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54  2021-06-1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
湖南省郴州市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郴州市2020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语文
(试题卷)
(命题人:李学农 李柳英 廖小平审题人:廖小平 李靖曹小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道德哲学思考
“新冠肺炎与自然界的野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是世卫组织及最受科学界重视的英国《柳叶刀》医学杂志共同发表的声明。人类和自然共享一个地球,人类有道德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但人类为了经济的增长和自我贪欲的满足,不断去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一些人认为,人类凭借科学理性可以穷尽宇宙的一切奥秘,这种信念是“培根——笛卡尔式”的理想,即科学就是对所有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作“终极说明”,他认为,万物的一切应该臣服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大自然是供人类不断利用的资源库,或者是任凭人类任意打扮和雕琢的客体。但这种盲目自信,在自然的地震、海啸、飓风、传染性病毒等面前,会瞬间黯然失色。
从道德境界的角度看,这种道德观念,实质是一种“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当作自然界的唯一主体,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只是具有低级生命体征或无生命体征的客体。实际上,人类来自大自然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大自然面前,任何民族、族群、人种都应当尊重、爱护自然。人类是生物链上最高级的物种。但人类不能为了自我的满足,肆无忌惮地去破坏大自然。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人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种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学说被称作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人类中心论,这一学说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中心,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目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应当按照人类的价值观去解释。人类中心主义曾经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其主张解放人性,追求自由、平等与价值,帮助人们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统治。但是,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生活,为了经济的发展,在自我贪婪的欲望中,破坏了原本整体和谐的大自然。1992年世界众多科学家联名发表《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指出:“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种“人类——自然”两元分离的思维模式,一直盘旋在现代一些人的道德记忆中。
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具有致命的自负流弊,那么,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就具有道德上的正义?这一学说认为大自然自身具有内在的价值,人类应该赋予大自然应有的伦理地位和道德权利,人类应当把道德共同体,从人与人的范围拓展到大自然和整个生态系统;认为人们应当在伦理上进行一次彻底的“伦理革命”或“道德革命”,让自然的一切存在物享受道德主体的地位和道德资格,从而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一样,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倘若将大自然的一切存在物都纳入道德共同体范围,那么人们就连踩死一只蚂蚁,甚至是杀死自己豢养的一头猪,都应该承担道德责任。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将失去主体性和能动性。


浏览完整试题因此,我们既不要痴迷于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要沉溺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坚持辩证的有机的自然观。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物资与资源的时候,应当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正义法则。这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培根一笛卡尔式”的理想认为,人类凭借科学可以探究宇宙的所有奥秘,世间万物都应服从于人类的利益,为人类服务。
B. “天人二分”的思维与“培根一笛卡尔式”的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唯一主体,其他一切事物都只是客体。
C. 人类中心论认为人类的价值观可以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价值,这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影响,如主张解放人性。
D.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让自然的一切存在物享受道德主体的地位和道德资格,因此这一学说具有道德上的正义,极具价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的是“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中间论证部分呈并列式结构,论证严谨,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B. 文章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批判了“培根一笛卡尔式”理想,得出人类需要尊重并且保护自然的观点。
C. 文章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说服力较强,分析精确,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D. 文章从人类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探究其引发的道德哲学问题,旨在引起人类对现实与未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的灾害如地震、海啸、传染性病毒的出现提醒着人们,大自然不是供人类肆意挥霍和雕琢的无生命的客体。
B.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走上了一条和自然相互抵触的道路,远离了“人类中心主义”曾经的积极意义。
C. 作者认为人类有时踩死蚂蚁,或杀死自己豢养的猪,不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因此不需要将大自然纳入道德共同体范围。
D. 文章提出的“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正义法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理念中得到充分验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5题每题3分,第6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特意提到大家关注的“地摊经济”:“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此前,有权威媒体报道,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该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李克强还强调:“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在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到的3个数字刷屏网络。李克强总理接着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和“高大上”的公司、企业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我们会支持他们的。
(摘自李克强《地摊经济:温暖人心惠及民生》)
