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69 2021-10-16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江苏省泰州市刘国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自主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刘国钧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第一阶段自主检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张运字南仲,信之贵溪人。运年二十五,以太学生登宣和三年进士第,赐同上舍出身,调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阙令,运摄县事。县与诸獠接壤,因俗为治,吏民安之。临武寇与诸獠合,大剽掠,运亲帅兵禽之。迁潭州攸县尉。移贰濡须。金人犯庐、寿等州,大将驻兵淮壖①以拒之,运给饷未尝乏绝。岁余,以亲老还江东,寓居鄱。既而丁母及父忧,服除,起知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大修庠序之教,祠汉以来守令有功德于桂阳者卫飒、唐羌等七人于学,刻《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散之民间,使之修德而务本。召入对,除知达州。召为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钱岁三十余万缗,请以十万归省额。户部所储三佛齐国②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拜刑部侍郎,言:诸斥逐累赦未还者,宜从湔洗。诸申请条制,多重复牴牾,失于太烦。诸编置不以赦原、不以荫论之类,失于太重。外路刑狱三经翻异,移送大理,刀锯数施,非所以示远。及诸不便,皆从之。又请广储蓄,兴鼓铸,修屯田,作乡兵,亦皆听纳。会金人渝盟,特迁户部侍郎,以专馈饷。丞相陈康伯议遣李宝自四明控制海道,众论纷纭,运直入赞决,以为上策,金人果败走。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连上章致政,不许,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注】①壖,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淮壖,淮水边的滩涂。②三佛齐国,东南亚印度化古国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B.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C.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D.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初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后又为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的统称。
B.服除,守丧期满。官员守丧期满后,朝廷一般都会恢复其丁忧前原任的官职。
C.庠序,古代的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亦泛指学校。
D.致政,犹言致事、致仕、休致,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辞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运内平动乱,外抗金兵。代理桂阳监蓝山县令时,他带兵擒获贼寇;移任濡须时,他驻军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
B.张运宽厚为怀,主张轻刑。任刑部侍郎时,他提出应宽待赦免多次仍无法回来的犯人,指出对他们的处理存在判罚过重等问题。
浏览完整试题
C.张运深受信任,颇受重用。他提出增加储蓄、整治屯田等建议,均被采纳;金人违约,他被朝廷破格升任,专门负责运送粮饷。
D.张运政绩突出,处事果决。他在地方、中央官署任职,均有建树;金人违约,他直接参与决策,支持丞相意见,终致金兵败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
⑵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
5.张运主管桂阳监时在当地施行教化,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有恶疾,不可为,感而问曰:“高医愈疾,奈何?”答曰:“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彰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憔槁。发乎面,动乎形。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照邻曰:“人事奈何?”曰:“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复问养性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①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知此则人事毕矣。”初,魏征等修齐、梁、周、隋等五家史,屡咨所遗,其传最详。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孙处约尝以诸子见,思邈曰:“俊先显,侑晚贵,佺祸在执兵。”后皆验。太子詹事卢齐卿之少也,思邈曰:“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孙为属吏,愿自爱。”时思邈之孙溥尚未生,及溥为萧丞,而齐卿徐州刺史。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屯:此读zhūn,困难、艰难。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B.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C.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D.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帝”是庙号,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拜”与“除”“授”等词语都表示任命官职,与“迁”“擢”“转”不同。
