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4  2021-09-07
标签: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调研(B)语文试题
2022届高二入学调研试卷
语 文 (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中秋圆月,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触景生怀的遐思,也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责的精神财富。
中秋,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样一个节日,中秋文化已经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叙事,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传承家风是中秋文化的新内涵。中秋既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传递历代先贤谆谆教导、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时刻。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家国情怀是中秋文化的新底色。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赏一轮圆月,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国家的变革、家庭的变迁,在团图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小家连着国家,于万家团圆中传递浓浓的亲情,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皓月当空下,积淀的是国人的家国情怀,积蓄的是跨越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注入的是建设国家的澎湃动力。
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无论是脱贫的农户,还是都市里白领,在中秋圆团日里,都能感受到奋斗的意义,也能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努力。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八,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在月光如水的中秋,天上月圆,人间梦圆,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这既是一种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更应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光明网”《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要以未来的眼光审视“中秋节”,中秋文化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B.在中秋节日的感怀中,传递家风祖训,这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而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C.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亲人们在共赏--轮圆月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D.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下到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中秋圆月”为触发点,提出了我们守好中秋文化,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观点。
B.全文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分别论述了中秋文化的新的内涵、新的追求、新的寓意、新底色。
C.文章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如“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诠释了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
D.结尾照应文章的开头,要求人们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要感悟家国情怀,守护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轮中秋圆月,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
B.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以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C.在中秋团圆日里,脱贫的农户、都市里白领只要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D.守好中秋文化既指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更指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每个人都应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我们要以未来的眼光审视‘中秋节’”错误,由原文“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样一个节日,中秋文化已经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叙事,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可知,是“现代的眼光”而不是“未来的眼光”,偷换概念。B项,“这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错误,由原文第三段“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可知,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肯定变成了否定。C项,正确。D项,“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强加因果,由倒数第二段“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可知,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新的追求”错误,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没有论述中秋文化的新的追求,为无中生有。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C项,“只要……就能”太绝对,由倒数第二段“无论是脱贫的农户,还是都市里白领,在中秋圆团日里,都能感受到奋斗的意义,也能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努力。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人,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可知,是“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人,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选项说法太绝对。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少卿,杂役,今日公案何时毕?”随着戏腔念白风格的片尾曲响起,国产动画《大理寺日志》第一季收官。动画不仅收获了豆瓣8.6的评分和B站过亿的播放量,其中展现的唐代风俗文化,也让不少网友直呼“神还原”“细节赞”。
《大理寺日志》讲述的是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大理寺白猫少卿李饼带领众人侦破各种案件的故事。动画一开始,就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繁华的洛阳城。大到街景、建筑,小到服饰、器物,几乎都能从古时找到原型。
