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9  2021-10-19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新诗,客观地说,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反对意见也非常尖锐。早在20世纪30年代,新诗诞生十五年之际,新文学革命的领袖人物鲁迅就对当时的新诗表示失望,认为中国现代诗歌并不成功。21世纪初,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一书中,也认为新诗是失败的,说朦胧诗是“英雄欺人,以艰深文浅陋”。当然,声称新诗已取得辉煌的也不在少数,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已走在同时期世界诗歌的前列。
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年轻诗人向外学习,在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下,继续开始新诗的现代探索之路,他们追求个性,寻找自我,呼唤人性的回归和真善美,具有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意识,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和美学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朦胧诗。朦胧诗是“文革”后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新潮,朦胧诗主要的特点:一是其启蒙精神和批判性,高扬个人的权利,宣称“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二是对人性之美的回归,对日常生活之美的回归,呼唤真正的深刻平等的爱情、友情,比如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得到了以谢冕、孙绍振和徐敬亚为代表的部分评论家的肯定,他们称之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但也被一些人认为写得晦涩、不顺畅,情绪灰色,让人看不懂,显得“朦胧”。确实,朦胧诗试图表达新的时代精神,创造新的现代语言,但因受翻译体影响,再加上表达受时代限制导致的曲折艰涩,诗艺上还有所欠缺,未能产生更大影响。随后,进入文学寻根时期,也是向内寻找传统的时期,将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民族本土性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寻根思潮持续性很强,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杨炼的《诺日朗》、张枣的《镜中》、柏桦的《在清朝》等等,更年轻的推动者则有陈先发、胡弦等等。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还有台湾现代诗歌。台湾现代诗正好已经过向外学习阶段,开始转向从自身传统寻找资源,而且刚刚创作出具有一定示范性的代表性作品,比如余光中的《乡愁》、郑愁予的《错误》、洛夫的《金龙禅寺》等,体现出一种民族美学特质。
21世纪初,则是一个诗歌向下挖掘的时期,也就是诗歌的“草根性”时期,这是一个接地气和将诗歌基础夯实将视野开阔的时期。互联网及博客、微博、微信自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全球化的加速,教育及文化的民主化,促进了中西文化与诗歌大交流大融合,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了创造力。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就是底层草根诗人的崛起,被称为“草根诗人“的杨键、江非等最早引起注意,而打工诗人郑小琼、谢湘南、许立志等也被归于这一现象,2014年底余秀华的出现,使“草根诗人”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现象,达到一个高潮;另一个标志是地方性诗歌的兴盛,当代诗歌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地方性诗歌相互竞争、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雷平阳、潘维、古马、阿信等被誉为代表性诗人。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是女性诗歌的繁荣。女性接受教育越来越普遍,知识文化程度提高,导致女诗人大规模的涌现,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深刻改变了当代诗歌的格局。


浏览完整试题但我个人认为,百年新诗万事俱备,现在最需要的是向上超越。在此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确立民族主体性和新的美学原则,创造新的具有典范性的美学形象,建立现代意义世界,为当代人提供新的思想和精神价值。只有在这样多维度的融域视野中,高度才是可能的,当代诗歌的高峰也才会出现。
