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68  2021-06-0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
湖南省邵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中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一、选择题
1.七年级组举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比赛。请你选择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舍予,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小说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繁星•春水》《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论语》,是孔子所写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D.古代称谓中有敬辞与谦辞的区别,比如谦辞有“家慈”“拙作”“见谅”,敬辞有“惠存”“奉送”“赐教”。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杏花雨”指春雨、“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巾帼”指女子等。
B.《马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名篇,也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社戏》便是这样的文章。
D.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露水”“惊蛰”两个节气。
B.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C.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就属于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是清明节。
B.课文《故乡》选自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来”,葫芦借指“福禄”等。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京剧、川剧、越剧、昆曲等戏曲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B.《醉翁亭记》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品之一。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D.《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思维导图,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思维导图,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B.
C. D.
8.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比如“贤”是尊称对方,“愚”是谦称自己,“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女儿。


浏览完整试题B.《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书》指的是《大学》、《礼记》、《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尚书》、《诗经》、《中庸》、《易经》、《春秋》。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大量的杂文集。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9.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
B.古人的年龄一般用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而立”指三十,“不惑”指四十,“耳顺”指五十。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影响了冰心等一代中国文学先驱。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10.小之认为想要深入品读文字,就要“知人论世”,并了解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请选择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B.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指封建王朝官吏辞职或远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表示升官之意。
D.“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1.文化常识。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引领风骚。
B.方枘圆凿:枘(ruì),榫头;凿,榫眼。方榫头,圆榫眼,形容门当户对,天造地设。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明代开始,规定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书。
D.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1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西湖雪后奇景。
B.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1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托尔斯泰》,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D.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的人,用“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1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登飞来峰》。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D.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1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D.“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1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赋、说、铭、表等都是古代文体,表是古代臣下向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书,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古代乐器中的“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如《醉翁亭记》中的“非丝非竹”中“丝”、“竹”就是这样的乐器。
C.道家文化在金华地区源远流长,金华山在东汉道教文化鼎盛时期被誉为“江东名山”,东阳的东白山自东晋时期以来便是道家文化的象征。
D.中华礼仪讲究长幼有序,古人的“名”、“字”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仲是老大,伯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如孔子字仲尼,说明他在家中排行老大。
1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指没有官职的人,“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
B.“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其中“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C.辛弃疾,号稼轩,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诗词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D.乡试是指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18.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的一项( )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 《呐喊》中的人物。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展开余下试题19.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其中,书,即信函,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B.这学期我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朱自清的《背影》都属于回忆性散文。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五律《使至塞上》的颔联。
D.《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法国的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2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敬辞:令郎、垂爱、劳驾、奉陪
B.散文:《春》《散步》《观沧海》《雨的四季》
C.谦辞:见谅、拙见、惠存、家父
D.唐代:李白、王湾、李益、马致远
2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气:清明 端午 立秋 冬至
B.清朝:蒲松龄 纪昀 罗贯中 曹雪芹
C.词牌名:《江城子》《卜算子》《行香子》《南乡子》
D.年龄排序:弱冠 而立 不惑 垂髫
2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B.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其字希文,谥号文正,有《陶庵梦忆》流传于世。
C.鲁迅的《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东方学、文学翻译方面造诣精深。他所研究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文字,是几近失传的“绝学”。
B.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山坡羊”是曲牌名。
C.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海底两万里》中的“我”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灿烂的美景,并把心中的新奇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了康塞尔。
2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25.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句中“柳絮”“文学”是名词,“传诵”“称赞”是动词。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吴均三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
B.律诗:《野望》、《黄鹤楼》、《庭中有奇树》、《龟虽寿》
C.国籍:诺贝尔(瑞典)、茨威格(奥地利)、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D.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伯、仲、叔、季.
