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99  2021-10-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9]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2届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具有鲜明的特点:虽然吸收了先哲的思想智慧,但主要来自他本人的生活体验;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是停在纸面上,而是诉诸实践;是以诗的形式表现的,没有逻辑的论证,而只是若干智慧的火花,这使它类似南宗禅的顿悟。陶诗和玄言诗不同,玄言诗并没有写出切身体验的哲理,只是抄录道家之旨也没有诗意,而陶诗则是活生生的富有哲理的诗。陶渊明哲学思考的三个特点表明,陶诗虽未完全脱离玄言诗的影响,但已不再是玄言诗,在诗史上有其卓然独立的品格。
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可以这样概括: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改变,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那么,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诗人陶渊明什么呢?
首先是异乎寻常的慧眼。在常人看来,南山就是具象的南山,归鸟就是具象的归鸟。而在陶渊明看来,它们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包含理趣和人生的真谛。说陶渊明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性,似乎还不确切;这并不是有意为之的技巧,而是慧眼之慧见,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人生,才能随处见到常人见不到的“理”。陶诗缘乎景,发乎事,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这理带有普遍意义,既不游离于情景事之外,也不像玄言诗那样作为一个尾巴拖在诗的最后,而是融化在情景事之中。
其次是超然悠然的心境。有不少诗人作诗是在激昂慷慨之际引吭高歌,所谓激愤出诗人。陶渊明偏不然,他是在超然悠然的心境下作诗的,许多代表作都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虽然他的血也沸腾过,但他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吟咏他的诗句。一团火包在冷隽的语言里,自有一种悠然的气度和透彻的力量。
深刻的哲学思考还使他把诗看淡了。他既无逞才祈誉之心,更不存以诗求闻达、功名之意,不在乎诗的有用与否,妙与不妙。他吟诗是借以“自娱”(《饮酒序》),没有什么苦苦的经营,也没有刻意的雕饰。像杜甫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王安石那样为“春风又过江南岸”的一个“过”字改了又改,或者像王之涣、高适等人旗亭画壁计较高低,这类事在陶渊明是不可想象的。他自然而然,无意为之,而莫不成为佳作。
前人异口同声称赞陶渊明的自然、平淡和真淳,以为臻于诗之极致,有人还极力效仿他。能真正体会他的好处已经不容易,仿而效之就更难了。看王维的《与魏居士书》,他与陶渊明大异其趣,没有陶的境界,怎能学到陶的真谛呢?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三人的诗也只有陶诗的平淡而没有达到陶诗的深邃。陶诗岂是可以仿效的吗?陶诗岂是可以从字面上仿效的吗?没有陶渊明那种对宇宙和人生的彻悟,那种不以诗为诗的超脱态度,单从风格、字句上学习是学不好的。


浏览完整试题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和诗(艺术)的思维,是人类的三种既相关又不同的思维方式。诗的思维是具象的、感性的,而且常常是跳跃的、片断的,本不大适合作哲学的思考,然而陶渊明巧妙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了。他的思考在当时支持他不与腐朽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躬耕于庐山之下,干干净净的度过了一生。在今天,当物欲几乎要统治人的精神使人成为它的奴隶时,曾经支持过陶渊明的那种智慧和力量也许能给当代人一点帮助,使人站立起来。
(摘编自袁行霈《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源于自身生活体验、具有实践性,具有顿悟性,是陶渊明哲学思考的三个鲜明特点。B.陶诗虽还受玄言诗的影响,但陶诗在诗意和表达的哲理上都有更高的境界和品格。
C.陶渊明有一双慧眼,能从具象中看出人生真谛,这使他获得了彻悟人生的哲人智慧。D.王、孟、韦、柳诸人学陶诗却不得陶诗真谛,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宇宙和人生的彻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陶渊明的哲学思考既指出其鲜明的特点,又对其内容进行了精准而深刻的概括和评析。
B.文章从慧眼、心境、对待诗的态度三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深刻哲学思考给其诗歌创作带来的影响。
C.文章用杜甫、王安石、王之涣等人的例子与陶渊明作诗进行对比,意在表明陶渊明作诗不求刻意雕琢。
D.文章通过呈现诗的思维与哲学思维之间的差异,彰显了陶诗能巧妙融合诗与哲理是非常难得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以返归“真我”应对社会腐朽,虽无法医治社会,但能支撑他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B.与陶诗相比,在激昂情绪之下完成的诗作,其悠然的气度与透彻的力量会有所逊色。C.玄言诗之所以缺乏诗意,与它未能将哲学思维与诗的思维有机融合大有关系。
D.若能吸取陶渊明哲学思考中的精神成果,也许能帮助当下人们摆脱物欲的奴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在不同时期举办的大型国际经贸活动,都集中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1957年,中国在广东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现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反映了中国当时对于发展对外贸易的迫切需求,并逐渐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生动写照。1997年在厦门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反映了当时中国对于吸引外资的巨大需求。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中国举办进博会既反映了消费已经超过出口和投资,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动力的现实,也表明了中国向世界更加开放的姿态。李克强总理在2018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透露,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正在发生消费升级和中产阶层可望进一步扩大,孕育着中国消费市场更加巨大的潜力。
