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8  2021-05-0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武威六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五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渔樵耕读的实践。当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乡村正积极地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生态、宜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透视这些充满诗意的美丽乡村,发现和合思想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合”是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
和合思想源自阴阳说和《易经》学说。《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统。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热一冷,构成最朴素的阴阳观,所以人们早期的思索还是基于天地阴阳二气的相互渗透和推衍的过程的。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和合渔樵美学观贡献非常大。道家在肯定天、地、人三才相和合的基础上,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最为典型的思想是老子的“无为”观。老子告诫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提醒人们无为而求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一顺其自然的和合渔樵美学观至今仍在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在长期渔樵耕读的劳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天调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出《道德经》)。老子的道之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勾画出了西方人的理想国度。老子也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的笔下也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幸福之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王维的田园诗中也有“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的经典诗句。这种美好的小国寡民的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截然相反,“理想国”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规制国度,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合的渔樵世界。
乡村渔樵世界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彰显了祥和、质朴、诚明、向善的渔樵之美,也解蔽了天、地、人相和合,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等先贤哲理。乡村文旅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彰显乡村的和合本色,笃守其向善的本质。若真正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是很难的,但当今乡村渔樵世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祥和、恬静的境界是可期的。
(摘编自朱力、冯越峰《和合: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实践。
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浏览完整试题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
D.如今虽很难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但乡村渔樵世界中的祥和恬静的境界足可期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在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
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小国寡民境界与西方人的理想国度是截然相反的。
D.文章收尾总结前文,且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为当今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
B.道家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讲究顺其自然的老子的“无为”观最为典型。
C.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内容到思想都承续了老子的理想世界构想。
D.渔樵之美祥和、质朴、诚明、向善,乡村文旅设计要彰显坚守乡村的和合本色、向善本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科技,或将改变一个城市的感观。在人性化的智能型的信息服务的支撑下,城市不必再冰冷如初。而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IBM给出的“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表示,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港比作城市信息化的1.0版本,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2.0版本,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3.0版本。初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资源用于宏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在数字城市阶段,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用于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智慧城市阶段,主要的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深圳、扬州、厦门等地已经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摘编自包征宇《触摸智慧城市》)
材料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也暴露了一些城市治理能力的不足。较高的人口密度、较高的人口流动性、较快的人口增长让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承压不小,一旦城市治理和风险处置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城市发展步入数字时代,只有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才能真正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如何赋能城市治理?以往人们更为熟悉的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于“交通治堵”的应用场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以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数字治疫”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杭州,早在2020年2月初就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系全国首个;在郑州,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摘编自《让我们的城市更智慧一些》)
材料三:
