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10  2021-04-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
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宣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
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绘画达到了中国绘画发展中的一个巅峰,而其小品画以独特的审美形式和艺术特色成为这一巅峰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备受关注的形势下,再次品读我国传统绘画时不难发现,超现实因素并非只能从他国绘画中寻得,只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解读方式中没有使用这一语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中西方绘画在这一层面上的契合,实则二者的本质是十分相近的。
宋代人物画家们开始关注市井生活,人物画的平民化是它一改唐代贵族化、宗教化面貌的重要突破点之一。宋代画家李嵩的画作《骷髅幻戏图》即是其中一个代表。画面中的悬丝傀儡演出是宋代市井木偶的表演形式之一,画中的场面也是木偶表演与观众观看的真实场景。在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结构等关系处理符合客观真实,其悬疑之处在于傀儡的操纵者,他应为现实中的人而非傀儡本身。但李嵩将其处理成头戴樸头、身着薄衫的大傀儡的形象,超现实的人物形象自然地呈现在真实的场景中,从而营造出离奇、悬疑的效果。《骷髅幻戏图》通过“人与非人”角色的切换呈现出超现实的艺术效果,实现了传达画家生活感悟和艺术思想的目的。
中国画对于空间的表现会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觉得极为不可思议。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传统绘画差异非常大。西方传统绘画力求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空间,在新观念的影响之下,尝试突破到表现四维空间,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多维套叠的情况极为常见,宋代小品画中的《柳院消夏图》即是一个例证。
在《柳院消夏图》中,院子内外的场景均一览无遗,前后没有遮挡,这是违背科学准则的。除非把视点提高-在较大的俯视状态下才能实现,但从画中平视的两个人物判断,大俯视的视点被排除。观察的视点只能是平视,很显然这个视点不是一个,并且应该处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画面实现了不同空间的“合理化”组合。同幅画面中观察点的平行位移导致了空间拼接重组现象的出现,将不同时空的状貌以面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真可谓奥妙无穷!艺术表现的自由使得画面产生了超现实的因素。
具有浪漫色彩的人物画是宋代小品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超越了现实生活的题材,呈现出似梦似幻的艺术效果,展现了画家的独特构思与诗意情怀。《仙女乘鸾图》描绘了一个仙女驾着鸾凤急速飞翔于空中并回首圆月的场景,人物刻画形神兼备,设计巧妙。耿昭忠题云:“风格高妙,飘飘然有凌霞绝尘之姿,是盖周文矩胸中迥出天机,故落笔超乎物表。”显而易见,此类作品仍然运用了易于辨识的写实手法,不同的是其营造的意境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宋代小品画中的超现实性体现在其将生活之“真”借助超自然的手法自然而然地变为了艺术之“实”,这里的真实在神秘色彩的笼罩下营造出了浪漫与梦幻的仙境。


浏览完整试题宋代绘画以写实性为最显著特征,但它依然没有脱离中国画尚意的本质。高度写实与非现实性的表现看似矛盾,却能在超现实的语义中达成和谐。它借助怪异形象的处理、层叠空间的组合以及浪漫情景的营造,重建了一个自由、超验的幻境。
(摘编自赵雪《宋代小品画的超现实因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绘画中含有很多超现实因素,只是在传统绘画的解读方式中未使用这一语汇。
B.宋代人物画家开始将平民形象画入作品,这是对唐代绘画贵族化、宗教化面貌的突破。
C.《柳院消夏图》中,画家对院子内外的场景作了空间拼接,实现了艺术表现的多维突破。
D.宋代小品画依然没有脱离中国画尚意的本质,这与其高度写实的特点形成了显著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借助西方绘画理论审视中国传统绘画,发现了中西方绘画的契合之处。
B.文章以三幅宋代画作为例,论证了宋代小品画中含有超现实因素,有说服力。
C.文章引用耿昭忠的评语,目的是说明《仙女乘鸾图》运用了超常的写实手法。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先提出论点,再从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作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骷髅幻戏图》中,傀儡的操纵者也是傀儡,这体现了画家独特的生活感悟。
B.多个空间拼接重组在中国传统画作中极为常见,但在西方传统绘画中并不常见。
C.宋代具有浪漫色彩的人物画往往呈现出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故不具备写实性。
D.宋代小品画成为中国绘画巅峰时期的典型代表,与其含有超现实因素不无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
建议》)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安徽激发科技创新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统筹打造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激发创新这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一批尖端技术产品;激发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中的“最大增量”,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接近4万亿元,在全国发展格局中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做到“创新自立”。安徽坚持科技为民,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聚焦断点卡点,扩容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启动“江淮英才”计划,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打造国之重器,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托卡马克等“3+4+N”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
