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0  2021-09-2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江西省铜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非实验班)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度铜鼓中学高二年级开学考语文试题(非实验班)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其基本要素有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与当地气候、山川、风物、传统等浑然一体,是民族历代先祖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古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延续中华文脉、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约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垄断了全世界的资源,长期奴役许多地区的人民,毁灭了他们的文明。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制造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自尊。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摘编自彭林《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为基本要素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
B. 今天的印度文明已不是上古时代的印度文明,因为古印度文明早已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了。
C. 在人类社会早期的几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至今没有发生断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浏览完整试题D. 任何文明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这为多元文明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并且最终融为一体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核心,同一民族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凝聚在同一文化之下,有着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
B. 文章第三段以契丹民族已经彻底消亡为例,正面论证了固守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C. 文章在前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D. 文章第五段为论证多民族存在多元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平等性的观点,举了西方殖民者“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例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在民族内部,民众在民族文化的特征上趋于一致。
B.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指民族内部政权兴替而文化性质不变,“亡天下”是民族政权覆灭且伴随种族消亡。
C.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明的消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外来文明置换,二是因自身原因而逐渐失落直至消亡。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要保护本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饮品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不同品种的饮品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因此都有一定的营养。
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品和无酒精饮品。无酒精饮品又称软饮品。酒精饮品系指供人们饮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的饮品,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无酒精饮品是指酒精含量小于百分之0.5(v/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品。
按照GB10789-2007饮料通则,将无酒精饮料分为果蔬汁饮料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其它饮料类等10类。
材料二:
茶作为一种家庭饮品,其产销和饮茶之风在唐代已盛行。世界各国的茶都是从中国引进的。13世纪,茶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饮料,茶道流传不息。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后传入多个国家。可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3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可可树。印第安人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1502年哥伦布将可可豆带回欧洲,18世纪初可可饮料开始风靡欧洲。1869年英国开始葡萄汁的工业生产,第一次应用巴氏杀菌原理保藏果汁。之后,果蔬汁的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规模。汽水生产起源于欧洲。1772年英国已出版了指导汽水生产的书籍,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至20世纪80年代已风靡全球。19世纪中叶,L.巴斯德发展了杀灭牛奶中有害微生物的加工方法(巴氏杀菌),从此开始了鲜奶的工业加工。
材料三:
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八十年的软饮料发展全过程。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调整,目前现状是:产量下降,销量回升,产销率.上升,积压库存得到处理;瓶装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行业主要产品;线上渠道和便利店渠道比重持续上升等。未来,我国软饮料行业将呈现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等趋势。
我国软饮料行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产品种类繁多、品牌数目庞大的产品体系,从产品属性类别上划分,中国软饮料行业可以划分为多种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面对复杂的消费者需求,软饮料行业很难产生市场普适性的产品,因此,软饮料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
材料四:

在我国软饮料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碳酸饮料一直处于龙头地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已有事实证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造成钙流失,影响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其他软饮料品种来代替碳酸饮料。瓶(罐)装饮用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源地得到国家环境部门的认可,为了追求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瓶装水而不是碳酸饮料。目前,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瓶装水已经取代了碳酸饮料的龙头地位,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我国软饮料行业进入短暂调整期,但未来前景依旧十分乐观。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但是销量在2018年却并没有延续下降趋势, 2018年我国软饮料行业销量为15634.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6.87%。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叫做饮品。
B. 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有一定营养。
C. 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其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属于酒精饮品。
D. 原生于南美洲的可可树在三千年前已经有人工栽培,印第安人使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唐代已盛行饮茶之风,世界各国的茶皆由中国引进,13世纪茶成为日本流行的饮料。
B. 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咖啡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它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后传人多个国家。
C. 十八世纪英国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
D. 随着行业调整,2012年至2018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和同比增长曲线呈现了同步增长趋势。
6.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狩猎 阿来
