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90 2021-06-0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0]
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高三仿真试题
语文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这大概是因为不论何种观点或理论总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或理论存在,也或许是因为缺乏论证的思想终究是无效的。推论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它可以以一种认识上透明的方式被一劳永逸地确立。它不会因推理链条的冗长复杂,或因年代的久远而使推论的有效性有丝毫的减损,即便推理存在着错误,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的公认方式被纠正。
有效性是逻辑推理力量的根本来源,逻辑的一切问题都与有效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蕴涵、一致性与哲学、数学乃至日常思维联系密切的重要的逻辑性质与关系的定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有效性问题,对有效性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从根本上塑造了逻辑的版图。
对逻辑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的考察,充分揭示出这门学科的科学特征。它是求真的科学,尽管它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但它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逻辑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并不是一种实用的知识,也不是论证和推理的结构的知识,而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逻辑也没有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逻辑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理论作品。作为科学,它又是一种有论证的、关于思想的正确性的知识。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浏览完整试题
逻辑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逻辑与哲学有着很强的互动,每当哲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每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逻辑透过哲学而与科学、宗教、伦理和法律等理智活动联系起来。哲学中的概念分析、论证建构、假设和预设、内涵与外延等基本方法,都是逻辑杂货店中供哲学家所用的必备品。逻辑之于哲学犹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犹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不仅有逻辑,而且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等人深入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名家”,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和“两可之说”;墨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强调“辩”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指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荀子系统地建立了正名学说;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不”“弗”“靡”“莫”等十余个,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这导致了中国逻辑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即重视名辩析辞,相关的学派也被称为“名家”。如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了名的种类。
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确定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
中国逻辑以名、辞、说、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最一般的抽象研究不同,是应用逻辑。另外,逻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既有纯粹的推理理论研究,又包括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应用探索。《道德经》中的归纳与推类,《韩非子》等著作中的反证与归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类比推理,都体现了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这与偶尔切合逻辑的不自觉应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了中国逻辑的应用特质。
中国逻辑是道器结合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主要目的,其内是求真,其外是作为探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逻辑著述汇编时名之曰《工具论》。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功用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们将“名”的作用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认为社会的法律规范、纲纪礼仪、国运民祉,甚至是天道人和都依靠“名”。当子路问孔子“为政奚先”时,孔子明确指出“必也正名乎”,强调“正名”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摘编自杜国平《中国逻辑的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逻辑的一切问题都涉及有效性问题,推论的有效性不因复杂的推理链条和时间的久远而减损。
B.逻辑与哲学联系密切,互动性强,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使对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相应的改变。
C.否定表达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汉语对“否定”丰富与精微的表达表明了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
D.西方逻辑强调静态分析概念确定性,而中国逻辑重视对概念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传统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逻辑关系,推论关系可以被一劳永逸地确立,我们要关注推论过程,而不是结论。
B.作为科学,逻辑是关于思想正确性的知识,可以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
C.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名的种类,都是中国逻辑重视名辩析辞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
D.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与西方逻辑没有显著差异,都是论辩的工具,都是为了说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逻辑特质的一项是(3分)
A.《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相关表述。
B.《论语》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C.荀子系统地论述了正名理论,提出了“约定俗成”等观点。
D.韩非子认为治国之道,正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
4.材料二画线语段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说逻辑不是“实用知识”,而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逻辑是“应用逻辑”,二者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拿起新的武器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冬天过去了,春天推开了紧闭的窗户。失血过多的保尔挺过了最后一次手术,他觉得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保尔对医生说:“我的一部分鲜血已经献给科学,剩下的一些,我还有别的用处呢。”
于是,保尔出院了。
保尔的医生朋友巴扎诺娃到莫斯科出差,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一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注意到保尔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她低声对他说:“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做了五年准备,现在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不过,您怎么写呢?”
