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3  2021-09-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
山西省长治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语文
长治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新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这既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正确选项。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但从长远、宏观整体、消费观念、尤其是代际消费看,消费升级则是非常确定的。可以从消费内容、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三个层面具体分析消费升级及其应对政策。
消费内容升级主要看人口结构决定的消费结构。例如,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2%,预计到2030年、2040-2050年将分别达到40%和44.5%,由此将产生医疗、康复、养老服务、护理等“银发经济”需求,适应这种消费升级要求提升养老产业的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云端化,增加和完善养老设施、标准。又如,随着一代人的老去,社会消费结构也将改变,新生代年轻人正在不断抬升消费倾向,他们追求住房、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尤其是网游、运动等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必将使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比如,年轻人几乎都有学车、购车、驾车旅游的内在需求,上海降低考驾照、拍车牌的成本,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和汽车租赁,就是为满足这种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从消费方式升级看,过去以实体店零售为主,消费只是单向地购买和使用商品。如今,互动式消费、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直播和折扣带货反哺线下、粉圈消费、网红消费、社群团购等成为消费的主要形式,夜间经济、“宅经济”成为新亮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非接触式消费全面爆发。例如,上海在首创的“五五购物节”期间,两个月共实现线上线下销售5397亿元,其中线上零售额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盒马、叮咚买菜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超过90%和120%。杨浦区的创智汇围绕夜购、夜食、夜娱等核心需求,打造出了夜间经济的新亮点。
从消费观念升级看,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并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从过去炫富式、物质化、跟风式消费向实用化、体验化、绿色化消费转变,都是消费观念升级的体现。上海倡导垃圾分类和健康、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与升级,也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现在疫情防控局势平稳,经济运行基本恢复,扩大需求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加大财政支出、发消费券等政策从需求端发力被动地拉动需求;二是为消费转型与升级创造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供给端发力主动地推动需求。实践证明,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经济发展行稳至远。
(摘编自张鑫《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供给侧如何发力》,2020年8月《文汇时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疫情期间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B.尽管当前经济形势是复杂严峻的,但从消费内容、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三个层面具体分析来看,经济增长还是非常确定的。
C.预计未来30年上海市将产生大规模的“银发经济”需求,为适应这种消费升级需要认真研究养老产业的相关事项。
D.从消费方式升级看,过去以实体店零售为主,消费只是单向地购买和使用商品,如今则以互动式消费、线上线下相结合等为消费的主要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以新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指示引入年度经济工作的话题,论证了消费升级的观点及应对措施。
B.文本多次采取举例论证的方法,使用大量数据和真实的事例作为论据,使文章的论证雄辩而具有说服力。
C.文本从消费内容升级、消费方式升级和消费观念升级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展开,论证了消费升级的必然性。
D.文本最后以发展措施作结,指出扩大需求既需要加大财政支出等政策从需求端发力,也需要为消费转型与升级创造条件,从供给端发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生代年轻人正在不断抬升消费倾向,他们追求的多领域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已在多领域使消费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B.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正从过去炫富式、物质化、跟风式消费向实用化、体验化、绿色化消费转变升级,这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