(摘编自李少君《百年新诗的现代性建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一书中认为新诗是失败的,原因是其用艰深晦涩难懂的文字掩盖其粗俗浅湿的内容。
B. 朦胧诗具有启蒙精神和批判性以及呼唤真正的深刻平等的爱情、友情等特点,是部分年轻诗人受西方现代派诗歌影响创作的。
C. 朦胧诗受翻译体影响以及表达上受时代限制,新时代精神的表达和新现代语言的创造都没能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
D. 底层“草根诗人”的崛起和当代诗歌多元化多样化是因为诗人受中西文化与诗歌大交流大融合的影响,创造力得到激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分论后总论,论证百年新诗的发展需要多维度的融域视野。
B.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百年新诗客观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C. 文章以古马、阿信等代表性诗人为据,论证地方性诗歌的发展兴盛。
D. 文章论证了女诗人大规模地涌现,是因为女性知识文化程度提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年新诗的现代性建构需要经历向外学习、向内寻根和向下挖掘三个时期,只有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当代诗歌的高峰才可能出现。
B. 因为互联网及博客等自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全球化的加速,促进中西文化与诗歌大交流大融合,所以底层“草根诗人”乘势崛起。
C. 只要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创造新的美学形象、建立现代意义世界、当代人提供新的思想和精神价值,当代诗歌就具有了新的高度。
D. 文学寻根时期在朦胧诗形成之后,诗人用现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代传统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民族本土性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过后,迎来了更为寒冷的一二月。好在我早用了一整年的美食给自己囤积了厚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如果再能围着火炉烤个小火,那才真是惬意呀!在人类历史上,面对寒冷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惬意。在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因为散热需要而脱离厚重的毛发系统,却为了获取空间和食物不得不又穿上了各种兽皮,征战更为寒冷的地方。直到近百年间在各种科技的加持下,吃饱喝足的人类才真正踏上了南北极和各大洲的高山之巅。
对寒冷的征战,人类尚且艰难,于植物而言又岂能容易!为了争夺阳光和养分,许多植物也早在数亿年前便踏上了向寒冷地区不断进击的旅程。在南北极和地球上各大陆的许多高山区域,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许多树木难以生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低矮灌木草丛和大量地衣苔藓组成的植被,苔原也因此得名。地球上有着近2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极地苔原覆盖,这是地球上真正的酷寒之地。
在向极地大陆挺进的过程中,植物首先需要挑战的困难是低温,低温会冻伤植物的细胞组织,也会阻碍植物生理代谢的进程。对于极地植物而言,让它们恐惧的不是冬天的冰寒,而是春、夏的低温。冬季冰霜期,植物会降低体内含水量,增加抗冻蛋白,全面进入休眠状态,挺一挺冬天也就过去了。春季是它们的生长期,也是生存挑战的开始。极地区域日均温度经常徘徊在5-8°C之间,很少能超过13°C。如格陵兰岛最温暖的区域,在最温暖的月份平均温度依旧低于10°C。植物还要面临时常光顾的倒春寒,因此每一种保暖增温的措施对于极地植物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抵抗低温,极地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
在极地,长得高可能会活不下去,多数苔原类植物身高不超过8cm,在低矮的地表环境中温度相对较高、较稳定,这能够有力保障植物的生长需要。科学家发现挪威虎耳草在它2m上空中温度只有0.5°C,而在1cm的地表温度可达3.5°C。
“秋裤”能御寒,极寒地区的植物也都知道。许多植物在萌发时将自己藏在掉落的老叶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寒冷给它们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实冰雪形成的天然冰壳也是重要的保温层,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突如其来的低温寒流,就像北极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以很大程度上隔绝极端低温带来的影响。
