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24  2021-05-0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
广西柳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脂砚斋的私人化的特殊经验,虽然未必就能对作品的深意作出最恰当的揭示,也未必能保持分析所需要的冷静和客观,但如脂砚斋那样从文本潜在的诗味出发,从情的角度来与作者产生价值取向的呼应,这一阅读立场的确立,为正确估价《红楼梦》的经典性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般认为,早期《红楼梦》是从《风月宝鉴》改造而来的。这种改造,总体上看是朝着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表现的思想更深刻的方向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专注于男女情事的描写被大大压缩了,而狭义上的男女之情向着更宽广的文化意义上的感情拓展着。
但是,当这一版本成为书商谋利的主要工具时,在文字的整理中,那些男女的情事,有许多地方都被或暧昧或直露的添加和改动,从而引导读者去想入非非。王熙风与贾蓉见面时的诡秘一笑,香菱与宝玉见面的脸一红,乃至宝玉去探望病中晴雯所遭遇的尴尬,类似的细节或者情节改动,或许多多少少可以在潜在的商业化运作中得到一种解释。类似的文字改动,包括三家评本对妙玉用自己的绿玉斗给宝玉泡茶,那一个“仍”字的揭示,以暗示妙玉与宝玉关系的暧昧。既可说是评点者的心细如发,也可说是评点者心中装有消费者后的一种吊胃口、故作神秘的行为。而《红楼梦》中耐人寻味的诗意,也可以通过炒作式的揭秘来为商业利润的寻觅推波助澜。这种反诗意的“诗意探寻”,反情感的“情感揭秘”,在强势媒体与商业投机者共谋的今天,变得尤为汹涌,使得本来占主导文化价值的诗与情,在潜在的利欲挤压下,变成了商家赚取利润的有力工具。让利来主导情、让诗来为人谋实利,这是当初执著于诗意与情感的表达的曹雪芹所始料不及的。所以,阅读《红楼梦》这样的经典,放慢阅读的节奏来细细品味其中的诗意,把被利羁绊的超功利的情张扬起来,成了在当下社会中不与浮躁同流合污的一种生活态度。
经典著作传到现代仍然保有的魅力,往往是在反复玩味中被阅读者捕捉到的。感受经典的魅力,就是感受一种潜在的味道。它与品尝商业化的快餐文化的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快餐文化需要感受的是惊奇甚至震惊,并以紧随潮流为目的。经典阅读带来的是与时下潮流的间离效果,这种间离,不是对生活的逃离,而是更深刻、更本质地切入生活,是以经典巨大的凝聚力,把纷繁杂扰的生活整合到一个更为人性、更有情感、更为温暖的世界里。这也正是《红楼梦》作为经典传递到当下的价值之所在。
(节选自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正确估价《红楼梦》的经典性,我们就应该从文本潜在的诗味出发,从情的角度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B.《风月宝鉴》关注狭义上的男女之情,《红楼梦》凸显更宽广的文化意义上的感情,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C.《红楼梦》里的男女情事被谋利的书商肆意修改,这种反情感的“情感揭秘”极大损害了这部经典的魅力。


浏览完整试题D.《红楼梦》这部名著的经典魅力是潜在的,要感受这经典的魅力,必须沉下心来,放慢阅读节奏细细品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以分析说理为主,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和例证法。
B.文章紧紧围绕《红楼梦》文本潜在的诗味和情谈《红楼梦》经典传承的问题。
C.文章论证作为名著的《红楼梦》的经典性时破立结合,先立后破,破中有立。
D.文章借着论证《红楼梦》的经典性的问题,重点批判了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虽不完全认同脂砚斋对《红楼梦》的点评,但肯定其阅读立场对评价《红楼梦》经典性的意义与价值。
B.《红楼梦》在流行的过程中曾经被不良书商肆意改动,其中的男女情事被改为了露骨的情色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C.只要我们放慢阅读的节奏来细细品味,就一定能体会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所蕴含其中的诗意与情感。
D.广泛阅读像《红楼梦》这样优秀的文学经典,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根治现代社会冷漠病的最好办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语言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语言产品为主的行业,可分为语言教育、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艺术、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创意、语文能力测评等。语言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具有低耗能、无污染、科技附加值高等优点。日内瓦大学经济学教授弗朗斯瓦•格林的研究表明,瑞士语言的多样性,每年可创造约500亿瑞郎收入,约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10%。
据《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2018年,我国从事语言服务或相关服务的企业数达到72500家,行业产值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
信息科技正在孕育、孵化新的语言产业,为语言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同时还培育新的语言产业模式。信息科技为语言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生态。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帮助语言教师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更好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高效的语言教学。智能时代,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开发者、管理者,依托新兴技术因材施教,回归教育本质。
