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43 2021-06-09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3]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考卷(一)
语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信笺(qiān) 租赁(lìn) 迁谪(zhé) 虚与委蛇(yí)
B.联袂(mèi) 鲑(wā)鱼 枕藉(jiè) 荷(hè)枪实弹
C.恫(dònɡ)吓 脚踵(zhǒng) 荫(yīn)庇 哄(hōnɡ)堂大笑
D.笞(chī)刑 纤(xiān)维 氛(fēn)围 金蝉脱壳(qiào)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签署 发贴子 震耳欲聋 B.博弈 下马威 眼花瞭乱
C.延袭 元宵节 赔礼道歉 D.国粹 节骨眼 相濡以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萨德”反导系统的监测预警范围远远超出了半岛,它危害中国战略安全的企图已经是路人皆知,中方敦促韩方悬崖勒马、中止部署。
B.《朗读者》由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纲制作人,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每期邀请一位富有经历的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或不期而至的平凡素人。
C.这位勇敢的摄影师说,他在南极见过不少不堪设想的景象,从狂野的大海、雪崩,到庄严的落日和月出。
D.《黎明决战》中,与以往泾渭分明的敌我势力不同,临危授命的公安局局长程樯需要对抗各方力量,守卫处于混乱中的哈尔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俄罗斯即将开始的第二轮国企私有化改革,莫斯科大学教授奥利加向《环球时报》记者谈起曾经辉煌一时的国企时感慨不已。
B.南京市旅游园林部门提出借助主要景点免费开放带来的机遇,发挥旅游景点宜于休闲的特点,顺势实现观光游向休闲游的转变。
C.90%以上未得过水痘和没接种过水痘灭活疫苗的人,在接触水痘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D.“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加快医院发展步伐,以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方案。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 。 ,
, : ; ;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瓷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 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
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③⑥①④⑤② B.②⑥⑤③④①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赤壁赋》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而又深含哲理。
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教化来改变人性之“恶”。
C.老舍,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散文《想北平》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
D.《祝福》的作者是鲁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有《野草》;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等。
浏览完整试题
7.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反语)
B.他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排比)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夸张)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比喻)
8.下列诗歌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9.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贯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B.穷山之高而止 C.小学而大遗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而招,非臂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能看得很远。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给他们书籍,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学识广博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D.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丛,烧掉茂密的茅草,走到山顶才停止。
14.下列对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美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 “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危坐 危:高 B.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
C.挟飞仙以遨游 挟:偕同 D.而卒莫消长也 卒:终究
16.下列句子“其”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 B.方其破荆州 C.其皆出于此乎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通过赞美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B.作者借水、月等意象,阐释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关系。
C.作者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顺其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选文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和谐优美。
18.下列对小说《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用分号分列男人与女人的表现,对比说明鲁镇的男人比女人冷漠。
B.鲁镇的“女人们”听了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后,对她表现出一定的同情。
C.画线句用细节描写表现老女人们在“鉴赏”别人痛苦中获得自我满足。
D.叙述者“我”在观照祥林嫂不幸的同时,也在冷眼审视着鲁镇的群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教育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例如,一位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讲演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于这一观点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真的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起辅助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它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人,对库里的东西要一清二楚,尽量防止“宝贝”丢失。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宝库里的“宝贝”,就像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一样。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了“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了深埋着的“良心”会照亮世界。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文化的传承既然靠人,自然就要靠“话”——活生生的、人人能上口的话语。目前有关儒、释、道和西方文化的书汗牛充栋,但平易的话少而艰涩的话多。文化传承的“话”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听就懂、懂就记住、记住就做。比如“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来源于宋儒、明儒,这些话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我们需要一大批学者在书斋里做高深的专业性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但也应认识到,要让思想文化对老百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普及到民众中,防止“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选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9.根据文意,对“学者”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错误。 D.熟悉文化遗产并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书籍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遗漏或扭曲,因此书籍不可能传承文化。
B.文章列举以色列,说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文化传承是强国的唯一条件。
C.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籍很多,以致语言不及宋儒、明儒的简单明了。
D.学者要潜心于专业研究,也应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普及给民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11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1分)
⑴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⑵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 (苏洵《六国论》)