C.人口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看,“银发经济”将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D.现在疫情防控局势平稳,经济运行基本恢复,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使经济发展行稳至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河阳花鼓戏从创办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孕育诞生、成熟、发展、壮大普及和遭劫濒危几个历史阶段。从河阳花鼓戏的源流来看,清同治五年,大马沟刘同德组建的“君子学社”,可谓花鼓戏的初始阶段。同治八年刘同德宣布将“君子学社”改为“同乐会”,正式登台演出。花鼓戏登台首演,同德戏中扮演莺莺,首演反响很大,远村异乡的观众很多,车马轿乘难以计数。大马沟地处岭区,地深水浅,村中仅有的三眼泉井全被吃干,至今还传着“同治有八年,彩台把戏演,花鼓一阵响,台下人万千,挤来如翻浪,扛去鞋一摊,踏麦二十亩,鳖灯熬五天,吃干井下水,俺去黄河担……”这样的顺口溜。到清末民初,这个剧种已普及孟县各乡镇,先后有关沟、田寺、城西街等五十多个村镇建起了“花鼓戏班”,使花鼓戏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随着剧目的丰富,花鼓戏在表现程式及音乐表现手段、打击乐、伴奏曲等方面都以与之临近的大戏剧种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大借鉴”,走出民歌小调的局限而日益完善,发展成为生、旦、净、丑行当俱全,拥有完整曲牌,艺术成熟,表现力丰富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影响重大,成就极为突出。……随着近年来电视网络作为文化传播媒体和信息传递媒介在各地的长足发展,传统剧目在广大农村基本上已被新的娱乐方式所取代。现今的河阳花鼓戏像其他剧种一样,遭受到了现代娱乐多元化、审美观念西方化、经济中心化等多重冲击,其生存十分艰难,成为濒临灭绝的稀有剧种。
材料二:
说起乐昌花鼓戏,有经典剧目《南岭春雷》《乐昌公主》《望水村轶事》等,不少人都能信口拈来唱。上几段。可见,乐昌花鼓戏已经成为了当地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随着花鼓戏小戏种的出现和发展,并在长期不断的摸索中,其内容不断丰富化,腔式腔调逐渐多元化,使得乐昌花鼓戏获得了较大发展。乐昌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是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近几十年来,工作者先后挖掘、整理、演出了《打鸟》《卖杂货》《晒绣鞋》《朱买臣卖柴》等60多个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南岭春雷》《洪宣娇》《乐昌公主》《望水村轶事》等90多个新剧目;改编、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上百个;收集、汇编了一批传统剧目和唱腔音乐调查研究资料。在艺术实践中培养了一批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和舞台美术设计人才。2012年,乐昌花鼓戏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6年的广东省第八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上,本届花会仅设的一个小戏金奖落在了乐昌花鼓戏《树正影儿斜》上。值得关注的是,《树正影儿斜》获得这份荣誉分量不一般。它标志着当年的“岭南一枝花”重新绽放,这是乐昌花鼓戏传承发展中成功的一面。
材料三:
为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海门学子良好素养,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海门山歌剧团从2005年开始推出海门山歌进校园演出计划。活动不但弘扬了正能量,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对家乡非遗的传承保护意识。校园演出是海门山歌剧团拓展青少年观众的主要策略,也让海门地区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海门山歌和山歌剧团。“海门山歌传承施教基地”涵盖海门中小学各个年龄段,海门山歌艺术剧院现任院长更是周二、周五及双休日,定时定点到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通源小学、麒麟小学、能仁初中上门送教。海门山歌的“活态化”传承已步入正轨。
2016年5月,海门山歌艺术剧院第二次受邀赴演,此次展演恰逢上海第十八届国际艺术节期间,展演活动共两天,分设上海民航职院、上海梅陇文化馆两个场馆,海门山歌艺术剧院排演了经典山歌《淘米记》《采桃》《小阿姐看中摇船郎》《俩媳妇》《对歌》等曲目。此外,海门山歌剧团还应邀在上海复旦大学进行专场演出。这是海门山歌剧团历史上首次整团在国内一流名校专场演出,充分显示了海门山歌的乡音魅力。在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门山歌及其戏剧时,剧团也向复旦学子介绍了海门,为海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打下基础。仅2016年,海门山歌艺术剧院完成“送戏进校园”演出八十多场。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阳花鼓戏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但近年来因受到新信息传播媒介的冲击,己是濒危剧种。
B.乐昌花鼓戏经典剧目颇为丰富,是乐昌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着传承与创新。


展开余下试题C.花鼓戏同京剧一样,生、旦、净、丑行当俱全,拥有完整曲牌,艺术成熟,表现力丰富。新时代,乐昌花鼓戏工作者先后整理了60多个传统戏曲剧目。
D.海门山歌剧团历史上首次整团国内一流名校专场演出是应邀在上海复旦大学进行专场演出,这不仅弘扬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宣传了海门,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马沟地区至今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当时河阳花鼓戏演出的盛况,标志着其吸引的观众很多,反响很大,在当地各县得到了普及。
