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71  2021-06-0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1
20.嗨!同学你好!我们是《渭川田家》微电影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恭喜你被邀请参加本次微电影剧本的设计!这里是我们设计的几个场景的大纲,其中还有未完善的部分,你来设计设计吧!(6分)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②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有寓意归隐之意。
第一场:
场次001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时间 ①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村落、小巷
人物 野老和牧童 景别 远景切近景
人物独白 野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场:
场次002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景别 a.远景
b.特写切远景 原因 ③我选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场:
场次003 结局
“我”见此情景,怅然一阵后,吟诵着“式微,式微,胡不归”,踩着斜阳慢慢离去。
演技指导
人物情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台词 a.“田园真是令人向往,我也该归隐了!”
b.“式微,式微,胡不归。”
你觉得哪一句作为台词更好?为什么?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你为我们这次微电影出谋划策,你真的很有当编剧的潜质哦!
【答案】
①傍晚 ②我的孙子啊,放牛改回来了吧!(要有语境意识,以第一人称回答)
③选B 特写切远景,前两句应该切特写,拍摄野鸡鸣叫,麦苗生机勃勃,蚕窝桑叶这样的画面,营造出一派静谧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后再切远景,拍摄农夫在田园里攀谈的景象,展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貌。
④闲适、怅然、羡慕
⑤我觉得b更好,因为B引用诗经的一句话,通过“式微”的典故含蓄的表达出了主人公想要归隐的心理,留给观众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使得电影结局更加厚重。如果像a选项一般直白的说出来,可能会缺失几分意犹未尽的美感。
【详解】
(1)根据“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意思“夕阳的余晖洒向村庄”分析,傍晚的太阳称为“夕阳”,故时间应为:傍晚。
(2)根据“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的意思“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故台词应为:我的孙儿啊,快回家来吧!(意思对即可)
(3)根据“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意思“麦田里的野鸡鸣叫个不停,蚕儿开始吐丝作茧,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分析,可以是远景,两联的景物都是远景。选择“特写切换远景”最好然后写出理由。示例:“野鸡鸣叫,麦苗生机勃勃,蚕窝桑叶”做个特写,让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田里的野鸡叫的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然后再切换到农夫在田园里攀谈的景象。显示出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的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据此填三四空即可。


浏览完整试题(4)本题考查人物的情感。根据“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意思“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分析,表达出作者既羡慕又惆怅的心情。
(5)明确态度,选b。然后分析理由即可。示例:因为“式微,式微,胡不归”通过“式微”的典故,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2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乙)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都写“夜”,但季节各异。甲诗中的“山果”“草虫”与题目中的“____”呼应,乙诗写的季节可从“____”一词推断出。(2分)
(2)两首诗都提到“独”,但是表达的心境不同,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 秋 雪霁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专注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辨出时间。根据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可知王维诗写于秋天,与题目中的“秋”相呼应;“门外不知春雪霁”意思是: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经停了,由“雪霁”一词可知周弼诗写于春天。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秋夜独坐》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写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夜深》中一、二句“虚堂”“人静”“不闻更”,都是“独坐书床对夜灯”的读书人的感觉,诗人独坐书床,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竟连更声也没有听到,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三、四句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经停了。远望天空,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近看门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这一切都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暗示时间的推移,夜读已久。“不知”二字,如实地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安恬自得的心情。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绝句
[南宋]陆游②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①迥:远。②此诗是陆游退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时年七十八岁,已被罢官归园田居十二年。
(1)两首诗都用________来比喻梅花,突出梅花的白。第一首诗仅描写了一树梅花,而第二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的梅花。(2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前者是“迥临村路傍溪桥”,后者是“山中”,这看似无心之笔,实际上却寓意深刻,请你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 雪花 漫山遍野
(2)“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似乎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表现了早梅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山中”,联系作者的罢官背景可知,此时的梅花不被世人所知,无人欣赏,暗含作者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的失落,但他的心中仍有期待。