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⑸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⑹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⑺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⑻ ,来者犹可追。 (《论语 知其不可而为之》)
⑼子曰:“君子喻于义, 。” (《论语•君子之风》)
⑽)亦以明死生之大, 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⑾《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数罟不入洿池”“ ”,意为不可滥捕滥伐,含有朴素的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4分,第23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叫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22.王熙凤问黛玉和问婆子们的话目的各是什么?体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乙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说。苏艾困倦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但是琼珊没有回答。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当她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一片片地脱落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 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23.语段刻画琼珊的手法有哪些?(写出两个即可) 分析语段中琼珊的心理。(5分)
四、写作题(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高二返校考语文参考答案(2018.3.1)
1.【答案】D(A信笺jiānB鲑guī鱼C荫yìn庇)
2.【答案】D(A发帖子B眼花缭乱C 沿袭 )
3.【答案】A(A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成语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用法正确。B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一般用于事,这里用不期而遇更好。 C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色彩不对。D临危授命,是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语境不合。)
4.【答案】A (B.“发挥……特点”,搭配不当;C.“90%以上未得过水痘和没接种过水痘灭活疫苗的人”概念有交叉,改成“或”;D.“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杂糅)
5.【答案】D(根据首句提示,确定③在第一位,接下来说明青花瓷与墨画的相似性,可以确定⑥⑤②应紧随③后;①与④结构相同,按照排比句式一般短句放在前,长句放在后的原则,确定①在④前,它们是对“韵味”的具体描述,应紧随②后。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注意文段的说明对象是“青花瓷”。语言连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话题的同一性;②事理的逻辑性;③行文的照应性;④风格的趋同性;⑤音节的协调性;⑥组合的俗成性;⑦格式的一致性;⑧分承的对应性。)
展开余下试题
6.【答案】B
7.【答案】C(C是比喻,不是夸张。)
8.【答案】B 。A项重阳节,C项七夕节,D项端午节
9.【答案】D:解析(A“百忙之中”用于敬称;B. “责成”用于上级对下级;C. “不吝赐教”用于敬称。)
10.【答案】A。A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形作名。
11.【答案】C
12.【答案】B。B是省略句。
13.【答案】D。A项“但是能看得很远”错误,应该是“远处的人却能看到”;B项“给他们书籍”错误,应该是“教给他们书”;C项“学识广博”错误,应该是“广博地学习”。
14.【答案】C。(“小乔初嫁”属于侧面描写)
15.【答案】A。危,端正地
16.【答案】C。C项揣测语气词,解释为“大概”,其他作代词
17.【答案】A。抒发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D
21.【答案】⑴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可以横绝峨眉颠
⑶义不赂秦 ⑷淡烟暮霭相遮蔽
⑸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⑹官盛则近谀
⑺舞幽壑之潜蛟 ⑻往者不可谏
⑼小人喻于利 ⑽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⑾斧斤以时入山林
22.【答案】⑴①通过对黛玉的关心来讨好贾母。②通过对婆子们的问话显示其地位与能耐,发号施令(2分)⑵善于逢迎讨好、喜好弄权、精明能干 等特点。(2分)
23.【答案】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分,写出两个即可) 琼珊的内心充满矛盾。(1分)得知自己病情非常严重,琼珊近乎绝望;但绝望中,她还依稀地希望有 奇迹发生, 她既在等着最后一片藤叶落下来, 以便给自己放弃抗争找一个理由; 同时, 在心灵深处, 她又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最后一片叶子不要落下来,这样,她就没有放弃生命的理由。(分析2分)
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
有人说: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 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 【审题说明】
• 重大考试(如高考、学考)的作文题一 般都不会很难,因为试题面对的是数十万考生,不可不兼顾全体。如会分析, 思维逻辑清晰,则难者亦易矣;如不会 分析,思维混乱,则易者亦难矣。所以, 写作的基础,不在技巧,而在于思想。 有了思想,文采、技巧方有用武之地。 否则,就会陷入不知所云或者无病呻吟之中。
• 【分析】
材料显然有虚实两层含义:
(1)实:“春天”“蓓蕾”“繁花”“落英”都是实指.
(2)虚:“春天的美”指向人生的美,则“ 蓓蕾初 绽”“ 繁花满树”“ 落英缤纷”也就都指向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美.蓓蕾初绽,可以指向青春的朝气与蓬勃, 理想的萌生,锋芒与锐气等;繁花满树,可以指向事业 有成,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这虚实两层,立足“ 虚” 或“ 虚实结合”,则文章都能写出深度;立足“实” 不是不可以写,但易沦为纯粹的写景文,想写出好文章 比较难.
• 参考立意: • (1)美的实质就是一种奉献价值; • (2)美是一种精神追求.
• 试题提供了四个方向:
(1)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 (2)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 (3)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 (4)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 因为立意自定,考生可自选其一。 不管选择了哪一个立意方向,都要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 • 为什么你认为春天的美在于“ 蓓蕾初绽”? • 为什么你认为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
• 以选择“春天的美在于落英缤纷”为例,
• 分析如下: • “春天的美在于落英缤纷”的理由:
• 1. 实
• (1)缤纷的落英点缀了绿色的大地。
•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3)…… 据“实”显然较难打开思路。
• 2. 由“实”到“虚”(春天的美到人生的美)
• (1)努力绽放之后,静静地凋落→拼搏之后,归于淡 泊的人生是美的。 • (2)化作春泥又护花→功成名就之后仍不忘言传身教、 无私奉献的人生是美的。 • (3)花落是为了迎接秋天的硕果累累→适时放弃是一 种美德。„
• 能列出的理由越多,能联想到的人、事(作文素材)越多就越 不愁无内容可写。
• 定文体 • 因为文体不限,所以此题可以有两个思考方向: (1)文学类——写以记叙、抒情言志为主的文 章。 • (2)论述类——写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 1. 以记叙为主 • 从思考的内容中择任意一点作为主题,通过记叙 一件事来委婉表达“春天的美在于××××”的 立意,可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
• 2. 以抒情言志为主 • 从思考的内容中择一为散文之“神”,展开联想, 将景、人、情融为一体,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亦可托物言志,写议论性散文。
• 3. 以议论为主 • 立足于“ 虚”,探讨怎样的人生是最美的人生。 如以选择“ 繁花满树”为例,观点可拟为:人 生的美在于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 • 文章的写作重点就在于论证这个观点,即有 理有据地说清楚: • 为什么人生的美在于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分析的思路同上面的第三部分。 • 给出的理由越独到、越多,无疑写出好文章 的可能性就越大。
•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 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 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 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 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 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 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 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 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 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 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 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 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 说明
上一篇:
2021年度浙江省高二(7月)学考语文模拟卷(6)
下一篇: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考卷(二)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浙江省20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