材料二: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被限制,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合法化。
地摊摊主经营费用低,不用交税。运营成本如此低下的情况下,如果贩卖与正规商店同等质量的产品,就算价格比商场便宜,仍有利可图。正是这样的利益驱动,使得摊主们冒着物品被罚没的危险摆卖。作为消费者,其购买相同质量的产品,肯定倾向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地摊特别适应低收入者阶层的需要,在目前经济前提下,低收入者需要的一般是质量不高,价格实在的产品。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离开了土地的农民等去摆卖地摊,为的就是帮补收入。这样的自发的、非正规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一般有摆卖地摊的街道会比较热闹与繁荣,廉价的地摊可以吸引消费者前来聚集,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带动周边正规商铺的人流。不容置疑的是,地摊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良影响又客观存在,比如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产品的质量也不一定能得到保障。
(摘自360百科《变“堵”为“疏”,释放活力》)
材料三:
过去限制“地摊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市容市貌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文明城市不仅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洁净整齐,更要让全体市民享受到发展红利,对未来前景拥有信心。社会学家王明美认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希望能在城市的规范化与民生实际情况之间去寻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总理李克强提到的西部城市成都允许占道经营两个月内,直接或间接增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味的小食摊,卫生、噪声和油烟成问题;路边的集市、夜市,容易阻塞交通,而且产品质量难控。这些问题,都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地摊正名,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小商小贩”。小商也是商,比如,要实现路边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为这些流动摊贩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进行更精细的管理。
其次,要对地摊进行必要的资质管理。在有的城市,小商贩不仅有固定的摊位,而且是编造在册的人员。这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平等与保障,引导他们能着眼长远,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还有,公共服务对地摊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问题,既地摊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加强服务与治理的契机。城市管理者不妨尝试将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地摊经济,比如,采用以分片区、分业态和分时段的方式,对地摊经济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餐饮密集处多加强卫生力量,商品销售点提供治安巡查,并加持以公约、自律,共同呵护好地摊经济的发展环境。
总之,对地摊经济既要松绑更要帮扶一程。既要激活“地摊经济”,也要做好“放、管、服”工作,各地政府多行创新之事、务实之举。
(摘编自光明网《做好“放、管、服”,激活“地摊经济”》)


展开余下试题4. 下列对材料中“地摊经济” 相关表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从政府层面,给地摊经济定了调、正了“名”,指出该经济与其他公司企业一样都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会获得政府的支持。
B. 材料二,从专业角度,给地摊经济下了定义,说明地摊经济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未被城市给予完全合法化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
C. 材料二,从需求角度,解说地摊经济 合理性,说明地摊经济会发展良好,其贩卖的都是与正规商店同等质量的产品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D. 材料三,从发展角度,给地摊经济指明了方向,指出文明城市不仅要表面光鲜洁净亮丽,而且要让市民享受到发展红利对未来前景拥有信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均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还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均年收入低,是放开地摊经济的直接原因。
B. 在城市的规范化与民生实际情况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这既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
C. 只要为所有地摊经济正名并为他们提供更优质 公共服务,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就可以实现地摊经济效益最大化。
D. 城市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分片区、分业态、分时段等方式引入过来,就可以有效提高地摊经济的发展质量。
6.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地摊经济的优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第7题3分,第8~9题各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凡人年事
黄文
吴大江外号“老倔”,村里人都知道他凡事认死理,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儿八头驴都拉不回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村人口中的“倔叔”变成“倔爷”了,可他涛声依旧,本性难移!
他的三个孩子却争气,一个个成了小村的金凤凰,考上大学从小村飞了出去,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成家立业。孩子们也都孝顺,争着让老两口到自己家里去住,老倔一口回绝:哪我也不去,想孝顺多回家看看俩老东西就成了。
孩子们知道他爹的犟脾气,也不勉强,但要常回家看看,还真不容易,仨孩子在单位都是不大不小的领导,整天忙,来看老两口的时候就有限,凑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少了。今年老倔恰好六十周岁,所以一进腊月,老倔就给他们下命令,大年三十必须全部赶回家,要过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三个儿子也都笑着答应了。
小儿子离家最近,腊月二十八下午一家三口就赶回来了,老两口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就给大儿子打电话,大儿子在武汉交通局工作,先是占线,后来没人接了,老倔一边骂着一边继续拨打,后来终于拨通了,儿子说情况特殊,今年回不了家了,老倔虽然心里有气,但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最近武汉的情况也确实特殊,电视上整天说武汉什么冠状病毒,心想儿子是公家人,咱帮不上什么忙也不能拖儿子的后腿儿,骂了儿子几句也就过去了。
到了年三十,二儿子又打来电话说今年情况特殊,不回家过年了,老倔一听就骂儿子说,你哥在武汉情况特殊,你在郑州工作情况特殊个屁!儿子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给爹说,还是儿媳妇夺过电话说,爸,是这样,我哥一家在武汉,你也知道武汉的情况,现在不容乐观,医院组织医疗队去武汉,你儿子是传染科主任,我又是主治医师,我们都是党员,怎能不去呢,我们都报过名了,名单批下来随时都可能出发,所以说今年情况特殊,过了这一段再给您补上。
老倔听过,沉默了一会儿说,按说我不该拖你们的后腿,国家培养了你们,国家需要的时候你们也该给国家出点儿力了,可别人都是往外跑,你们却要往那地方去,唉,我老了,也管不了 那么多了,你们多注意一些,听说这种病传染得厉害……儿媳妇反过来又安慰了老倔几句,说我们都是医生,知道轻重,也知道该怎么办,您老就不用操心了。
大年初一,老倔还是早早起了床,喊老伴起五更下饺子,饺子还没出锅,大儿子与老三视频连线,说给爹娘拜年了,老大一家笑呵呵地给老倔两口子鞠了一个躬,孙子在那边喊着爷爷奶奶新年好,老倔泪就下来了,忙吩咐老三给大孙子发压岁钱红包,老三一边和侄子开着玩笑一边问着武汉的情况,给侄子说你二叔和二婶要随医疗队到你们哪里去,侄子又是连声欢呼,说叔叔婶子真是了不起,要让我爸爸亲自去接站!
