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1 2021-05-28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重点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12 石钟山记
【重点知识•能力提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记散文古已有之,《洛阳伽蓝记》和徐霞客游记可为代表。近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许多人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国内走到国外,游记散文更是逐渐多起来,几乎每个作家都写过这一文体。然而,长期以来,游记散文却备受学界冷落,沈从文在《谈“写游记”》中感叹:“游记文学历来不列入文章正宗,只当成杂著小品看种,在旧文学史中位置并不怎么重要。近三十年很有些好游记,写现代文学史的,也不过聊备一格,有的且根本不提。”另外,当下的游记散文众多,但普遍缺乏文体的自觉意识,可谓佳作难觅。因之,在游记散文的双重困境中,应找到它的发展和提升之路。
游记载文须先有“游踪”,这似乎是常识,也是“游”之要件。然而,许多游记散文淡化了“游”,有的则有“游”无“踪”,亦无移步景之妙,更无游之奇变。如不能很好地展示“游踪”,就很难写好游记。不少现代游记过于强调社会思想意识,往往流化了游踪。,苏东坡、徐霞客游记常有游之奇谲。郁达夫、艾芜、沈从文的游记亦不乏“行”之曲折,但到当下游记则游踪不显,常被各种风景遮蔽和覆盖,使游记变得平淡无奇。某种程度上说,游踪不是可有可无,也非草蛇灰线,而是除了导游之功,更是故事、情绪、意趣和审美的牵引,就如小说的故事和悬念一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如苏东坡《石钟山记》以夜游之行踪统摄作品,颇得奇幻和神妙。当然,游踪除了实游,还有虚游,朱德发教授在《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中曾将后者概括为情感游历、精神游历、梦中游,忆中游等,即所谓“神游”。
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象,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郁达夫曾说:现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几乎每个作家的每篇作品都包含个性,都离不开由作家生发的独特的“这一个”,即现代的人格与精神。时至今日,游记散文可谓多矣,但其中往往无“我”或“少我”,无独特的这一个“我”,缺乏由“我”呈现的时代、社会、思想、文化,更少有特现代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融通后再造的“我”。在这些游记散文中,我们往往看不到瞿秋白《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那种大写的“我”,也不易见到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对世道人心的体悟,更难见沈从文《湘行散记》中“我”对包括水手和妓女在内的底层人生的心领神会,更不要说对天地道心的参悟。于是,许多游记散文没有个性、灵魂和精神,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沈从文写道:“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我仿佛很渺小很谦卑,对一切有生无生似乎都在伸手,且微笑着轻轻地说:‘我来了’。”这是由“我”之心底升华出的仁慈与智慧,也是进入天地大道后的感知,使沈从文游记散文独具魅力。这种由“我”获得的大道,值得当下的游记散文学习借鉴。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王兆胜《游记散文的困境与出路》)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便将古代游记散文与近现代尤其是当下游记散文对举,意在为下文张本。
B.当下游记散文题材广泛、作者云集、作品数量剧增,但质量却普遍难以恭维。
C.当下的游记散文的双重困境:一是备受学界冷落;二是普遍缺乏文体自觉意识。
D.“游”和“踪”是游记散文里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当前的游记散文有“游”无“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提出问题后,论证了游记散文须先有“游踪”和最不能无“我”的观点。
B.文章论证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游记散文的发展和提升之路。
C.文章论据典型丰富,综合使用了例证、对比和引证的论证方法,极具说服力。
D.文章多次提到沈从文,虽然引用的例子在论证过程中有所区别,但仍暴露了论据的单一这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所讲的“游踪”强调移步换景之妙,游踪之奇变,是故事、情绪、意趣和审美的牵引,甚至是神游”。
B.文章所讲的游记散文里的“我”是指作品包含的个性、由作家生发的独特的“这一个”,与他人以及时代没有关系。
C.沈从文游记的魅力来自于他的心底升华出的仁慈与智慧、进入天地大道后的感知、独具个性的“我”等。
D.文章大量援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瞿秋白甚至古代苏东坡的事例,意在通过对比强调当今游记散文发展形势严峻。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这些审美意识的积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用语、用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评判,意义非凡。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重品”情结,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次是“重情”的追求,对情感的审美与追求,包含了对人伦之情与对自然之情的理解与追求。这种尺度就是历史文化的水平线,它自动履行起评定经典裁判的职责。这种尺度动态地平衡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那些在这种尺度之下建构起来的、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读者的认同并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最终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作品。
(摘编自《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材料二:
宰牛本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而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却升华为精妙的艺术表演。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者,技术与技巧也;道者,内在规律也。人只有领悟内在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得天机自运、出神入化。文艺创作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诗有诗法,画有技法,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而“道”的境界,则绝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即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工巧,“道”表现为内涵、神妙。同样写夏景,“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是“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则入“道”;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在重峦叠嶂中露古刹一角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则为“道”……
究竟如何超越“技”的层面,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创造美的能力。我国传统文化里儒、道、佛三家,审美旨归总体上都是“和谐”。儒家侧重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道家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佛家侧重人与自我内心关系的和谐。雅正、飘逸、宁静之美,表面上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皆为“和谐”。仁爱、宽恕、谦恭、诚信的道德追求,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圆形思维方式,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强身健体之道,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文质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先学做人,后学为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美术”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入体察民生民情,努力开阔视野胸襟,作品才会有深刻的内涵与蓬勃的生命力。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才能产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在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就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