利用颜色也是极地植物不会错过的招数。一些花朵的温度会随着颜色变深相应提高,相比于浅色花,一些深色花会将温度提升4.2°C。温度的增加可以加速花的成长发育,也能显著提高传粉效率,激励那些追寻温暖的昆虫为其传粉。在高山地区,各类深色甚至接近黑色的花也不少见。
生活在极地的植物除了要具备高强的“外功”,还需要实用有效的“内功”。
极地植物能通过调节体内渗透压,在降温时,让钙离子快速地汇入细胞液来抵御低温的侵袭,一些生长在北极的灌木,在生长期还能耐受-8°C的低温。苔原类植物可以通过调控抗冻蛋白和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低温下的生理活动。如一些叶状地衣可以在脱水50%的情况下,依旧能够高效地进行呼吸作用,还有些可在光照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生长在北极圈的植物还得面对阳光辐射不足的挑战。在北纬75度以上的区域,一年中有着3个月几乎不见阳光的日子。这迫使这些植物掌握了各种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技巧。如一些北极植物的叶绿素比例较同类群高山植物的更高,这能够在生长期提高呼吸率和光合作用率,并将能量快速转化为糖和油脂类进行存储。
极地植物无论适应力多强,活得多精彩,有本事繁衍生息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夏天短暂,在此期间它们必须完成生长、开花和结果的使命。留给它们开花的时间非常短暂,它们还面临大家同时开花争夺有限传粉昆虫的麻烦。为了在短短数月内获得这些虫子的青睐,争夺为数不多的蛾子、蝴蝶等传粉昆虫,许多植物投其所好,用昆虫喜欢的色彩鲜艳的花朵组成了美丽壮观的花海。在争夺传粉昆虫的战争中,为了吸引昆虫的注意力,花往往需要长得更高和开得更大,因此许多极地植物在开花上的投入和付出都是极为奢侈的,花型常远远超过了本身植株的大小。我们不知道每一次开花能否真正吸引传粉昆虫的青睐,但这是大自然造化的奇迹。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你还有秋裤羽绒服可以御寒,植物咋办?》)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摆脱厚重的毛发系统,还是不得已穿上兽皮,这都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选择。
B. 苔原类植物长得不高,并能调节体内 渗透压,这些因素有利于让其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
C. 极地植物害怕在夏天遭遇低温,因为夏天是它们的生长期,而低温会让它们进入休眠状态。
D. 极地植物为了生存既要学会利用外部的环境,又要不断地进化以适应极地恶劣的天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天然冰壳也具有保温作用,作者用爱斯基摩人的冰屋进行类比。
B. 为了在极地更好地生存,一些植物的花朵在开放后,颜色显得较深,个头也会相对较大。
C. 日照时长和叶绿素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这是部分极地植物需要更多叶绿素的重要原因。
D. 于极地植物而言,超过8cm的极限高度,其稳定的温度环境会受影响,生长进程也会放缓。
6. 本篇文章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捶背
聂鹏
新兵训练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队长文魁就在这个被官兵们誉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带兵。每天临睡前,他都会到各班转转看看。
这天晚上,文魁正好转到了二班。他看到一个娃娃脸兵,光着的胸脯上胸肌竟然很发达,他问:“有些什么特长?”那兵答:“在体校里搞过训练,相互按过胳膊腿,捶过背,算不算特长?”文魁连说:“算算算。”文魁来自武术之乡,参军后一直是总队训练标兵,因训练过猛,有了腰伤的顽疾。对捶背推拿有特殊的需求。当晚睡前一试身手,“这兵捶背有一手。”文魁苦觅良久的“捶背”人选就这么算是定了。
从此,娃娃兵辉就成了文魁的专职“捶背”。除了正常的训练,辉还得给队长“捶背”,所以就搞得很累很疲惫。一些兵就私下给辉出点子。辉得计,下回再给文魁捶时,捏呀捶的,下手就比较重。不料辉忙得一头大汗,文魁盯着正在热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眼睛都没眨一下。辉说:“我看他一点儿都不怕痛,还有没有新招?”哥儿几个面面相觑,均顾左右而言他。
文魁受捶时,要求还挺多,一会儿要求这样使劲,一会儿要求那般用力。搞得辉一场背捶下来,相当于又是一次强化训练。有时累瘫在床上,辉恨得牙痒。一次不经意间,辉在做单杠模拟考核时,竟然一次性做了40多个不觉得累,远远超出其他新兵。
新兵训练快结束时,一日晚间,几名也同样来自武术之乡、又是特警中队的班长,非要跟传说中很厉害的文魁过过招。班长们欺他腰伤,说一对一,文魁说,“你们几个一齐上”。说时迟,那时快,还没轮上那几个兵拢身,一个一个就像背包枕头一样地被文魁扔在几米开外,躺在地上叫苦不迭。辉恰好看到这一幕,除了对队长由衷的佩服,还有很大的疑惑:他,这么威猛,哪里像是个有腰伤的病人?