C.“卒”指古代称士大夫之死。由称孙思邈去世为“卒”,可大致推断他曾为官。
D.“牢”指古代祭祀所用牲畜,根据牲畜搭配的种类不同,有太牢、少牢之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思邈天资聪颖,通晓诸子百家。他擅长讲述老子和庄周的言论著作,独孤信见到幼年孙思邈,赞叹他是神童,觉得以后可能得到重用。
B.孙思邈精通医道,医术十分精湛。卢照邻患有恶疾,向孙思邈询问高医愈疾的原因,孙思邈讲述了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高医的施治途径。
C.孙思邈淡薄名利,不求奢侈浮华。他长大成人后,隐居在太白山,先后拒绝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授官,要求死后子孙对其薄葬。
D.孙思邈博闻强识,学识积累丰富。魏征等人编辑齐、梁、周和隋等五个王朝的史籍,多次向他询问其中遗漏的史事,他传述得非常详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4分)
(2)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4分)
10.独孤信的话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3分)
二、古诗鉴赏(2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9分)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王季友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注]。
【注】尔为:犹言如此。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看似平淡实则言简义丰,既暗示了山中环境,也反映了“野人”的志趣。
B.“朝见此山谓山晓”表明了于舍人的画作色彩明亮,给观者以黎明破晓之感。
C.独坐在长松下的一人也被壁画吸引,诗人再三招手示意,他才缓缓地站起来。
D.于舍人的“大笑”,既有对“我”的逗趣之意,也有对自己画技的得意之情。
12.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此诗“看他字字是真,却字字是画”,请结合此诗颔联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9分)
弥牟镇驿舍小酌
陆游
邮亭草草置盘孟,买果煎蔬便有余。
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
角巾①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
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②。
[注]①角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②陶潜《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草草”与“有余”相映成趣,人在旅途,杯盘草草,但买果煎蔬,小酌有余。
B.“除书”指任命官员的文书,颔联流露出诗人对前途的绝望,醉死有日,授官无期。
C.诗人借“角巾垫雨”这一细节表达了慕贤之意,同时也表现了吟赏风雨的幽怀雅致。
D.颈联描写驿舍所见所闻,蝉鸣日落,富有情致,既点出时令,也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14.诗歌尾联化用陶诗,有什么好处?(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
别匡山[注]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展开余下试题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远望山色斑斓的峰峦,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诗人沉浸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中。
B.颔联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安宁闲适的感觉。
C.颈联写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在池边洗钵,视听结合,描绘了山中美好景致。
D.本诗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
16.李白少年时在匡山读书学道,24岁离开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结合全诗,分析李白离开匡山时的内心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建议君主:念及高高在上充满危机,“ ”;他担心君主意志松懈心思懒散,“ ”。
(2)从《赤壁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轻易实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摆脱贫困一直是中国人民 的梦想,历经多年奋斗,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动人歌谣,这是一个 的人间奇迹!奇迹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的煌煌伟业,伴随着多少奉献和牺牲!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有着扶贫工作者质朴的笑脸、忙碌的身影。他们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助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上的丰收催生了精神上的硕果。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锻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 ,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大增。征途漫漫,精神永恒。将脱贫攻坚精神发扬光大,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 的奋斗姿态,我们定能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孜孜不倦 永垂青史 焕然一新 一往无前