在剧中,李饼因受家族牵连被关押进了大理寺,后来又因大赦出狱,当上大理寺少卿。这个在古装剧中出镜率极高的大理寺究竟是个什么“寺”?在唐代,大理寺是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判中央朝廷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大理寺还与刑部、御史台合称“三法司”,经常会一起审理复杂疑难案件,后世所谓的“三堂会审”就是由此而来。据《唐六典》记载,大理寺的主官叫大理寺卿,少卿则是寺卿的副手,因此李饼担任的是极为重要的职务。
剧中的大理寺评事、“歪果仁”阿里巴巴,因为一口“塑料”普通话成为笑点担当。其实,在唐代,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留学生还真不少。据史料记载,长安城里的留学生最多时达到上万人。贞观元年,大唐对留学生开放科举考试,登科及第被称作“宾贡进士”,甚至可以成为大唐的官员。因此,来自大食国的阿里巴巴能在大理寺任职也并不稀奇了。
(摘编自2020-7-29“人民网•文化频道”)
材料二:
《大鱼海棠》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和情节,均借鉴于上古神话传说。《庄子•逍遥游》有记载:“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些用典,不仅成为男女主角名字的来历,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木神句芒、火神祝融等多位来自《山海经》的神仙异者,形成了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除了名字,角色的造型也颇具文化含义。比如樁的爷爷是神农后裔,长发和胡须都非常长,象征着长寿。灵婆是负责掌管所有好人灵魂的神,有着头顶鲤鱼的造型,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是吉祥的象征。
从场景设计上,也能看出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椿居住的“神之围楼”,建筑外形参考的是福建永定的客家族土楼。圆形的建筑结构和内部众多的木栏杆,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中式古典美感。
(摘自“中国日报网”)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三:
《白蛇•缘起》取材于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白蛇传》,但又突破了原有的故事格局,对背景进行了延伸加工,永州,捕蛇村等重要情节均来自唐代柳宗元的《摘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中以毒蛇之毒类比苛政之毒,电影中产蛇而又大肆捕蛇的永州也遭毁城之灾,白蛇为了拯救同类去刺杀国师,才有后续认识许宣的故事。这一处用典正是为了批判国师欺凌百姓、肆意索取的暴政。
在视觉效果上,影片中展现的江面上的一叶扁舟、汉字幻化的灯笼、地下神秘莫测的五行空间等场景元素,营造了一个具有东方古典美的世界。另外,角色的服饰、建筑风格、生活习俗,也都力图真实还原了晚唐风貌。
(综合自《国家人文历史》)
材料四: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虽然哪吒化身“烟熏妆”叛逆少年,剧情也较原本的传说有比较大的颠覆,但影片的许多地方还是与现实中的文物对上了号,堪称“细节控”福利。
影片中,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玩起了“激流勇进”,这是化用了“仙人乘槎”的典故。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记载,据传天上银河与人间大海相通,有人乘船槎而去,发现了牛郎和织女生活的世外桃源。这个典故也常见于竹木牙雕和彩绘瓷器等文物上,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著名银匠朱碧山所制的银槎。两位看守哪吒的呆萌结界兽,让观众津津乐道的同时,可能还会觉得有些眼熟。原来,他们的形象源于三星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乌首”,是殷商时期的古老文物,奇特的造型反映了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城特色。另外,太乙真人的酒坛子图案参考了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哪吒出生时的乐队是用铙、竽、排箫等古老乐器来演奏......这些细节,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了影片对古代文物的致敬。
这些“爆款”国漫不仅处处藏“彩蛋”,还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出了新活力。接下来,随着各地影院复工,《姜子牙》等新一批国产动画也备受瞩目。
(摘编自刘颖颖《这些国漫的传统文化“彩蛋”,你都get了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大理寺日志》剧中在唐朝做官的大理寺评事、“歪果仁”阿里巴巴因登科及第被称作“宾贡进士”。
B.《大鱼海棠》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和情节,如樁、灵婆、木神句芒、火神祝融等,均借鉴于上古神话传说。
C.国产动漫《白蛇•缘起》取材于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和晚唐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D.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玩“激流勇进”,这个典故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著名银匠朱碧山所制的银槎。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理寺日志》为观众呈现了大唐繁华的洛阳城。大到街景建筑,小到服饰器物,几乎都能从古时找到原型。
B.《大鱼海棠》里樁的爷爷是神农后裔,椿居住的“神之围楼”,建筑外形参考的是福建永定的客家族土楼。
C.《捕蛇者说)运用类比来论述“苛政猛于虎”:电影用白蛇传之典批判国师欺凌百姓、肆意索取的暴政。
D.后疫情时期,随着各地影院复工,《姜子牙》等一批国产动画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推动。
6.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国产动漫应该如何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6分)
【答案】
4.B
5.D
6.①人物和情节借鉴古代神话传说;②小到服饰、器物,大到街景、建筑,都要有时代原型;③剧中人物名字、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背景延伸等要有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影子;④融入时代语境,能与现实中的文物对号,使之迸发新活力。
【解析】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歪果仁’阿里巴巴因登科及第”于文无据,且强加因果,原文材料一的表述是“因此,来自大食国的阿里巴巴能在大理寺任职也并不稀奇了”。C项,“晚唐文学家柳宗元”错,柳宗元是“中唐”并非“晚唐”文学家,这是基本常识,文中只是说“唐代柳宗元”。错在概念范围缩小且不合事实。D项,这是化用了“仙人乘槎”的典故,材料四第二段: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早就有记载。故选B。
5.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姜子牙》等一批国产动画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推动。”此表述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材料四的表述是:“这些‘爆款’国漫不仅处处藏‘彩蛋’,还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出了新活力。接下来,随着各地影院复工,《姜子牙》等新一批国产动画也备受瞩目。”可见,《姜子牙》等备受瞩目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推动并无因果关系。故D错。故选D。
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材料一是从《大理寺日志》一片出发,引出国产动画片对传统风俗文化、街景、建筑、服饰、器物的还原。这可以从材料一的第一、二段中找到依据。材料二从《大鱼海棠》一片引出情节、人物均借鉴于上古神话,男女主角的名字来源于《逍遥游》;角色造型也颇具文化含义;场景设计上,也能看出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材料三从《白蛇•缘起》出发引出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视觉效果上加入了一叶扁舟、汉字幻化的灯笼、地下神秘莫测的无形空间元素等场景,营造了古典美的东方世界,角色的服饰、建筑风格、生活习俗,也都力图真实还原了晚唐风貌。材料四中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背景来源于古代的文物,除此之外还加入了彩蛋,让传统文化融入了时代语境,迸发出新的活力。综合以上筛选与分析,分条概括整合出答案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嘱咐