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智能商街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智慧城市让生活高效便捷,随着5G商用,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智能经济成为新热点。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的“智能商业街操作系统”有望实现安防、引流等智能管控;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让选址、物流、服务等全链条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逐渐形成。”
(摘编自张辛欣《2020,智能经济将按下“快进键”》)
4.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网络对城市交通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
B.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建设。
C.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创新。
D.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B.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运用前沿技术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C.人工智能随着5G商用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普及,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其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
D.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以及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智能经济形态的逐渐形成。
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具体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阴下的默想
何其芳
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阴下。六月的黄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眼前,在苍翠的山岩和一片有灰瓦屋顶的屋舍之间,流着浩浩荡荡东去的扬子江。
我们就坐在茶座间。一颗枝叶四出的巨大的常绿树荫蔽着。这种有椭圆形叶子的乔木在我们家乡名黄桷树,常生长在岩边岭上,给行路人休憩时以清凉。当我留滞在沙漠似的北方,我是多么想念它啊,我以不知道它在植物学上的名字深为遗憾,直到在一本地理书上读到描写我们家乡的文字,在土壤肥沃之后接上一句榕阴四垂,才猜想它一定是那生长在热带的榕树的变种。
现在我就坐在它的树阴下。
而且身边是我常常想念的别了四五年的朋友。
我将怎样称呼我这位朋友呢?我曾在诗中说他常有温和的沉默。有人称他为一个高洁的人,高洁是一个寒冷的形容词,然而他,就对于我而言,是第一个影响到我的生活的朋友。他使我由褊急、孤傲和对于人类的不信任变得比较宽大,比较有同情心。
这次我回到乡下的家里去过完了十三天假日,又到县城里来冒着暑热,等着船,又等了三天的船。正当我十分厌烦的时候,他坐着帆船从他那闭塞的不通邮讯的乡下到县城里来了。
我们说了很多的话,随后是片刻沉默。就在这片刻沉默里,许多记忆,许多感想在我心里浮了起来。
北方的冬天,已经飘飞过雪了。心中有一种奇异的悒郁渴望。那每当我在一个环境里住得稍稍熟习后便欲有新的迁移的渴望,又不可抵御地折磨着我。我写信给我的同乡,说想搬到他们所住的那个会馆里去。
搬到会馆后我的屋子里没有生炉火,冷得像冰窖。每天餐桌上是一大盆粗菜豆腐,一碗咸菜和一锅米饭。然而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欢欣。
因为我们过着一种和谐的生活。而我那常有温和的沉默的朋友那时候更常有着温和的微笑。在积雪的日子,我往往独自跑出去享受寂寞,回来便坐着写诗。那是一些很幼稚的歌唱,但全靠那位朋友读后的意见和暗示我才自己明白。所以他又是第一个影响到我的写作的朋友。他使我的写作由浮夸、庸俗和浅薄可笑的感伤变成比较亲切,比较有希望。他自己是不常写作的。但有一次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册手抄本给我看,上面写满了用小诗形式记下来的诗的语言,像一些透明的露珠那样使我不能忘记。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
“寂寞的秋猫儿,绕着我的脚前脚后”。
“吹去爬到我书上的虫儿,使它做一个跳岩的梦”。
我常以我那位朋友的屋子为我的烦忧的托庇所,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平静、友谊和莫逆于心的谈话。有时我们一同缓步在那些曲折的多尘的小胡同里,或者在那开着马缨花的长街上。
不久他就离开了那个古城,回到混乱的文化落后的家乡去寻找职业。没有发现适宜的工作却发现了肺病。他吐血了。这个悲哀的消息给我带来惊讶,忧虑,我想起了他瘦弱的身体,困难的家庭状况和家乡的那种折磨人的社会环境。
全靠他自己,他和那可怕的疾病斗争了四五年还是坚强地活着。在这中间他还断续地以劳力去换取一种极简单的生活。
在一封信里他写着:“我宁愿挑葱卖蒜,不和那些人往来。”那些人是什么人呢?不待推测,我就想到那是充满各地的闭着眼向社会的上层爬的人们。后来他又寄一些新的小诗给我,当我读到其中的这样一首:
“我愿是一个拣水雀儿,在秋天的田坎上啄雨后的露珠。”
我起了许多感触。我联想到一位古代的愤世者的话:“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现在我们见面了。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
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仍然不关心我的归宿将在何处,仍然不依恋我的乡土。未必有什么新大陆在遥遥地期待我,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
对于明天,我又将离开的乡土,这有着我的家,我的朋友和我的童年的乡土,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我责问着自己。我不自禁地想起一片可哀的景象:干旱的土地;焦枯得象被火烧过的稻禾;默默地弯着腰,流着汗,在田野里劳作的农夫农妇。
这在地理书上被称为肥沃的“山之国”,很久很久以来便已为饥饿、贫穷、暴力和死亡所统治了。无声地统治,无声地倾向灭亡。
或许这就是驱使我甘愿在外面流离的原因吧。
是啊,在树阴下,在望着那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的时候,我幻想它是渴望地愤怒地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1937年6月11日下午,山东莱阳。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的“树”,指的是“我”家乡的黄桷树,开篇写“我”遗憾不知道它植物学上的名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文中不着重展现朋友的衣着打扮、外貌体态,而是特意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既表现出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又写出他对“我”生活和写作的影响。
C.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对往日的回想,呼应了标题“树阴下的默想”,单纯、充满憧憬的会馆生活与冰冷、令人绝望的当下现实形成对比,耐人寻味。
D.文末作者的思绪飞扬,由朋友想到田间农夫农妇,由故乡而至“山之国”,最后幻想扬子江愤怒地流向自由王国,预示“我”人生今后的走向。
8.文中“我”责问自己“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
9.本文在叙事散文中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顺德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素为高祖亲厚。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太宗将起兵,令与刘弘基募士于外, 声备贼,至数万人,乃结队按屯。大将军府建,拜统军。从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俱有战功。寻与刘文静击屈突通于潼关。及通将奔洛阳,顺德追及于桃林,执通归京师,遂定陕县。高祖即位,拜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讨建成余党。太宗践祚,食千二百户,赐宫女,诏宿内省。
俄以受赇为有司劾发,帝曰:“顺德元勋外戚,爵隆位厚至矣。若令观古今自鉴,有以益国家者,朕当与共府库,何至以贪冒闻乎?“因赐帛数十愧切之。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以赂破法,不可赦,奈何又赐之?”帝曰:“使有耻者,得赐甚于戮;如不能,乃禽兽也,杀之何益?”