保尔浅浅一笑,让她放心:“明天会给我送来一块挖出几条长格子的硬纸板,没有这东西我写不了字。我琢磨了好久,才想出这个办法——在硬纸板上挖出一条长格子。这样,写字的时候就不会出格了,我试过了,结果相当不错。”
保尔开始工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雄的中篇小说。书名是《暴风雨中诞生》。
保尔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他缓慢地写,写了一行又一行,写成一页又一页。他苦思冥想,把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可是尽管他心中的形象是鲜活的,但写在纸上的一行行词句却有些苍白无力,缺乏烈火和激情。这种时候,他才头一次体味到创作的艰辛。
展开余下试题
已经写好的东西,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
对母亲的担心,他总是会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诉老人家,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程度。
小说已经写完了三章。保尔寄给老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大家都称赞他的小说写得好。但是原稿在邮回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保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非常懊悔没有复制一份,而把唯一的一份手稿寄了出去。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保尔邻居家的女儿名叫加莉亚,十八岁,刚从技工学校毕业。这是个朝气蓬勃的姑娘。保尔让母亲跟她商量,看她是不是愿意帮助他,做他的“秘书”。加莉亚非常愉快地答应了。
从这天起,创作的进度加快了一倍。加莉亚那支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遇到特别欣赏的段落,她就连念几遍,她打心眼儿里为保尔的成功高兴。在这幢楼房里,几乎只有她一个人对保尔的创作充满信心。
加莉亚经常来,她那支笔在纸上沙沙地响,字字句句都描绘着难忘的昔日。在这种时刻,保尔心驰神往,沉浸在回忆中。加莉亚观察他睫毛的颤抖、眼神的变幻,可以捉摸出他的思想活动。有时候,加莉娅真不相信他是视而不见的,因为他那对瞳孔清澈而明亮,毫无斑痕,充满生气。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加莉亚把记下来的东西念给保尔听,她发现保尔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时而皱起眉头。
“您干嘛皱眉头呢,柯察金同志?写得挺好呀!”“不,加莉亚,写得不好。”
他认为写得不成功的地方,就亲自动手重写。纸板上的狭长格子限制着他,有时候他忍受不了,扔下不写了。这种时候,他会对失去视力的生活怒不可遏,他一支支地折断铅笔,嘴唇也被咬出血来。
最后一章终于写完了。加莉亚花了几天工夫,把整部小说念给保尔听。
明天,书稿就要寄往列宁格勒,寄给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给书稿开“出生证”,就送交出版社,那样的话……
保尔想到这儿,紧张得心头乱跳。那样的话……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万一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也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只要进一步修改还能挽救,他会立即发起新的进攻。
一包沉甸甸的书稿,由母亲送进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一天又一天。保尔一生中还从没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
出版社的沉默在渐渐转化成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保尔明白,书稿如果被一退了之,那就意味着他的毁灭。这段时间,他不止一次地回想起海滨的郊区公园,并且一次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为了归队,为了让生命变得有价值,你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
日子在期待与失望中一天天过去了。一天,就在保尔对这一切无法忍受的时候,母亲——和他同样焦虑的母亲,跑进房间大喊:“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的心在狂跳。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终于回到了战斗的队伍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文本二:
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巴扎诺娃的视角写保尔“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经受了不少痛苦”,可是热情不减,准备以文学创作作为自己重新工作的方式。
B.看到保尔疯狂写作的状态,母亲既担心又心疼,在多次劝说保尔放弃写作未果的情况下,只好找加莉亚做保尔的“秘书”帮助保尔工作。
C.由于邮局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小说的原稿在邮回时被弄丢,“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保尔打击不小,他非常懊悔没有复制一份。
D.“紧张得心头乱跳”“心在狂跳”两次描写保尔心跳,第一次是写保尔想象小说成功的紧张激动心情,第二次是写小说获准出版的兴奋心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冬天过去了,春天推开了紧闭的窗户”形象地交代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保尔身体逐渐康复、事业取得成功并即将归队。
B.面对朋友担心自己如何写作的问题,双目失明的保尔介绍了用“挖出几条长格子的硬纸板”写字的方法,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C.“为了冲破铁环,为了归队,为了让生命变得有价值,你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保尔的心理活动。
D.“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中,“铁环”比喻保尔生活中困难和恶运,“武器”比喻他手中的笔,指文学创作活动。
8.小说中加莉亚这一人物对保尔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二对“钢铁战士”进行了解读,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保尔是如何成为钢铁战士的。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调兵部主事。引疾归。倭躏江南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起南京兵部主事。丁父忧,未终,不果出。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蓟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上策,当邀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贼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攻之不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要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因得疾,返太仓。嘉靖三十九年春,汛期至。以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讣闻,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顺之于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析补缀区分部类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裀褥。