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16  2021-09-24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群文阅读配套练习
第8课 革命小说三篇(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第1课时 荷花淀(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定遵照习近平的嘱托,一鼓作气,咬紧牙关,毫不放松,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B.劳动力市场的大厅内,10多名农民工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墙上的信息滚动屏,寻找劳动信息。
C.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D.我们不惧任何人任何势力的任何制裁与恫吓,奉劝美方收起“废纸堆”里那点霸权心机,因为它一钱不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孙犁写了小说《白洋淀》,描写了三个诗情画意的场景,让人真正领略到大自然那无穷无尽的魅力。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敌人假若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
D.河北荷花淀的美丽风光对作家孙犁十分熟悉,他从那盛开的荷花中,看到了人性的纯美。
3.下列对话描写顺序已打乱,调整后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②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
③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④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⑤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⑥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A.③⑥①⑤②④     B.⑥①②③⑤④
C.①⑥②③④⑤ 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B.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C.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D.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5.请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画线句的意思。
你心里有了许多话。你要描写一件事,这件事老在你的心里打转,它一切都准备好了,单等你拿语言把它送出来。那你就把它送出来吧,不要怕你的文字不“美”,言语不“文”。用花轿送出姑娘固然好看,初学写作好比穷人,把你的姑娘用牛车拉出去吧。只要文章的内容好,语言笨一些没关系——但记住这是说初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好了:我可以永远用牛车往外送姑娘了,这样下去,会弄成车上已经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
(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芦花荡
孙犁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浏览完整试题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叫了一声。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二菱带着哭声喊:“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接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945年8月于延安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小说开头这一景物描写,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力量。
B.小说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读来没有凄惨的感觉,相反,使人感受到更多的是那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C.文中两次写老头子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是为了强调人物悠闲、惬意的状态,有效地迷惑了鬼子,为后文写鬼子轻易上当做了铺垫。
D.老头子多次对两个女孩说不怕只是为了安慰她们,其实他自己也很紧张,害怕被鬼子发现,从他身体往上蹿了蹿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7.小说中的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8.《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孙犁的笔下,即使是战斗也被写得如诗如画,极富诗意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意美”的具体表现。
答:



第2课时 荷花淀(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雨淋湿的风,以29摄氏度的体温降临人间,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从窗口游进来,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领养了皮肤上的灼热。
风渗进肌肤、血液,如雨水渗进一棵树,根须惊叫了一声,树枝、叶脉、叶尖上每一个细胞,都汇入和声,又瞬间恢复平静。一场风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凉爽,  ①  。无与伦比的宁静里,风消失了,其实到了天上,它拂去了月亮身上的云,月亮看看自己,仔细一想,我要云这块破布干什么,我要满天的乌烟瘴气干什么,我要鞋子干什么,赤脚走,多自在。月亮是天空的心,心袒露了,天地一片清白。
我觉得改得好!风从天上下来,落在多年不睡的凉席上,凉席瞬间复活成了一大片竹林,黑暗里涌动着丰满的绿意。凉席裸露在雨后的夜风里,我裸露在凉席上,如同  ②  。我将脸紧紧贴着它,鼻尖抵上它,便清晰地闻到了竹子的清香。曾经,多年前的盛夏,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人们乘凉,聊天,吃西瓜,摇着扇子入睡。那些诗一样的旧光阴,被风带到哪儿去了?
1.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包括(  )。
A.比喻、拟人、对偶    B.借代、对比、对偶
C.借代、对比、排比 D.比喻、拟人、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夜风从窗口进来,吹到身上,带走灼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些思念,开始在夜里失眠,在白天睡去。我常常想起七十年前在白洋淀打鬼子的情景,思念那些乐观、坚强的战友。无尽的情思,在闲暇的午后,夜晚来临的时候,安静得像白洋淀里的水。最后,消失在一首词的张望里。    ,在文字中蜿蜒,在心底扎根,最后把相思饮尽。
A.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


展开余下试题B.夜很黑,我只能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
C.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去把我的眼睛糊住,紧紧地把时光包裹
D.夜很黑,我只能紧紧地把时光包裹,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把我的眼睛糊住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云初记(节选)
孙 犁
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
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净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的一别十年的亲人。
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
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
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地哭着。
“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
“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
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得又这样巧。”
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得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
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
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
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得这样高了!”
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
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
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
“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
“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
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他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
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节选部分从秋分她们回到镇子写起,秋分是一个朴实、勤劳、明理的农村妇女,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建立起了节选部分的人物关系。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C.小说虽然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腥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略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
D.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
6.“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7.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
答:


第3课时 小二黑结婚(节选)(一)
一、基础夯实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受到村霸的破坏,他们会争取到美满    吗……
(2)第二天天不明就    往区上走,走到半路,远远看见大黑、三个民兵已都回来了,还来了区上一个助理员,一个交通员。
(3)二诸葛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    他那一套了。
A.因缘 起程 施展    B.姻缘 启程 施展
C.因缘 启程 卖弄 D.姻缘 起程 卖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期待已久的《我和我的家乡》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为电影中的家乡故事所感动,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8月3日晚,李先生告诉民警,他在自己的交管12123手机ɑpp上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有4条现场处罚的交通违法信息。
C.部分网络文章词不达意、不通文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加以监管。
D.近代以来,无数艰苦卓绝的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不屈的抗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二诸葛老婆已经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儿挣脱出来就走了。
B.区上早就说兴旺跟金旺两个人不是东西,已经把他两个人押起来了,还派助理员到咱村开大会调查他们横行霸道。
C.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
D.区长正伏在桌上写字,她低着头跪在地下,头上戴了满头银首饰,还以为是前两天跟婆婆生了气的那个年轻媳妇。
4.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要求保留原意,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小二黑结婚》是我国现代典型的乡土小说。
②赵树理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作者。
③农村的愚昧、落后和迷信的习俗被《小二黑结婚》揭露了。
答:


5.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①小芹长大后,跟②小二黑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③她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④小二黑,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⑤她的办法。⑥她把⑦小芹娘怎样装神弄鬼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展开余下试题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妳’!”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连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吗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6.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别加以赏析。
答:






8.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答:






第4课时 小二黑结婚(节选)(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  ①  。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玉米林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又找回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
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施一次肥,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只需几天,田野就成了青纱帐,浩瀚壮观。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  ②  。那年月没人用机器收获玉米,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着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
1.第2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包括(  )。
A.比拟、比喻、借代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排比、夸张 D.比拟、比喻、夸张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人们带着车子、袋子、篮子,来到地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4.下面是赵树理的代表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一段文字,请按要求恰当表述。
①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山,②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提示:“老杨”与“广聚、小元”不相识)。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③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布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便鞋。④从这服装上看,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
如果老杨同志按照自己当时的情态,事后对别人讲述这一段经历,画线句子的内容该怎样表述?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二黑结婚(节选)
赵树理
一、神仙的忌讳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领着两个孩子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栽种不宜?”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三仙姑有个女孩叫小芹。一天,金旺他爹到三仙姑那里问病,三仙姑坐在香案后唱,金旺他爹跪在香案前听。小芹那年才九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选择”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