李孝常谋反,坐与交,削藉为民。岁余,帝阅功臣图,见其像,怜之,遣宇文士及视顺德,顺德方颓然醉,遂召为泽州刺史,复爵邑。顺德素少检,侈放自如,至是折节为政,以严明称。先是,长吏多受百姓馈饷,顺德纠挝,一无所容,称为良牧。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未几而卒,太宗遣使吊祭,赠荆州都督,谥日襄。贞观十三年,封邳国公。永徽中,加赠开府仪同三司。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
B.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
C.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
D.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常是给开国皇帝的。
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语用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位等。
D.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的兄弟也称国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孙顺德虽为隋朝旧臣,却因为和李家有亲戚关系,在征辽途中转而逃往太原, 投靠李渊,在李唐王朝的建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李渊信任。
B.面对长孙顺德的受贿事件,唐太宗认为奖赏会让知耻者幡然醒悟,于是不但不处罚他,还赐给他数十匹丝绢,希望他能够从中领悟,引以为戒。
C.因与李孝常有交往而被牵连取消官职之后,长孙顺德非常颓丧,整日醉酒,皇帝知道后念及他是功臣,重新起用他并恢复其爵位和食邑。
D.虽然对长孙顺德不是很满意,但他死后皇帝还是很体恤,还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他为荆州都督,赐谥号襄,之后还两次追封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令观古今自鉴,有以益国家者,朕当与共府库,何至以贪冒闻乎?
(2)顺德素少检,侈放自如,至是折节为政,以严明称。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 14-15题。
浣花溪图①引(节选)
黄庭坚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②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注】①浣花溪:杜甫晚年隐居于此.附近有杜甫草堂。②宗文、宗武:杜甫的儿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直陈杜甫乐观平易,深受人们喜爱,菜农和渔夫都愿意与他为邻。
B.“鱼鸟相亲,桃李无主”生动再现杜甫与自然相亲相近、亲密无间的关系。
C.宗文守家有成而宗武建功立业,诗人表达了对杜甫教子有方的赞赏之情。
D.诗人选取若干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杜甫的精神世界,情感深厚,语言平实。
15.本诗既写了杜甫之“乐”,又写了杜甫之“愁”,二者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形象地说明生命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城内士兵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气势。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华为公司对上古神话的钟爱,在已经 的商品中可见一斑:华为手机芯片,取名“麒麟”;其PC处理器芯片,取名“鲲鹏”;其人工智能芯片,取名“昇腾”;华为的路由器芯片,取名“凌霄”……神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这里体现得 。
神话中寄托着上古时代的祖先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美好想象, 着他们的敬畏之心,对一个民族精神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有些神话故事看似简单,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了印记,在能动的文化创作中得以深刻体现。( ):许多中国人对希腊神话中的众神 ,提起中国神话,却认为晦涩难懂,不愿了解和深究。中国的神话根基深厚,许多神话的流传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更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一味推崇西方神话,那么百年之后,如果我们的后人只知维纳斯而不知伏羲氏,那可能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世 酣畅淋漓 蕴含 如雷贯耳
B.面世 淋漓尽致 蕴藏 如雷贯耳
C.面市 酣畅淋漓 蕴藏 如数家珍
D.面市 淋漓尽致 蕴含 如数家珍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然而,现在似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B.那么,现在的一种奇怪现象似乎出现了
C.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当下出现了
D.可是,似乎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于当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流传的许多神话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更需要静心阅读和品味。
B.许多神话的流传不仅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也需要薪火的传承。
C.流传的许多神话不仅需要静心阅读和品味,更需要薪火的传承。
D.流传着许多神话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也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时间是公平的,但也是偏心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惊喜连连,①_____________。古人云“勤勉多岁月”,却并不是简单地“让自己忙碌起来”。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瞎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处处有所精进,事事有所成就。真正的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②______________。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皇皇巨著﹔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60多年,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至今依然耕耘不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③______________。以时间为舟,以勤勉作桨,梦想可达,百业可成。
21.下面是一封投稿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首先非常荣幸和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来信,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酷爱写作。近日看到杂志社发布的征文大赛资格选拔活动通知,先发去佳作一篇,请各位老师评阅。希望我的稿件能得到您的赞佩。无论入选与否,还望看一看。本人不胜感激!再次感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艘红船哎/南湖浪里来/风里吹雨里打/方向不曾改/虽说是路途中常有困苦艰难/却总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红船向未来》)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五月的鲜花》)
是谁在这古老的土地上/赶走贫穷带来幸福繁荣/那是你一把千锤百炼的斧头/那是你一把披荆斩棘的镰刀…。
(《光明行》)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记录着辉煌的历史,铭刻着不朽的功绩,这歌声里有初心,有情怀,有百年跋涉的足迹,有千年不老的梦想。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校高三年级拟召开以“歌声•足迹•梦想”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请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武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