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之于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析补缀/区分部类/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顺之于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析补缀/区分部类/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顺之于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析补缀/区分部类/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顺之于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析补缀/区分部类/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古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解元”。
B.丁父忧,亦称“丁外艰”,遭遇父亲去世。丁,遭遇;父忧,父亲丧事。
C.江北,古汉语中“江”一般指“长江”,文中“江北”即长江以北地区。
D.故事,文中指旧事、先例,现代一般用来指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或情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博览群书,年少有成。他生来禀赋就超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广泛浏览众多典籍,十三岁就参加了会试,并考取第一。
B.唐顺之忠于职守,不辞辛苦。他为抗击倭寇,曾经一昼夜行军六七百里;曾经冒着盛夏酷暑在海船上待了两个月,并且因此得病。
C.唐顺之作战勇敢,不惧生死。三沙之战多次失利,他亲自骑马布阵。敌人坚守不出,他和刘显持刀直闯敌营,距敌营仅有一百多步。
D.唐顺之苦节自厉,求学忘我。他用门板作床,不设坐卧垫具,生活很不讲究,但研究学问十分投入,为参悟良知说甚至忘记睡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顺之以御贼上策,当邀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4分)
(2)遂欲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攻之不克。(4分)
14.蓟镇总督王忬以下诸将为何都受到降级处罚?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远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①,力尽辽城不肯回。
[注]①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摹了双眉不展的愁态,两个“愁”字为整首诗笼上了一层愁绪。
B.抒情主人公心怀惆怅,独上高台,见雁影已逝、红叶凋零,而征人未归。
C.颈联写了车马飞扬、尘埃漫天的战场场景,“塞外”暗合“寄远”二字。
D.诗人以思妇的视角进行写作,全诗既写了登台所见,又寄托了登台所思。
16.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善用“掉尾一波”,意为其诗文“虽有悲慨之情,却往往能于结尾处呈现豪爽俊健之风”。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这一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讲到种树的经验,郭橐驼说,“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如何才能使树木顺应天性按其本性生长。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金陵秋景图。
(3)“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圆盘四周有哨口。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如同松涛海浪。
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出现了“蚂蚁上树”“鹞子翻身”等新动作。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与下肢的很多关节,再加上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城市的飞速发展,②空竹存续的文化空间面临萎缩,③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空竹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
B.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很多技术在今天又有继承和创新
C.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主要任务
D.很多技术在今天又有继承和创新,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乌托邦平原位于火星的北半球。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差异巨大。火星南部为高地,这些高地60%的面积遍布着“瘢痕累累”的陨石坑;①,这些平原都是被火山熔岩填平的,陨石坑较少且地质年龄较轻,因此理所当然选择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为着陆区。
天问一号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紧接着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100米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抵达火星表面。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②:一方面火星环境比月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离地球距离更加遥远。
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了13个科学载荷,这些科学载荷有着五大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长期以来,大众对火星充满好奇,相信,随着研究的陆续展开,③。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在每一段前面加上一个问句,引导并概括出所在文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请从下面提供的三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题目写作。(6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100年来,无数共产党员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作为当代青年,正准备投入“十四五”规划,奋斗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请给优秀共产党员李大钊、赵一曼、董存瑞、雷锋、黄文秀、黄大年、钟扬中的一位写一封信。
要求:整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和
上一篇: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下一篇: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淄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