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7 2021-10-2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10月初学情调研语文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2021.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项世界遗产具有怎样突出的价值呢?
就地理位置而言,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航海条件:陆终于斯,海生于斯;季风吹拂,物产丰饶。正因如此,泉州人遣舶祈风向海而生,成为古代中国开拓海洋、“梯航万国”的先行者。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港的航海图卷由此展开,磅礴发展乃至成为世界海港城市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城市规划与布局形态而言,泉州古城堪称海港城市的样板:港口选址于河海交汇之处,既得交通之便利又可避台风之侵扰;城市沿河而建,码头、街铺、市场、仓储依次分布;衙门、官舍、民居、番坊相间错落。不仅如此,泉州城还依托晋江水系和发达的陆路交通体系,形成了支撑港口贸易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瓷窑、茶园沿河而建,治铁、纺织密集发展;城内有能工巧匠开设的手工业作坊,城外则成为商贾云集、番坊密布的市场贸易区。
历史上,由泉州港联袂出海的商船,航程远及于暹罗湾、爪哇海、马六甲海峡乃至印度洋、波斯湾海域,创造了灿烂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在看似遥不可及的远洋绝域留下了美丽的帆影。
泉州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承载了人类古典航海的历史记忆,也是“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遗产。
在这座被刺桐树掩映的美丽海港,曾经接纳了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使者、商贩等。崇拜海神妈祖的“天后宫”、佛教的开元寺、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印度教的“番佛寺”,还有源出波斯的摩尼寺、发端于叙利亚的景教寺以及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基督教堂,都曾耸立在刺桐城的天际之下,堪称天然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内可以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富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
泉州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犹如敦煌之于陆上丝绸之路,叙述着人类美好交往的传说。在世界上众多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中,泉州独具东方神韵,是海纳百川、文明荟萃的神奇之地。
泉州这座被后来者发现、被考古人“发掘”出来的有着世界影响的港口城市,在现在这座古今叠压的城市格局中逐渐完成了拼图。
北宋时期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是文献可确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早期海关机构,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曾经“瓷行天下”的德化窑、磁灶窑遗址,相关窑址持续时间长、文物标本齐备、技术链条清晰,是研究外销瓷的重要参考。作为海洋文明的窗口,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影响力还可以从无数沉船的水下考古中得到生动展示。1973年发现的泉州后渚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海船之一。其流线型船型设计和水密隔舱结构代表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杰出成就。从其出水船货,仅香料一项,即可看出当年香料之路上的产品应有尽有,完美展示了一张古代海洋贸易网络的历史画卷。
(摘编自姜波《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
材料二:
泉州申遗成功,不仅反映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海洋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互鉴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浏览完整试题
泉州古称“刺桐城”。公元10至14世纪,即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东方第一大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新晋世界遗产,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文化传统,也提供了认识“一带一路”深厚历史底蕴的一个重要视角。
作为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远抵东非、欧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仅实现了贸易上的互通有无,推动了经济发展繁荣,而且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捉出8年来,已有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力推动了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也极大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当前正持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海丝”沿线国家的国际协商与合作,共同做好“海丝”的保护,开展主题研究,探讨跨国联合申遗策略,共同把全人类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将不断拓展“海丝”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力。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文化上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和极端主义正导致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所谓“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言论亟待破除。回顾历史,泉州为世界展示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面向未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历史铸就的光辉成就基础上,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必将创造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孟庆川《泉州申遗成功,“海丝”故事焕发新光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泉州城依托晋江水系和发达的陆路交通体系,形成了陶瓷、手工业作坊、市场贸易区等支撑港口贸易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
B.历史上由泉州港联袂出海的商船,航程远及遥不可及的远洋绝域,可以说明泉州是古代中国开拓海洋、“梯航万国”的先行者。
C.泉州城内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的和谐共处,可见泉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神奇之地。
D.对北宋市舶司的考证,对瓷窑、水下沉船的考古发掘,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泉州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世界海港城市的杰出代表,是因为北宋时在此设置了海洋贸易行政机构——市舶司。
B.宋元时期的泉州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和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
C.古代“海丝”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一带一路”构想下的“海丝”也极大,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
D.回顾历史,泉州为世界展示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可以从根本上破除所谓的“文明冲突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泉州古胜遗迹不能证明“泉州”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一项(3分)(人)