孙犁
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儿没动。他走进屋,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眼泪水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的升起了又幸福的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是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乱而黑,脸孔苍白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身上心里,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水生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情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
“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展开余下试题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自己照顾全家,每逢夜里有风声,就不管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的喘了两口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鬼子,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
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的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运用“成天说”“你爹哩”“焦愁”等口语,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气息,符合人物的身份,也表现出作者对平原农村生活的熟悉。
B.“这不回来晃一晃吗?”“你疯了吗?慢些!”这些语言自然朴实,体现了水生的直爽,反映出他一心报国、舍小家顾大家的坚强决心。
C.本文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描写了水生夫妻短暂相聚又分离的故事,以时间为节点,结构分明,脉络清晰,富有层次而又浑然一体。
D.作者没有让水生爹正面出现,而是借水生嫂的叙述,将一位理解革命、支持亲人投身革命、期盼胜利的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8.小说的题目是“嘱咐”,但主要内容是围绕“重逢”而展开的,你认为题目用“嘱咐”好,还是用“重逢”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9.水生嫂是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其刻画得生动形象。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6分)
(1)巧用神态描写,“呆”中见深情
(2)品其话,见其人
【答案】
7.B
8.观点:以“嘱咐”为题好。理由:①内涵更丰富,“嘱咐”既有水生爹的嘱咐,也有夫妻二人的嘱咐。②突出主题,“嘱咐”中体现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患难与共的精神。③体现主要内容,“嘱咐”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小说主要内容。④让人物性格更鲜明,在夫妻相互的嘱咐之中彰显人物形象。
9.参考示例:(1)巧用神态描写,“呆”中见深情。本文善用细腻的神态描写,多次用“呆”字揭示水生嫂内心情感世界,凸显人物性格形象。如“女人呆了”“呆望着孩子的脸”“呆呆站在冰床上”,细微之处见真情,平淡之中见波涌,将夫妻二人重逢而又接着分别的内心感受体现得真挚感人,写出了水生嫂历尽磨难但毅然坚忍的性格特点。(2)品其话,见其人。语言描写,“含着眼泪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她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她说:‘你去看看,爹这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了,是他一个人照顾了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介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照顾的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裳。不管是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快去……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等分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对丈夫抗日事业的支持。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反映出他一心报国、舍小家顾大家的坚强决心”错误。“这不回来晃一晃吗?”“你疯了吗?慢些!”这些语言表现的是水生对妻子的关心和牵挂。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题干问是题目用“嘱咐”好,还是用“重逢”好?题目一般应当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等有关系,因此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哪个题目好。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哪个都可以,说出理由即可;但有些题目确实有一个更好的,且一般采用原文的题目,不建议改换。本文的题目应当用“嘱咐”更好。从情节和内涵来看,文章写了水生的父亲对水生的理解和嘱咐,如“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水生夫妻二人之间的互相嘱咐,如水生嫂“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的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水生对水生嫂的嘱咐“你疯了吗?慢些!”“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因此,用“嘱咐”更能照应文章的情节和含义。水生父亲对水生的嘱咐,体现的是老人的对儿子的理解;水生嫂对水生的嘱咐,则是一个妻子的深明大义;而水生对妻子的嘱咐则带着战士对家人的歉疚。这些“嘱咐”体现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患难与共的精神。因此,用“嘱咐”更能凸显文章的主题。通过水生嫂对丈夫的嘱托,文章塑造了她深明大义、坚强乐观的性格;通过水生对妻子的嘱托,塑造了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以及对家人的愧疚,写的有血有肉。因此用“嘱托”让人物性格更鲜明。可见用“嘱托”更好。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以及语言综合表达能力。(1)巧用神态描写,“呆”中见深情。这是要求考生从神态描写的角度鉴赏人物形象,应先把有关的描写找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表现人物的什么。然后写赏析文字,要突出神态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水生嫂“呆”的神态描写有“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这是丈夫回来后水生嫂让他看过孩子后的神态描写,这个“呆”包含着水生嫂复杂的情绪,孩子从小没有见过父亲,她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才养大了这个孩子,支撑着一家人的日子,可是这些她都没有跟丈夫说;“女人一听呆了”,这是水生嫂在听丈夫说他明天还要走的时候的神态,刚刚的团聚原来如此短暂,自己还要撑着家庭的担子继续往下走,但是水生嫂什么也没说,只是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标签: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淮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