B.孜孜以求 彪炳史册 焕然一新 一往无前
C.孜孜以求 永垂青史 耳目一新 勇往直前
D.孜孜不倦 彪炳史册 耳目一新 勇往直前
19.下列语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两首叙事诗被称为“乐府双璧”。
B.李白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了蜀道之“难”。
C.学习《氓》要感受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D.“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20.文中的画横线句子如果改成“各地都有扶贫工作者”与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分析。(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曲的脸谱。脸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绘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标记,如此等等。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道德褒贬与脸谱风格之间显而易见的呼应表明,古代戏曲擅长提炼与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为某种相对固定的类型。这些角色代表了一个单纯而强烈的世界:是非分明,爱憎透彻,尽量祛除犹豫、妥协、矛盾、宽宥与谅解等暧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网络文化无法适应如此刚烈的气质。 的痛斥, 的赴死, 的悲伤, 的离别,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种“软性”的符号,更为适合这一代人的温情与宽容令人开怀的幽默显现了出色的智商与情商,人们喜欢轻松地发一个表情包:萌萌哒!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义无反顾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
B.慷慨激昂 义无反顾 撼人心魄 令人动容
C.撼人心魄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义无反顾
D.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 义无反顾
2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B.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嘶难为听。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写道: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说:“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②有时,人生的顺利会产生一种惰性,而人生的曲折会书写一段传奇。傻傻地热爱,傻傻地坚持,傻傻地提问。这就是人在低谷之中,重获生命意义的三个法宝。
③心理学家看来,真正的幸福人生,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欣赏沿途羊肠小道边的花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校文学社将以“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为大标题,向全校同学发起演讲征稿活动,请综合上述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情感真挚的发言稿,谈谈你作为新时代青年对过往及未来的体会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第一阶段自主检测答案
1.(3分)C(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2.(3分)B(错在“朝廷一般都会恢复其丁忧前的官职”。官员守制期满后,朝廷要重新任命官职。)
3.(3分)A(错在“他驻军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据原文,驻军淮河边的是大将,张运只是负责为其调运粮饷。)
4.⑴(4分)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张运)请求(将它们)分别送到江、浙、荆湖的漕司卖掉,用来购买粮食作为军饷。(踩分点“直”、补充省略、“籴”,各1分;句意1分)
⑵(4分)乾道七年,鄱阳(遭遇)大饥荒,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救济灾民,自此以后民众争着拿出粮食来救灾。(踩分点“发”“振”“济”,各1分;句意,1分)
5.(3分)①兴办学校;②为有功德于地方的官吏修建祠堂;③刻印、散发《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张运字南仲,信州贵溪人。张运二十五岁时,凭借太学生的身份参加宣和三年进士考试及第,被赐予同上舍出身,调任桂阳监蓝山县丞。县令空缺,张运代理县中事务。蓝山县与各少数民族接壤,(张运)遵循当地风俗来治理,官吏百姓都很安定。临武的贼寇与各少数民族会合,大肆抢劫掠夺,张运亲自带兵将他们擒获。迁任潭州攸县尉。移任濡须的副职。金人侵犯庐州、寿州等地,宋大将驻兵在淮河旁边的空地来抵抗他们,张运供给粮饷从来没有缺乏断绝。一年多后,张运因为双亲年老回到江东,寄居在鄱阳。不久他开始为父母守丧,守丧期满,被起用主管桂阳监。五个月境内就得到治理,与部使者一起奏请将桂阳监升为军。大力修治学校教育,给汉代以来对桂阳有功德的太守县令卫飒、唐羌等七人在学校中立祠,刻印《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在民间散发,使百姓修习品德、从事农业。征召(张运)入朝应对,授任(他为)达州知州。