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189  2021-09-0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生当作人杰, 。 (李清照《夏日绝句》)
(2)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 ”两句后来被浓缩为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6)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2.根据语境作答。(6分)
湖水清冽,状似天镜,静如美玉。鸟类扇动着蝉翼般的翅膀,在云龙湖划下错杂交织的娟秀弧线。澄碧的水面上,鸟儿们在你追我赶。那景致,纵是最xián shú( )的画笔也难以描绘,最美丽的镜头也难以定格。
在云龙湖,我的身心从未如此( )。云龙湖的一树一水,一花一草,都如袅袅升腾而来的禅意,润泽着我,柔抚着我。我甚至能听到时间行走的步履声。在暖阳一深一浅的呼吸中,我屏气凝息,把云龙湖的一切都记存心间。
我脚步轻轻,在湖畔,吸吮着来自身边气息的清新。像一位衣衫翩翩的歌者,举杯邀景,神色yōu xián( )。
我不禁艳羡这里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树,艳羡它们能终日与云龙湖相伴,守着岁月看日升日落,看月圆月缺,看每一只飘飞的蝴蝶( )。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2分)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宁静 安静 翩翩起舞 展翅高飞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3.下面四个句子是徐州黄楼“五省通衢”牌坊上的两副对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 ②九州胜景龙吟虎啸帝王都
③衢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 ④五省通衢禹尧封神圣地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是一部励志的书,主人公保尔为了理想跟各种磨难作不屈的斗争。
B.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描写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的创作手法。朱自清
的《春》、茅盾的《白杨礼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C.《战国策》是战国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
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
D.许多传统谦敬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还常常使用。比如,打扰别人说“劳驾”,请别人指
导说“赐教”,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欣赏别人的文章叫“拜读”。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12分)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①,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②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苏辙《黄楼赋并叙》)
注:①澶渊:古湖泊名。②被:遭受,蒙受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以 身 帅 之 与 城 存 亡 故 水 大 至 而 民 不 溃。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 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使民具畚锸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①方水之淫也 ②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D.①水虽复至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4分)
(1)澶渊诚塞,徐则无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熙宁十年,黄河决堤,滔滔洪水抵达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徐州面临灭顶之灾。苏轼带领徐州军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洪的胜利。
B.抗洪中,苏轼“水未至”就未雨绸缪,准备充分,所以大水到来,城内百姓并未逃散。他还赈济灾民,使无数受灾百姓获救。
C.水灾过后,苏轼请苏辙在徐州城东门建楼作赋以作纪念。楼上涂上黄土,取名“黄楼”,
寓土能克水之意,表达驱除水患、永保徐州平安的美好愿望。
D.选文描述了黄河泛滥徐州受灾的情景,记述了苏轼不辞劳苦抗洪救灾的政绩,不仅具有
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
(二)阅读古代诗歌,完成9~10题。(5分)
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
9.简要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10分)
选段一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签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选段二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的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拥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怒,情理难容。”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那雪下的猛。
11.两段选文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析选文中的两处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做得彻”,请从作品中另选情节进行具体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10分)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日公布,当前我国总人口14亿多,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目前的10.75年……这些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优势之一。
然而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这些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将“人口红利”尽快转化为“人才红利”,如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如何处理好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都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新华社电)
(选自《算清“人口账”下好“发展棋”》《新华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二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次普查结果蕴含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展开余下试题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说。
宁吉喆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但也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魏玉坤/安蓓/邹多为)
——选自《人口红利继续存在仍具较强活力》《解放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三
从城乡结构看,我国人口流动活跃,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宁吉喆介绍,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近70%。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陆娅楠)
(选自《人口家底有了新变化》《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
14.围绕人口变化,以上三则材料表达的中心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比较并分析下图内的两组数据,写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3分)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全国人口
