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强调为政以德,将道德置于法令之上,以维护政令、刑罚的正当性。 B. “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各种政令、条例、乡规属于“法治”之“则”。 C. 德高望重的乡绅可以旌表嘉善、申诫顽劣,这是“德治”实施体系中重要一环。 D.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发挥其各自作用,就能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阐释“典”与“则”时,既阐释概念,又分类列举,便于读者理解。 B. 文章引用《尚书•五子之歌》中的话,用以论证德治与法治相互融通的关系。 C. 文章从引领性和规范性两方面,阐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做法。 D. 文章的论述由古而今,由概念、观点阐发到现实做法,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德治与法治拥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就可以不靠强制而实现以德服人的善治秩序。 B. 古代各级政府保障秩序安定,家庭和团体在一定范围内自律自治,能够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C.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有利于发挥它的道德引领作用。 D. 《民法典》中关于家庭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古代重视家教、家风、家训传统的继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19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荣誉。2011年,共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和刘震云。 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 记者:但心情不一样。 刘震云:没有大喜。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不够好。 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 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话,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知道它是好的。你比如讲《-句顶一万句》,没评土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吗? 《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部作品的名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 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个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早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孔子这个话是很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其实《一句顶一万句》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 记者:会是什么? 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 记者:我不知道对您而言现在是否是你文学作品上的一个巅峰? 刘震云:不是吧,我觉得我的写作刚刚开始。为什么说刚刚开始呢?是由写作者变成倾听者的刚刚的开始。 从写作者到倾听者,是刘震云在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时的最大感悟。作为一个倾听者,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将每一个人物的话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他的另一部与说话有关的作品《手机》,《手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严守一,因为职业的关系,严守一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但在这部书的封底,却写着这样一行字:“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 记者:似乎说话的这个关键词还是在您的作品中延续? 刘震云:当然,我觉得,说话是重要,说什么样的话,谁在说话,是作者在说话,还是书里的人物突然自己想说话,而这个话别人没说过。我觉得这个是靠作家的想象力抵达不了的,而是人物自己。我觉得,他突然觉得我应该有一个情绪和心灵的出口,所以当严守一的奶奶去世之后,他突然觉得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他应该怎么表述呢?严守一像他6、7岁一样,拿着一个手电,一个人又到村口的同样的土岗上往天上写了一个字,奶,想你。我突然觉着的话,往天上写字的这种状态,我特别地想跟严守一坐在一起聊天。可能他在说,我在倾听,够了。当你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的时候,你的写作也变得无比的自由,接着就有了《一句顶一万句》。 记者:但很多人也会说,这些书中的人物也是你作家创造出来的。 刘震云:你是创造出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但是这个创造是怎来的,过去的话,可能是刘震云让谁来的,现在的话是你们两个在一个十字路口相遇了。我曾经说过一个去我们河南汴梁的理论,我也出发了,我出发的同时,可能书里的人物也早就出发了,然后在一个黄河边上,大柳树下,我们遇到了,我说你去哪,去汴梁,你呢,也去汴梁,抽起烟来,特别对劲,说咱俩一块走吧。 记者:只是个同路者。 刘震云:是个同路者,是你的朋友。这样的写作状态是不是更水乳交融一些,情感上,当然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解放。 记者:哪方面的解放? 刘震云: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记者:我现在就很解放,很自由。 刘震云:好的主持人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而不是最好的提问者。 (摘编自《面对面•刘震云文学之路》,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这篇同刘震云面对面的新闻访谈,从他的获奖作品聊起,最后谈到了他的创作理想。 B. “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刘震云在作品中体现了这种“有用”的观点。 C. 访谈中刘震云 回答显然过于朴实,虽用比喻,但话语仍然缺乏生动性,不利于表达观点。 D. 刘震云尝试用各种方法真实地展现底层普通民众的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访谈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询问、倾听和记录等活动。这篇访谈体现了主持人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 B. 作者借助《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创作,传达出他不说废话,只传达人物原汁原味的对话意图。这部作品是他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巅峰。 C. 刘震云的创作理念就是要将文学创作回归朴实,尽可能还原生活,作为一个倾听者,让听众根据自己的经历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 D. 这次的访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作家刘震云朴实接地气的创作风格,通过了解作家,从而更好理解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 6. 这次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①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②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拈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 ③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 ④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 ⑤她来到这世上,享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 ⑥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剔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 ⑦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病倒了。 ⑧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 ⑨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 ⑩“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人无数,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 ⑪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 ⑫《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 文本二: 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得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得非常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极鲜活,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编自尹燕忠《作家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的创作》) 7.