(摘自《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材料三:
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当然,研发要靠人才,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摘自《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网2021年3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
B.我国在应用创新领域有一些突破,但在基础研究领域存在着不足。下一步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打牢研究地基。
C.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人才,不仅要依靠领军拔尖的人才,还要发挥普通人的才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
D.安徽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激发创新这个“主导力量”,使得经济快速发展,提前实现了“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坚持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被写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体现了中央的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
B.材料三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足,提出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市场和人才的重要作用。
C.合理的科研体制可以保障科研人员拥有充足的科研时间和精力,不涉及非科研事务,拥有科研自主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


展开余下试题D.安徽省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创新的作用,采取了多项举措保障科技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和大科学装置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6.我国科技创新方面要继续取得成就,应采取哪些措施?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百鸟朝柿
江岸
姥爷六十岁那年,随着小姨最后一个结婚,姥爷和姥姥的家就成了他们俩的空巢。
小时候,位于大别山山窝里的姥姥家简直就是我的天堂。每逢节假日,妈妈都会带着我回娘家,到她的故乡黄泥湾去一趟。有时候爸爸也跟着去。
乡下的日子,我的快乐就像山区蓝天上飘荡的白云,奔涌得无边无际。且不说姥爷和姥姥捧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宠爱,且不说夏季在洗脂河里戏水的清爽,且不说冬日在山坡上滑雪的畅快……单是菜园里新鲜的蔬、树林里甜蜜的浆果、房前屋后熟透了的红桃黄杏,都足以让我这个馋嘴的城里娃儿对这一片神奇的山谷流连忘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姥爷、姥姥亲手做的脆柿和烘柿。
姥姥家院墙外面,有一排参差不齐的树,矮的是石榴和樱桃,几棵高过墙头的树,一棵是香椿,两棵是柿树。听姥姥说,原来这两棵柿树结的柿子叫牛眼柿,鸡蛋大小,籽儿还特别多;后来,经过姥爷亲手嫁接,结的柿子叫磨盘柿,比大人的拳头还大。每年秋天,他俩把柿子摘下来,一部分泡在坛子里,坛口塞上从河边割来的马蓼去涩--制作脆柿。泡个几天,将柿子捞出来洗净,削了皮,咬一口,又甜又脆,口感赛过苹果和香梨。另一部分装进塑料袋子里,里面放上两个苹果,将袋口扎紧,用棉被捂上-制作烘柿。几天以后,柿子变红变软,揭开一块皮,将嘴巴贴上去慢慢吮吸,绵软香甜,柔滑得像喝了一罐蜜。
姥爷、姥姥知道我喜欢吃柿子,每年秋天的时候,都会把脆柿和烘柿提前加工好,我去了以后,让我每天吃两个,因为柿子性寒,并不让我多吃。吃不了的,让我临走时兜着走。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一来呢,嘴没有小时候那么馋了,二来呢,我到外地求学、工作,再也不能经常去看望姥爷和姥姥了,竟然错过很多品尝姥姥家美味的机会,但是,姥姥家柿子香甜的滋味却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深处。
岁月如梭,人生无常。一个秋天的傍晚,我正在上班呢,妈妈突然打来电话,拖着哭腔说,你姥姥在医院里,快不行了,你抓紧时间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
我紧赶慢赶,回到家乡,匆匆送别了姥姥。姥姥安葬了,在院子里,我坐在姥爷身边,想陪他说说话。姥爷面容苍老,平静的神情下面,掩抑着无尽的哀伤。我憋着泪水,握着他布满老茧的大手,满腹的话语不知道如何启齿。
我怕我的泪水控制不住,会不小心流出来,便不时昂起头,仰望院子上面那一方逼仄的天空。我突然看到,在院墙上方,高高的柿树顶端,宽大的树叶里掩映着星星点点正在由青变黄的柿子。姥爷,我去帮您摘柿子吧。我站起来说。肯定是柿树太高了,姥爷行动不便,才没有摘净树顶的柿子。
姥爷拉着我的手,把我拉回他的身边坐下,摇摇头说,不用摘了,那是我和你姥姥故意留下的。为啥?这样不是太浪费了吗?
这些年,你们几个贪嘴的娃娃都长大成人了,也难得有功夫回来陪我们了,我们就再也不用把柿子都摘光了,每棵树顶上,每年都留下几十个柿子。每到冬天,大雪封山,这附近山上的鸟雀们觅不到食儿,麻雀啊,斑鸠啊,喜鹊啊,画眉啊,黄鹂啊,还有乌鸦啊,还有其它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啊,都会飞过来,吃几口柿子,度过饥荒。这几年,雪天飞过来吃柿子的鸟雀越来越多,我们留下的柿子也越来越多啦!