(摘编自李磊《语言产业,你了解多少》,《光明日报》2019.12.21)
材料二: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给语言重新下定义:语言是具有经济价值和产业特征的“稀缺产品”,占有越多的这种产品可以更多地获取红利,开发更多的这种“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和文化收益。
我国目前的语言产业现状较为复杂。汉语言文字的现代信息化处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产业化水平还不高。汉语国际化的速度加快,影响迅速扩大,但产业化水平低。计算机语言软件产业发展落后。各种外语教育产业近年来势头迅猛。品牌命名产业尚未起步。我国品牌命名方面的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有意识、自觉地把语言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用于品牌命名方面还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各种语言服务支持的技术产业发展较慢。
西方许多国家的语言产业发展迅猛,比如,2008年欧盟语言产业营业总额达到84亿欧元,未来若干年将每年至少增长10%,语言产业因此列入若干最高增长产业之一,预计到2015年欧盟语言产业营业额将达165亿至200亿欧元。
(摘编自黄少安苏剑张卫国《语言经济学与中国的语言产业战略》,《光明日报》2012.3.2)
材料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近60种;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其涉及的包括民族语言在内的全部语言多达几百种。这对语言服务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需求。我国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
(张卫国《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人民日报》2017.2.12)
材料四:目前,世界上有7000多种语言,但是只有121种官方语言、104种官方的区域语言。7000多种语言中,大部分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万人,只有389种语言的使用者超过100万人。世界上有2508种文字,但是只有80种是主要的、日常使用的文字。近14亿人所说的语言在正规教育系统里面没有,不能用母语接受教育。
2016年9月,英国教育部启动“卓越汉语教学”项目,投资1000万英镑(约合8762万元人民币),计划4年内培养至少5000名能流利使用汉语的中学生,同时培养100名中文教师。截至2017年9月,已有30多所学校参与该项目,学生、家长和校方反馈都相当积极。
(摘编自李艳《对当前英国语言产业与语言服务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语言产业研究》2018.3)
4.下列对我国目前语言产业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语言产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产业自身不足,导致语言产业总需求量不大。
B.在信息处理、国际化、语言软件、语言服务的技术等方面,产业化水平不高。
C.我们要善于吸取国外的经验,借汉语国际化的契机,提升汉语的产业化水平。
D.我国目前语言产业现状,既有突出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不可一概而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首段文字,阐释了语言产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并举日内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例,说明语言产业的特点。
B.在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深度融合的智能时代,教师既可传播知识,还可开发、管理知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化教学。
C.材料二从经济学的角度给语言重新下定义,从经济角度理解语言价值,促进语言产业的发展,还促使语言学性质的改变。
D.材料四首段文字显示,全世界语言和文字的资源极丰富,但经常使用的只是较少的一部分,语言产业的发展空间仍很大。
6.语言产业的发展,可以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综合材料内容,请归纳概括语言产业除经济效益之外所产生的社会价值。(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当陈阵用单筒望远镜镜头,套住了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毕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边,但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陈阵来到草原已经两年,可他还是惧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这远离营盘的深山,面对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气都颤抖起来。万一狼群嗅出他们的人气,那他俩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毕利格正用另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狼群的包围圈,他压低声音说:就你这点胆子咋成?跟羊一样。见陈阵不吱声,便侧头小声喝道:这会儿可别吓慌了神,弄出点动静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陈阵点了一下头,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展开余下试题侧对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黄羊仍在警惕地抢草吃,但似乎还没有发现狼群的阴谋。狼群包围线的一端已越来越靠近俩人的雪窝,陈阵一动也不敢动,他感到自己几乎冻成了一具冰雕……
又有六七条大狼悄悄加入了包围圈,三面包围线业以成形。陈阵用厚厚的羊皮马蹄袖拢住口鼻,低声问道:阿爸①,狼群这会儿就要打围了吧?