2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B.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C.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2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进学回家”中的“进学”,明清科举制度,指考取了秀才。“京报连登黄甲”中的“登黄甲”,指参加乡试考取了举人。
B.“崇祯五年十二月”是用年号纪年,“崇祯”是明朝朱由检的年号。“唐宗宋祖”是用庙号代指其人,分别指李世民和赵匡胤。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指因犯罪流放,出任外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指韩愈上书劝谏而被降职。
D.“智取生辰纲”中的“纲”指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中的“禁军”指宋朝保卫京城的军队。
30.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阴阳割昏晓”一句中“阴阳”二字在古代指的是方位。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我国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用“垂髫”指儿童;而始龀是指小孩七八岁。
31.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对联不仅仅可作为春联,还可以作为不同行业和特殊日子的专用联,在下列各项中,对不同对联的使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新春对联
B.荷红莲开并蒂花,朝阳彩凤喜迎门。——新婚喜联
C.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花店开业联
D.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对联
32.对下面两副杭州风景名胜对联的相关知识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上联:欲共水仙荐秋菊 下联:长留学士住西湖
(2)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______________,偏宜月白风清。
A.第一副对联中的“学士”是北宋的欧阳修,他是《醉翁亭记》的作者。第二副对联写湖心亭,明末清初的张岱写过《湖心亭看雪》,横线处应填的对句是“喜看水绿江南”。
B.第一副对联中的“学士”是北宋的苏轼。第二副对联写湖心亭,明末清初的张岱写过《湖心亭看雪》,此文出自他的《西湖梦寻》。横线处应填的对句是“赛李白泛洞庭”。
C.第一副对联中的“学士”是北宋的苏轼。第二副对联写湖心亭,明末清初的张岱写过《湖心亭看雪》,此文出自他的《陶庵梦忆》。横线处应填的对句是“恍东坡游赤壁”。
D.第一副对联中的“学士”是北宋的欧阳修,他是《醉翁亭记》的作者。第二副对联写湖心亭,明末清初的张岱写过《湖心亭看雪》,横线处应填的对句是“人家晒网绿洲”。
33.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还能说古道今、褒贬讽喻。对联之美,美在工整。对对联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对应部分的词性、短语结构相同。请你运用所学的词性和短语的知识,给这副对联的下联选出正确的顺序( )


展开余下试题南京名园“瞻园”中的一副对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顺序已打乱):①树边红雨 ②小苑西回 ③莺唤起一庭佳丽④看池边绿树 ⑤此间有尧天舜日。
A.②③④①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⑤④②③
D.②①④③⑤
3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代号,来命名各个时辰。
C.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3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宿,天文学术语,古人将黄道附近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是主管文运的星宿。
B.“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十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十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古代表降职的词语还有左迁等。
D.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分别代指史册、家乡、月亮。
3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孟夏草木长”的“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散文《一颗小桃树》和《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著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示并讽刺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3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七点开始起更,每一更约两小时。“是日更定”的“更定”即晚上八点左右;“渔唱起三更”的“三更”则为子时,即半夜。
B.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文章恳切劝勉刘禅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C.“谥号”是帝王或官员死后,后人依其生平事迹及品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正”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文忠”则仅次于“文正”,历史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皆谥号“文忠”。
D.《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中国的郭沫若。
38.下列关于十二生肖和天干地支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 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合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
B.乐乐的妈妈是一位温柔的“羊妈妈”,她30岁生下乐乐,乐乐的生肖是牛。
C.双胞胎兄弟的出生给全家带来欢乐,弟弟是上午11:25出生,比哥哥晚出生40分钟,哥哥是巳时出生。
D.张老师热爱书法,在2017年中秋节创作了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的题跋上题有 “己亥年中秋”字样,特别有文化内涵。
39.根据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列对联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组(   )
①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②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绽芽迎新春。
A.①七夕节 ②重阳节 ③寒食节 ④春节
B.①重阳节 ②清明节 ③寒食节 ④元宵节
C.①重阳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春节
D.①中秋节 ②重阳节 ③端午节 ④元宵节
40.下面四个句子分别是四个传统节日对联的上联或下联,请按照节日和对联特点依次填入,最恰当的顺序是( )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3)中秋节 上联: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
4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其中,书,即信函,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B.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五律《使至塞上》的颔联。
C.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比如春节扫尘守岁、放爆竹贴门神,重阳节登高赏菊、悬艾叶, 端午节赛龙舟、插茱萸。
D.中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4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B.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是:春分、雨水、惊蛰、立春、清明、谷雨。
C.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D.《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5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43.(题文)大会重要议题之一是审议下一学年的学生活动计划,下列计划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历一月十五日元宵节各社团花灯、灯谜设计比赛
B.农历五月初五寒食节话剧《屈原》展演
C.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往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D.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国古代科学家事迹展览
44.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45.关于下列两幅书法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幅书法写的都是“逍遥”二字。
B.左图书法字体是行书,右图书法字体为草书。
C.左图中的“逍”字最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湖南省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