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我呢,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
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


展开余下试题我们坐下来歇气,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蹿下山坡了。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扣动枪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串树枝摇动的声音。
“是只母獐。”秦克明很有把握地说,“算了,睡吧。”
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
睡着一阵,醒来。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
轰然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麝香!”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
“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我觉得他大惊小怪。
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
他们两人重新拨燃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
我的吊床在轻轻地左右摇晃。他们好像有心事。而我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吗?我们只是在狩猎时建立起一种短暂的伙伴关系……
终于,那些松鸡嘎嘎地叫开了,天就要亮了。雨仍然下着,雨水渐渐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湿的树叶也被渐渐照亮了,那是一种柔和、纯粹、圣洁的光亮,竟然令人产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我们附近的潮湿的泥地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蘑菇!银巴说:“我打个赌,你吃不完这些蘑菇。”说完,他就提枪钻进了树林。果然,周围地上,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最多半个来小时,一群蘑菇又破土而出了。
我们背后突然传来羊子似的哀叫声。
一声,两声,焦灼、悲哀、凄凉。那羊子似的叫声渐渐近了。终于一只母獐子从雨水中走了出来,它被雨水完全淋湿了,丰满的乳房里奶水自己渗漏出来。看来,它很久没有给幼獐喂奶了。
棚寮深处的干枯松枝底下传出了一个幼獐的声音,它和我们悄然过了一夜而我们竟然毫无知觉。我们两人同时跃起扑向那堆松枝,底下传来一声惨叫。我们抱出那只哆嗦不已的幼獐,它的一只腿在我们的扑击下折断了。那只母獐仍然在前后左右奔窜跳跃,用越来越凄凉的叫声搅得我们心烦意乱。秦克明端起了他的大口径双筒猎枪,子弹射到獐子的脚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个肚子朝天,滚下了山坡。
我们两个一人削好一个桦木片,再把这木片当成夹板固定到幼獐的断腿上,用不久就会腐烂的棉布条扎好。棉布条用去了我内衣上的两个袖口。
也就是这个时候,雨水渐渐停了。一抹阳光终于钻破了云层,照亮了我们,照亮了周围的景物。
银巴回来了。他遇见一只狼,它吃掉了昨晚那头麝香,他又打死了那头狼。他把那只麝香捣出来,放在我们面前,他想我们会吃惊的。后来倒是他吃惊地看到我们把饼干泡软一点点喂那只小獐,呆立一阵,从我手中接过茶缸细心地喂了起来。
小獐子像小羊一样叫了一声,真像是小小羔羊的声音。我禁不住也学叫了两声。“不要叫了,”秦克明说,“母獐子就要来了。”我和银巴大笑起来。说话间,母獐真就来了,我们听见它穿过树林时一路碰掉露水的声音,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一伸手摸枪,它就跳开了。
秦克明说:“叫它来吧,没听说过哪个真正的猎手要杀喂奶的东西。”我和银巴又笑,听从他的吩咐放下了枪。
我们躲到低处的一个山洼里,并肩在温煦的阳光中坐了下来,等那只母獐来领走它的孩子。突然,秦克明说:“看呐!”我们抬头仰望,先看到山包上棚寮的剪影,继而看到那头母獐正在给受伤的小獐子哺乳。此情此景确实有些令人胸口发紧发热。
银巴对獐子挥挥手,说:“回你家里去吧。我们也要走了。”
一路上,我们不断回头,望到的都只是满眼夕阳下熠熠生辉的绿树的不可思议的光芒。
(选自《阿来作品集》,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注重伏笔、照应。如开头交代“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后文写发现公獐时三人分别“极不平静”“觉得他大惊小怪”“过分平静”,具有逻辑合理性。
B. 小说语言自然而不求绚丽,简约、朴素而充满艺术魅力。如写蘑菇雨后生长,“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描写细微、妥帖,富有动作性。
C. 银巴是军分区的侦察参谋,打死了吃掉公獐的狼;“我”是文艺工作者,秦克明是小车司机,枪法都不够好,不能命中,母獐两次逃生。这样写,切合人物的身份。
D. 小说详略得当。略写公獐,详写母獐。写母獐,略写天黑时在棚子周围逡巡不去的情形,详写天亮后在雨中哀叫着接近幼獐的样貌。这样处理,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8. 从三次开枪射击獐子到放下枪,狩猎者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句中的“光芒”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0. 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展开余下试题B.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 “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 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
D.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雁(其一)
杜甫
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②瞻:往上看,往前看。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 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写出大雁北归时瞻客而上,背人而飞的飞行状态。
C. 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D. 尾联写诗人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情。
15. 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和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绘事发微》曰:“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寒气象。”但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上,雪景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并非 ,如五代画家首次应用的“弹粉法”。同时,雪景山水画在继承与创新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 的艺术生命力。近现代以来,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这种转型虽仍以“师造化”为基础,但西方绘画理论的引进,透视、光影等要素的 ,使绘画技法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生长在北国的画家,冰雪是他们全部灵感的来源。他们借鉴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有益因素而进行雪景山水画探索,在保留中国画笔墨这一本质的基础上,绘出冰雪透明洁净的自然之态。还有一些擅画雪景的画家在尊重中国画传统精神和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表现技法,或写意淋漓,泼洒自如,或兼工带写,细致刻画,挖掘和丰富了雪的意象,成就了 的审美意境和审美空间,呈现出一派豪迈与壮丽的景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成不变 弥足珍贵 鉴戒 别开生面
B.一成不变 历久弥新 借鉴 别开生面
C.原封不动 历久弥新 鉴戒 标新立异
D.原封不动 弥足珍贵 借鉴 标新立异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B.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C.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D.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弹粉法”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天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B.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C.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尽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位。
20、下面是三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5分)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3)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请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请以“鲸落”为主语,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70个字。(6分)
在生物学意义上,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为“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铜鼓”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