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48 2021-05-31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
湖北省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检测题(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检测题(六)
(全册综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杀(tú) 演绎(yì) 山麓(lù) 震耳欲聋(Ióng)
B.难事(nàn) 敦实(dūn) 趋势(qū) 阳奉阴违(wéi)
C.束缚(shù) 沟壑(hè) 漩涡(xuán) 三头六臂(bèi)
D.告诫(jiè) 眺望(zhào) 翡翠(fěi) 络绎不绝(l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褪色 穹顶 海枯石烂 瞬夕万变
B.纳闷 犹豫 不知所措 如丝如缕
C.横溢 静穆 前呼后拥 相辅相承
D.豁然 拙劣 风云变幻 多多溢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只要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
B.那些飞机冲撞到大楼上,熊熊大火吞噬一切,庞大的建筑物分崩离析的照片,使我们感到难以置信悲痛欲绝以及无法遏制的愤怒。
C.我们到了宿营地,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班师回朝,准备好好体验一下野营生活。
D.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蠃过的飞虎队。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地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人音乐创作的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 _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3)欲济无舟楫,_ 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兼葭苍苍,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_ ,
浏览完整试题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梅”字的古诗文:_ , _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2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九年级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拟写主题
8.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 ,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1分)
,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活动二:设计形式
9.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 分)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_ _
④_
活动三:畅谈感悟
10.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
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 分)
(二)名著阅读(3分)
11.请写出下图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三)汉字书写(2分)
12.请将下面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 寸光阴
三、阅读(13-27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2 分)
1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
(2)执策而临之 (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18.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10分)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诚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2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中“书香”一词表明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B.第②段的作用主要是启下,和③④两段是分总关系。
C.第⑦段中“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个是“量的积累” ,一个是“深度挖掘”,它们并不矛盾。
D.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今资料的使用,既有趣味性,又有现实性。
21.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22.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4 分)
展开余下试题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得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紅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祥祥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蹿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莱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 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当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23.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_ 的表达方式,“ 我说”了“我”的_
_。 (2 分)
24.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3分)
25.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是指什么? (3 分)
26.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3 分)
27.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 (3分)
四、作文(5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男人遇见女人,便有了爱情。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检测题(六)
(全册综合)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屠杀(tú) 演绎(yì) 山麓(lù) 震耳欲聋(Ióng)
B.难事(nàn) 敦实(dūn) 趋势(qū) 阳奉阴违(wéi)
C.束缚(shù) 沟壑(hè) 漩涡(xuán) 三头六臂(bèi)
D.告诫(jiè) 眺望(zhào) 翡翠(fěi) 络绎不绝(luò)
[解析] B选项里“难事”的“难”应读“nán”;C选项里“三头六臂”的“臂”应读“bì”; D选项里“眺望”的“眺”应读“t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褪色 穹顶 海枯石烂 瞬夕万变
B.纳闷 犹豫 不知所措 如丝如缕
C.横溢 静穆 前呼后拥 相辅相承
D.豁然 拙劣 风云变幻 多多溢善
[解析]A选项里“瞬夕万变”的“夕”应写成“息”;C选项里“相辅相承”的“承”应写成“成”;D选项里“多多溢善”的“溢”应写成“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只要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
B.那些飞机冲撞到大楼上,熊熊大火吞噬一切,庞大的建筑物分崩离析的照片,使我们感到难以置信悲痛欲绝以及无法遏制的愤怒。
C.我们到了宿营地,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班师回朝,准备好好体验一下野营生活。
D.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解析]C项,“班师回朝”的意思是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安营扎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蠃过的飞虎队。
[解析] A.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在”和“中”。C.语序不当,应是“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D. “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近两年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近两年没赢过飞虎队。有歧义。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地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人音乐创作的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解析]通读五个句子,讲述的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⑤是总起句放第一位,排除A、C。①为总结性的句子,点明了怎样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故应放在最后,排除D。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展开余下试题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解析]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托物寓意的杂文。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可怜身上衣正单_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3)欲济无舟楫,_端居耻圣明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兼葭苍苍,_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_山光悦鸟性_, 潭影空人心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梅”字的古诗文:_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_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2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九年级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拟写主题
8.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 ,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1分)
生活很美记得微笑_,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活动二:设计形式
9.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 分)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_讲励志故事_④_ 开展辩论赛_
活动三:畅谈感悟
10.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
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 分)
示例:在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打击,我们应把失败看作成功的垫脚石,微笑面对生活,树立信心,迎接成功。(意近即可)
(二)名著阅读(3分)
11.请写出下图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筑路的情景。这天晚上,召开了全体党、团员会议,托卡列夫告诉大家白匪要在乌克兰组织大暴乱,城里派不出第二批人。保尔和同志们了解情况后,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他们说:“党需要我们在这儿,我们就在这儿!”突然树林里响起枪声,经过一场战斗,匪徒被赶走了。匪徒的出现并没有吓到筑路队。第二天一早,筑路队就开始干了起来。
(三)汉字书写(2分)
12.请将下面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 寸光阴
三、阅读(13- -27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2 分)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1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解析]C项,诗人的朋友杜少府要去外地做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有时 )
(2)执策而临之 ( 面对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是在奴役的手中受到耻辱, (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吃,不能让它喝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7.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18.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3 分)
主观条件 :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10分)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诚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
上一篇: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下一篇:
湖北省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检测题(五)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2021”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