  举办进口博览会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心。中国目前有三亿多中产消费者,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将拥有六亿多中产消费者,是美国消费者的两倍,是欧盟的三倍。进博会的举办,意味着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市场和消费市场,全球企业将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更多的红利。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加速了中国商品“走出去”进程,推动了中国外贸各领域改革和外贸结构升级,开启了“中国制造”的时代。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各地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通道,进而在全球资金的支持下,“中国制造”结合自身优势一举铸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现在,进博会的举办将助推中国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尤其在出入境、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等各领域形成“以开放促改革”新格局,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第二届进博会首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有发源于汉代,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芝麻(古称胡麻)做成的周村烧饼;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中国名曲的演奏;有海派插花艺术品、中式盘扣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上海剪纸等,为全球展客商增添了一份对中华文化的美好记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开放视野和宝贵精神遗产,给世界各地的展客商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迪,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经贸交易的盛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在进博会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们不仅谈生意、聊合作,更用心体验和感悟对方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从斯里兰卡的民族舞蹈,到古希腊哲人的经典名言;从匈牙利特色体育项目桌式足球,到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从法国的钢琴演奏,到拉脱维亚的摇滚乐队……进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不断加深彼此了解和互信,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共同价值追求。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
对这么好的事情,有的西方媒体还是找茬说了一些风凉话,意识形态之墙有多高,足以令人感叹。比如称进博会是中国“作秀”,因七国集团没有领导人前来捧场进博会被“冷落”,云云。甚至有的糊里糊涂地把进博会与中美贸易战挂钩,而举办进博会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就宣布了的,当时中美还没有贸易战。
进博会无论如何都是中国为促进全球贸易积极做出的举措,就是放开想象力,恐怕也想不出这对西方国家的出口有啥不好。又何必非善意地揣测中国有何“政治目的”呢?不过西方媒体就那样,它们如果称赞中国政府主导的某个事情,反而怪了。
  重要事实还是要讲清的,进博会显然不是为西方领导人办的,而是办给包括西方企业在内全世界的企业以及出口商的。第一届进博会参展的日本企业数量排第一,排第二到第六的分别是韩、美、澳、德、意企业,这足以显示出发达国家企业对进博会所抱以的热情,预示了进博会成功的高概率。
  如果有更多贸易盈余国家和地区尝试举办进口博览会,只会促进国际贸易平衡。有贸易赤字的国家不应怨天尤人,而要推动本国企业积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外推销自己的产品。有些时候就是信息不均衡,而进博会为供销双方实现低成本沟通提供了平台。


展开余下试题  中国长期贸易盈余,而盈余太多对中国并不有利,这个道理已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无论从助力中国人消费升级,还是从推动生产进步的角度看,扩大高质量产品的进口都有益无害。把中国的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变成社会的综合进步,这样的现实需求是中国进口博览会终于登场的内在动力。只要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进博会注定“一发而不可收”。中国的这项创举一定会作为非常正面的大事件载入世界贸易史。
(摘自《环球时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在不同时期举办的国际贸易活动,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进博会反映当下中国对于消费升级、平衡进出口的愿望。
B.拥有美国两倍中产消费者的中国举办进博会,表明了中国向世界更加开放的姿态,也意味着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和消费市场。
C.第二届进博会的举办不仅让世界优秀的商品走进中国,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的文化展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D.有些西方媒体总是恶意地揣测中国政府,中国进博会的举办对全球贸易有积极意义,但却被无端地认为带有和美国打贸易战的政治目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的决心,彰显了中国互利共赢、共享未来的发展理念,也充分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价值追求。
B.进博会的举办,助推中国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和外贸结构的升级,帮助中国消化长期的贸易盈余,也能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化成社会的综合进步。
C.西方国家领导人和西方国家企业对中国举办进博会持不同的态度,因为进博会能给全球企业带来利益,因此更多地受到西方国家企业的欢迎。
D.若有更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进博会,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有贸易赤字的国家只要积极参加进博会,就能实现贸易的平衡。
6.请结合文本简述中国举办进博会的意义。(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
路 遥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工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咄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战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 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 ——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孙少安的妻子秀莲平时非常节俭却支持丈夫为村建校,不仅是出于对丈夫的支持和爱,更是思想的开明,心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建庙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还很浓厚,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文章刻画人物非常成功,作者通过对孙少安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着力塑造了他明辨是非、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D.文章描写了孙少安儿时读书的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勾起了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为下文他决定为村建校做铺垫,语言朴实,富有感染力。