毕利格轻声说:还得有一会儿呢,头狼还在等机会。狼打围比猎人打围要心细,你自个儿先好好琢磨琢磨,头狼在等什么?老人白毛茸茸的眉须动了动,落下些微霜花。那一顶盖额、遮脸、披肩的狐皮草原帽也结满了哈霜,将老人的脸捂得只露出眼睛,淡棕黄色的眼珠依然闪着琥珀般沉着的光泽。
这里是二大队冬季抗灾的备用草场,方圆二三十里地,是一片大面积的迎风山地草场。草高株密质优,狂风吹不倒,大雪盖不住。
老人小声说:你仔细看就明白了,这片草坡位置特别好,迎着西北风,风雪越大,雪越是站不住。我八岁那年,额仑草原碰着一次几百年不遇的大白灾,平地的雪厚得能盖没蒙古包。幸亏大部分的人畜,在几位老人的带领下,抢先一步,在雪下到快没膝深的时候,集中所有马群,走了三天三夜,才把人畜搬到这片草场。这儿的雪只有一两尺厚,草还露出三指高的草尖。冻饿得半死的牛羊马见着了草,全都疯叫起来,冲了过去。人们全都扑在雪地上大哭,要是没有这片草场,额仑草原的人畜早就死绝了。后来,额仑草原就不怎么怕白灾了。一旦遇上白灾,只要搬到这儿来就能活命。
老人轻轻叹道:这可是腾格里②赐给额仑草原人畜的救命草场。狼群也一直护着,隔上五六年,就会到这儿杀一批黄羊,跟人似的祭山神,祭腾格里。这片神山不光救人畜,也救狼。狼比人精,人畜还没搬过来呢,它们就过来了。白天,狼躲在大山尖上的石头堆里,夜里下来刨开雪吃冻死的牛羊。狼只要有东西吃,就不找人畜的麻烦。
几朵蓬松的白云,拂净了天空。老人抬眼望着冰蓝的腾格里,满目虔诚。陈阵觉得只有在西方的宗教绘画中才能看到如此纯净的目光。
今年这片草场的雪来得早,站得稳。草的下半截还没有变黄就被雪盖住,雪下的草从每根空心草管和雪缝里往外发散着淡淡的绿草芳香。被大雪和饥饿压迫的黄羊群,一到这儿就被绿草香气所迷倒,,再也不肯转场。个个的肚子吃得滚瓜溜圆,宛如一个个硕大的腰鼓,撑得都快跑不动了。
只有草原狼王和毕利格老人,才能料到黄羊群会在这里犯大错。
这群黄羊有近千只,还不算庞大,只能算作中型羊群,但是,陈阵觉得,对于几十条狼为一群的大狼群,这群黄羊仍然太大了。都说狼子野心是世上最大的野心,他很想知道狼群的胃口和野心有多大,也很想知道狼群打围的本事有多高。
狼群对这次打围的机会非常珍惜,它们围猎的动作很轻很慢。只要羊群中多了几只抬头望的公羊,狼群就会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连呼出的白气也极轻极柔。
黄羊群继续拼命抢草吃。两人静下心来等待。老人轻声说:黄羊可是草原的大害,跑得快,食量大,一队人畜辛辛苦苦省下来的这片好草场,这才几天,就快让它们祸害一小半了。要是再来几大群黄羊,草就光了。今年的雪大,闹不好就要来大白灾。这片备灾草场保不住,人畜就惨了。亏得有狼群,不几天准保把黄羊全杀光赶跑。
陈阵吃惊地望着老人说:怪不得您不打狼呢。
老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陈阵心里有些莫名的激动。在两年前离开北京之前,他就阅读和搜集了许多有关草原民族的书籍,那时他就知道草原民族信奉狼图腾,但直到此时他才好像开始理解,草原民族为什么把农耕民族最仇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
(有删改)
注:
①陈阵与毕利格老人情同父子,所以陈阵按照蒙古族习惯称毕利格老人为“阿爸”。
②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多次运用细节来表现陈阵内心的恐惧,既渲染了狼群围猎时紧张的氛围,又从侧面凸显出草原狼的凶猛。
B.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出一个沉稳睿智、经验丰富的草原老猎人形象。
C.“几朵蓬松的白云”“冰蓝的腾格里”,寥寥数笔,勾勒出草原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增添了作品的民族风情。
D.文章结尾处作者补叙了陈阵在北京时对狼图腾的了解,使得他冒着生命危险看狼群围猎的情节具有了合理性。
8.毕利格老人回忆了八岁时额仑草原遭受白灾的情景,,这段叙述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草原民族为什么把农耕民族最仇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举贤良方正,召试不应。神宗览其文,除集贤校理,改知谏院、知制诰。擢御史中丞。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线。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曩变法之初,势自当尔。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李宪措置熙河边事,润甫率其属周尹、蔡承禧、彭汝砺上书切谏,其略云:“自唐开元以来,用杨思勖、鱼朝恩、程元振、吐突承璀为将。有功,则负势骄恣,陵轹公卿;无功,则挫损国威,为四国笑。今陛下使宪将兵,功之成否,非臣等所能预料。然以往事监之,其有害必矣。陛下仁圣神武,驾御豪杰,虽宪百辈,顾何能为,独不长念却虑,为万世之计乎?岂可使国史所书,以中人将兵,自陛下始?后世沿袭故迹,视以为常,进用其徒握兵柄,则天下之患,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不听。又言:“兴利之臣,议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而司农可之。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刈,昭陵乔木,翦伐无遗。熙宁著令,本禁樵采,遇郊祀则敕吏致祭,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掊克,不顾大体。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令。”从之。迁翰林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召复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一时制作,独倚润甫焉。哲宗立,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进承旨,修撰《神宗实录》。绍圣初,哲宗亲政,润甫首陈武王能广文王之声,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开绍述。遂拜尚书左丞。章惇议重谪吕大防、刘挚,润甫不以为然,曰:“俟见上,当力争。”无何,暴卒,年六十八。辍视朝二日。
(选自《宋史•邓润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
B.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
C.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
D.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拜官授职,此处与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中的“除”意思一致。
B.御史中丞,古代官职名,主要的职责是在皇帝授意下起草下达重要诏令。
C.开元,唐玄宗年号,唐玄宗治国初期,励精图治天下太平,史称开元盛世。
D.直学士,宋朝一种特殊的阁学士职名,是官员在本职之外加领的另外官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润甫恪守职责,主张广“开言路。他作为御史中丞,上疏宋神宗摒弃异端之论会抑制谏言,法度确立后,就应广开言路,积极纳谏。
B.邓润甫以史为鉴,反对重用庸才。他认为,李宪才能平庸,如果委以重任,会对皇上的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流弊当世,遗笑史书。
C.邓润甫维护大体,蔑视贪利小人。他反对砍伐前代陵墓树木,认为唐代制订律令保护前代帝王陵寝,不让人乱砍滥伐,使美德远扬。