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交化了故事缘起,照应题目,借父亲之口解说了秋天梨花盛开的原因,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作铺垫。 B. 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和同仁一起建立中医院,鞠躬尽瘁。 C. 仅仅是微小的用药剂量的差异,却给两个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作者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 D. 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的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寻常之中隐匿的价值。 8. 文本一中出版《误诊记》的“父亲”和晚年出版《随想录》的巴金在精神上有什么共通之处?请合《秋天的梨化》和巴金的《小狗包弟》简要说明。 9. 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借冯先生的话引出小说创作的两个关键,请指出这两个关键是什么,并结合文本一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识性明悟,疾恶如仇。好属文论,言成规鉴。颍川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 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时帝留心政事,诏访朝臣政之损益。咸上言曰:“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然泰始开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而军国未丰,百姓不赡,一岁不登便有菜色者,诚由官众事殷,复除猥滥,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 咸在位多所执正。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骏故据正。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展开余下试题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朝廷从之。 时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咸致书曰:“咸以为太甲、成王年在蒙幼,故有伊周②之事。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无功而厚赏,莫不乐国有祸,祸起当复有大功也。人而乐祸,其可极乎!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窃以为忧。” 吴郡顾荣常与亲故书曰:“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诏赠司求校尉,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谥曰贞。 (选自《晋书•傅咸传》,有删改) [注]①毛玠:三国时期的人物,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②伊周:指伊尹和周公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B. 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C. 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徙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D. 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又称表字,是在成年后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别名。在我国古代,男女都可有表字。 B.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 继任者,多为皇帝的儿子,他的身份是与生俱来的,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C. 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至明代废除。 D. 赠,即追赠,也称追封、追晋,指加封死者的官位、勋位,可用于特别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咸聪厦明达,善写文章,他的言论有规劝鉴诫之风。颍川庾纯常常感叹傅咸的文章与诗人的创作接近。 B. 傅咸刚正率直,直言政速。他上书皇帝,认为国家、人民不富足的原因是官员太多,蚕食侵占的人多,重视农耕的人少等。 C. 傅咸坚持原则,行事公道。他对夏侯骏随心所欲任用罢免官员的行为不满,便独自上奏罢免夏侯骏的大中正之职。 D. 傅咸指陈时弊,忧国忧民。他反对奢侈之风,主张清廉应如毛玠;他为皇帝出谋划策,主张厚赏文武百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 (2)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 下列对这首诗 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 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 尾联写了诗人偶遇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 15. 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以拟人化的方式将月出的状态写得饶有情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的政令嘉奖进言者,“__________”,可得上等奖赏;“__________”,可得中等奖赏。 (3)《劝学》中说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有“__________”的效果;“__________”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论证借助外物的好处。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5G商用正式启动让相关 驶入发展快车道,曲面屏的出现促使业界探索下一代移动设备,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科技创新既是理解中国经济澎湃动能的重要维度,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从世界 来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 ,中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识变、不求变、不应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这启示我们,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 ,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供应链 视角 毋庸置疑 机会 B. 产业链 视野 无庸讳言 契机 C. 产业链 视野 毋庸置疑 机会 D. 供应链 视角 无庸讳言 契机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谁要是抢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那他一定是找到了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B. 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无论被谁先找到,他就能够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C. 谁能找到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谁就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D. 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那就要看他能不能先找到科技创新突破口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旦我们不应变、不求变、不识变,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陷入战略被动 B. 我们一旦不识变、不求变、不应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C. 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不识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D. 我们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陷入战略被动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消费者愈加追求精米白面带来的好口感。但是加工精度较高的面粉与全麦粉相比,蛋白质、维生素B1、铁、钙、锌等分别损失了15%、83%、80%、50%、80%。可见,_______。 不仅如此,主食精细化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吃得太精制,很多食材被端上餐桌之前,就已经被当成残次品扔掉了。同时过分精制的饮食,_______,导致牙齿和面部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从而对美容也没有好处。 相对于细粮来讲,粗粮膳食纤维含量高,更容易给人带来饱腹感,但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不利于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所以,_______。粗茶淡饭总相宜,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应逐渐从营养健康的理念出发,形成一种新的认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全民抗疫时期,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装备已成为防疫常识。但是,仍有一些人无视防控疫情的要求,顽固地拒绝佩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