怪不得呢,姥爷和姥姥心眼真好,这是保护鸟儿,保护生态环境。
哪儿啊,我们有啥能力保护它们,是它们啊,飞过来陪我们。每年下雪的时候,鸟儿们聚在树上树下,热闹得不得了,把你姥姥高兴的,像过节似的。她呀,总是让我把院里院外的积雪打扫干净,她就一把又一把地往空地上撒稻谷、小麦和玉米,怕这些鸟雀光吃几口柿子,填不饱肚子呢。
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一头扎进姥爷的怀里,号啕大哭起来。
隆冬季节很快就到了。
有一天,看天气预报,豫南地区将有大到暴雪。我突然渴望回到黄泥湾,回到姥爷身边去。我请了假,千里迢迢往回赶。
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姥爷家鸟儿欢聚的热闹场景:大雪纷飞,柿子鲜红,一群五彩缤纷的鸟儿在风雪中在柿树周围一边鸣唱一边翩翩起舞。
我默念着,姥爷,您和姥姥曾经豢养、放飞的一只小鸟,马上也要飞回家了。
(选自《山西文学》2021年第3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起笔简洁,直接交代姥姥姥爷成为空巢老人,引出下文老人对“我”的宠爱,也为后文叙说老人的寂寞做了铺垫。
B.第三段中,作者娴熟地组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比较、拟人等诸多修辞手法,着力呈现了乡下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趣味无穷。
C.姥姥姥爷留下树顶上的柿子,雪地里撒稻谷等食物,暗示了老人内心的善良和寂寞,也在客观上保护了鸟儿和生态环境。
D.结尾部分写“我”一路上想象鸟儿欢聚姥爷院子里的热闹场景,以虚写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姥爷晚年生活的美好期望。
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中“我”强忍泪水与号啕大哭的原因。(6分)
9.小说标题有着怎样的含义?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至治初,授中尚监丞,谨于出纳,英宗奖其称职。泰定元年,拜监察御史,疏劾御史大夫倒刺沙,直声震中外。
文宗即位,拜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赐上尊二,衣一袭,钞五十贯。至顺元年,迁河东山西道廉访使。
元统二年,出为淮西江北道廉访使。明年,拜大都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擢太府卿。昆山知州劾总管道童,诡报岁灾,帝命星吉按之。道童廉直,属吏不能堪,故诬之,且倚前翰林学士阿鲁灰为援。星吉并治阿鲁灰罪。特授资善大夫、大都留守,仍兼太府卿,旋加荣禄大夫。帝幸太府,见其簿籍精密,善之。
六年,赐金虎符。累迁宣政院使。出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选刚明之士行道,纠摘贪邪不少贷。秦桧裔孙夺民田,讼久不决。星吉曰:“秦桧何人也?”属吏曰:“宋奸臣也。”星吉阅桧传,乃曰:“桧之罪,百世有余戮,其遗允敢为民害!”尽返其田。浙东佥事三宝柱,廉吏也,御史诬劾之,星吉怒杖御史,而白其诬。丞相脱脱与御史有连,恶之,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威顺王宽彻不花好田猎,民病之,又起广乐园,聚贾人以网利。有司莫敢问。星吉至,谒王,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之入。星吉曰:“吾受天子命为行省大臣,恶得从小门入!”阍者惧,告王,乃启中门。星吉入,责王曰:“王,帝室之胄,不闻德音,而淫猎以为民病,窃为王危之。”王握星吉手谢之。
脱脱以宿嫌,奏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守江州。时江州已陷,星吉建间太平,贼渐逼,众号百万,官吏忷惧。星吉贷富室粟募兵,一日行三千人,与贼战于池州,复其城。贼阵于县西岳溪桥,有贼将乘驴挑战,骁悍为官军所畏,星吉引弓射之,应弦而殪,贼败走。又以舟师二百艘来攻,使王惟恭败之。乘胜进至望江清水湾。侦者告贼船四百顺风而至,诸将失色,星吉曰:“吾有以胜之。”乃伏兵横港中,复破之。贼方围安庆,捷闻,遽烧营走。星吉自驻鄱阳,命王惟恭守小孤山,扼江湖冲要以图恢复。
是时湖广已陷江浙兵屡败江西孤立无援或旦东南完实真因粮以图再举星吉曰:“吾受命守江西,必死于此。”众不敢复言。


展开余下试题十二年九月贼以大船四面来攻,星吉麾众殊死战,从子伯不花死之。星吉犹坚坐不动,贼射之
中目,乃昏仆。贼素闻其名,欲降之。明日少苏,贼馈以食,不食而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新元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五》,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湖广已陷江浙/兵屡败江西/孤立无援/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
B.是时湖广已陷/江浙兵屡败/江西孤立无援/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
C.是时湖广已陷/江浙兵屡败/江西孤立无援/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
D.是时湖广已陷江浙兵/屡败/江西孤立无援/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廉访使:古代官名。元代于各道置肃政廉访司,掌管地方监察。廉访使有考校官吏政绩、复审地方冤案等职权。
B.虎符:古代帝王的兵符,分左右两半,左符留存中央,右符发给统兵将帅。两半验合,持符者才能调兵遣将。
C.胄:一指头盔,如甲胄。二指子孙后代,大多数情况下特指帝王或贵族的子孙,如贵胄。文中指后一种含义。
D.从子:侄子,即兄弟之子。“从”在古代可指堂房亲属,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便是指堂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星吉为官谨慎廉直,多次受到皇帝表彰。他任中尚监丞,收支谨严,英宗奖其称职;后文宗赐给他上尊二,衣一袭,钞五十贯。
