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7 2021-05-28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12 石钟山记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2.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水石相搏(击) B.虽知不能言(语言)
C.扣而聆之(听) D.桴止响腾(传播)
5.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得双石于潭上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不拘于时,学于余
6.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8.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语言表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浏览完整试题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豪放自然,多姿多彩。他的议论文吸收《战国策》《孟子》《庄子》以及贾谊等人的长处。但他更为精美的是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等类文章,做到了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① ,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写作手法糅合起来,随着自己的情感思绪信笔写去。 ② ,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记》似乎全无结构,实际上每一层都围绕对文与可的追怀展开,有其内在的联系。 《石钟山记》先是就命名缘由提出怀疑,而后自然转入游览探察过程,最后引发出“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言论,文章的气势、结构、脉络在叙事、写景、言论之间, ③ ,不见人工安排的痕迹。
三、句子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人亦可正已,看到贤者与不贤之人,人们会有不同的收获。对此,《论语•里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针对子路的回答谈了自己批评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____,不必为己。
(5)《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往不能改正,未来却能补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借白云与归鸟表达自己辞官归隐的自由与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石钟山记》)
(8)____________,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3.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
A.句中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
B.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C.句中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
D.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跻崖穿洞”“询诸水滨”等语句可知李渤写作时曾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了解其情况,以此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使论证更让人信服。由文中“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可知,李渤曾“穿洞”考察遇“双石”,而苏轼因无缘得见而没有深刻印象;李渤“询诸水滨”,而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作者将李渤的考察与苏轼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体现李渤的考察更严谨,说服力更强。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因为做事严谨,“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的答案。
4.【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 言,用语言表达。句意: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语言表达。
故选B。
5.【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石”。
A.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即“不欺余”。
B.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
C.定语后置句,“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
D.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不拘于时”中“于”表示被动。“学于余”即“于余学”。
故选C。
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鸣:使动用法,使……鸣。
A.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B.走:使动用法,使……逃跑。
C.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D.弱:使动用法,使……弱。
故选C。
7.【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句中的“以为”,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
C.“所以”,古义,“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表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结果。
D.“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一般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故选A。
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并列。
故选D。
9.【答案】答案只要是按下面语义方向作答,且文句通顺即可得分(答案不唯一):
展开余下试题
①文章叙议结合
②他注重实践
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运用能力的题目,注意语句前后的语意关系。
10.【答案】①写作手法(较为)自由 ②结构看似松散 ③ 自然从容地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补写句子,应把握文段上下文之间的联系。通读文段,可知本题要补写的三个句子是引领下文和总结上文的句子。①处是总领句,总领横线后“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写作手法糅合起来,随着自己的情感思绪信笔写去”,所以①处填写:写作手法(较为)自由。②处也是对下文的总领句,总领“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记》似乎全无结构,实际上每一层都围绕对文与可的追怀展开,有其内在的联系”,所以②处填写:结构看似松散。③处是总结句,是对横线前“《石钟山记》先是就命名缘由提出怀疑,而后自然转入游览探察过程,最后引发出“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言论,文章的气势、结构、脉络在叙事、写景、言论之间”的总结,所以③处填写:自然从容地形成。
11.【答案】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本题,第一、二、五、六题是情景式默写,其他为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需要以理解为基础,而识记式默写有上下句的提示,相对较容易。本题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哂”“睦”“谏”“岫”“臆”“陋”等。
上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石钟山记》同步课时训练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重点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