“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歌德曾说:“每逢看到一位艺术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汲取了前人的精华,正是这种精华培育出他的伟大。”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思,离不开前人作品的潜移默化。只有善于从前人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摘编自赵海菱《文艺的“技”与“道”》)
材料三: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摘编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审美的特质,也规范、引导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
B.文艺创作要超越“技”的层面,抵达“道”的化境,创作者要切实重视美育这条途径。
C.诗有诗法,画有技法,艺术之“技”是有关艺术创作的形式与技巧,需要创作者勤学苦练。
D.艺术之“道”就是有关艺术创作的内涵、神妙与规律,是做人的道德追求与文化遗产。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评判都有着一个潜在的尺度,对情感的审美追求便是评定经典的一个重要条件。
B.我国传统文化里儒、道、佛三家虽然其内涵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
C.重“技”还是重“道”,关系着文艺创作境界的高下,创作者只能从“道”上下功夫。
D.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文艺工作者也必将通过优秀作品书写时代的要求。
6.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B.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
C.东西方音乐的差别是东西文化背景差异在音乐审美观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体现。
D.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求悟性慧根。
7.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8.“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淹没”,你怎么看待中西方音乐的区别?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10.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展开余下试题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选篇理由:苏轼《石钟山记》以记叙的活泼、议论的深意见长,本文是反驳苏轼考察石钟山命名原因的结论的。阅读本文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理性看待前人的观点。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B.亲家,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对方为“亲家”,也泛称亲戚之家。
C.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道观。
D.“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语“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考据笔记,并非全是作者亲身经历考察之后的随笔记录。
B.作者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C.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D.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游石钟山记
(明)罗洪先
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犹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睇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环者玦连。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
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虚者大,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罂卣,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罂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呜呼!石本无声,虚犹足以召之,又况人之心乎?是石当彭蠡入江处,众流迸驰,湍回洑射,日刔月消。石虽坚,不胜其力之久,故其形亦备钻研磨刮之工,莹莹如玉。其未入于水者,色黯理疏,顽悍而轮囷,略不相肖。然则风靡波荡,其亦有助于石,而致虚者固有道耶。因记以俟好古者。
17.苏轼与本文作者在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上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_____。
18.对“石虽坚,不胜其力之久,故其形亦备钻研磨刮之工,莹莹如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石头即使坚固,也禁不住(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具备钻研磨刮的巧饰,晶莹如玉。
B.石头虽然坚固,但禁不住(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像具备钻研磨刮的巧 饰,晶莹如玉。
C.石头虽然坚固,但它不会胜过(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经由人工钻研磨刮的巧饰,晶莹如玉。
D.石头即使坚固,也超不过(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经由人工的钻研磨刮,晶莹如玉。
19.对“垂者磬悬,侧者笋茁”一句中的加点字进行赏析。
20.从本文作者、苏轼等人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探讨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至少写出三点)
【参考答案】
【答案】
1.D
2.D
3.B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选项中的“当前的游记散文“有‘游’无‘踪’”说法绝对。原文,“许多游记散文淡化了‘游’,有的则有‘游’无‘踪’,亦无移步景之妙,更无游之奇变。如不能很好地展示‘游踪’,就很难写好游记”,可见,原文只是说“许多散文”,并不是选项说的“,当前的游记散文”;且“截然不同”在文中没有提及。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但仍暴露了论据的单一这一缺点”说法错误,文章虽然多处以沈从文的话和作品为论据,但其论据性质或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与他人以及时代没有关系”说法错误。由原文“缺乏由‘我’呈现的时代……融通后再造的‘我’”可知,文章所讲的游记散文里的“我”与时代有关系。
故选B。
【答案】
4.D
5.A
6.C
7.①材料二首段运用了例证法,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论述了“技”与“道”的内在关系。②材料二第二段选取诗句进行对比论证,从理论上详细地分析了“技”与“道”的区别。③材料二多处运用了引证法,引用了蔡元培、歌德等人的名言,使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④材料二重点论述了艺术创作之“道”,分别从“道”的内涵、实现“道”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8.(1)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
上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下一篇: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课时作业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