8.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展开余下试题9.文章结尾说“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你怎么看待村民们的这种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刁协,字玄亮,渤海饶安人也。协少好经籍,博闻强记,释褐濮阳王文学,累转太常博士。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元帝为丞相,以协为左长史。中兴建,拜尚书左仆射。于时朝廷草创,宪章未立,朝臣无习旧仪者。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凡所制度,皆禀于协焉,深为当时所称许。大兴初,迁尚书令,在职数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令如故。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然悉力尽心,志在匡救,帝甚信任之。以奴为兵,取将吏客使转运,皆协所建也,众庶怨望之。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既而王师败绩,协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帝执协、隗手,流涕呜咽,劝令避祸。协曰:“臣当守死,不敢有贰。”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行!”乃令给协、隗人马,使自为计。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帝痛协不免,密捕送协首者而诛之。敦平后,周顗、戴若思等皆被显赠,惟协以出奔不在其例。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丹阳尹殷融议曰:“王敦恶逆,罪不容诛,则协之善亦不容赏。协之比君,在于义顺。且中兴四佐,位为朝首。于时事穷计屈,奉命违寇,非为逃刑。谓宜显赠,以明忠义。”成帝诏曰:“协之勤有可书。今可复协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于君者纤介必显。”于是追赠本官,祭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刁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B.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C.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D.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意思是脱掉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指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特指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
B.永嘉,皇帝的年号,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六军,泛指天子统领的军队,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在周代,朝廷有六军,大诸侯国有三军。
D.太牢,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古人有时又把牛叫作“太牢”;天子祭祀用少牢,诸侯祭祀用太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刁协谙熟典章制度。他博闻强记,少时便喜欢阅读经籍;又久在朝廷,熟悉各种典章制度,中兴后,朝中的典章制度都按他的陈述建立,深受时人赞许。
B.刁协深得皇帝信任。他尽心为国事,非常受皇帝信任;王敦叛乱,皇帝让他出朝督查六军,王师兵败,皇帝又让他和刘隗出逃,他死后,皇帝痛惜不已。
C.刁协性格刚直强悍。他尊上压下,多与人不和,建立征用将吏们的奴仆、门客的规定,使得众人对他心怀不满,避乱时,最终被招募来的随从人员杀害。
D.追赠刁协时有争议。平乱后他未蒙显赠,但其子上疏要求显赠父亲,但朝中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刁协未能坚守节操,有人认为他忠义,最终被追赠本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
(2)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②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地名,即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即今甘肃敦煌。②宇文判官:岑参的好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景物描写似有一丝苍凉,而黄鹂成了这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B.“边柳挂乡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游子的乡愁,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
C.颈联“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抒发了年华已去的感伤。
D.诗题“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全诗结构谨严,对仗工整,情感真切而又有波折变化。
15.从全诗来看,尾联在内容表达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本题共1小题,6分)
(1)《离骚》用比喻的修辞写自己有高尚的德行却被人嫉妒的句子是 ,而 也用了比喻的修辞写自己退隐了也要坚定原先的志向。
(2)《琵琶行》中 , 表现出琵琶声的激越、雄壮。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 , ”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3分)
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不但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药发展需要 ,借鉴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 );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中医药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发展。中医药 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让中医药根深叶茂,让岐黄之术 ,让中医药永远姓“中”,这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凝结 兼收并蓄 发祥 孜孜不息
B.凝结 博采众长 发源 生生不息
C.凝聚 博采众长 发源 孜孜不息
D.凝聚 兼收并蓄 发祥 生生不息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抚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