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2  2021-06-05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章节练习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 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 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2.下列加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我知之濠上也
C.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B.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D. 《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子固非鱼也
D. 我知之濠上也
5.下列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6.下面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号(háo) 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
B. 布衾(qīn)丧(sàng)乱见此屋(xiàn) 大庇(bì)
C. 突兀(wù) 广厦(shà)辗冰辙(niǎn) 两鬓(bīn)
D. 口称敕(chì) 两骑(jì) 红绡(xiāo)系牛头(xì)
二、语言表达
7.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两选文,完成下面的对联。
(1)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 ”,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燮《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浏览完整试题(“仁”行世间)
(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俄顷:______________
何由彻:______________
10.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11.填空。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___并渲染了特定的_______;二是烘托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_______的伟大胸襟蓄势。
1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13.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4.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内给加线字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学相长也(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16.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段的中心意思,这个成语可以是___________。
1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五、作文
18.请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写成一则白话文小故事,200字左右。
六、填空题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字。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
(2)才美不外见(_____)
(3)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
(4)食马者未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
20.填空。
庄子,名________,战国中期________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________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_______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代表作品为《________》,以及名篇《________》《________》等。
2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伐薪 叱牛  翩翩两骑  口称敕 辗冰辙  两鬓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B.陆游的《书愤》属于近体诗,格律谨严。
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之字的用法有如下几种: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往,到:“吾欲~南海”。B项“之”为代词,其他三项都是助词“的”。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应为“西汉经学家戴圣”。
4.【答案】A
【解析】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作本字。本题A项,“冥”同“溟”,指海。故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C项,两个“故”都是“所以”的意思。A项,第一个“能”是名词,才能;第二个“能”是动词,能够。B项,第一个“策”是动词,用马鞭驱赶;第二个“策”是名词,马鞭。D项,第一个“食”同“饲”,喂;第二个“食”是动词,吃。
6.【答案】A
7.【答案】(1)贤才无辜逢昏君 (2)人间难得九方皋
【解析】对联常识储备①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②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③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④停顿也需对应。⑤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结合本文中的理解,对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
8.【答案】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 博爱、仁爱(或慈善、体恤) 示例:a.爱亲人 b.爱他人 c.爱民众 d.爱万物(或 a.亲亲 b.仁民 c.爱物;或 a.血缘之爱 b.人际之爱 c.物我之爱) 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逸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意思是人人平等。《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
(2)本题属于图文转换中的表格题,①句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体现对亲人的爱。②句的意思是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体现了对别人的关心。③句的意思是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④句的意思是“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⑤句的意思是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都体现了对动物的爱。
(3)本题属于谈感受的综合性学习题目。解答此类试题要围绕主题,写出如何能发扬“仁、爱”的建议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9.【答案】一会儿如何挨到天亮
【解析】理解诗歌词语的意思,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老师在讲解诗歌大意时都会让学生看注解,对于重要的词语,都会要求记忆,只要牢牢记住即可。
10.【答案】何时才能有结实的大房子无数,可以让天下所有穷苦人都住进去,都开心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句子的翻译能力。诗歌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此句注意关键词: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11.【答案】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解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是环境描写,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12.【答案】这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来表现天下“寒士”的遭遇,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是推己及人,表达了“天下寒士”都居“广厦”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解析】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13.【答案】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解析】开放性试题,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只要能写出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古今的事例即可。
14.【答案】zhǐ 味美 zhǎng 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字音和字义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旨”意思是“味美”。
15.【答案】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困”是“困惑”的意思,“长”是“增长”的意思。
16.【答案】相辅相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理解能力。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从这个文段可以概括出成语“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17.【答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围绕“教学相长”来谈即可。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8.【答案】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潦水的桥上知道的。”
【解析】所谓改写,就是通过重写或修改使适合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或情况。如把一种文体转变为另一种文体,把一篇散文改写成诗。也有变换为另一种写法的,意思不变。本题要求把文言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文小故事。要用讲故事的口吻,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文中不要再出现文言文类词语。
19.【答案】(1)用马鞭驱赶 (2)在外面 (3)吃尽,吃完 (4)行千里 (5)辱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策”在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的意思。
20.【答案】周 宋 道家 老子 庄子 逍遥游 齐物论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老子、庄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21.【答案】xīn chì jì chì niǎn bìn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骑”是多音字,容易读成“qì”。“辗”容易读成“zhǎn”。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