有,都是校长教,一星期上一次。没有课本,各年级讲的也不一样。他有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
“我们都学唱《国耻纪念歌》。什么是国耻?就是日本逼我们承认‘二十一条’,要我们亡国。为什么日本敢逼迫我们,侮辱我们?因为日本比中国强。日本地比中国小,人比中国少,为什么能比中国强?因为日本的小学生比中国的小学生强。我在日本看见到处都是小学。小孩子个个上学,不上学就罚家长。小学生的一切费用都是政府管的。谁伤损了小学老师和学生就是犯法,要抓进监狱关起来。那时中国还没有小学。日本办小学不到20年,小学生长大了,成了好公民。政府用他们打中国。中国就打不过了,这时才办小学,已经迟了,还不快办,多办,好好办,照这样拖下去,10年、20年以后还是没有好公民,还得挨日本的打,还会亡国。我从日本回来,什么事都不干,就把这所八蜡庙改办成小学,自己当校长。我要办一辈子小学。你们从一年级就要不忘国耻,立志当好学生,将来当好公民,要中国人在世界上不受人欺负耻笑,不被人心里瞧不起。中国要比上日本就一定要把小学办得比上日本小学。一国有没有希望就是看小学好不好,要看小学生会变成好公民还是坏公民。不论什么国,小学生都是一国的将来;小学生是一国的性命,命根子。我们大人不能让你们长大了当亡国奴。”这是70年前的话了。说话的人早已化为尘土了。
文本二:
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字句的推敲,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至于字的声音、句的长短,都是艺术上不可忽略的问题。譬如长的句子表示温和弛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在修辞学的范围内,有许多地方都是写散文的艺术家所应当注意的。
散文美妙多端,然而其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最常犯的毛病无非下面几种:太多枝节,太烦冗,太生硬,太粗陋。枝节多了,文章的线索便不清楚,读者要很用力地追寻文章的旨趣,结果是得不到一个单纯的印象,太烦冗,则读者易于生厌,并且在琐碎处致力太过,主要的意思反倒不能直诉于读者。太生硬,则无趣味,不能引人入胜。太粗陋,则令人易生反感,令人不堪卒读,并且也失掉了纯洁的精神。散文的艺术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于你能旁征博引多少,亦不在于你有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活泼流动。要避免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要写得自然。
(摘编自梁实秋《论散文》)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学第一天校长对教员和学生的讲话,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认知,塑造了他忧国忧民、率先垂范的形象。
B. 自己办的学校被命名为模范小学,校长不但没有丝毫的得意忘形,反而增强了忧患意识,认为师生们身上从此多了一副重担子。
C. 文本一主要通过四处语言描写来塑造校长的形象,文中没有议论、抒情的文字,作者的情感就隐藏在看似平淡的描写当中。
D.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小学校长”组织材料,主要讲了小学校长努力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及他当初为什么要办小学。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蜡庙是封建社会祭祀八个农业神祗的场所,将八蜡庙改办成小学,反映了当时新文化运动反封建、反迷信的社会背景。
B. 从校长关于《国耻纪念歌》的一段话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不断侵略激发了有识之士兴办教育以图强国的责任感。
C. 文本一中的校长与《藤野先生》中的“我”一样,都痛感中国人的麻木愚昧,都将自己的人生事业与振兴国家联系在一起。
D. 福楼拜致力字句的推敲,这与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家都非常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8. 文本二说散文“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如何理解这里的“简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 如果以文本二 观点评价,你认为文本一是不是一篇好的散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运字南仲,信之贵溪人。运年二十五,以太学生登宣和三年进士第,赐同上舍出身,调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阙令,运摄县事。县与诸獠接壤,因俗为治,吏民安之。临武寇与诸獠合,大剽掠,运亲帅兵禽之。迁潭州攸县尉。移贰濡须。金人犯庐、寿等州,大将驻兵淮壖以拒之,运给饷未尝乏绝。岁余,以亲老还江东,寓居鄱。既而丁母及父忧,服除,起知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大修庠序之教,祠汉以来守令有功德于桂阳者卫飒、唐羌等七人于学,刻《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散之民间,使之修德而务本。召入对,除知达州。召为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钱岁三十余万缗,请以十万归省额。户部所储三佛齐国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拜刑部侍郎,言:诸斥逐累赦未还者,宜从湔洗。诸申请条制,多重复牴牾,失于太烦。诸编置不以赦原、不以荫论之类,失于太重。外路刑狱三经翻异,移送大理,刀锯数施,非所以示远。及诸不便。皆从之。又请广储蓄,兴鼓铸,修屯田,作乡兵,亦皆听纳。会金人渝盟,特迁户部侍郎,以专馈饷。丞相陈康伯议遣李宝自四明控制海道,众论纷纭,运直入赞决,以为上策,金人果败走。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连上章致政,不许,以疾卒。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宋史•张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B.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C.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D.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