B.星吉秉公处理政务,敢于直面高官权贵。他疏劾御史大夫倒刺沙,名震朝廷内外;御史诬劾廉吏浙东佥事三宝柱,他怒杖御史。
C.星吉具有爱民之心,勇于维护百姓利益。秦桧后裔夺取民田,百姓诉讼长久未决,他了解情况后严词痛斥,尽悉收回返于百姓。
D.星吉军事素养较高,募兵对阵从容有方。面对战争形势,他主动申请到前线任职,麾众殊死作战,亲自扼守江湖冲要以图恢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昆山知州劾总管道童,诡报岁灾,帝命星吉按之。
(2)威顺王宽彻不花好田猎,民病之,又起广乐园,聚贾人以网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4~15题。
边中送别
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首联“别路”“寒浸”等词语,可推知当时作者身处边关险境、心境凄寒。
B.颔联下句形式上是问句,实含感叹之意,表现了诗人不顾生死的坚毅果决。
C.颈联直抒胸臆,与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D.尾联暗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典,回应了“留”之因。
15.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猛禽的不合群来写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两句是“ , ”。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 , ”两句写出了小石潭源头悠远、溪流两岸交错曲折的特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者 ,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理论上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作者通过实地 写成此书,对中国基层社会-传统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定位。该书所提出的“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如今,现代社会 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 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树一帜 考查 覆盖 正
B.独辟蹊径 考查 涵盖 仍
C.独辟蹊径 考察 覆盖 仍
D.独树一帜 考察 涵盖 正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上进行了表述和分析。
B.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
C.以“乡土”概念概括广大农民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上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D.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表述和分析。
19.补一句话做文段之尾,小结段意并指出阅读价值,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此,我们务必读懂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B.所以,“乡土中国”的概念在当今中国已深入人心,作者功不可没。
C.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必读的“经典”。
D.因此,费孝通先生严谨求实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生认真学习的。
20.下面是某县广播电台实习记者进村采访时初拟的广播稿,其中有五处在句子构成、用语得体等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①各位村民朋友,我是新来的记者。②县里派我来采访好人好事,我感到肩上有千钧重担。③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我一定恪守咱们村的村规民约和遵守记者的职业纪律还有记者的行业规矩。④我向大家担保,绝不干扰大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⑤希望大家接受采访时畅所欲言,把村里的好人好事毫无保留地讲给我听。⑥在此谢谢大家了!
21.假设你是H市红星家具厂采购部的业务员甄紫施,将于2021年4月9日到G市去为本公
司购买一批木材,因木材供应商要求必须用现金交易,所以你按规定要在去G市的前一天到公司的财务部借出现金(共21.7万元人民币),以便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立即到财务部用购货发票换回借条)。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稿纸上写出现金借条。(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场景一:刚刚跳完广场舞的60多岁大爷大步走上公交车,厉声要求背着沉重书包的小学生为他让座。
场景二:刚刚走到水塘边的70多岁大爷主动跳进冷水中,奋力救起不慎滑入水塘中的两个初中学生。
场景三:刚刚买药回家的80多岁大爷颤抖着摸进厨房,轻轻拿起厨具为正读高中的重孙
子准备午餐。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哪些感触或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宣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6分)
1.(3分)AB项,唐代“人物画”和唐代“绘画”不能等同。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宣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