A.天后宫: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字,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B.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C.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是泉州与国家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
D.关帝庙: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两则材料都围绕“泉州申逃”展开论述,但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其不同。(4分)
5.综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说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项世界遗产具有哪些突出价值。(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堂唢呐(节选)
王祥夫
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
从宝树站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动静。父亲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烟,父亲的哥哥也就是那个瞎子在吹唢呐,背对着这边,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来了。宝树说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他们昨天还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这可不能算短,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回来。怎么说呢?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来了,突然间,他回来了,就这么回事。不少人眼睛都红红的。
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
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
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
听说瞎子的耳朵都特别好使。宝树媳妇说。
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
其实那会儿找个人就说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宝树媳妇又说了,他离开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说说话,就说是他的亲妈,他就不会这么伤心了。再说,他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
唉。宝树叹了口气。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见。
山坡上边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时候,人们都跟着上了山去了坟地,都以为会像往常那样很快就下来,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又都陆陆续续地下来了,而且都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先垫补垫补。到了晚上,人们才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庆祝宝树的瞎子伯伯从外边回来。因为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因为这个时隔五十年才从外边回来的人,村里要办一次大宴,杀了两头肥猪,蔬菜和鱼还有别的东西也都买了回来,当然还有酒。做饭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帮忙,香味已经传出好远。这顿饭是宝树父亲操办,宝树对父亲说这花不了多少钱,好好操办一下,这些钱我都出了。
宝树说话的时候眼圈儿都红了,宝树父亲的眼圈儿也红了。
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
展开余下试题
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
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
鞋呢?宝树的父亲忽然想起那双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双鞋是宝树的奶奶给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做的。鞋马上被宝树的父亲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顶上,用毛巾包着,鞋里放着一些枣。
早上上山之前,宝树看着瞎子伯伯把那双鞋穿在脚上了,还正好。
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
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
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
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
这会儿,宝树的父亲还陪着他的哥哥天堂在上边,陪着他在父母的坟前吹唢呐。宝树的父亲不说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天堂也不说话,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包括宝树的父亲,人们都不知道天堂怎么会变成了个瞎子,人们知道他身上肯定会有不少故事,一个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没有故事才怪呢。人们都想知道这些,都想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些什么人?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
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宝树,还包括别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一个人匹配。公家的人说,那个人有可能就是宝树父亲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这么一说,人们就再次想起了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们谁也想不到天堂过了春节竟然就突然回来了。人们去车站接他,一路上都发愁该怎么告诉天堂他娘刚刚去世的消息,谁也没主意,这太突然了,也让人太伤心了。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
当年,人们都知道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当时就没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宝树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们告诉她,采血是为了找她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对,天堂马上就可以回来和家人团圆了。宝树的奶奶激动得当时就大声哭开了,并且开始着手打铺衬做那双布鞋。人们都说宝树的奶奶是不应该做那双鞋的,是累坏了,现在村子里谁还做鞋?而她执意要做那一双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没病没灾也像是不难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顶上,被一条干净毛巾包着,宝树还记着奶奶往鞋里放枣子的情景,奶奶一边往鞋子里放枣一边还说,放几个枣在鞋里,天堂就会早早地回来了。
天堂站起来了,他是要向他别离了五十年的人们和这块土地敬酒了。但他的手举起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天堂举的不是酒杯,而是他的唢呐,是与他时时刻刻须臾不分的唢呐。唢呐声突然响起来的时候,长桌宴上的人都一下子静了下去。人们都往这边看,坐得远一点的人都站了起来朝这边看。人们都看着这个六岁上离开这个村子,五十年后又回到这个村子的天堂。
天堂用足了劲在吹着一支十分欢快的曲子。这曲子的节奏真是欢快极了,真是好听的曲子,是一个高潮刚下去,又把另一个高潮马上带了起来。有人知道天堂吹的这支曲子的名字原是叫《百鸟朝凤》。人们都听着,把杯半举着,都看着天堂,唢呐曲子真是欢快,但天堂的脸上却早已是泪流满面。天堂的泪水决了堤,从天堂那双什么都看不见的眼里流出来、流出来、流出来……
(选自《中国作家》,有删改,2021年第6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意思为“献给天堂亲人的唢呐声”,表达了瞎子伯伯天堂对在天堂的娘的思念。
B.“这事几乎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中的“这事”单指天堂母子未能见而的事。
C.“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既展现了天堂的内心世界,又营造了悲伤的氛围。
D.宝树和媳妇的对话、宝树父子对话、宝树父亲和宝树伯伯的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多处写唢呐声,如“从早上到现在”写出了唢呐声时间长、声音大,“一阵高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写出了天堂内心的悲痛。