B. 服除,守丧期满。官员守制期满,一般都要恢复丁忧之前 官职。
C. 庠序,古代的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泛指学校。
D. 缗,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又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运内平动乱,外抗金兵。代理桂阳监蓝山县令时,他带兵擒获贼寇;移任濡须时,他驻军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
B. 张运宽厚为怀,主张轻刑。任刑部侍郎时,他提出应款待赦免多次还无法回来的重刑犯,指出有些人被判罚过重、有些案件刑罚过多等问题。
C. 张运深受信任,颇受重用。他提出增加储蓄、整治屯田等建议,均被采纳;金人违约,他被特意升任为户部侍郎,负责运送粮饷。
D. 张运政绩突出,处事果决。他在地方、户部和刑部任职,均有政绩;金人违约,他直接参与商讨决策,赞同从四明控制海道的决议,最后金兵败退。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
(2)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
14. 张运主管桂阳监时在当地施行教化,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羌村三首(其二)①
杜 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②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757年,诗人为左拾遗时,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 器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被逐,不能为朝廷效力,虽与家人团聚也缺少欢乐。
B. 娇儿缠绕膝下的细节,写出作者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情状。
C. 粮食喜获丰收,新酒已从榨酒床流出,令诗人倍感欣慰。
D. 诗人无力改变现实,内心苦闷,只能暂且用酒安慰晚年。
16. 请简要分析“萧萧北风劲”在诗中的作用。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回答孔子“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的问题时,自谦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誓、冉有、公西侍坐》中,写孔子晒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中,与一架累累豆相遇,觉得秋色丰饶,寻常巷陌间也有繁华。
每日出门和回家,会路过巷子口的一户人家,那家院子里种有扁豆。夏天的时候,扁豆只是在勤快地生长叶子,枝枝菱蔓,层层叠叠,大江涨潮一般的汹涌。紫梗绿叶,我知道秋天一安会结紫色的扁豆,因此悄悄路过那扁豆架,也每每心怀着一颗甜蜜等待的心。
暮色微浓时,看见女主人在扁豆架边浇水,整理乱爬的茎蔓。中年的女主人梳着短发,着白底蓝花的棉质家居服,看起来是一个素淡的女子。半开的窗户里轻轻飘出细细的女音,细听是黄梅戏。提壶浇水的素淡女子,和她的院子一起,美得像一幅风俗画。小庭院,老戏曲,秋风年年吹,扁豆花开开落落,尽管时光滔滔逝去,日子却敦实又静谧:这是真正的尘世大美。
清秋出游,去乡间,总能遇见那些素朴却蓬勃的菜蔬和水果。而我最喜欢看的,还是秋风里那满架摇动的扁豆。( )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么偏僻寂寞,又那么欢喜自适;那么寻常,又那么绚丽。
B. 那么寻常,又那么绚丽;那么偏僻寂寞,又那么欢喜自适。
C. 那么欢喜自适,又那么偏僻寂寞;那么绚丽,又那么寻常。
D. 那么绚丽,又那么寻常;那么欢喜自适,又那么偏僻寂寞。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D.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表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尊重生命等。如果人们缺少生态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淡漠, ① 。可以说,人们缺乏生态意识、特别是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
生态责任意识要求人们具有履行生态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② ,才能明确对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担当。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 ,使正确的生态正义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亲和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遵循。
生态情感是人们对自然生态亲近、热爱、敬畏、依恋等的生理评价和内心体验。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助于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某杂志特举办“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助力民族伟大复兴”大型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征稿,请你选择你对“脱贫攻坚精神”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写一篇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锦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