B.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真实反映了民间生活的生产劳动、男女爱情及家庭矛盾。近几十年来,工作者先后整理、演出了传统剧目《卖杂货》《晒绣鞋》《洪宣娇》《南岭春雷》等。
C.乐昌花鼓戏是省级“非物质物化遗产”,其中一个剧目也获得过小戏金奖,这离不开工作者对此剧种的挖掘、整理、创作、改编等传承与发展工作,也是乐昌花鼓戏传承发展的代表。
D.海门山歌进校园演出计划的施行,目的在于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海门学子的良好素养,在其“活态化”传承步入正轨之后,也激发了海门学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6.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分析河阳花鼓戏的传播措施。(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石榴
[日本]川端康成
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
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
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树木凋零的景象,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凄清纯美的氛围。
B.小说中仁子和圭吉道别的描写非常简单,匆匆两句话,表现出仁子对待爱情的一厢情愿。
C.文中仁子想到父亲生前,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来与仁子吃圭吉没来得及吃的石榴作类比,充分展现仁子内心对爱的坚贞和与所爱的人分离的痛苦。
D.小说通过一段感人的分离场景表达了人民对爱情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厌恶。
8.文中除了仁子母女二人,还写到了七岁的外甥、圭吉和仁子的父亲,他们在小说中有何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9.文章中仁子的心理活动比较丰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梁武帝修建庠序,别开五馆,其一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同辈咸嗟服焉。大同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在学一岁,国子博士周弘正谓宪父君正曰:“贤子今兹欲策试不?”君正曰:“经义犹浅,未敢令试。”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弘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无惮此后生耶!”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学司无所沮,寻举高第。太清二年侯景寇逆宪东之吴郡寻丁父忧哀毁过礼敬帝承制征授尚书殿中郎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宪详练朝章,尤明听断,至有狱情未尽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闲暇,常为上言之。高宗常目宪而谓卫尉樊俊曰:“袁家故为有人。”其见重如此。太建九年,除散骑常侍,兼吏部尚书。宪以久居清显,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曰:“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录,且勿致辞。”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宪以太子不率典训,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后主欲立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征顺旨称赏,宪厉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夏,竟废太子为吴兴王。祯明三年,隋军来伐,京城陷,宪入于隋,隋授使持节、昌州诸军事。开皇十四年,诏授晋王府长史。十八年卒,时年七十。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清二年/侯景寇逆宪/东之吴郡/寻丁父忧/哀毁过礼/敬帝承制征/授尚书殿中郎/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
B.太清二年/侯景寇逆/宪东之吴郡/寻丁父忧哀/毁过礼/敬帝承制征/授尚书殿中郎/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
C.太清二年/侯景寇逆/宪东之吴郡/寻丁父忧/哀毁过礼/敬帝承制/征授尚书殿中郎/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
D.太清二年/侯景寇逆宪/东之吴郡/寻丁父忧哀/毁过礼/敬帝承制/征授尚书殿中郎/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束脩,捆成一束的十条干肉,是古代相馈赠的一种礼物,也指古代入学拜师的礼物,后成为教师报偿的代称。《论语•述而》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章句,剖章析句。古代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D.元服,古代男子成人礼仪上所穿的礼服。文中指太子登基时所穿的礼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宪聪敏好学,颇有见解。梁武帝曾在袁宪家西边开一学馆。袁宪经常邀请儒生弟子谈论学术,见解出乎常人,同辈人都十分佩服。
B.袁宪为人清高,不屈权贵。当时参加策试都要向学司贿赂,但袁宪拒绝贿赂学司,学司怀恨在心,策试时百般刁难,袁宪对答如流,最终高中。
C.袁宪廉洁自守,深受信任。他认为自己担任清闲显贵的职务时间太长,多次表奏天子请求解职,天子认为他很清廉,不用辞职。.