【分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分别写“疑是经冬雪未销”“雪堆遍满四山中”,运用比喻,把梅花比喻为雪,突出梅花的白。第二首诗“遍满四山中”又描写了梅花漫山遍野开放的情景。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分析。“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雪堆遍满四山中”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虽然盛放的梅花很美,但它们不被世人所知,无人欣赏。而陆游此时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因而内心失落,但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4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_______的心情, 并为进一步描写作铺垫;“山色蒙蒙”一句,令人想起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西湖的名句“____________”。(2分)
(2)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作赏析。(4分)
【答案】
(1)愉悦、快乐; 山色空蒙雨亦奇
(2)晴空下,湖面上,山色如画,忽有白鸥翩翩飞来,诗情即时涌现。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境界十分优美。不说对景而生诗情,却说白鸥带诗而来,写得活泼有趣味。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诗的前两句写小舟离开岸边荡起波纹,阳光温暖风中茗香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从“日暖风香”可以看出作者愉悦、快乐的心情。“山色蒙蒙”一句令人想起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名句。


展开余下试题(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理解。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句进行赏析。“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是该诗的精华,若隐若现的山色像幅画般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白鸥飞过诗兴大发。“横”却自有一番安静和谐,“带”字顿得灵动之趣。“白鸥飞处带诗来”是人心与天化的相值相生,因生机跃如的自然万物而生感悟,在鸟啼花落中冥与神通,唤起人心的醒觉,与诗的心灵俯仰优游,萃天地之清气。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境界十分优美。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5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锦江思
[宋]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①金丝鲙②,醉折桃花倚钓船。
【注】①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②鲙(kuài):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一种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宁静、淡雅
(2)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6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秋兴
宋•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②。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③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zé);狭窄。②遒:迫近。③画角:古代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
(1)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以“丹枫”照应前诗中的“________”,寄情于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_______的愿望,也暗含了无奈和苦闷之情,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诗云“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范仲淹则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古代文人喜欢登高凭栏,极目远望,借此抒怀。请你根据诗歌的颔联及颈联,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秋 隐居
(2) ①壮志难酬,怀抱未展的悲哀;②中年多病,时光日迫的愁苦;③国土沦丧,战事未宁的忧愁。
【详解】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丹枫”是经霜泛红的枫叶。故照应前诗中的“秋”字。“且占丹枫系钓舟”的意思:姑且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且占丹枫”是姑且占据着满眼霜枫,多少透露出退居山阴的无奈。陆游一生屡遭贬谪,无奈之下,做一个像严子陵、陶渊明一样的隐士,寻求超脱尘世的物外之趣。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颔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的意思: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买醉解忧,登上高阁,凭栏北望,只觉河山日削月割,不断沦丧,日渐狭窄。而回看自己已过中年,疾病侵入,更觉得日月飞逝,分外无情。表达了国危体衰之忧伤。颈联“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的意思是: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眼见历经百战的铠甲闲挂壁上,一如自己以身许国的壮志;耳边还不时响起当年军营五更时凄厉的号角,也只能平添国势衰微、报国无门的愁。抒写国土沦丧、战事未宁、报国无门的失落忧愁。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7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
杭州,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不少大唐才子都为此地赋诗。
题杭州孤山寺
唐•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1)展板上有一首张祜写的《题杭州孤山寺》。(2分)
全诗四联分别从空间、_______、地点风物、声音这四个方面描绘孤山寺的_______特点。
(2)这首诗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选择一处,并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 天气 幽深宁静
(2)选择颔联,这句诗中通过“不雨”和“无云”描写出了即使山中不经常下雨,万里无云也会常常湿润和保持水的阴凉,从侧面衬托出了山林本身的幽深和宁静。
【解析】
(1)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这首诗第一联从空间角度描绘孤山寺,第三联从地点风物角度描绘。第四联从声音角度描绘。第二联意为:不下雨时山色也经常湿润,没有云水面也是一片暗蓝。其中的“不雨”与“无云”点明是从天气角度描写了孤山寺。楼台高耸于小山之上,一条小径通往湖心。山光湿润,水面碧蓝。断桥生苔,空院落花,钟声传来。只见有景,只闻有声,不见有人。所以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孤山寺幽深宁静的氛围。(2)考查诗歌写作手法。本诗最后两联,颈联写断桥少有人来,生出了苔藓。院落空荡,只有落花飞舞。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尾联写钟声从北边的山林里传来。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更加显出环境的清幽雅静。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1年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