B.小说中使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正好,妈做的鞋”蕴含着兄弟二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C.小说采用了忧伤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调叙述了瞎子伯伯从小被人贩子拐卖,到他垂垂老矣才归来的故事,读后让人深受震动。
D.小说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如天堂如何被拐的、天堂如何学会唢呐的、天堂如何瞎的、天堂如何寻亲的都属于留白的内容。
8.请从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两个角度谈谈小说是如何叙述故事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9.小说为什么以天堂吹奏欢快的《百鸟朝凤》作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的驱/及凯旋而纳之/
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皆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皆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宗,是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褒奖的称号。
B.少牢,是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C.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D.《书》,是《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展开余下试题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②每小息,杖屦③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有人说是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此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
B.颔联两句写到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花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略有唐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风味。
C.颈联两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一静一动刻画了半山园主人的风采神貌。
D.尾联两句极富韵味: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此时的北山杏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环境清幽,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16.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形象特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的句子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人只要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就能达到“ , ”的境界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指出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 ”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对人民重要作用的认识,发人深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秋天来临之际,许多树木的叶子在掉落前纷纷变成红色、黄色或者橙色,叶子在谢整前唱起了欢歌。原本接收光照的叶子,会让树木变得不耐寒;同时,叶子上密布的气孔会随着树木的呼吸而损耗大量的水分。树木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时候会全面舍弃叶子。
那为何在落叶之前,树木要赠还给大地最美的秋色呢?这场盛大的秋色可能只是树木的缓兵之计——在感受到长期的低温后,树木开始准备落叶,叶子中的营养物质被树木回收,尤其是叶片中的叶绿素含有的丰富的氮。随着叶绿素的降解,原本被遮挡住颜色的辅助光合色素类胡萝卜素开始充当起这个调色盘的主角,叶片呈现出从橙色到金黄色的变化。
但实际上,我们观赏到的秋叶只有一部分是黄色的。其余的则主要是红色的,以至红色才是许多人对秋叶最直观的印象。秋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吐子中还含有第二类色素物质——花青素。这也是有诗歌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原因,红叶与花本质上制作和使用了同样的色素。秋叶中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两类色素搭配起来,使得秋叶有着五颜六色的变化。
18.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缓兵之计 B.以至 C.制作 D.五颜六色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太阳系的这一隅——我们的地球,活跃着生命的精灵。
B.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有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C.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20.比拟讲求本体和拟体的某些特征存在可拟性,请简析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比拟手法的具体运用及其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古曲《平沙落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国艺术清明、高远、宁静、幽深精神的反映。这首曲子平和澹荡,清新雅静。琴曲分为三部分,① ,描写秋高气爽、江天空阔、风静沙平的气氛,为全曲奠定一个基调。② ,由舒展发为激越,由宁静转为欢欣,百鸟和呜,从远方飞来,让你激动,欢呼那希望的精灵飞来。③ ,沙白风清,云水浩渺,雁影参差而上下,水流潺潺而清浅,真可谓得大自在。长江的浩渺,秋色的高爽,云天的空阔,雁群的飞跃,映现出人心境中的怡然、和悦、从容、适意。这曲名,正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影响极大的“潇湘八景”之一。
大致在12世纪前后,有大量中国艺术传入日本,法常和夏圭的潇湘八景图在此间传入日本,对日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风习一直延续到现代。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对其建筑、园林、戏剧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日本的绘画,模仿八景的创造很普遍。
B.模仿八录的创造很普遍,不仅影响到日本的绘画,而且对其建筑、园林、戏剧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C.不仅影响到日本的绘画,而且模仿八景的创造很普遍,对其建筑、园林、戏剧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D.不仅影响到日本的绘画,而且对其建筑、园林、戏剧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模仿八景的创造很普遍。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被加拿大扣押和监禁1000多天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在机场发表的简短讲话中表示:“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亦是我滞留他乡三年每分每秒的心灵归宿。”
作为今日中国之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
语文参考答案 2021.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D。【解析】原文“北宋时期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是文献可确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早期海关机构,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故选D。
2.C。【解析】A.泉州发展成世界海港城市的杰出代表,既有地理位置的有利因素,也有北宋设置海洋贸易行政机构的因素;B.原文表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其中泉州的“社会结构、行政制度等文化元素”和“独特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并非并列关系;D.原文表述“泉州为世界展示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说“从根本上破除”于文无据,任意夸大。
3.D。
4.【参考答案】不同点:材料一
上一篇: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高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