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曾繁仁先生于2019年7月8日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审美是一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它抛开了审美对象实体性的美,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B. “生生美学”是区别于鮑姆加登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美学的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C. “生生美学”中“生生”的概念来自于儒家哲学观,并且运用了重言,凸显了中国美学生命的本体论。 D. 中国艺术往往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手法,遵循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全文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先从“生生美学”的提出原因出发,再论及“生生”的概念,再论及文化特点。 B. 文章第三段用大量引用论证,既论证了“生生美学”的内涵,又显得典雅厚重,有说服力。 C. 文章第四段中举俄罗斯油画的例子,意欲对比焦点透视与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从而凸显出总体透视的优势。 D. 文章第四段引用康德的“二律背反”的例子,用类比论证巧证“阴阳相生”既是相背的,也是有审美价值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意境式的审美逻辑是高于工具逻辑的艺术逻辑,因此可以印证中国的“生生美学”的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 B. 《清明上河图》以“繁荣祥和”的意境统摄整个画面,“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不依某一人的视点来绘图,符合“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 C. 中国之生生美学的起源、文化特点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它的提出彰显了中国特色,增强了文化自信。 D. “生生美学”是通过概括中国自己的艺术生存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出的中国生态美学概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并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如何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支撑?科技部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何部署?记者就此专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记者:如何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王志刚:我们要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统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坚持系统思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记者:如何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科技部将如何部署推进? 王志刚: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方法,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召之能战,战之则胜。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谋划和题层设计,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记者: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王志刚: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在新发展阶段,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优势。科技部将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献和家国情怀的科技人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记者:如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王志刚: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部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在企业布局力度,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二是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重大创新联合体,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统筹行业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形成体系化、任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在功能定位上,创新联合体以完成国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导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突破产业安全、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瓶颈制约。 (摘编自《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1月2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针对如何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问题,王志刚表示要统筹需求,瞄准前沿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从思维、机制、配置等方面开展工作。 B. 关于如何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问题,王志刚表示必须从科技创新出发,打造“科技王牌军”,关键时刻能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C. 面对有关举国体制和核心技术攻关的问题,王志刚解释了二者的定义,然后分别从制度优势、战略方向等层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举措。 D. 被问到如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时,王志刚表示要从产业发展和组建创新联合体两方面着手,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专访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若干内容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点任务,通过采访相关人物让读者了解会议内容及相关工作安排。 B. 王志刚作为受访的一方,就科技部下一步部署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要采取的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等措施,回答了记者的四个问题。 C. 记者作为采访的一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重要内容,并就关键问题进行提问,展开访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