D.邓润甫推崇西周,敢于借古讽今。他建议宋哲宗要注意学习周朝先贤的传承之风,继承神宗变法,哲宗对邓润甫的这个建议较为认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4分)
(2)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4分)
14.神宗初年,在朝政治理上,展现了一些良好气象。请依据文本,从君臣的角度分别说说有哪些良好的气象。(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五凤楼晚望(六年八月十日作)①
白居易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②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注]①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八月十日,时任河南尹的白居易登上洛阳俗称“五凤楼”的应天门城楼,有感而发,遂作此诗。②龙门,即龙门山。龙门山地处伊河之滨,伊河东岸为香山,西岸为龙门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诗题,交代了晚望的时间、地点,雨后天晴,水雾消散,天空更显澄净。
B.颔联“烧”字用得奇巧,既表现了晚霞的红艳,又写出林木在晚霞照映下的形态。
C.《琵琶行》中也有秋景的描写,相较本诗,选取的意象有别,表达的感情也不同。
D.尾联为本诗的诗眼,诗人直抒胸臆,表达登高晚望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16.请赏析“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的“ , ”两句直接表明了写作目的,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希望世人遵从古道的期望。
(2)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启示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无知:“ , ”。
(3)辛弃疾在《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追忆了刘裕领兵北伐、收复失地的历史功绩,词句气势恢宏,极具感染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 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画作 。主要有佛像画、佛经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画等。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盛唐时代,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把中国人物画艺术推向了高峰。吴道子的大量作品绘于长安和洛阳的寺院,( )。而敦煌第158窟南、北壁表现涅槃经变中的弟子及各国王子 ,线描流畅而道劲,色彩相对简淡,正是吴道子一派的人物画 。从南北朝到宋元时期,敦煌绘画虽然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中原地区绘画的发展始终强烈受到影响,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因此,敦煌艺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缩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壁画不存在了,寺院也就逐渐湮灭了 B.随着这些寺院的湮灭,壁画也就不存在了
C.寺院与壁画一起走向了湮灭,不复存在了 D.寺院最终走向湮灭,因为壁画不存在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萃取 美不胜收 惟妙惟肖 风格 B.汲取 美轮美奂 栩栩如生 风度
C.汲取 美不胜收 栩栩如生 风格 D.萃取 美轮美奂 惟妙惟肖 风度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原地区绘画的发展始终受到强烈影响,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
B.始终影响着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强烈发展,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
C.始终强烈受到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影响,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
D.始终受到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强烈影响,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什么是无人驾驶汽车?顾名思义,无人驾驶汽车指的就是能实现全自动行驶的智能汽车。① ?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都装备了一台非常先进的带有显示屏的车载电脑。车载电脑里安装了多款智能软件,同时车辆四周密布感应设备,这些设备能随时获取周围的信息,② 。车载电脑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从而③ ,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最终安全高效的到达用户设定的目的地。

22.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概括“雄安站”的特点,字数不超过40个字。(5分)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旅客半小时可到北京、天津,1小时抵达石家庄。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工程,总建筑面积47.5万m2,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雄安站建筑设计融合新区的水文化,形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寓意“青莲滴露、润泽雄安”。宛如水波泛起的椭圆形屋顶本身就是光伏电站,每年能提供30%的绿色能源。雄安站将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高铁站的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衔接、互联互通,旅客在这里可“零距离”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排球是一个团队项目,主攻、副攻、接应、二传各司其职。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搭建出近乎完美的中国女排团队。
材料二: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
……
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
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
同圆“飞天梦”,这是一个团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西柳州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