被召入任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宋代地方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机构)的税收钱每年有三十多万缗,张运请求把十万缗归入政府征税的定额。户部储存的三佛齐国进贡的九万一千五百斤乳香,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张运)请求(将它们)分别送到江、浙、荆湖的漕司卖掉,用来购买粮食作为军饷。被授任刑部侍郎,张运上奏说:那些被贬逐多次赦免都没有回来的人,应该让他们洗刷污点;那些申请的条例制度,大多重复矛盾,错误在于过分烦琐;对那些被编户安置不能获得赦宥、不能享受庇荫的一类人,错误在于处罚太重;外地的案件经过再三翻案变化,移送到大理寺,多次施以刑罚,这不是昭示远方的做法。又提及许多不便利之事,(朝廷)都听从了他。又请求增加储蓄,兴办冶炼金属、铸造钱币(的场所),整治屯田,设立乡兵,朝廷也都听从采纳。正逢金人违背盟约,朝廷破格升任他为户部侍郎,来专门负责运送军队粮饷。丞相陈康伯建议派遣李宝从四明控制海路,众说纷纭,张运直接入朝参与决策,认为这是上策,金兵果然战败逃跑。于是张运上疏说:“请求下诏书安抚将士,免除租税,派遣信使,联合豪杰,加强守城(力量),督促汉中的将士向关陕进发以便牵制敌人后方。在两淮、襄汉之间设置四镇三帅来作为内地支柱,以图谋进军夺取失地。”乾道七年,鄱阳(遭遇)大饥荒,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救济灾民,自此以后民众争着拿出粮食来救灾。张运接连上奏书请求退休,没有被允许,因病去世。
展开余下试题
6.C(3分)(原文标点为: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7.A(3分)(“文帝”不是庙号,而是谥号。)
8.A(3分)(“可能得到重用”概括与分析不当,应为“可能很难被任用”。)
9.(1)(4分)高明的医家善于用药物和砭石来疏导,用针灸来救治,因此,人的身体有能治愈的疾病。(“导”“救”“愈”各1分,句意1分)
(2)(4分)天有盈满和不足,人有疾病艰难,如果不能自己谨慎地养生,就不能治愈疾病。(“盈虚”“慎”“济”各1分,句意1分)
10.(3分)①突出了孙思邈的“大器”特点。②暗示出孙思邈的性格特点。③为下文的记述埋下伏笔。(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孙思邈,是京兆府华原县人。精通诸子百家的学说,擅长讲述老子和庄周的言论著作。北周的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年纪尚小的孙思邈,认为他不平凡,说:“神童啊,只是才器过大恐怕难以被人任用吧!”等到孙思邈年长时,隐居在太白山。隋文帝杨坚在北周辅佐政事时,曾以国子博士的职务征召孙思邈,孙思邈没有应召。他私下对人说:“五十年以后将有圣明的君主出现,我将要帮助他。”唐太宗执政初年,征召孙思邈到京都长安,当时孙思邈已经年老,然而还是耳聪目明。太宗赞叹说:“这是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想让他做官,孙思邈又没有接受。唐高宗显庆年间,高宗再次征召孙思邈,任命他担任谏议大夫,他坚决推辞。唐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自称有病要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赠送他好马,还把已废的鄱阳公主宅第给他居住。孙思邈对于阴阳学、历法学、医药学没有不擅长的,孟诜、卢照邻等人都拜他为老师。当时,卢照邻患有恶性疾病,长期不能治愈,曾经感慨地询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能治愈疾病,这是为什么?”孙思邈回答说:“人的四肢和五脏六腑,一动一静,呼吸往来,流动运行成为荣气和卫气,表现为气色,发出成为声音,这是人体的正常变化规律。在外表现为形貌,在内表现为精气。如果阴阳失调或者阴阳不交就会郁蒸发生热病,或者产生寒症;血气聚结就成为肿瘤,下陷成为毒疮;气血上冲就气喘短促,气血枯竭人就会变得枯焦。发生在面部,表现在形体上。高明的医家善于用药物和砭石来疏导,用针灸来救治,因此,人的身体有能治愈的疾病。”卢照邻说:“人养生的方法是怎么一回事?”孙思邈回答:“心为五脏六腑的君王,君王崇尚谦恭谨慎,因此要小心。胆为五脏六腑之将,把处事果敢决绝作为任务,所以要大胆。高尚的人性情沉静,好像地的形象,因此,要求品行端方正直。聪明人的举动行止,就好像天体运行的形象,所以要思想灵活。”卢照邻又问养生方法的要领,孙思邈回答说:“天有盈满和不足,人有疾病艰难,如果不能自己谨慎地养生,就不能治愈疾病。所以,养生一定首先要懂得谨慎小心地对待自己啊!‘谨慎’以敬畏之心作为根本。对自己具有忧患之心的人,不会被人束缚;对自己有敬畏之心的人,不会为他人所限制,对小的事情能够谨慎的人,不会被大事吓住,对身边的事情有警戒的人,不会被远处的事情所侮辱。通晓了这些情况就能完全辨别养生的方法了。”当初,魏征等人编辑齐、梁、周和隋等五个王朝的史籍,多次向孙思邈询问遗漏的史事,孙思邈传述得非常详细。唐高宗永淳初年,孙思邈逝世,享年一百多岁,遗嘱葬仪要简单,不要随葬器物,祭祀时不用牛羊等牲畜。孙处约曾经带领几个儿子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你的几个儿子中,孙俊最先发达,孙侑晚年时显贵,孙佺在执掌兵权方面有灾祸。”这些预言,以后都得到验证。太子詹事卢齐卿年轻的时候,孙思邈曾对他说:“你五十岁以后要担任地方长官,我的孙子将成为你的下属官员,请你自我保重。”当时,思邈的孙子孙溥还没有出生,等到后来孙溥做萧县县丞时,卢齐卿正好担任徐州刺史。
11.(3分)C(“独坐在长松下的一人也被壁画吸引”错,独坐在长松下的一人应是壁画中的人物。)
12.(6分)①字字是真:颔联紧承首联的“晓”字,写山中早晨应有之景——天亮之后,岭上白云散去,鸟儿飞走。②字字是画:“仍栖”表明“云”仍停在半壁,“欲放”表明“鸟”依然在帘前,揭示出这两句所写其实是画中景象。③颔联亦真亦画,借欲散仍栖的白云和欲飞未飞的鸟儿给观者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意境,并借此赞颂了于舍人高超非凡的绘画技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王季友这首题诗,构思奇特,以真景写画,钟惺评曰:“看他字字是真,却字字是画。”(《唐诗归》)诗从真山起笔,山里山家很少。“朝见此山谓山晓”句,形容于舍人的壁画山水景色很明亮。三、四句回应“晓”
上一篇: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泰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