141178万人 ▲与2010年相比增长5.38% ▲年平均增长率0.53%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21836万人 ▲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散文,完成17~21题。(18分)
汉风凛冽
陈应松
①身着褐衣的凿石者,紧攥着灼热的錾子和铁锤,对准巨大的石头,凿着,凿着……将一座山齐刷刷地劈下,不对,应是凿下,像刀切斧削一样壁立千仞。狮子山楚王陵的墓道,既是石刻,也是石切。
②在狮子山楚王墓前,有许多庞大的、未凿完的石头,它们横七竖八、犬牙交错地胡乱堆砌在那儿,这是一个未完工的工地,似乎看得到石匠们尚未走远的样子,他们从沉重的巨石里爬出来,像一只只甲虫,满手老茧和血渍,看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杰作,在一个血红的黎明悄然离去……
③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温驯的牛和尖锐的犁——它们可爱地耕耘着汉代的大地。嬉戏的羊、飞翔的大鸟和栖居在屋顶及车轼上的神鸟。扬鞭的农夫、握锄的农夫和播种的孩子。炮鳖烩鲤的美食家。执桴击鼓,羽葆飘扬,投琼著局、嬉耍玩乐的艺人。
④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歌吟、吹奏和长袖起舞的仕女。留下了织布、络纱、摇纬的农妇。迎宾的侍仆、下棋的闲客、烧烤肉串的饕餮者。背牛、扛鼎、拔树、伏虎的力士。
⑤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手持耒耜、引凤升天的炎帝。熊首人身、口吐仙气、体生双翼、乘黄升仙的黄帝。青鸟为其衔食的西王母。在楼阙上亮翅的三足鸟和诡异的九头兽、九尾狐,以及人首蛇身、马首人身、鸟首人身的众神……
⑥无数梦幻与现实的场景,超凡的艺术想象,让笨拙的石头成为天空和灵山,成为神祇的圣庙,成为诸神飞翔的穹窿。死亡像一场狂欢,是生命的另一次开始。削去楚辞“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凄婉幽愤,生命不可终结,永远高亢存在,这澎湃烂漫的灵魂,精鹜八极、同气相求,犹如天地初创时的大典。
⑦云龙风虎的遒劲造型,挟风云雷电,携日月星辰。浑圆饱满的线条,以大朴不雕之雕,大道无言之言,大象无形之形,组成了石头上的大汉风景。什么叫汉唐气象?在徐州,在我见到的汉画像石上,一个时代的伟大气魄和盛世年景如辎重和沉雷从天庭滚滚而来,撼人心魄。
⑧沧桑历尽,从荒野上挺立起来的石头,就像汉代,仍在遥远的地平线闪光。那些灵魂的仰望者,对天堂的渴盼是从神道开始的,石阙、石碑、石柱、石人、辟邪、石虎、石马、石牛、石羊,如仙槎,生双翼。至石椁、石棺、石阙、石祠……笨重的石雕,因紧贴大地的煌煌匠心,而让其身轻似燕,飞入袅袅青空,冲破云烟,进入太虚圣境,脚下,仍是磅礴汉家厚土。
⑨徐州,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汉起于小沛,大汉根在安国。”虽然汉兴起于楚,但两汉是汉族自我确认的时代。她的自信、青春、强劲和力比多膨胀高昂,其他朝代无可比拟。她的开疆拓土,到达过河西走廊和南疆的沙漠深处,你就能强烈地感受到。我想起“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的班超,这位以36人平定西域的杰出汉使,以强大的胆略和吸附力,收服了西域50多个国家。没有像班超这样挟持大汉之风的吹彻,吞吐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之魅,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猛士,这就是徐州汉画像石透射出的凛冽之气,无数灵跃的石头垒砌着,占领了惊涛轰鸣的历史河岸,带来森严激荡的气象,横亘在千山暮雪、万里长云的时空,雄浑、苍劲,成为汉代的丰碑。
(选自《人民政协报》2020年11月29日,有改动)
17.概括汉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
没有像班超这样挟持大汉之风吹彻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魅力,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探究作者以“汉风凛冽”作为标题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两张图片中的文物都出土自徐州汉墓,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请结合文中提供的汉文化信息,任选一件从创作艺术和作品意蕴两方面进行解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3分)
22.根据要求写作。(63分,含书写3分)
当 今时代日新月异,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请联系生活,以“此中有新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书写要正确、规范,力求美


展开余下试题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生当作人杰, 。 (李清照《夏日绝句》)
(2)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 ”两句后来被浓缩为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6)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 ,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死亦为鬼雄
(2)归雁洛阳边
(3)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4)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注意“缀”的书写)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根据语境作答。(6分)
湖水清冽,状似天镜,静如美玉。鸟类扇动着蝉翼般的翅膀,在云龙湖划下错杂交织的娟秀弧线。澄碧的水面上,鸟儿们在你追我赶。那景致,纵是最xián shú( )的画笔也难以描绘,最美丽的镜头也难以定格。
在云龙湖,我的身心从未如此( )。云龙湖的一树一水,一花一草,都如袅袅升腾而来的禅意,润泽着我,柔抚着我。我甚至能听到时间行走的步履声。在暖阳一深一浅的呼吸中,我屏气凝息,把云龙湖的一切都记存心间。
我脚步轻轻,在湖畔,吸吮着来自身边气息的清新。像一位衣衫翩翩的歌者,举杯邀景,神色yōu xián( )。
我不禁艳羡这里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树,艳羡它们能终日与云龙湖相伴,守着岁月看日升日落,看月圆月缺,看每一只飘飞的蝴蝶( )。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2分)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宁静 安静 翩翩起舞 展翅高飞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分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根据平时积累作答。“xián shú”写作“娴熟”;“yōu xián”写作“悠闲”。
(2)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根据词语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宁静:(环境、心情)安静。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静。根据语境分析判断,A处应选“宁静”;翩翩起舞:展翅高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根据语境分析判断,B处选“翩翩起舞”恰当。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语序混乱。“气息的清新”改为“清新的气息”。
【解答】答案:
(1)娴熟 悠闲
(2)宁静 翩翩起舞
(3)我脚步轻轻,在湖畔,吸吮着来自身边清新的气息。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3.下面四个句子是徐州黄楼“五省通衢”牌坊上的两副对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 ②九州胜景龙吟虎啸帝王都
③衢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 ④五省通衢禹尧封神圣地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仄起平收”原则来确定下联,再根据内容来配对:“都”“今”是仄声字,②③是下联,“五省通衢”对“九州胜景”,“地锁江淮”对“衢通南北”。即:④②①③。
故选:B。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是一部励志的书,主人公保尔为了理想跟各种磨难作不屈的斗争。
B.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描写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的创作手法。朱自清
的《春》、茅盾的《白杨礼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C.《战国策》是战国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
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
D.许多传统谦敬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徐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