老大的电话刚挂,老二的视频也来了,照例是拜年祝福发红包,老二说还没出发,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又给老三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让转告父母,特别交代不要聚堆儿聊天,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等等。
吃过早饭,村里的喇叭响了,先是通报了疫情,说随着春节返乡潮,多处已经发现有人感染,通知全体村民要封村了,各个路口有专人把守, 没有特殊情况不让进出,老倔就找到村干部说,我老了出不了大力,把个村口还能行,你给安排一下。村干部说老倔叔,您老安心在家待着就行,这事儿交给年轻人干!老倔眼一瞪:咋,看不起你老倔叔?村干部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谁不知道您老是属驴的。周围就传来一阵笑声。
太阳出来了,阳光暖暖地照在老倔身上,老倔坐在村口的椅子上,听不远处的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叫着,心想,春节过了,小鸟也更活泼了,春天就要来到了。
(选自《语参家园》2020年2月10日)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叙述村里人给吴大江取外号“老倔”“倔叔”“倔爷”,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吴大江的性格特点。
B. 小说叙写吴大江一家特殊的过年生活;他和家人的表现,蕴藏了疫情之下奋战的国人美好品格,可谓以小见大。
C. 小说通过“听过,沉默”“泪就下来了”“忙吩咐”“眼一瞪”等细节描写,将吴大江这一形象刻画得生动细腻。
D. 小说倒数第二段写老倔坚持要到路口去把守这一情节,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也印证了老吴“倔”的性格。
8. 小说中的吴大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12每题3分,第13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出


展开余下试题B. 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 君子不齿齿:谈及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B.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巫医,后统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C. 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所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文中专指孔子。
D.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 六部先秦古籍,其中《乐》久已失传。
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最后鲜明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B. 第②段以对比论证为主,分两层论述,从后果、行为等方面逐层深人分析,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 第③段运用事实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充分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D.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堪称美文极品。
13. 把下列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第14题3分,第15题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①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此诗作于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湖上春来似画图”, 概述了西湖的秀丽风光,起到总领全诗、引出下文的作用;语言平易浅显。
B. 诗歌的前六句重在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重在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C. 诗人在山水诗中嵌人农事,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可谓雅俗共赏,暗含诗人体恤民生的情怀。
D. 诗人用一连串精当传神的比拟,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故尾联水到渠成地表露出“一半勾留”之意。
15. “月点波心一颗珠”,向来被认为是诗人的神来之笔,是千古佳句。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四句任选三句作答。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3)《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致品。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路虽远,行则将至。”这说明行动的重要性。《劝学》也有用行路设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17~19 题每题3分;第20题6分,第21题5分。)
17. 下面各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敕(chì)造 纤细(qiān) 嬉闹 少不更事
B. 戏谑(xue) 间(jiàn)或 国萃 五彩斑斓
C. 惫(bèi)懒 朔(shuò)漠 战栗 各执己见
D. 驯(xùn)熟 畏葸(xǐ) 湮没 残羹冷灸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暴乱、澳洲种族歧视暴力行为明显增加,风云诡谲的国际政坛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B. 这场战“疫”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个体的小小愿望,都与宏大的时代环境休戚相关。
C. 故乡葱郁的槐树,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 却又各具情致。
D. 李三对书法兴趣浓厚,虽无惊人的天赋,但并不妄自菲薄,终日参研经典,进境很快。
1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世界卫生组织称,截至7月10日,在巴西共有612981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511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之一。
B.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发展并快速崛起。
C.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保障,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 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摘帽,179个正 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大约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20.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王强参加某大学“强基”计划时写的自荐信正文,文中有三处语言使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王强,来自xx中学,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我爱好写作,我的大作曾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我曾担任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我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体育天赋,将来也会在体育方面有所成就。看到贵校的“强基”计划,我感觉我非常符合贵校的选拔标准,请考虑我的请求,我将来一定会为贵校的发展鼎力相助!
21. 名著导读。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______________;小说第五回《红楼梦曲》“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暗示了故事的结局。
读了小说,请简要概括情节主线和简要叙述故事结局。
①情节主线:
②故事结局: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期间,大家都经历了一次特殊的上学方式——“上网课”,这种线上学习效果怎样呢?复学后学校进行了一次学习效果检测,结果很不理想。调查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了现场教学,老师无法约束学生,有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发信息等现象,甚至有些学生中途离开课堂,老师也无法及时制止。
针对这一现象,班上准备组织召开以“自律”为主题的班会,展开讨论。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讨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郴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