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9  2021-05-1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商、对话和互动,达成管理日常事务、调控资源、履行权利的行动共识以缓解冲突或整合利益、实现公共目标、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结构、过程、关系、程序和规则的体系性活动。
从理论逻辑角度看,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是将国家作为一种兼具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的存在来认知,前者将“国家”视为一个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以逐求秩序为第一要义的实体,后者则将“国家”看作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特殊社会场域和理解其他问题的“透镜”。
从实践逻辑视角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就是要面向实践解决国家的均衡建构问题,建立包容性的政治经济体制,即“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基本的方向是导向复杂现代性的国家治理,形成面向人民之治的国家善治,以系统性地回应因信息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治理变量重大调整的治理生态在权力运行、议题遴选、机制创设、资源整合乃至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深刻嬗变。
具体而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呈现为四大层面:一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国家逻辑。现代化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党、政、企、社、民、媒等都需要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但同时,各个主体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现实区别的,不同的主体在治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就我国治理体系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由于其具有先进性、纯洁性、代表性,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肩负着领导职责。这种领导职责来源于公众,并始终受到公众的监督。
二是作为治理对象的国家逻辑。治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并非单一或片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都要且必须纳入其中,亦即国家的一切公共领域、公共活动、公共事务都是治理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国家治理”就是“治理国家”。
三是作为治理运行机制的国家逻辑。合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构成了治理体系的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是作为治理结构的国家逻辑。治理主体、对象及其依托的制度基础不是相互分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能仅单个地或局部地把握治理体系,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性整体来看待。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国家治理的各类构成要素,更指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选自陈进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体系性活动,它的主体是政府、市场和社会民众。
B.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体可以在管理日常事务、调控资源、履行权利等方面达成行动共识。
C.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认知,会将“国家”看作一个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以追求秩序为第一要义的实体。


浏览完整试题D.从实践逻辑视角看,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面向实践解决国家的均衡建构问题是方法,建立包容性政治体制是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论证思路清晰,整体分成两个部分,形成了先总后分的结构特征。
B.第二段用”透镜”比喻“国家”在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特殊社会场域和理解其他问题时所起的作用。
C.文中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的治理运行机制的系统整体性。
D.在论证作为治理结构的国家逻辑时,引用学者相关论述使“治理主体、对象及其依托的制度基础是紧密联系的”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体现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全部要求。
B.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就其基本方向及作用而言极具实践性。
C.“国家治理”就是“治理国家”治理对象的两个特征是:国家的和公共的。
D.不同的主体在治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先进性、纯洁性、代表性,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肩负着领导职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编纂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立法更加系统,促进制度体系更加科学严密、更有效率活力。
(摘编自《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
材料二
记者2020年9月5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悉,4日下午,“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该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邀请著名法学家,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并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首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亮点与适用”为题进行讲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本次系列讲座既响应“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的要求,也是在民法典颁布数月后进行的冷静思考;既是同学们在疫情之后迎来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更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开学第一课”。
(摘编自《清华大学法学院推出<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2020年9月5日)
材料三
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我国采取的是先制定单行法、后制定民法典的思路,民法典的出台,使原来制定的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单行法同时废止。有些规范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要依据“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及时修正和废止。我们要及时修改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不只是调整民事主体关系的法律,也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尺度,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依照民法典进行民事审判活动,就要公正司法提高审判水平和效率。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要通过社区、工作单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渠道的持续宣传,让大家了解民法典、遵循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只有掌握民法的基本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合法权益。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尤其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将民法典基本知识带进课堂书本,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摘编自《多措并举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2020年6月18日)
4.下列不属于民法典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项是(3分)
A.民法典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B.民法典的编纂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条文最多,共1260条;体量最大,10万多字;编章结构也最为复杂。
D.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清华大学法学院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解读具有开创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的系列讲座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是专业学者进行冷静思考的结果。
B.全民学法、守法、用法,了解、遵循、运用民法典,要想更好的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就需要掌握民法的基本制度。
C.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来证明只是由民法典来调整民事主体关系还远远不够,需要其他法律协同发挥作用。
D.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民法典基本知识带进课堂。
6.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请结合文本分析如何促进民法典更好地实施? (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展开余下试题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表现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方歌的动作和语言,既表现了她内心的悲痛,又产生一种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8.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9.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0.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 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B.进士,意为进授爵位之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音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 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5分)
(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4~15题。
怀渑池寄子瞻兄①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②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注]①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到陕西赴任,途径渑池。苏辙送别他到郑州,返回京城写了这首诗。②苏辙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因考中进士未到任


展开余下试题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和兄长在郑原相携话别,“怕”字写出了对前路艰难的担忧。
B.兄弟二人曾留宿渑池,在僧房墙壁上共同题诗,留下了美好回忆。
C.诗人独自踏上旅途,兴味索然,前路迷茫,只有骓马嘶鸣相伴。
D.本诗以“怀”统领全篇,既追怀过往,又思念兄长,感情真挚动人。
15.颔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出了作者和琵琶女相似的命运之悲,倾吐了作者郁积心中的政治失意之愁。
(2)李白《蜀道难》中用鸟反衬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   ,   ”两句和《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采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 ,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C.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0.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   ,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②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③    ,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最直接。
21.某班同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是/不是大材小用”,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字。(5分)
正方发言:顶尖名校毕业生接受了精深教育,可能具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视野、才能,在某些领域造诣颇深,他们应该投身于国家建设急需的重要的科研攻坚项目中,而不能“大材小用”,到中小学教书。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 2020 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文答案
1.B解析:A项违背了多元主体;C项内容对应本体论;D项前半句是目的,不是方法。
2.C解析:C项合理与完善是其基础。
3.D解析:D项偷换主语,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等,而非社会主义国家。
4. D(文中并未提及“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而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在线宣传具有开创性亦属无中生有,即使是,也不属于民法典的特性。)
5. C (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是用来证明民法典的有效施行还需要提升执法和司法水平。)
6.①及时修改相关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
②各级司法机关应提高执法、司法水平。
③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持续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每点2分,共6分)
7.A(写出“坚定、乐观”错,理解拔高)
8.①从情节上,以歌声为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②从形象上,展示了人物献身革命事业、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
③从主旨上,歌声多次出现,一步步强化主旨。
④从效果上,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具有可读性。
(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①英雄主义。不惧牺牲,战争时期,用双腿跑过汽车轮子,五次受伤;勇于奉献,新中国建设时期,垦荒中,不畏恶劣条件,独自深入沙漠。
②浪漫主义。歌声唤回生命,秦山受重伤时,方歌用歌声唤醒了他;歌声催生爱情,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通过歌声他们产生了爱情。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0.B “帝变色”意为“皇帝脸色变了”,意思完整,所以“罢”可以作为表时间的名词“以后、之后”,单独断开。“乃”是副词“竟然”的意思,“尔”是代词“这样”。“我”应该断到后一句的开头,否则后一句没有主语,而且“堪”意为动词“忍受”,后应有宾语“此”。综合以上选择B项。
11.A A项,“未冠”是指男子不到二十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12.D D项,“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错,文中“至讽谕意激而言质”这只是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不能以偏概全。
13、(1)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假”“名器”状语后置“谓”“与”各一分。)
(2)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请求马上捕捉凶犯,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全部缉捕归案作为要求。(“首”“上疏”“亟”“必得”“期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长治”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