新训结束分兵时,辉俨然名列文魁麾下。辉叫苦不迭,却发现文魁一脸坏笑。文魁捶背的要求更加频繁了,甚至中午,甚至周末,兴之所致,文魁都要把辉叫过来,捶捶按按,拍拍打打。
半年下来,辉的军事技能在中队无人能比,一年下来,辉在支队军事训练方面有了名气。第二年春,支队组建参加总队比武的集训队,文魁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辉。指导员还有些顾虑,“他走了,你捶背的事怎么办?”文魁斩钉截铁,“扯淡,你以为他就只能捶个背?”辉就被抽调走了,在一个偏僻山凹下的中队接受魔鬼训练,苦不堪言。
10月份参加总队比武,辉得第三名,荣立三等功。回到中队时,全中队官兵列队欢迎,文魁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句不着头脑的话:“看来捶背的功力还不够。”是夜,辉照例给文魁捶背。
越明年,支队组建比武队时,辉找到文魁,想通融一下,不要让自己去了。末了还说,“我就留在你身边,还可以天天给你捶背,是不是?”没料想文魁火了,“扯淡,你以为就只是个捶背?”辉再次进了山凹里的魔鬼训练营。
10月份再回来。辉就不是原来的辉了,在总队比武中得了全能第一,被树为训练标兵,荣立二等功。到了中队,他受到全中队官兵的最高礼遇。奇怪的是,是夜睡前,辉来敲门提醒捶背时,文魁说不捶了,已经睡了。
春节过后,辉参加武警部队直接提干的培训班。培训半年后,辉已肩扛黄灿灿的少尉肩章。回到中队,却再也见不到文魁了。原来,文魁带领战士参加公安系统组织的缉捕黑恶势力行动,他只身擒获3名歹徒,不料却被一名歹徒趁夜黑开枪射中,当场牺牲。知道辉是队长的得意门生,怕影响学业,中队官兵硬是没告诉他。
在县城烈士陵园文魁的墓冢前,辉长跪不起,泪如雨下。他慢慢地继而快速地击打着墓碑和坟冢,“队长,辉儿来了,来给您捶背了!”
空旷的墓地里,捶背声穿云裂帛,撕心裂肺……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兵训练营地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写出了营地的荒凉偏僻,也表现出了刚入伍新兵的不满。
B. 辉下重手捶背,“忙得一头大汗”,文魁却“眼睛都没眨一下”,小说借此情节暗示文魁腰伤严重,不知疼痛。
C. 小说叙写一对师徒的相识相知,描绘官兵刻苦训练的场景,着力歌颂了当代军人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D. 结尾用“穿云裂帛,撕心裂肺”来形容辉的“捶背声”,写出“击打”的用力有劲,表现出辉内心的无比悲痛。
8. 小说以“捶背”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辉和文魁都是作者着力塑造 形象,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己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C.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D.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 徙,徙居,搬家,迁徙。也指流徙,即古代的流放刑罚,流放有罪之人到边远地区。
C. 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我国古代除了用帝王年号纪年,还有用天干地支纪年。
D. 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因《乐经》失传,故称“五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 “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B. 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C. 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D. 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骛放不自修。
(2)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 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 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15.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直接表现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下面是某同学描述故乡变化的文字,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小题。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模样,数十座低矮不一的房屋,在炊烟弥散的树影里错落,根茎般伸延的土路衔连所有的院落;几棵浓荫翳日的榕树屹立村头,一湾沟圳从树旁穿过。村里人总是与缠身的贫穷作战,( )。他们甚至在春意_____的日子里,也无心留意花红柳绿,即使是夜晚,也没有闲心去想一想春天的_____,而是头顶三两疏星,到下弦月映照下的田沟去看水、放水。而今,故乡的变化可谓是_____,最让我高兴的是,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每当我在村头漫步、桥上徜徉;或在亭中流连、塘边沉吟……无不身入、心入,感受每一寸土地呈现的变化。对我自己来说,尽管往事如流水一般过去,但回望故乡人身上_____的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品格,都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萦绕 花团锦簇 翻天覆地 凸现
B. 缠绕 姹紫嫣红 判若云泥 凸显
C. 萦绕 姹紫嫣红 翻天覆地 凸显
D. 缠绕 花团锦簇 判若云泥 凸现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
B. 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
C. 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庄稼中,搁在泥土里
D. 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
B. 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花草复萌,竹林滴翠。
C. 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复萌的花草,滴翠的竹林。
D. 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遍栽果树,疏浚河沟,竹林滴翠。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①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那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②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 ③ ,但是它们的“记忆”只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海明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
高一语文 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云南省永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