D.袁宪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后主打算另立太子,袁宪认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深入民心,不宜另立。还严厉斥责了顺应后主心意的蔡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无惮此后生耶!”(5分)
(2)宪详练朝章,尤明听断,至有狱情未尽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闲暇,常为上言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赠答诗,题目的“酬”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一样,都是酬答、酬和之意。
B.王维的诗特别钟情“空”字,常用以表现空寂虚静的环境氛围,“空知返旧林”就是如此。
C.本诗首联、颈联语言明白如话,恰能表明此时的诗人壮志已消磨殆尽,洗尽铅华,至朴至简。
D.诗人也曾胸怀抱负,但现实总是难如人意,故而寄情山水,以求纾解心中郁闷。
15.尾联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结意以不答答之”,请结合诗歌尾联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空明”一词语意丰富,在《记承天寺夜游》“ ”一句中是空旷澄澈之意,而在《赤壁赋》“ ”一句中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2)《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 ”,回想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世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一朵花,一棵草,一只蝼蚁,一缕残阳,都在天地光阴里默默生长,,在风霜雨雪中让自己越来越丰盈饱满。人也是如此。一个人,若能够摆脱欲望对生命的钳制,宁定心神,遗忘万物;让心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必能目及万里,思接千载,在直觉的把握中,与自然之道相融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禅宗中所说的“见独”。
生活在尘世,就如置身于染缸之中,在摇荡奔突中,难免会沾上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并不可怕;( ),或者正是自己需要的颜色。于是处心积虑,再往更热闹的去处去,追求更多更斑驳的色彩,直至追逐一生,回过头才发现自己已变成模糊的一片,再也看不清本来的面貌。
见独,就是要摒弃这些纷扰,泰然自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镜子,镜子脏了,再干净的世界映现在镜中也是脏的。心灵的镜子通透明亮,才能照得见天地万物、山河岁月,照见自我的内心深处。它能让人清醒独立,告别人云亦云的附庸,告别随波逐流的庸俗,告别过多的贪婪和私欲,走向大自在的境界。与其如此,有限之生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得以实现。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没有一个不是植根于心灵的净土之中,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久而久之,以为这些斑斓的色彩就是自己本来的颜色,可怕的是内心认同了这些花花绿绿
B.久而久之,可怕的是内心认同了这些花花绿绿,以为这些斑斓的色彩就是自己本来的颜色
C.可怕的是以为这些斑斓的色彩就是自己本来的颜色,久而久之,内心认同了这些花花绿绿
D.可怕的是内心认同了这些花花绿绿,久而久之,以为这些斑斓的色彩就是自己本来的颜色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见独”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C.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与其如此,有限之生才能把无限生意焕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得以实现。
B.与其如此,有限之生才能焕发无限之生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能够被彰显的。
C.惟其如此,有限之生才能被焕发无限生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实现。
D.惟其如此,有限之生才能焕发无限之生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彰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11分)
棉花按纤维的长短, 。我国除了新疆之外,其它地区产的棉花均为细绒棉。经相关检测,新疆长绒棉的各项指标都远高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吐鲁番所产的棉花,不仅纤维柔长,较一般的细绒棉多1000余米/克,而且洁白、光亮、有弹性。采用新疆长绒棉生产出的纯棉毛巾,质地柔软,色彩鲜艳,吸水性好,② 。
据统计,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目前新疆农民纯收入的30%来自棉花产业。因此,别有用心之人对新疆棉花的抹黑是一场针对新疆的“非传统战争”,是要让新疆失去经济造血能力,威胁新疆乃至 。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21.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上文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长治”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